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11月初,天已經涼了,我們幾個同學一商量便開始了南下的行程,目的地是紅太陽升起的地方——韶山。無奈火車上太擁擠悶熱了,透不過氣來,又無法動轉。否則憑當時的一顆紅心怎么也得不達目的不罷休,也不至于中途折返,都過了武漢又往回坐車。中途不知聽了哪位同學的提議,我們經鄭州到德州,轉道去了上海。準備在上海停留一段時間然后去北接受主席的檢閱。
在上海我們被分配到共青中學,一個永遠都銘刻在心中的名字。
那些天,我們天天去中心廣場去聽演講,看大字報,學習外地革命師生的文革經驗以及了解當地的文革形勢。這也就是毛主席所期望我們的,經風雨,見世面,經受斗爭的考驗和鍛煉。在滬期間我們也去過一大舊址,到虹口公園參觀過魯迅的紀念館,也到外灘看過風景。還在商店買過一個乒乓球拍和徐寅生寫的《如何打好乒乓球》。
現在想起來,當時只有16歲,我們帶著家里的粗布被子,帶上很少的一些零花錢,沒有走出過家門的我們第一次離家這么遠,到了江南,到了上海。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家里的父母也不知我們在哪兒。不知道我們生活上有什么困難,帶的錢夠不夠用,身體怎么樣。
在上海的時候我真的病了,發燒。當時流行腦膜炎,知道這種病比較厲害。遠離家鄉的我,還真有點擔心。但畢竟年紀小,不太知道思前想后。跟著一位女老師到了附近的一所現在也說不出名字的大醫院,大夫問了些情況說不像腦膜炎,拿了幾天的藥吃完就逐漸好轉了。年代久遠,那位中年女老師的容顏已經記不很清了,只知道是個中等偏高的個子,修長身材,典型南方人的白晰皮膚,態度非常和藹可親,一個人帶著我到醫院掛號找大夫。回到學校后還安排病號飯等百般的照顧,直到我病好起來。當時年紀小,也沒說什么感謝的話。現在想起來,她太好了。她永遠刻在我的記憶里,懷念這些往事的時候,總會有她的影子。
在上海的時候聽到了毛主席11月11日第七次接見紅衛兵的新聞廣播。同時,學校和街道上的高音喇叭又不斷地廣播中央關于停止大串聯回校復課鬧革命的指示,要求串聯的學生盡快返校,其要求之迫切讓我們感到情況有些不妙,同學們商量得盡快去北京見毛主席,時間不多了。一股難以壓抑的激情讓我們立即起程。
記得在上車的那天夜里,在火車站里來回不知跑了多少趟,一會兒說上這列車,一會又說上那列車,提著行李來回地奔跑,每次都是遠距離而且又人多擁擠。黑夜里同學們之間還要彼此照應,不能落下一個。
滿火車的紅衛兵從上海出發了,我們成了一個集體,每節車廂就是一個小集體,有自己的負責人。一列車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口號:“我們要見毛主席!”大家在列車上呼喊口號。各車箱的紅衛兵組織起來,全列車的紅衛兵通過了一封給毛主席的電報報文,大意是要求毛主推接見,要等我們到達!署名是“某某次列車全體紅衛兵”。
可是和我們迫不及待的心情相比,車開得卻是很慢,走走停停,一停車不知道停多長時間,有的學生就下車等候。有一次停車,路基下邊是一所中學,操場就在路邊,高高的籃球框下有學校的學生玩兒,還吸引了不少車上的人去和他們一起玩了起來。誰知道,火車一鳴笛,不少人沒有趕上來。可惜了,他們脫離了我們這個激情燃燒著的集體。相信他們后來也一定見到了毛主席。
在北京期間我們被安排住在了女八中。這回跟上海可不一樣,全是軍事化管理,由解放軍搞軍訓,我自串聯以來未曾分開過的同學被打亂分到不同的班排,每天按照嚴格的作息時間,上操、學習、吃飯、睡覺,外出都得是周日或晚上的時間,好像組織我們去首都電影院看過一次電影。這一切都是在等一件事——主席的接見。
11月25日終于等來了毛主席的接見,但這次沒我們,解放軍同志給我們做了細致的工作,當時我們最聽解放軍的話,沒有別的辦法只好耐心的等下去。
25日的后半夜,不知是幾點,突然響起的鈴聲把我們從深夜的睡夢中驚醒,大家驚訝地睜開眼睛,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明白怎么這個時候讓我們起床,出了什么事?排長進來了,激動又高興地對大家說:“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主席今天要接見我們啦!”大家幾乎是一躍而起,連忙問排長:“排長!是真的嗎?”排長趕緊跟大家說:“是真的!”激動的心情讓大家再也睡不著了,大家索性穿好衣服,起來在床鋪上圍擾在一起,高興的暢談了起來。一直到天亮,八點左右,解放軍分給我們每人一份吃的,有面包、蘋果、雞蛋等。然后帶領我們到了一條馬路的西邊(具體什么地方,現在也說不清),這時大家才知道,主席是乘敞篷車接見我們啦!
早晨八點多我們到達了指定地點,一到那里我們就盡情的唱起了革命歌曲,“最偉大的領袖是毛澤東”,“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時間越等越長了,我們不停的唱著,心里卻越來越著急,怎么還不來呀!盡管從上午8點多,一直等到下午3點多,但解放軍同志必須不停的維持秩序,就怕主席車隊一來造成擁擠,因為解放軍也不知道主席車隊什么候過來。我們在馬路邊縱深也有幾十人的隊伍,一旦擁擠起來都往路邊跑局面不就失控了嗎?所以解放軍要求我們必須坐在隊列里。要知道,毛主席是紅衛兵心中的紅太陽,為了能見到毛主席他們涉過千山萬水來到北京。據說,有一個南方的女學生,在主席接見的時候她正好去了廁所,出來后主席已經過去了,這個女孩子當場暈過去摔倒在路上了。當時人們急于想見到主席的心情有多么迫切可想而知。那時,只有急切和期盼,絕沒有任何一聲的報怨。這是,當今所不可能理解的。
幸福的時候終于來到了,高間喇叭里傳出的東方紅的聲音由遠及近,大家開始近似瘋狂地呼喊著:“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呼喊聲已不似平時那么有節奏了,主席車子過來的時候,其實更多的人很快就眼里浸滿了淚水,他們不得不用手急速的擦拭著眼淚,車子開得比較快,眼淚沒能讓我們清楚的看到他老人家。車隊一過去,人們便急于問帶表的同學或解放軍,現在幾點幾分?聽到的回答是:“三點五分!”。有的同學摘一片樹上的葉子,抓一把地下的土,凡什么能做個紀念的都想帶走。無比激越的心情讓大家又一次唱起了“東方紅,太陽升......”
回到學校后,大家仍然沉浸在幸福的回憶里,有的抓緊時間寫信,我則在我的日記本里,寫下了這次接見的心情體會,然后緊挨著那頁,工工整整的抄寫了一首歌曲——《萬歲毛主席!》。有當時記載的日期和地點為證,歌曲的右上角書寫著:1966年11月26日夜,北京女八中”。
12月8號,我們才回到了出走已經一個多月的家,這時已經過了大雪節氣,快要數九了。但大串聯特別是主席接見帶回來的革命激情卻是火熱的,學校的各種戰斗隊如雨后春筍,轉年春節我們在學樣過了一個革命化的春節,也是我父母在世時我唯一一次要外邊過春節。那年那月的激情是我終生難忘的,那年那月留下的忠誠與信仰是始終不渝的。深深地懷念那段歲月,深切的懷念偉大領袖毛主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