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晚年,大清實際上是洋人的朝廷。民國時代,新舊軍閥混戰,公然為洋大人“看家護院,包括孫中山等革命人士對洋人也很軟弱,比如,孫中山公開承認西方列強可以繼續占有中國幾乎所有的關稅收入,蔣汪政權或明或暗地配合日本侵犯中國,堅決不抗日。
日本敗退之后,中國仍然面臨美英蘇等大國的蔑視和侵擾。共產黨領導下英勇抗日的中國軍民并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中國也拿不到“戰敗國”日本的賠款,而且,蔣家王朝公然倒向美國的懷抱挑起內戰,揚言三個月解決國內問題。當時的中國,面對的是美蘇之間在歐洲及亞洲都有巨大的利益保護及劇烈的軍事沖突。如果象當年王明一樣完全聽從共產國際或者“一邊倒”支持蘇聯對抗美蔣勢力,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將會怎樣?我們很難想象,誠如今天的中國人很難想象日俄戰爭竟然在中國東北的黑土地上燃燒,清政府卻很灑脫地保持“中立”。
在歷史危難的關鍵時刻,共產黨爭取蘇聯的支持反對蘇聯的干擾,依靠大多數中國人及社會各階層決戰蔣家王朝的江淅財閥及西方資本帝國勢力,不僅打跑了美蔣匪幫,也化解了蘇聯對中國的政治野心及軍事圖謀。由于老一輩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指揮,中國不是非洲支離破碎,也不是中東阿拉伯國家不團結。
建國后不久,新中國被迫卷入朝鮮戰爭不得不面對美蘇在朝鮮及整個亞洲的較量和沖突。盡管美國當年拋出“三八線”緊急叫停蘇聯收拾日本法西斯,但美蘇在朝鮮及亞洲的地盤上依然沖突不斷,各自打著自已的小算盤。美國干預朝鮮戰爭之后,戰火開始在中國的家門口燃起。如果退縮忍讓只是看好自家的地盤,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將會怎樣?我們很難想象,誠如今天的中國人很難想象當年日本如此小的國家竟然在中國的大地上出入如自家大院,更何況當時新政權面對的是美國及其眾多的盟國及槍炮。
再一次歷史危難的緊急關頭,中國人挺身而出,中國人民志愿軍開始出國作戰,打碎了美國在亞洲的戰略圖謀,讓西方社會對新中國不敢小看,也在社會主義陣營中獲得了很高的威望。在后來的援越戰爭、中印戰爭中及中蘇沖突中,新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