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機構名單高度重合,只是深圳理事會更加精干。
這個機構里面理事長是誰,目前仍然沒有披露,但基本可以確定是秦曉在香港成立的博源基金會,在國內為方便活動又做的一個殼。
繼續關注,看其利用這個殼,做什么動作。
要注意的是,深圳這個新殼,副理事長是王波明,這是秦曉拓展地盤,讓自己團隊變得更厚實的新舉措。
王是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總干事,中國歐美同學會商會2005委員會副理事長。同時兼任中國國債協會理事、《財經》雜志總編、《證券市場》周刊社長、中國證券業培訓中心副理事長、亞洲證券業培訓學院理事,財訊傳媒集團董事局主席。
王輝耀、田溯寧、王波明、湯敏、李山、王維嘉、趙民和傅軍8位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留學歸國人士在北京長安俱樂部發起成立“歐美同學會商會2005委員會”。
王波明于八十年代中期在哈佛商學院畢業,熟悉美國。他與現任副總理(主管經貿)是高中同學,與中國財經高官高西慶也關系密切。王波明家境顯赫:父親王炳南留學德國,長期在中共內協助周恩來在國統區搞統戰,一度還是中共特工王李克農的左右手。王波明母親是德國洋人安娜,中共忠實同路人。王波明之妻則是中共開國元老***的女兒。
王波明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總干事,中國歐美同學會商會2005委員會副理事長。同時兼任中國國債協會理事、《財經》雜志總編、《證券市場》周刊社長、中國證券業培訓中心副理事長、亞洲證券業培訓學院理事,財訊傳媒集團董事局主席。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前身為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合辦公室,簡稱聯辦)是《證券市場周刊》的主辦方、股東,負責人為王波明。
其父王炳南從1964年至1975年,一直任外交部副部長。
1980年,王波明赴美留學,先后在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獲學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系國際金融碩士學位,后在紐約交易所工作一段時間,做數據整理員,滿懷著年輕人的激情,雄心勃勃地期待開創一番事業。
1988年下半年,王波明和同是海歸的高西慶一起,給高層寫了封信,大意是:中國的農村改革在1986年已經基本完成,而城市經濟改革剛剛開始,而城市經濟改革,首先就是金融改革、股份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
1988年9月8日,北京萬壽賓館。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會議,在這里悄然舉行。拉開了中國資本市場創立的序幕。該會議是以國家體改委和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體改辦的名義組織的,名為“金融體制改革和北京證券交易所籌備研討會”。當時,王波明剛從紐約股票交易所辭職回國大約兩三個月,他也參加了這個會。
當時到會的一共有一二十人,包括時任人民銀行副行長的劉鴻儒、中創公司總經理張曉彬、中農信公司總經理王岐山,以及時任外貿部部長助理的周小川等。多年以后,《證券市場周刊》總編方泉在一個講述中國證券市場歷史的會議上,稱他們是“年輕的有先見頭腦的金融官僚”。
該會議就如何組建北京證券交易所方面進行了討論。當時,張曉彬介紹了他和王岐山共同草擬的建立北京股票交易所的建議書。會議對交易所應該設在北京還是上海,爭論很熱烈。
1989年1月15日,九家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在北京飯店發起了一個會,討論中國證券市場早期的籌備工作。很多國家級的金融機構也參加了會議。這被戲稱為“北京華爾街會議”。
“九大非銀金融機構包括中信、光大、北京國投、中創等,最后確定,參與這個事情的公司要每家拿出50萬元人民幣,作為組建機構的經費。”方泉介紹說。
這個機構就取名為“北京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合辦公室”,簡稱“聯辦”(后來又正式更名為“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成立時間是1989年3月15日,王波明出任副總干事,理事長為經叔平。
1990年三四月份,當時的上海市長朱镕基知道“聯辦”后,向他們發出了邀請,并表示可以解決他們的戶口問題。成立了籌劃交易所小組,尉文淵任組長。
1990年8月,中央出臺《開發浦東綱要》,明確提出把上海建成遠東金融中心。這時候,上海和深圳開始爭奪中國第一個證券市場的開業權。北京,已經被落在后面。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營業;同年12月19日,上交所開業。深交所開張的時候,中央還沒有批,就用紅布蓋著牌子,僅搞了一個小儀式,宣布可以交易了,可想而知,交易單自然也寥寥。
王波明自股市成型后,一直游離于核心圈外。他一直任職“聯辦”副總干事,1997年成立聯辦控股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媒體、金融和互聯網產業。相繼創辦《證券市場周刊》、《財經》等在證券界和經濟界非常有影響力的雜志以及知名財經網站和訊網。
《財經》聯席主編楊大明回憶說,他只接受過王安的采訪,當時王是在寫一本書。或許,面對自己曾經那么投入的一個事業成果——在風雨中跌跌撞撞成長的中國股市,王波明應是無語最好。
1998年,財訊傳媒集團(SEECMediaGroupLimited)成立,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最大最專業的雜志類媒體運營商(股票代碼:HK0205),旗下擁有《財經》、《證券市場周刊》、《新地產》、《中國汽車畫報》、《體育畫報》等11本中文雜志媒體,客戶群涵蓋海內外最為知名的大型企業與品牌。
2005年,王波明主導與美國著名的IT媒體集團ZiffDavisMedia合作,出版該集團雜志的中文版,PCMAGAZINE電腦時空和CIOINSIGHT中文版相繼在國內推出。
“中信收購廣發不成,就專找廣發的茬!剛剛又找《財經》出了篇狗屁文章:《廣發證券內幕交易案升級》,你們可知道?《財經》的老板是王波明,而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是王波明的哥哥,你們說中信是不是歹毒呀?中信專找廣發的茬的用意何在?父王炳南母姚淑賢、長子王黎明、次子王東明、四子王波明、義女顧惠芬、侄子王德明”
18家傳媒機構2005年利潤排行榜
(單位:億元人民幣)
排行傳媒機構名稱利潤
1 陽光媒體投資18 2 TOM集團12.22 3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9.57
4 網易9.32 5 新浪3.48 6 搜狐2.40 7 分眾傳媒1.90
