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都應該知道的西醫藥背后的內幕和秘密
胡不折騰
·
2012-01-03
·
來源:烏有之鄉
導讀:說來奇怪,現代醫學進步了,人們應該越來越健康才對,怎么醫院反而人滿為患?所有的西醫生都知道放療和化療以及各種藥物不能治愈疾病,為什么還要堅持讓客人去接受那樣的折磨,又讓病人每天每餐都吃藥呢?國人都應該知道的西醫藥背后的內幕和秘密:以前制藥公司他們推銷藥物是為了治病,而現在恰恰相反,他們是在積極地推廣疾病,宣傳疾病如何厲害,用以促銷他們的藥物!醒醒吧,中國人!
2008年11月19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在北京開設它的首個海外辦事處。
20世紀30年代,曾任原《華盛頓時代先驅報》當地新聞編輯主任的莫里斯比利,利用他的職業經驗對新聞自由的狀況進行了深入探究,并寫出了兩篇令人震驚的揭露性文章——《藥品史話》和《洛克菲勒家族》。盡管他本人很熟悉編輯出版界,且又是在“自由的土地和勇敢的國度”里。但是直到1949年之前,他都無法將自己的發現和觀點及著作公諸于世。
正如比利在書中指出的那樣,能賺取其投資6%利潤的企業就是盈利的好企業。斯特林藥品公司是洛克菲勒藥品帝國的主要組成部分和最大的控股公司,該公司及其68家附屬企業1961年的稅后營運利潤是23,463,719美元,按其凈資產43,108,106美元計算,盈利為54%。洛克菲勒控制的另一家公司施貴寶公司,按照其財產的實際價值計算,在1945年的盈利不是6%,而是576%。“洛克菲勒基金會最后一次年度報告,”比利說:“詳細記錄了過去44年來基金會給予各個大學和公共機構的捐贈,這些捐贈總計超過了五億美元。這些接受捐贈的大學,理所當然地向它們的學生傳授洛克菲勒醫藥公司的藥品知識,否則它們就得不到更多的捐贈。”再加上一些不惜血本的藥品廣告等。洛克菲勒對美國公眾進行“教育”的舞臺搭了起來,這種“教育”著眼于把美國公眾變成是藥品和醫生的依賴者……
每一個不和醫藥托拉斯結成聯盟的行醫者都會被權威的托拉斯的醫生們斥責為“危險的江湖醫生”和“騙子”。每一個公共衛生學家,如果他試圖采用自然療法手段而不采用手術刀或者化學藥物、疾病分離血清、致命的毒藥或者疫苗來讓病人恢復健康,那么,他馬上就會遭到這些醫學暴君和狂人最嚴厲的斥責、最大限度的攻擊、誣蔑和迫害。例如:林肯按摩脊柱療法學院、帕爾默按摩脊柱療法研究所、自然醫術大學和芝加哥的國立矯正療法學院等,這些因不用藥品,僅靠按摩手段治病的方法都曾被斥責為“持異端邪說的”學科。
洛克菲勒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活動”在美國獲得了巨大的利潤,緊接著就開始了國際殖民化擴張。其中北京協和醫學院就是它設立在中國的醫藥基金會投資建立。總投資達4千5百萬美元,其主要目的是用來“西化””實際是摧垮)中醫,學院被明確告知,如果它們想從洛克菲勒慷慨的贈與中得到好處,學院就必須使五萬萬中國人民信服地把他們經過多少個世紀檢驗的赤腳醫生所用的安全、有效卻又廉價的草藥扔到垃圾箱里,讓中國人民贊成使用美國制造的昂貴的有致癌、致畸作用的“神”藥,當這些藥物致命的副作用再也掩蓋不住的時候,他們就又用不斷研制出的新藥來代替。現如今,中醫抗不過西醫,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醫是廉價的以致不能產生好的經濟效益,因而就得不到資本的支持。中醫醫院和中醫師也因此而紛紛西醫化,為的是去追求好的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這當然也是無可指責的事。
1995年美國又出版了一本《還我健康》的書,該書揭開美國醫學界的許多黑幕。其中對美國醫師協會利用各種手段排斥西醫以外醫療方法的研究和發展,以及美國醫學界和利益團體之間的許多見不得人的事,都有很深入的描述。一般人都知道西方國家的許多醫學研究經費都是由藥廠投資的,這就有點讓人生疑他們投資研究的藥物是真的想把人們的疾病去除,還是只想控制疾病?從目前西醫的治療方式是要求患者每天每餐都要吃藥,許多疾病都必須終生服藥,這是最符合藥廠利益的。這不禁讓人懷疑:醫學界今日的困境是不是受到這些利益影響的結果。
