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希望的寄托便沒有民族的未來!
——駁中國政法大學蕭瀚之“希望寄托混帳說”
當今社會,可謂真的“多元”,多元到有些人信口雌黃,莫衷一是。更為甚者,居然把普通常識常禮常規(guī)亦能信口雌凰,指鹿為馬。尤其是在所謂恃才傲物的“知識精英”中。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蕭瀚乃為其一。他信口開河地說:“‘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中國熟話里最混帳的話之一,常用于老輩對晚輩語重心長。有理想該自己去努力,唯有懦夫才寄厚望于他人。”如此妄言,真為“混帳”,以至于混帳得可以。
“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源于毛主席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接見中國留蘇學生時所做的振聾發(fā)聵,震撼人心,讓萬千留蘇學子銘記終生的的演講:“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jié)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此語一出,即為格言。豈止繞梁三日?可謂五洲震蕩,真理永恒!
中國乃至世界的傳統(tǒng)家族,都是將美好的愿望一代一代地寄托于子孫后代,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與必然要求。古代如此,現(xiàn)代乃爾,未來歷史亦然。竊想堂堂的政法大學教授蕭瀚,總不希望他的學生、尤其于子女渾渾噩噩,無所事事,甚至偷雞摸狗,視法律于兒戲吧?更不希望自己斷子絕孫——最起碼寄托希望于他們健康平安,以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不正是“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嗎?
況且身為名校的教授,竟然混淆邏輯關系,混淆概念。毛主席語錄十分明確而又準確:“你們青年人”,可蕭瀚卻無知——其實是別有用心,心懷叵測的:“有理想該自己去努力,唯有懦夫才寄厚望于他人。”——“他人”為誰?是你父輩?系你同輩?但肯定不是你的學生或子女!倘若你“去努力”的“希望”就是能夠評上教授,而沒有其它的希望了{這可能嗎?},那么這不僅僅是蕭瀚個人或子女的悲哀,同樣也是教育們的不幸!信口雌黃的王衍和指鹿為馬的趙高都要為之瀑布汗了。豈止是誤人子弟,簡直是禍國殃民!
理想是傳承的,永恒的,是人為人類不同的社會歷史階段的責任與義務。需要一代一代地“去努力”,不斷地“寄托”正是不斷的“努力”。并且還需要民眾的團結(jié)一心的把希望相互寄托,共同努力。如此而然,“混帳”何有?“懦夫”何在?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個體的特殊因素,往往是混帳人說人家“混帳”,尤如精神病患者。
我是不會把任何希望寄托于教授蕭瀚的,特別是對現(xiàn)時與未來中華民族法治的希望!當然我也不會接受“他人”的“混帳”的“厚望”!!!
哈哈,原來沒有希望寄托于人者才是混帳的懦夫、可憐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