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善西北地區生態環境, 減小沙塵暴對我國的危害,我鄭重建議: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修建一條草原大運河。
1、樹立國家的形象。我們不但要經濟發展,同時我們也要保衛我們生存的地球環境。
2、體現我黨大力治理水力的決心,這是貫徹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具體體現。
3、體現黨的少數民族政策,也是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的實際行動。
4、是開發我國內蒙古能源基地根本措施。
我要說的是,要把這條大運河建成象征民族大團結的大運河,我主張要象援建四川地震災區和新疆那樣動員東中部各省參加援建,西部省區可以自愿援建,這樣這條大運河的各個河段就可以以省市名稱來命名如:北京渠、上海渠、臺灣渠等等。
我們也可以歡迎友好國家和朋友加入修建行列,這樣就會有中日友好渠、中非友好渠等出現在內蒙古草原上。
六、修建草原大運河可能面臨的幾個問題
2、對黃河壺口大瀑布的影響
各位領導:
我們現處在一個偉大時代,黨中央對中國生態環境和水利建設又是那樣的重視,這無疑是給我們好重的壓力,在這樣情況下,我們只有解放思想,本著實事求是態度,科學的探案,才能有所突破。我不是學水利的,但我從事過和生態環境有關的工作,我常瀏覽水利方面的網站,我很敬佩從事水利工作的人,更為我國水利成就感到自豪,我這個建議也是在水利工作者成就影響下,在有關專家啟發下產生的,我相信它具有可行性,我已退休多年,我真心希望能看到它的完成,但我更相信在內蒙古修建一條河是早晚的事,所以在我有生之年我會用各種方式會為它吶喊,爭取它的早日實現。
草原大運河是集黃河治理 沙漠治理 三北防護林建設為一體的生態平衡環境保護的綜合國計民生工程
黃河治理這些年了,為何成效不大,只因為治標,沒治到根本上.過去,我們認為懸河是根,泥沙是源.結果還是沒找到根.黃河災害的根在水,在每年的汛期洪水.泥沙是水沖下來的,沒有想當量的水不會沖下16億噸的泥沙.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找出根治黃河的方略.我的"一分二攔三沖刷"黃河治理方略就是從認識到水是根這一點,才歸納后 提出來的.
沙漠治理,以前我們做的,只能說是小打小鬧.同樣走到了植被恢復的偏路上.沙漠的形成原因也是水少.年降雨在200毫米以下地區,容易形成沙漠.有些方降雨量少,沒形成沙漠是因為有外來水的補濟.如吐魯班地區 河套地區.向沙漠修河引水,必然形成大面積的綠洲.所以沙漠治理的根子也是在水上.
三北防護林出發點是好的,重視了樹木,沒想到,樹木也是需要水的滋潤的?。兴蜁胁莸?,慢慢也會有樹木.三北防護林建設的的尷尬局面,就是這樣造成的.所以說草原大運河是三北防護林的保障.
水多了,沖下了泥沙,成了黃河之災,水少了,形成沙漠,成了茺漠之災.我們在黃河治理上,分水就是減沙減災增平安.我們在沙漠治理上 引水就是增水增綠減災害.這一減一增就運籌出一條大運河來.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我提出草原大運河是個頂級全面規劃.但可以分期實施的,先搞試驗工程,也是必需的.
草原大運河利好多多,國家的統一,國力的強大,民族的團結,現在的高科技,......這一切說明我們有條件來完成這個大業了.
我的建議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相當多網友的支持.他們中好多就是科技人才和社會精英.現在有的專家已看過我的建議了,我相信有些決策者也會看到的.任何事都有個過程.好事難免多磨.只有廣泛的爭論,才能達到科學的高度統一.
我相信科學,相信支持我的朋友,也相信專家學者,更相信我們的決策者,所以我相信:草原大運河會成為中華民族振興崛起的標志.
再次,向關注和支持草原大運河的朋友敬禮!致謝!
想了解更多朋友,可到我博客 來.http://blog.sina.com.cn/u/228235462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