量子旋進論和圈量子三旋論之問
鄭道
1964年陳紹光領先弦模型和夸克模型的《量子旋進論》,是說以弦論和夸克為坐標,以相近的認識發表思想。但"量子旋進論",只是以"非點"的思想接近。如果只是這一點,層子論也是非點論。從夸克到弦論,"非點"的發展是量子圈環和量子球體在競爭。弦論的發展是超弦,即開弦和閉弦兼備??淇藦牧孔由珓泳幋a看,基礎也是量子圈環的自旋,而不是量子球體的自旋,才具有多色粒子態。所以最后歸結到圈量子引力理論,是"非點"之爭的指向。正是在這一研究上,我國的"三旋理論"在1959年創立,也領先弦模型和夸克模型。改革開放后,三旋理論1983年開始在鉛印刊物發表論文,到2007年已經出版《三旋理論初探》和《求衡論---龐加萊猜想應用》等多部專著和100多篇論文。請陳紹光教授及其學生,能告訴你們的電子郵箱,我們的電子郵箱是:[email protected]。量子旋進論和圈量子三旋論,是相爭?還是相反相成、相輔相成?我們認為國內還是和諧的好。
陳紹光教授的學生“qapin”網友回答:“您說的不錯,正如您對陳老師的《量子旋進論》一點不了解一樣,我們對您的《三旋理論》也一點不了解。參考的坐標,只能用國際的主流理論‘夸克模型’和‘弦模型’;要競爭,也只能跟主流理論競爭。因為您和陳老師的理論,目前都是無人問津的東西,要成為國際主流理論至少還需要一百年。這也是陳老師不急于發表《量子旋進論》的原因”。
“qapin”網友說:“您和陳老師當時都未能發表,讓‘夸克模型’和‘弦模型’己經風行世界。我國理論物理所李淼和許多高校的理論物理研究者,尤其是年輕一代都成了‘弦模型’的追隨者。想要改變,就不僅是學術問題,更涉及到實際利益,決不是一兩代人能實現的。陳老師與您沒有任何要相爭的東西,他也沒有與‘夸克模型’和‘弦模型’競爭的興趣。他現在發表,是留待22世紀或23世紀的人查閱的。他相信到那時,《量子旋進論》肯定會流行的。讓后幾代人客觀地評價去吧!”
但有人指出,2004年4月29日,陳老師在北京大學作學術報告《誰引爆了宇宙》,他公布了第三預言說:“今年4月20日發射升空的美國引力探測器B,將探測不到廣義相對論預言的時空扭曲。即探測器B中的四個鍍鈮的石英超導陀螺的轉軸,不會因地球的自轉而改變相對方位”。當年6月10日,陳老師應深圳市科協和深圳大學邀請,在深圳大學再次作學術報告時,重申了上述預言。這是他論證大爆炸論與廣義相對論直接相矛盾,揭露引力紅移實驗結果造假。但到2011年底,陳老師不提他在2004年的大膽預言了。因為實驗結果支持了廣義相對論。陳紹光的第三預言失敗,原因非常簡單,陳紹光歷來反對相對論,他越想推翻相對論,而相對論卻一再被實驗證實。
對此,我們認為,應該對陳老師的預言持寬容態度。我們對陳紹光教授是尊敬的。我們對陳老師的《量子旋進論》一點不了解,是事實。其次,我們也知道,我們和陳老師的理論目前都是無人問津的東西,要成為國際主流理論至少還需要一百年。要競爭只能跟主流理論競爭。但我們也許與陳紹光教授及其學生的理解不同,即不是一定要打垮夸克論、弦論、相對論、大爆炸宇宙論,才是競爭,才是跟國際主流競爭。因為雖然夸克論、弦論、相對論、大爆炸宇宙論已經成為主流,但是在它們開辟的航道的前頭,仍有大片的光明,如量子色動能源、色動化學、色動幾何等應用,這就是三旋理論在夸克論、弦論后來居上后,仍在前行的動力。但以上有人說,我國科學家陳紹光的第三預言:引力探測器B是負結果,被證實失敗。原因是陳紹光歷來反對相對論,想作愛因斯坦第二。陳紹光教授從1964年開始,之所以受到上層重視,他是因為反對相對論、大爆炸宇宙論、夸克論、弦論(1964年前后,當時的弦論稱靴袢理論),與當時國內政治需要合拍,才得以給予研究條件的嗎?請告訴?!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