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崇禎是昏君還是明君的爭論持續了好久,但筆者認為崇禎作為一個皇帝,他最大的錯誤就是在最開始過度相信了當時的文官集團,當他在后期發現文官真的不可信時,就靠不停的撤換和殺人來彌補。還有人胡說什么崇禎的失敗在于他太吝嗇,崇禎作為古代帝王整個國家都是他的,他又怎么會吝嗇錢呢。大明有“大明寶鈔”,印一些大明寶鈔就可以解決了。就如同美國印制一點美元就可以大量獲得戰爭資源。
而且崇禎還可以發行銅錢來滿足戰爭需要。但是這些需要國家信用來保證的。國家信用在于統治者權威建立,萬民臣服的信仰存在。但明朝后期,官僚知識分子已經對皇朝不忠不孝了,他們可以公開挑戰皇帝權威,無論神宗,熹宗還是崇禎都無法給官僚集團進行嚴厲打擊。這些皇帝太仁慈。崇禎皇帝最錯誤的決定是殺了魏忠賢。魏忠賢是太監,太監是只有靠皇帝權威生存的人群,太監出于自身生存需要只會維護皇帝權威,來打擊官僚集團。在這一點上神宗和熹宗比崇禎聰明多了。很多人以為萬歷和天啟是天生的昏君,但我們要牢記一句話“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辜的恨”,他們正是因為看到當時的文官集團的官權的集體泛濫和腐化,才不得以靠重用太監集團來對文官集團進行遏制和打壓。而完全出身于底層貧苦人家的太監集團,因為熟知民間底層百姓的疾苦,在施政上反而能照顧照顧社會上的中下階層。
李自成提出只要崇禎皇帝封他為王,就可以幫助崇禎皇帝打擊滿族反抗勢力。這是一次機遇。可是崇禎剛愎自用,不肯妥協,最后死在知識分子創造的面子文化中。清王朝就比較聰明把那些漢族奸臣封為諸侯,利用他們打擊漢族官僚團體,打擊漢族反抗勢力!等到漢族接受清王朝統治就對這些漢族諸侯進行絞殺。康熙,雍正,乾隆對付漢族知識分子很嚴厲,搞文字獄就是統一國家信仰,壓制知識分子生存圈。使得知識分子失去翻身的土壤!滿族以60萬人統治1億人口漢族,用的就是漢奸!清王朝一直懂得漢族知識分子是一群只要利益,可以不忠不孝的人群。清王朝把知識分子當奴隸,那掌握傳播權的知識分子就把老百姓當成奴隸。但清王朝后期統治者完全倒向知識分子集團,結果造成全盤接受了知識分子漢奸文化。“寧予外敵,不予家奴”。
崇禎皇帝是處在一個政治變革時期,他沒有好好把握。他消弱了維護皇權的太監集團,重用知識分子來掌握國家政權,當這些知識分子對國家不忠不孝時,又不能依靠群眾組織對知識分子進行奪權。而且他在施政上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聽信了當時文官集團的蠱惑,執行了極度錯誤的財稅政策,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的政策的核心其實就是財稅政策,因為它決定了社會財富的再分配。而崇禎就因為文官集團的幾句'有道明君“的贊歌下,就把國家的稅收重點從當時的商業和海外貿易轉到了貧苦的農民身上。最典型的就是他在上臺伊始就把前朝派駐到各地的稅收太監全都撤了回來,所以在明末我們看到明朝的稅收體系這么個荒謬的景象:國家不向最有錢的那些做茶葉,絲綢,布匹生意的商人收稅,不向做海外貿易的商人收稅,因為他們的后臺就是當時龐大的文官官僚集團。國家卻把稅收的重點都放在了貧苦的農民身上。而在當時的權利中樞,在那些太監集團被邊緣化后就再也沒有人替那些貧苦的農民說話了。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在現在我們的稅賦不向最富裕的壟斷國企征收,不向城市里的大大小小的工商企業征收,卻都去向那些貧苦的農民征收,我們國家會是一種什么狀況,而這正是當時明末的真實場景。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當時明末的知識分子和文官集團根本就是一群不顧大局不顧國家安危,毫無遠見又自私自利的小丑。當然歷史也對他們進行了懲罰。當憤怒的農民起義軍和清兵殺來時,他們的銀子和他們的腦袋都沒有了。
話說回來,當時的明朝富商和知識分子已經依靠海外貿易從海外獲得大量白銀,顛覆國家貨幣發行體系。知識分子利用對皇權阻擾,使得大明皇朝無法獲得對富商的稅收,失去了國家貨幣發行信用的白銀本位制的基礎。
一個穩定了200多年的王朝,它的物價水平已經很高了。遠遠超過了建國初期的水平。小額的銅錢貨幣,已經不能買到什么商品,皇朝也就失去發行銅錢的必要,只能使用白銀,而富商和知識分子拒絕繳納稅收,大量白銀留在富商手里,而非皇帝手中。神宗萬歷皇帝為了重新掌握貨幣發行權,要求向富商征稅,但知識分子官僚強烈抵制,不光在朝廷上如此,他們在民間也挑起抗稅運動!知識分子顛覆國家權威,使得國家稅收全部壓在生產糧食的農民身上,迫使李自成領導饑餓中的農民進行反抗!