8 鳳凰衛視1.88 9 空中網1.79 10 盛大1.65 11 白馬戶外媒體 1.08
12第九城市0.73 13 光線傳媒0.5 14 百度0.48 15 財訊傳媒0.35
16 大賀傳媒0.2 17 歡樂傳媒0.2 18 星美聯合虧損
歐美同學會商會2005委員會
2005年11月20日,王輝耀、田溯寧、王波明、湯敏、李山、王維嘉、趙民和傅軍8位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留學歸國人士在北京長安俱樂部發起成立“歐美同學會商會2005委員會”,并為其發展規劃了愿景:一為高端交流平臺,二為民間高級智庫,三為國內外交流的橋梁。即通過吸引高端會員,為中國留學人員群體提供交流聯誼的高端平臺,同時以高端會員的視野為轉型期中國發展提供國際化視野、建設性意見,為國家、社會、企業對外交流發揮紐帶作用,成為中國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橋梁與紐帶。
2005委員會理事以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而凝聚,業已成為目前國內最為高端的智囊性與交流性留學歸國人員社團組織、目前國內最具吸引力的海歸精英組織,被譽為“中國的百人會”。
歐美同學2007北京論壇
由歐美同學會主辦、歐美同學會商會2005委員會承辦的歐美同學2007北京論壇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黨和國家領導、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國際組織要員、中外知名學者、重要企業領袖近800名精英代表參加了論壇。
論壇以“新海歸*新使命”為主題,圍繞“新歸的新使命”、“中國股市和房市”、“海歸就業與創業”、“互聯網創新與新媒體趨勢”、“完善中國法治”、“創業中國與風險投資”、“中國企業國際化”、“PE在中國的前景與挑戰”等話題展開討論,涉及中國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生聯誼會黨組書記陳喜慶、人事部副部長王曉初、科技部副秘書長王志學到會參加開幕式。
論壇當天揭曉了“2007海歸十大創業新銳”人物名單,舉行了頒獎儀式,其中有王俊峰、莫天全、張黎剛、嚴望佳等四位2005委員會的理事榮獲殊榮。當晚還舉行了“中信之夜”論壇答謝晚宴,由2005委員會副理事長王波明主持,呂思清、朱德淼、許戈輝等應邀出席表演,將氣氛推向頂峰。
深圳市博源經濟研究基金會
進步社會按:和秦曉的博源基金會是什么關系?是用于國內活動的殼?從名單上看,高度重合。
深圳市博源經濟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王波明
博源基金會
理事長:秦曉
總干事:何迪
理事會成員:中國:秦曉、何迪、吳曉靈、高西慶、汪建熙、李劍閣、曹遠征;中國香港:史美倫;美國:BrentScowcroft;歐盟:RoryTapner、LeonBrittan。
執行委員會成員:秦曉、何迪、汪建熙
顧問委員會成員:衣錫群、陳小魯、王波明、袁明、許善達、梁愛詩、紀文鳳、RodneyWard、易綱、金耀基、沈聯濤、任志剛、吳敬璉
學術委員會成員:周其仁、JonathanAnderson、許小年、史正富、王緝思、金觀濤、曹遠征、高全喜
法律顧問:張毅
資金管理顧問:田溯寧、蔣小明
博源基金會財務主管:趙潔
博源基金會投資委員會:汪建熙、蔣小明、朱俊偉、周舸、姜建
博源基金會秘書長:左軍
深圳市博源經濟研究基金會正式成立
深圳市博源經濟研究基金會于2011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了。深圳市博源經濟研究基金會是一個在深圳正式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公益組織。
深圳市博源經濟研究基金會的宗旨是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促進和推動經濟領域研究,服務深圳,服務社會,服務民生。
業務范圍包括:資助、推動經濟領域的學術研究;促進城市間和國內外的學術研究和交流,為深圳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積極參與相關公益慈善活動。
深圳市博源經濟研究基金會理事會由知名人士組成,其中包括京城企業協會會長衣錫群,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總干事王波明,莫尼塔(上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舸,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國家稅務總局前副局長許善達,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王緝思,標準國際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陳小魯,博時基金總裁肖風,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汪建熙等。
深圳市博源經濟研究基金會廣泛吸納在經濟研究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他們許多都在知名學府、研究機構或政府部門和企業中任教、任職或從事研究工作,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且對相關課題的研究在業界也處于領先水平。研究領域涵蓋金融、環境、城市化、社會保障、醫改、法律等。就政府、社會與百姓關心的經濟方面的熱點問題,組織相關學科領域內的專家學者,開展專題研究。召集經濟研究機構和國家相關機構的專家、學者、經濟學家定期召開討論會,提出與分析問題并討論解決辦法;關注經濟,開展經濟知識普及活動,并為這一系列活動提供資金資助。推動研究我國面臨的經濟方面的中長期問題,特別是未來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幾個重大問題。通過資助召開學術會議、講座、論壇等方式,與其他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充分利用對方的研究資源與學術成果。在促進深圳學術發展的同時,搭建一個與全國各地以及港澳地區學術機構交流的平臺,并可就相關研究課題,選擇與港澳地區以及國外相關研究機構合作,共同推動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在政策、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對學術研究成果開展普及工作,在推動理論創新的同時扶持人才成長,為深圳乃至全國的經濟和科學發展提供更為強大的智力支持,也為高校和經濟學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交流平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