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黃河治理的方略
一分二攔三沖刷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所以我們對黃河情感最深:但黃河又是一條難治的河,黃河治理幾千年,到現在還是成效不大,更談不上根治.毛澤東對黃河治理的提詞也是讓人深思的,他對別的河流治理,多次提出根治,而對黃河提的是"一定要把黃河事情辦好",現在,那黃河的事情,還是沒有辦好..
人民治黃河60年之際,黃河委開了紀念大會,{請看相關報導}?;亓加裨诖髸现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經過沿黃廣大干部群眾的不懈奮斗,人民治理黃河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實現了黃河60年伏秋大汛歲歲安瀾,促進了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但必須看到,治理黃河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和艱巨。黃河是世界上最為復雜難治的河流,長期以來存在的洪水威脅、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積等尚未根本解決,同時又出現了下游“二級懸河”加劇、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水污染突出等新問題。
從相關報導中,我們可以得出黃河治理工作沒達人意,舊的問題沒解決,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如下游“二級懸河”加劇.面對這種情況,人們還會再問,黃河治理為什么這樣的難?黃河治理難在何處?
本人一生從事和環境有關的工作,黃河治理也是個環境生態工程,多年以來,我關注黃河治理,也提出一些建議.但都是得到網友支持,但得不到專家和決策人的重視.本人也有這個擰勁.還是要對黃河治理說上幾句.
一 黃河治理難在何處?
人們公認是黃河治理難在下游,根在泥沙.我對這個認識即肯定又是否定的.我認為根在泥沙,這是現象.本質是水.沒有水的作用,泥沙不會自己流下來的.水才是黃河治理工作的根.
事實也是這樣::水大了決,水中了淤,水少了斷.
當黃河來水過大時,三年一決堤,百年一改道.當大水過后,水流見小時,大量的泥沙淤了下來.當水少到一定程度,黃河又斷流了.這一運動源頭是在水.沒有水,就沒有泥沙的運動.根子還是在水.
常期以來,人們都認為黃河水少.我說黃河水多,水少,能把16億泥沙沖下來嗎?黃河水少的認為,是和長江對比中產生的.和長江比,黃河水是少了很多.但我們說的是黃河,黃河水也是不少的.多到了能把巨量泥沙運到下游.我們必須認識到黃河水多這個事實.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根治的方法.
如果,我們識到黃河水多了,這就是從觀念上前進一大歩了.
黃河水多在何處?多在何時?黃河的水多,多在上游,580億流量,上游占了近60%,這是黃河獨有的特點:黃河的水多,多在了汛期,多在了6 7?。浮。箮讉€月,580億流量,汛期占了60%.我們認識到這個規律對黃河治理有重大現實意義.從而,找出黃河治理的方法.
二 我的黃河治理方略
黃河治理如同給人治病一樣,必須找到病因,查到病根,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才能有療效.
黃河的病因是泥沙,病根是水.那我們就要從水入手,控制水的流量,減少泥沙的下瀉.我的黃河治理方略就出來了.
我的黃河治理方略概括為:一分二攔三沖刷.
一分:在黃河上游把黃河汛期的多余的水分走,分到何處都可以,只要不下流就行.當然還是利用好這些水為上,我已做出安排了.去修建草原大運河.
二攔:在黃河中游地區用生物工程,將水和泥沙攔在山上和坡上:用水利工程把水和泥沙攔在溝底,從而減少入河的泥沙.這個"二攔’項目,黃河中游地區,已有相當成熟作法,如::淤地壩 退耕還林 減少放牧 魚鱗坑.植樹造林 水土保持等等.現在的關健是落實,別搞花架子.
三沖刷; 在黃河下游地區用水沖走泥沙.從而,減小下游河床的淤積.現在黃河委的調水調沙就是其中的一項.第二項,就是要利用中下游的洪水來沖刷下游的河床,這也是洪水的有益利用.第三,就是引長江水入黃河,現在已有三個引江入黃工程可以利用: 南水北調 東線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陜西省的引漢濟渭工程.只要我們調配好這三個引水工程水量調度,利用長江和黃河的汛期來臨的先后時間差,將長江初汛期的一些水引到黃河入海.由于這些江水是清水,沖刷河床效果會更好些.