崇禎皇帝到死之前才明白這個道理。但我們后人根本沒有吸取教訓,還是被那些篡改歷史的知識分子的言論所迷惑!
而且崇禎還可以發行銅錢來滿足戰爭需要。但是這些需要國家信用來保證的。國家信用在于統治者權威建立,萬民臣服的信仰存在。但明朝后期,官僚知識分子已經對皇朝不忠不孝了,他們可以公開挑戰皇帝權威,無論神宗,熹宗還是崇禎都無法給官僚集團進行嚴厲打擊。這些皇帝太仁慈。崇禎皇帝最錯誤的決定是殺了魏忠賢。魏忠賢是太監,太監是只有靠皇帝權威生存的人群,太監出于自身生存需要只會維護皇帝權威,來打擊官僚集團。在這一點上神宗和熹宗比崇禎聰明多了。很多人以為萬歷和天啟是天生的昏君,但我們要牢記一句話“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辜的恨”,他們正是因為看到當時的文官集團的官權的集體泛濫和腐化,才不得以靠重用太監集團來對文官集團進行遏制和打壓。而完全出身于底層貧苦人家的太監集團,因為熟知民間底層百姓的疾苦,在施政上反而能照顧照顧社會上的中下階層。
李自成提出只要崇禎皇帝封他為王,就可以幫助崇禎皇帝打擊滿族反抗勢力。這是一次機遇。可是崇禎剛愎自用,不肯妥協,最后死在知識分子創造的面子文化中。清王朝就比較聰明把那些漢族奸臣封為諸侯,利用他們打擊漢族官僚團體,打擊漢族反抗勢力!等到漢族接受清王朝統治就對這些漢族諸侯進行絞殺。康熙,雍正,乾隆對付漢族知識分子很嚴厲,搞文字獄就是統一國家信仰,壓制知識分子生存圈。使得知識分子失去翻身的土壤!滿族以60萬人統治1億人口漢族,用的就是漢奸!清王朝一直懂得漢族知識分子是一群只要利益,可以不忠不孝的人群。清王朝把知識分子當奴隸,那掌握傳播權的知識分子就把老百姓當成奴隸。但清王朝后期統治者完全倒向知識分子集團,結果造成全盤接受了知識分子漢奸文化。“寧予外敵,不予家奴”。
崇禎皇帝是處在一個政治變革時期,他沒有好好把握。他消弱了維護皇權的太監集團,重用知識分子來掌握國家政權,當這些知識分子對國家不忠不孝時,又不能依靠群眾組織對知識分子進行奪權。而且他在施政上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聽信了當時文官集團的蠱惑,執行了極度錯誤的財稅政策,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的政策的核心其實就是財稅政策,因為它決定了社會財富的再分配。而崇禎就因為文官集團的幾句'有道明君“的贊歌下,就把國家的稅收重點從當時的商業和海外貿易轉到了貧苦的農民身上。最典型的就是他在上臺伊始就把前朝派駐到各地的稅收太監全都撤了回來,所以在明末我們看到明朝的稅收體系這么個荒謬的景象:國家不向最有錢的那些做茶葉,絲綢,布匹生意的商人收稅,不向做海外貿易的商人收稅,因為他們的后臺就是當時龐大的文官官僚集團。國家卻把稅收的重點都放在了貧苦的農民身上。而在當時的權利中樞,在那些太監集團被邊緣化后就再也沒有人替那些貧苦的農民說話了。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在現在我們的稅賦不向最富裕的壟斷國企征收,不向城市里的大大小小的工商企業征收,卻都去向那些貧苦的農民征收,我們國家會是一種什么狀況,而這正是當時明末的真實場景。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當時明末的知識分子和文官集團根本就是一群不顧大局不顧國家安危,毫無遠見又自私自利的小丑。當然歷史也對他們進行了懲罰。當憤怒的農民起義軍和清兵殺來時,他們的銀子和他們的腦袋都沒有了。
話說回來,當時的明朝富商和知識分子已經依靠海外貿易從海外獲得大量白銀,顛覆國家貨幣發行體系。知識分子利用對皇權阻擾,使得大明皇朝無法獲得對富商的稅收,失去了國家貨幣發行信用的白銀本位制的基礎。
一個穩定了200多年的王朝,它的物價水平已經很高了。遠遠超過了建國初期的水平。小額的銅錢貨幣,已經不能買到什么商品,皇朝也就失去發行銅錢的必要,只能使用白銀,而富商和知識分子拒絕繳納稅收,大量白銀留在富商手里,而非皇帝手中。神宗萬歷皇帝為了重新掌握貨幣發行權,要求向富商征稅,但知識分子官僚強烈抵制,不光在朝廷上如此,他們在民間也挑起抗稅運動!知識分子顛覆國家權威,使得國家稅收全部壓在生產糧食的農民身上,迫使李自成領導饑餓中的農民進行反抗!
