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看了流沙河的演講《中國人在全世界唯一最好的朋友是美國人》,讓我啼笑皆非。我印象中的流沙河好像是個詩人,不知道此流沙河是不是彼流沙河?但無論是詩人還是平民,他的言論都很不恰當,因為近年來,美國在中國周邊挑撥離間、投子布局,慫恿甚至支持日印菲越等國對抗中國,極大惡化了中國的周邊環境,民眾早已忍無可忍,此時高唱“中美友好”(盡管作者把“中美關系”曲意為“中國人和美國人”的關系),與民眾感受實在是大相徑庭,就像一個人在別人救火時背誦“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樣,注定不合時宜,得不到認同和掌聲?! ?/p>
流沙河為了說明“中美友好”,舉了兩個例子,一是美國用庚子賠款辦學,二是抗戰期間,美國軍人善待中國百姓。
國家之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美國為什么要用庚子賠款辦學呢?原因在于當時的美國雖然國力強大,但屬于后起之秀,其在中國的影響力遠不及英法日俄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在中國占據一席之地,必須培植強大的親美勢力,因此裝出一副“中美友好”的樣子,開辦清華學堂,資助中國學生留學美國。但我們不能忘記,美國辦學用的錢是從中國人手中搶走的血汗錢,絕非自掏腰包,用于中國辦學算是物歸原主,以此說明“中美友好”豈不荒唐?實際上,各列強為了本國權益,都曾積極在華物色代理人、發展本國勢力,如日本支持孫中山革命,目的是想在對華外交時有牌可打,而一旦革命成功,還能獲取外蒙和滿洲;又如,蘇聯支持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也是為了在華發展友好力量,打破“十月革命”后西方列強對蘇聯的孤立和封鎖。日蘇幫助,雖然客觀上促進了中國革命,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但都是為了本國利益的權宜之計,這種友誼注定不會長久。
抗戰時期,美軍為什么對中國人那么好呢?這是美日爭奪勢力范圍的需要。當時,日本侵華多年并已坐大,為防止日本成為美國勁敵,美國暗中支持蔣介石抗日,但由于害怕激怒日本,美國對華援助多采取民間形式,且時斷時續,只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才開始大規模援華。美軍雖不是政治掛帥,但也很“講政治”,因此,對中國平民關愛有加,但這種關愛同樣服務于美國的戰略利益。其實,日本侵華之初,為了支撐侵略戰爭,也為了緩解淪陷區人民的敵對情緒,在東三省辦教育、開工廠、修鐵路、肅土匪,對當地人民非?!坝H善”,只不過,隨著日本侵略戰爭的擴大以及由于淪陷區人民覺醒所引發的持續抵抗,日本物資日趨匱乏,這才加緊了對東三省的鎮壓、奴役,加劇了當地人民與占領者之間的矛盾。但毋庸置疑的是,流沙河贊嘆不已的美軍對中國平民的那種小恩小惠式的“友好”,比起日本最初在東三省開學辦廠、修路肅匪的“親善”之舉,算是“小兒科”了!
流沙河74歲高齡,居然有此謬論,我不認為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會如此弱智,很可能,他也被美國收買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