在那本書中還提到很多醫學界輕人命而重利益的實例。最讓人驚心的是癌癥治療的兩種方法:放射性治療(放療)和化學性治療(化療)。書中提到放療最早被用來治療癌癥的動機,完全是美國政府為了降低輿論反對其進行核能軍事用途的研究而硬找出來的和平用途。然后透過政府和利益團體的力量,使這項治療方法讓保險公司列為合法的癌癥治療手段,保險公司愿意支付費用。從此這一方法雖然沒有實際的證據證明真的能夠治療癌癥,但是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醫治癌癥的手段。化療則是另一個類似的例子,開始時它所使用的藥劑,是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化學武器藥劑。同樣的也是在沒有證據證明它有效的前提下,只要保險公司愿意支付,醫院就會推薦給患者使用。因為所有的醫生都知道這兩個療法都不能治愈疾病,因此他們從不說明到底有多少治愈率,而只是強調它1年或5年的存活率有多少。 書中進一步提到美國有人對這些放療和化療醫生所做的問卷調查,問他們“如果他們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得了癌癥,愿不愿意接受他們經常替患者所做的放療或化療治療?”調查的結果出乎意料,居然絕大多數的醫生都不愿意,理由是他們自己沒有見過真正被治好的患者,但是這些治療所帶給患者的痛苦實在是太可怕了。
到2004年美國又出版了一本《制藥業的真相》一書,該書的作者是哈佛醫學院社會醫學系就職的瑪西婭·安吉爾博士,也曾是《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前主編,并在此任職了二十多年。他對制藥業日益腐敗的現狀很有發言權。在這本書中,安吉爾博士大膽爾尖銳地披露了以歐美制藥巨頭為主導的全球制藥業的驚人內幕,揭示了一個2000億美元的行業如何欺騙了我們。他們變著花樣研究開發創新藥物,然后用拉攏、賄賂和回扣等手段推銷,或偽裝成教育的推廣,偽裝成研究的推廣。即以前制藥公司他們推銷藥物是為了治病,而現在恰恰相反,他們是在積極地推廣疾病,宣傳疾病如何厲害,用以促銷他們的藥物。也就是說,他們的這些手段對醫藥研究、教育和醫生等職業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作者以她的研究和案例為基礎,對一個幾乎失控的行業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其中涉及了許多我們熟悉的大型歐美制藥企業,包括美國的輝瑞公司、默克公司、強生公司、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和惠氏公司,英國的葛蘭素史克公司、阿斯利康公司,瑞士的諾華公司和羅氏公司,法國的安萬特公司。這些世界財富500強名單中的十家制藥公司,他們2002年的利潤總和(359億)竟然超過了其他所有490家企業的利潤總和(339億)。由此而可見,這些制藥企業本應肩負著“研發和生產有用藥物”的使命的機構,卻逐漸蛻變成為巨型的市場營銷機器。
書中還提到了世界財富500強中的美國十大制藥公司,他們全球銷售總額為2710億美元,而他們在研發上僅花費了大約14%,他們的利潤是17%,更讓人吃將的是他們在營銷和管理上足足花了銷售額的31%,足見他們是怎樣對政府主管部門和醫生施加強大的影響力的,許多由公司贊助的處方藥研究都是帶有偏見的。此書在北美地區出版后,立即引起轟動,并登上《紐約時報》和各大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此書之所以如此暢銷,是它使人們進一步認清了西醫藥背后深藏著巨大的資本陰謀。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