崇禎皇帝到死之前才明白這個道理。但我們后人根本沒有吸取教訓,還是被那些篡改歷史的知識分子的言論所迷惑!
正是由于崇禎的愚蠢和自大,使得明朝最終走向了覆滅的命運,也使得中華民族被迫遭受了267年的異族統治。
從2000多年中國歷史來看,皇朝崛起是強勢皇帝扶植人民對官,學,商組成利益集團,嚴厲打擊造就的。皇朝覆滅都是官,學,商進行勾結顛覆皇權壓迫人民造就的!對官,學,商勾結的利益團體的天生反抗者——!皇帝如果和官,學,商利益集團同流合污欺壓老百姓,那皇朝一定走向覆滅!從2000多年中國歷史的輪回來看,一個政權能否走的長久,就在于看它能否有效的遏制官權的泛濫,一部2000年的中國王朝歷史,其實就是官權和民權的此消彼長史。當官權能被有效遏制的時候,我們往往能看到這個王朝繁榮昌盛,政治清明。而在官權泛濫的時代往往也是這個國家腐敗盛行,危機四伏,貧富極度懸殊,階級矛盾巨大的時代。
所以今天我幾乎是以宗教般的崇敬來看待毛主席,正是神一樣的毛主席通過歷史的迷霧看清楚了歷史的本質,看清楚了中國知識分子是一群為了利益,可以不忠不孝的人群,是一群”滿口仁義道德,做事卻男盜女娼“的一群人。而這群人卻又是官僚集團的人員基礎。正因為如此毛主席才抱著寧可粉身碎骨的決心以73歲的高齡,發動起了千千萬萬的工農群眾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向著2000多年的官權天下發起了決死的沖擊。希望就此打破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循環,希望依靠勞動人民這個唯一能戰勝這個利益集團的力量徹底鏟除官權思想。但所有的這一切在毛主席逝世的30多年后,似乎又都回到了起點,今天我們在中華的大地上又看到了一群群騎在人民頭頂上的張牙舞爪的官老爺。官,學,商組成的利益共同體一遍遍的重復著對人民大眾的巧取豪奪。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依然是官權天下,和明末的場景沒有本質的區別。中華民族你何時才能走出這歷史的輪回。今天人民大眾在事實面前才終于明白毛主席當年發動的那場運動所做出的探索和嘗試,在今天看來是多么的正確多么的偉大。
從2000多年中國歷史來看,皇朝崛起是強勢皇帝扶植人民對官,學,商組成利益集團,嚴厲打擊造就的。皇朝覆滅都是官,學,商進行勾結顛覆皇權壓迫人民造就的!對官,學,商勾結的利益團體的天生反抗者——!皇帝如果和官,學,商利益集團同流合污欺壓老百姓,那皇朝一定走向覆滅!從2000多年中國歷史的輪回來看,一個政權能否走的長久,就在于看它能否有效的遏制官權的泛濫,一部2000年的中國王朝歷史,其實就是官權和民權的此消彼長史。當官權能被有效遏制的時候,我們往往能看到這個王朝繁榮昌盛,政治清明。而在官權泛濫的時代往往也是這個國家腐敗盛行,危機四伏,貧富極度懸殊,階級矛盾巨大的時代。
所以今天我幾乎是以宗教般的崇敬來看待毛主席,正是神一樣的毛主席通過歷史的迷霧看清楚了歷史的本質,看清楚了中國知識分子是一群為了利益,可以不忠不孝的人群,是一群”滿口仁義道德,做事卻男盜女娼“的一群人。而這群人卻又是官僚集團的人員基礎。正因為如此毛主席才抱著寧可粉身碎骨的決心以73歲的高齡,發動起了千千萬萬的工農群眾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向著2000多年的官權天下發起了決死的沖擊。希望就此打破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循環,希望依靠勞動人民這個唯一能戰勝這個利益集團的力量徹底鏟除官權思想。但所有的這一切在毛主席逝世的30多年后,似乎又都回到了起點,今天我們在中華的大地上又看到了一群群騎在人民頭頂上的張牙舞爪的官老爺。官,學,商組成的利益共同體一遍遍的重復著對人民大眾的巧取豪奪。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依然是官權天下,和明末的場景沒有本質的區別。中華民族你何時才能走出這歷史的輪回。今天人民大眾在事實面前才終于明白毛主席當年發動的那場運動所做出的探索和嘗試,在今天看來是多么的正確多么的偉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