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死存亡一線(再論《統一戰線》)
陸軍上尉 方步清
近日觀大戰在即,為此又把毛爺爺的典籍拿了出來,進行學習校正,而給我感受最深的便是對《統一戰線》的論述,為什么會在那么困難的情況下取得了勝利,就是把握住了戰略的根本,既“道”也。而次“道”源自于哪里,來自于資本,其實就是資本論里的剝削與被剝削,扣上《資本論》,其實也就是一個字“利”,把握住了“利”就把握住了矛盾的根本。而統一戰線如何確立,就是在尋找“利”的趨同,或同志(同一志向),或鼓舞(都有飯吃、有好日子過)、或被脅迫(被逼無奈,不然一無所有),這是人性的根本,而拋開這些言它,都是沒有抓住事物的根本規律,必將走入歧途。
統一戰線的成立是出自于矛盾
翻看歷史書籍,從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到列寧、毛澤東對統一戰線的表達,都能夠看出來這里面存在著根本的矛盾,就是“利”的矛盾,這里面實質就是暗示了血淋淋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搏殺。而當資產階級發現了明目張膽的搶奪,會讓本不聰明的無產階級提高警惕,予以防范,形成真正的資本威脅后,他們化身成了當下的銀行家、慈善基金會的捐助者、或者是某個組織的掌權者,用資本來引誘或者欺騙的手段,發動者正在設計好的戰爭。當這樣的事實遮掩了無產階級的視野的時候,這種階級間的矛盾,也就淡化了,而統一戰線也就已經形同虛設,因為沒有了指向性,也就沒有了攻擊的目標,而這種單單形式上的統一戰線,其實已經喪失了“統一戰線”的真實含義,而敵人的攻勢一刻都沒有停止,看看《十條誡令》對國人思想文化上的顛覆,就可以想象我們的陣地是如何被敵人一塊塊占領的。而矛盾還在,統一戰線卻淡去了光芒,沒有戰線何以對抗。
統一戰線的根本是確定的
毛時代對統一戰線給出了比較確定的范圍,就是建立包括兩個聯盟在內的占全民族人口絕大多數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一個是工人階級同農民階級、廣大知識分子及其他勞動者的聯盟,即工農聯盟,是統一戰線的基礎;一個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全體勞動者同一切可以聯合的非勞動者的聯盟,這是建立在工農聯盟基礎上的、更廣泛的聯盟。這里面明確表述了工農聯盟是基礎,而一切走出這個框框,另立門戶的勢必已經不是無產階級的統一戰線了,再有只有工農聯盟的人口才是最多的,對于全國、全世界來說,他們的同心協力,才是立國、立世的根本保證。
統一戰線的良性發展是有條件的
統一戰線良性發展有三個條件,而現在看看我們對這幾點把握的情況怎么樣:第一,要依靠黨的正確的路線和政策。21世紀初,政府出臺了醫改、房改、教改、下崗再就業等一系列的政策,這些政策現在來看是不是把人民放到了競技的舞臺上,放任自流不管了呢,這樣的放手是不是政策上的失誤呢?第二個,要依靠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現在看看各大媒體、各大網站,和國人的言論中是否經常談起某某干部領導貪腐下臺的,判刑的,這樣的黨員雖然不是大多數,但也已經成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頑疾。第三個,要照顧同盟者的利益,并政治上教育提高同盟者,二者缺一不可。而我們最大的同盟者是誰,應該是廣大的工人農民吧,而真正的讓利于民了嗎?不用調查,通過各種數據已經顯示,年年突破的財政收入、年年上漲的公務員工資、和年年低層次徘徊的工薪階層的收入就是最好的見證。而政治的宣傳又到了什么地步呢?各大網絡媒體紛紛上市美國,成為美國資本控制的喉舌,中國的廣電大廈是法國人猶太人設計的,各大電視媒體的文娛節目卻備受歡迎,我們教育國民什么了?是否安逸已經深入了民心,是否自由民主已經成為了個性張揚的選擇,那我們的根基是不是隨著《十條誡令》的深化深入,慢慢開始動搖了呢?
