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操作系統走向成功必須具備的幾個的條件
田忠國
有人認為,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但成功的幾乎沒有,包括谷歌的操作系統也不能算成功。這種觀點或許正確。但我認為,中國要搞操作系統,必須解決這么幾個問題:
一、超級簡單。
1、安裝簡單,簡單到任何認識漢字的人,只要有一個帶系統的U盤都可以安裝;
2、恢復簡單。在系統崩潰,無法進入系統時,一樣可以通過簡單操作恢復系統;
3、操作簡單。圖式加簡潔明了的文字引導。
二、色彩感人,給人以精神親和感。
三、CPU、內存占用少。
四、系統程序在500m到1G之間。
五、功能全,兼容好,速度快。
六、安全性好。而安全性好必須具備:
1、自動清除垃圾;
2、由被動預防,轉為主動反擊;
3、系統注冊表與應用程序注冊表分列;
4、主動分析注冊表;
5、如系統文件丟失,主動恢復丟失或崩潰的文件。
七、價格在三十到五十元之間,組裝機免費使用。
在此基礎上,研究系統的同步互動、同步異動和混沌邏輯在操作系統中的應用,逐漸朝智能化過度。所謂操作系統的智能化,即,可以與人同步思考,并做出精確的判斷。
或許有人說,按這樣的標準,可能永遠也做不出中國自己的系統。我看未必,因為,中國人做得小軟件,比之微軟的小軟件要優秀得多,但微軟的小軟件組合到一塊,就變成了整體優秀,而中國的小軟件組合到一塊,輕者合組合變成了垃圾,重了則變相的變成了類病毒,使系統運行速度輕了變慢,重了崩潰。這一現象說明,中國軟件不是不優秀,而是缺少系統觀念,所以,中國軟件業必須完成標準統一的系統整合。但是,必須指出的是,自由市場是完不成系統標準統一性的,因為,自由市場的逐利規則,只會加快軟件業的沒落。
那么,中國軟件業應走什么路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錢學森先生的系統論。大家知道,如果沒有錢學森先生的系統論,中國的兩彈一星,包括現在的神州幾號幾號,都不可能有如此完善的研究與管理。因為,系統論講的是系統遞增優化和標準化管理。而錢學森先生的系統論,即是他努力研究的結果,也是他研讀毛澤東思想的成功。現在可以這樣說,中國航天工業在世界上的崛起,或許吃的仍是錢先生系統論的遺產。這一事實說明,沒有毛澤東思想,沒有科學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科學的快速發展。因為,毛澤東思想是思想文化革命的科學,而思想文化的革命,恰恰是科學革命、科學發展的孕母。
由此可知:
一、沒有科學社會主義團結一致、共同創造、知識共享這個平臺是不行的;
二、提倡唯利是圖,投機取巧也是不行的;
三、科研成果是忘我奉獻的副產品。因為,利益是人類智慧最大的障礙。
那么,中國軟件業就必須一破一建,才能有效發揮軟件業的整體效能,激活創造力。一建就是重建科學社會主義團結一致、共同創造、知識共享這個平臺,重新確立無私奉獻的科學精神;一破就是破除唯利是圖,投機取巧對智慧的圍困。要做到這一點,全國人民應該覺醒,同一切破壞或毀滅科學社會主義的行為做堅決斗爭。
或許有人說,你為什么寫文章一再鼓動中國搞自己的操作系統?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是確保信息安全,是一個國家必然做到的基礎工作;二是中國有了自己的CPU,就必須跑自己的系統,因為,只有深刻理解自己的CPU,操作系統才能使CPU發揮到極致;三是簡潔、高速、美觀、易于安裝、易于恢復、易于使用的操作系統,可以加快國產CPU的推廣速度。使用感覺直接影響到一個新產品的推廣,而產品的輻射范圍,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影響力,是一個新產品成功或失敗的主要標志。
說起國產CPU,我們就不能不提一提胡偉武,因為,他在國產CPU問題上,付出了巨大代價,其中包括同漢奸們的艱苦斗爭。但是,他成功了,將來也必將獲取更大的成功。或許有人說,國產CPU系簡單指令集,無法與復雜指令抗衡。其實,對這個問題,古人,比如說“易經”上早就說了,簡則易從,易從則易能。換成現在的話說,就是越簡單的指令越高效。由是觀之,CPU未來的發展方向必然是向簡單指令集的回歸,因為,只有如此才能解決高頻不高效,年年新發展,年年都是技術堆徹的問題。如果沒有技術革命只有技術堆徹,則是芯片科學巨大的浪費。西方芯片業和操作系統,雙方陷入技術堆徹的泥淖,比如英特爾和微軟,你可以看到它們年年都有新產品,但年年出的新產品都不過是二十年前技術的提升與完善,根本沒有革命性的突破或發展。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估計在于對指令集缺乏新的研究。中國則不同,因為,中國古代就有對復雜向簡單轉化的傳統。所以,我一直認為,未來中國必定會引領信息科學潮流。當然,這需要人們對古文化的重新認識和重新研究。天上不會掉餡餅,有付出,才會有所得。
2011-12-1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