這三項方略是統一配套的,三項缺一不可,必須齊動,才能有效完成黃河治理大業.
三"一分二攔三沖刷”黃河治理方略的量化分析
我們知道黃河年平均流量是580億方,年平均沖下去的泥沙是16億噸.
"一分”要是我們在上游分走200億方水,按比例就可以減少5億噸泥沙.
“二攔"要是我們在中游做好了水土保持,同樣也可以減少5億噸的泥沙.
"三沖刷"我們也不可能將其泥沙全都攔住,但我們讓大部分泥沙不流到下游地區,對流到下游的泥沙,我們用”三沖"辦法,把這剩下的6億噸泥沙送入大海,還是有一定把握的.要是搞的好,就會出現反轉,沖大于淤,從而使黃河的懸河得到根本治理.
四 少拿黃河斷流說事.
現在有個怪現象,一談到黃河治理,就拿黃河斷流說事.黃河斷流是大事,但它不是最大危險,黃河最大危險是洪災,是三年一決口,百年一改道.平原地區旱點不可怕,可以引水,就是打深井,也容易得多.想一想,75年河南大水,那才是可怕的.要是黃河下游也下了象現在的中南半島的那樣的雨,后果,也是不堪想象的.有誰想到過,大水會危協了美國和泰國的國都,.只要黃河懸河現象不解決,危險就懸在我們頭頂上,現在沒出事,是老天爺沒下那么大的雨.
黃河斷流不奇怪,不是新聞.中國北方的河流那有不斷流的?黃河叫河不叫江,就是揭示著其有斷流的可能.
黃河治理要分流和斷流是沒關系的.分流是在夏季,斷流多在冬節,分流是汛期,斷流是在枯水期.
黃河斷流是在小浪底水庫建成前,更沒有南水北調工程,也沒有黃河水的統一調度.有了上述三點,黃河再斷流只能是有關部門的不作為了.
五 黃河治理的阻力
幾年來,我探討黃河治理時,總是感受到一個強大壓力和阻力在危協著我的思維.黃河是母親河,和我們的情感太深了,我們希望黃河也象長江那樣,可能嗎?現實嗎?一曲”黃河頌’j是我們民族精神,我們喜歡黃河的"驚濤澎湃""萬丈狂瀾”,可是,現實呢?這些可能就是災.黃河治理要的是黃河細水長流,不是"驚濤澎湃""萬丈狂瀾”,.人們喜歡壺口瀑布壯觀,可那是可怕水土流失啊,我也是中國人,這些情感,我不比別人差.理性要戰勝我們情感.當我們探討黃河治理時,還是要面對現實,要按科學來辦事.
還有一個說法,要維護黃河生命,要是分流黃河水,黃河就沒生命了?按這說法,和沙漠抗爭的塔里木河就沒生命了?
所以我說,黃河治理成效不大,根本原因,不在于黃河治理之難,難在我們思想上,難在我們固有的觀念上.
我們常說解放思想,在黃河治理上,還真得來個思想大解放,觀念大突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踏出一條黃河治理新路.
在現實中和朋友聊到黃河治理,我經常受到冷吵熱諷.他們都認為,國家有那么多專家,我純屬多管閑事.細想下,我們專家學者都是學單科的多,同樣是學水利,又分好多專業.黃河治理需要的是跨學科的人才,黃河治理需要多種學科集合,黃河治理需要各學科專家的共同探討,但,這個工作,誰來去做?誰來去組織???也許,這也黃河治理之難的難點吧.
所以,我說黃河治理難,難在人上,難在觀念上,難在看視誰都在重視,其實無人管上.
我說了這些,也許,也沒說清阻力在何方?阻力在何方,讓大家去想吧.
最后,我想用胡錦濤同志的批示來做我的方略結尾.胡錦濤強調,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治理事關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60年來,人民治理黃河事業成就輝煌,但黃河的治理開發仍然任重道遠。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加強統一管理和統一調度,進一步把黃河的事情辦好,讓黃河更好地造福中華民族。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