統一戰線的堅強是有矛盾指向的
不為最廣大的人民謀利,這個根基慢慢就會動搖,這是避免不了的,而如果想讓統一戰線繼續堅強下去,就必須從根子抓起,分清敵我,劃清界限,順勢立信?,F在看我們的主要矛盾是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而他們離我們太遙遠,我們一不能用戰爭將他們征服,二不能用法律約束他們,雖然是主要矛盾,但是不是馬上能夠解決的問題。而當前矛盾是如何恢復統一戰線的作用,能夠把握住當前的“道”,確保國家穩定?,F在當政者必然明白美國當前演繹著對中國經濟攻擊的問題,而由經濟危機很可能產生國內的動亂的問題,這些都源自于統一戰線的實質性瓦解,因為根本已經動搖了,而如何鞏固,就是要打擊對手,對手是誰,戰爭年代,共產黨打土豪分田地受到農民們的一致認可,打擊資本家得到工人的認同,而這些都是奠定基石的根本。而現在想馬上鞏固根本,對于賣國賊、叛國者的打擊自不必言,而打擊食利者也是必須的,要不就讓食利者理智的吐出大部分的所得,重新歸于平靜,如果不這樣做,也許統一戰線永遠只是空談。
統一戰線的鞏固方法是有聯合有斗爭
處理人民的內部矛盾就是要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即從團結的愿望出發,經過批評或者斗爭,使矛盾得到解決,從而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這種團結是理智的面對,不能因為政策上的失誤,來懲罰個別人的游走法律之外的收獲,而批評就是通過個別人員的約談、人員的調整、法律的約束和財產的剝奪,來讓其認清自身的情況,順勢而為,做正確的選擇,而最后的團結就是通過他的認同來警示或者拉攏更多的人伙同,而聯合和斗爭都是方法,而目的不是治誰死地,重新打土豪分田地,而是能夠拉長更大的統一戰線?! ?/p>
統一戰線的把握是有特性的
統一戰線就是要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無產階級在統一戰線中必須堅持自己的綱領、路線和戰略目標,率領同盟者前進并取得勝利;同時要照顧同盟者的利益和要求,在有的情況下做出必要的妥協和讓步。這種妥協和讓步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這句話是毛主席說的,而當前依然實用,就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戰略目標率領同盟者前進,而不是妥協和讓步,如果是妥協和讓步就是放棄了自己的立場,放棄了自己的領導權。而給予同盟者一定的利益和訴求,這是跟黨走的前提,這就是市場的規律?! ?/p>
統一戰線的堅持是需要監督的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事情都不會逃脫人民的視野,即使暫時不知道,但早晚會知道,即使暫時不反抗,但早晚要反抗,只是集聚能量的多少問題,如果能夠早日的化解,自然水到渠成,泄洪成功,然只堵無疏也許水溢泛濫將不可收拾。所以給同盟者監督的權力,用好工會、居民委員會等群眾的組織,確實能夠反映實際的情況,并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自然戰線越拉越長,革命成果越積越多。
現實是最有力的教育,中國能夠獨立自主,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不是偶發事件,它是世界無產階級合力共振出來的偉大成果,為此,不可苛求于無產階級,因為他們有無盡的能量,他們才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堅強柱石。
認清當前的形式,脈準時下的步伐,把握發展的根本,才會永遠昌盛。
之前寫的《信仰的變遷》說明了現在統一戰線的現狀問題(國人的思想已經分化)。
之前寫的《反思后勝之死》講明的是右派當前應該如何看待時局。
正在寫再論《持久戰》講明下步國家的發展是波折和起伏的,但是認清形式必然能夠破浪前行。
還在思索一篇關于左派如何面對現實的問題,希望給大家以啟迪。
翻看典章仍彌新
拿來考量對古今
放眼當前如比臨
手足同欲再相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