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流:紅二代的榜樣金正日
公元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病逝在他戰斗的崗位上。筆者寫此文以示對金正日深切悼念和祟高敬意。
一、金正日簡介
1942年2月16日出生在中朝邊境白頭山密營。
1950年9月至1960年就讀于平壤紅旗萬景臺革命學院和平壤南山中學。
1964年畢業于金日成綜合大學政治經濟系。
1964年6月至1974年2月,金正日先后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科長、副部長、部長、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委員會委員。
1980年10月起,他歷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常委、書記。
1882年至1998年,他被選為歷屆朝鮮最高人民會議代表。
1990年12月至1993年4月他先后擔任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和委員長。
1997年10月8日他出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
2011年12月17日 ,金正日病逝。
二、金正日治國思想
1、“先軍政治”
“先軍政治”是由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于1995年1月提出并付諸實施的,總體上是對金日成主體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先軍政治”的思想就是將“軍事第一”和“加強國防力量”作為國家第一要務,簡單地說,就是一切以軍事工作為先,一切以軍事工作為重。“先軍政治”是朝鮮在冷戰后嚴酷的國際環境下,面對國內經濟增長乏力、國際壓力增大的情況下選擇的一種特殊政治領導方式。“先軍政治”主要內容包括4個方面:一是突出軍隊在社會階層中的最高地位,將軍人置于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三大階層之前。二是執行“先軍”領導方式,以治軍方式推動全社會工作。三是保障軍費投入。四是用軍人的奉獻精神啟迪國民,增強國民凝聚力。
“先軍政治”的提出,與朝鮮歷史上一貫重視軍事建設的國家傳統戰略相一致。在先軍政治思想的指導下,軍隊幾乎參與到社會主義建設的所有領域,朝鮮也實現了軍隊和人民在思想、工作態度、生活作風上的完全一致。
1、 豐富和發展主體思想
主體思想是朝鮮已故國家主席金日成創立的。1955年12月,金日成在對黨的宣傳工作者講話中提出,要以朝鮮革命作為“黨的思想工作的主體”。這是金日成第一次提出“主體”的概念。此后,經過不斷豐富,到20世紀60年代下半期,金日成最終完成了對主體思想體系化工作。主體思想在國家政策上的體現就是:政治上自主、經濟上自足、國防上自衛。金正日將金日成的主體思想進行了“豐富和發展”。1982年3月,金正日發表了《關于主體思想》一文,系統闡述了主體思想的哲學原理、社會歷史原理、指導原則和歷史意義。
三、金正日著作
金正日發表的文章和講話收錄在《金正日選集》(總14卷)和《為了完成主體革命事業》(總10卷)中。
主要意識形態著作有: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擁有戰無不勝威力的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金日成花是在自主時代人類心中開出的永不凋謝的花》、《我國社會主義是體現了主體思想的我們朝鮮式社會主義》、《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我們朝鮮式社會主義戰無不勝》、《切實貫徹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關于統一祖國的遺訓》、《思想工作先行,是完成社會主義事業必不可少的要求》、《主體哲學的理解上的幾個問題》、《全民族團結起來,實現祖國的自主和平統一》、《對主體哲學要有正確的觀點和理解》、《主體哲學是獨創性的革命哲學》、《社會主義是我國人民的生命》、《不容許毀謗社會主義》、《對民族主義要有正確的理解》、《關于社會主義的思想基礎的幾個問題》、《社會主義是科學》、《關于主體思想》。
政黨建設著作有:
《朝鮮勞動黨是我國人民一切勝利的組織者和向導者》、《朝鮮勞動黨是繼承了光榮的打倒帝國主義同盟傳統的主體型革命政黨》、《先軍革命路線是我們時代的偉大革命路線,是我國革命百戰百勝的旗幟》、《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教訓和我們黨的總路線》、《關于革命政黨建設的根本問題》。
執政建設著作有:
《用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管理理論牢固地武裝起來》、《進一步發揮我國人民政權的優越性》、《在革命和建設中堅持主體性和民族性》、《進一步改進和加強保健工作》、《改進和加強國土管理工作》。
文學藝術著作有:
《論話劇藝術》、《電影藝術論》、《進一步發展團體操》、《論主體文學》、《論美術》。
四、紅二代的榜樣金正日
從中國及世界共運史上看,從列寧、毛澤東到金日成等,都堪稱偉大的引導世界走向光明的歷史巨人,是光榮偉大的紅一代。但從紅二代看,比第一代有很大的退步,而金正日在世界資本逆流漫天的歷史條件下,敢于和善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敢于同美帝國主義和各種修正主義作斗爭,充分利用矛盾,引導朝鮮人民迎難而上,贏得了朝鮮人民的衷心愛戴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敬重,是非常難得的,堪稱紅二代的榜樣。
“生子當如孫仲謀”,中國十八大后,紅二代將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人民期盼他們以金正日為榜樣,理直氣壯地高舉社會主義旗幟,敢于同美帝國主義和各種修正主義作斗爭,不愧為紅一代的優秀接班人。
2011-12-2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