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非常感人的好文章
讀了“老記者”丑牛的文章《黑監獄——走資派的日暮途窮》,認為是一篇少見的好文章,讓我五味雜陳。文章寫道:“各地來京上訪的老百姓,含淚泣血,呼號了多少年,可憐沒人理睬”。作者的心和老百姓貼得是很緊的;所講的毛主席如何對待群眾的故事也特別感人;如今聽來,恍如隔世——也確實隔世。天下者,到底是誰的天下!
我還算比較幸運,沒有太多冤枉事,基本沒有上訪經歷,更沒坐過黑監牢。想想看,如果沒有委屈——至少是感覺委屈,誰肯舍家棄業、風餐露宿、受盡屈辱去“上訪”呢?但確實有的政府官員對老百姓上訪極為反感。美其名曰“維護穩定”,實則怕揭露真相,怕觸動奸黨們的利益;最輕的是嫌找麻煩,影響他們吃喝玩樂、作威作福,或影響“政績”,有礙升遷;老百姓供養他們,卻不愿意為老百姓辦事,居然打著“維穩”的旗號,做出“對群眾舉報,不接收、不立案”的決定——是不是太可惡!與老百姓為敵,社會能穩定么?
我們不排除個別人由于私心太重,利令智昏,無理糾纏,“不鬧白不鬧”,“能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前國家信訪局長作出了四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本估計,其中之一是“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應當解決”,那么仇視上訪就沒有天理。
文章說:“接待信訪、上訪是關系國家命運的大事。我們共產黨把‘善待百姓’推到最高境界,把‘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宗旨,把群眾路線當成黨的根本路線。改革開放前,各級黨組織是高度重視處理人民來信來訪工作的,在黨中央發出的許多黨內指示文件中,在一些中央領導人的講話中,都一再告誡全黨,要傾聽群眾的呼聲,作好信訪工作。”——這就是毛澤東時代,是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實質上也是抓階級斗爭,因為只有無產階級政黨才能這樣做,要關心群眾,反對禍害老百姓。
文章說,早在一九五三年,毛主席為黨中央起草的《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的指示中,就向全黨提出支持人民來信來訪對改進黨的工作的重要性:“這些人民來信大都是有問題,要求我們給他們解決的,其中許多是控告干部無法無天的罪行,而應當迅速處理的。”
文章接著講了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次,河南為建機場,沒有同群眾商量好,發生了群眾鬧事,拿起鋤頭、沖擔、扁擔、里三層、外三層、阻擋施工。毛主席在黨中央的會上說:“黨內有些人中存在的國民黨作風,這才是人民鬧事的關鍵之所在”。他支持群眾拿起鋤頭、打扁擔,說:不這樣官僚主義者們就不會清醒過來。他對時任共產黨總書記的鄧小平說,鴉雀造個窩被人捅了,他也會叫喳喳,你鄧小平的窩別人捅了,你就舒服?
——啊,這就是人民領袖,和人民心連心!難怪老百姓愛唱《東方紅》。
獲悉金正日于11月17日逝世,在電視畫面上見到朝鮮老百姓如喪考妣,這就是民心。遂想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時,場面更為過之。并沒人導演,這都是為什么?我問老伴兒:“如果XXX死去,老百姓能這樣嗎?”,答曰:“不會。”——還有什么說的呢?質問反毛的人,憑什么反毛?和老百姓格格不入,倒行逆施,不覺得卑鄙么?算什么東西!
償有傳言,朝鮮非常窮,“金家王朝”構建人間地獄,他們堅持社會主義是制造災難。真相究竟如何?坊間俗語云:“穿不合腳的鞋,誰難受誰知道”;反之,誰舒服誰也知道。識別好與壞,許多聰明人未必比得上大老粗。老百姓的悲痛是真情表露,并非偽造的假畫面。
還有,“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有比較才能有鑒別”,雖然是經驗之談,但能說不是真理么?這專家,那教授,雖然有知識,但如果良心被狗吃了,全都是扯淡!
文章說,毛主席到了晚年,他把黨內一些人對群眾的鎮壓提到階級斗爭的高度:
“對廣大群眾是保護還是鎮壓,是共產黨和國民黨的根本區別。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根本區別,是無產階級專政同資產階級專政的根本區別。”
“今天,我們那些把上訪者成批地抓起來關進黑監獄的共產黨人,你們應該屬于哪個階級?你們是專了哪個階級的政?”
文章悲憤地說:“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改革開放以來,政府部門頒布的關于信訪工作的規則、法令,那一件不是針對訪民、約束訪民的。而沒有一件是針對信訪控告的對象的,沒有一件是講必須對群眾控告的違法亂紀者進行嚴肅處理的。”
“信訪部門是管制訪民的,不是解決群眾的信訪訴求的。可惜這種荒唐的作為,不是個別的懶、庸、散現象,已經成為普遍的現實。”
文章最后說:“把上訪者關進黑監獄,并不能使社會‘維穩’,卻鍛煉出了更多的反抗者、革命者,對官僚資產階級的反抗會越來越猛烈。北京開始清理黑監獄,各地也將清算黑監獄,官僚資產階級建立起了鎮壓人民反抗的黑監獄,也為自己挖掘了墓地。”
——倒行逆施者,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但并不是我們所希望見到的。
結論:“廣大訪民已經看清,對上訪者是支持還是鎮壓,是兩條道路的問題。”
網友評論:
“黑社會黑監獄到處都是,百姓哪敢反映實質的問題和解決真正的問題!蒼天何時能亮啊!”——鎮壓和威脅老百姓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社區掛出了“維穩分中心”的牌子,是狐假虎威,讓人看了就不舒服,希望當權者懂得應該如何維穩。
(余罘 2011年12月20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