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我國應為高危行業一線職工免征個人所得稅的建議
在此,筆者懷著感恩之心,首先向在高危行業辛勤勞動的一線職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樣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向國家建議,今后應為在高危行業辛勤勞動的一線職工免征個人所得稅。
所謂高危行業是指危險系數較其他行業高,事故發生率較高,財產損失較大,短時間難以恢復或無法恢復的行業。一般地,人們常說的六大高危行業指煤礦、非煤礦山、建筑施工行業、危險化學品行業、煙花爆竹行業、民用爆破行業。按照目前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高危行業的企業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礦山開采、煤炭開采、煙花爆竹生產、建筑施工、危險品生產以及道路交通運輸的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
筆者建議為高危行業一線職工免征個人所得稅,指的就是上述高危行業企業的一線職工。
所謂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的一種稅,統一適用于中國公民和在我國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員。 凡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均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
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免征的項目有以下十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從上述減免項目看,高危行業一線職工的工資尚未列入免稅項目。在現實中,也確實如此。國家對個人所得稅的免征一般按照三個原則來考量,一是公平;一是鼓勵;二是照顧。如果用這三個原則來考量高危行業一線職工的工資收入,筆者認為,他們的工資收入也應列入個人所得稅的免稅項目里面。
從公平原則看,高危行業職工所處的勞動環境,大大劣于非高危行業的職工。他們在勞動中所面臨的傷殘、死亡以及職業疾病,大大高于非高危行業的職工。表面看去,他們的工資收入可能較其他行業的職工收入要高,但他們為傷殘、死亡以及職業疾病所支付的費用卻是大大高于其他非高危行業職工的。也就是說,單看絕對收入也許他們較高,而相對收入則不一定就高。國家征收個人所得的本意是調節收入分,體現社會公平,免征個人所得稅也應該堅持這個原則,對高危行業職工是征收還是免征個人所得稅,不僅要看到他們較高的收入,還要看到他們較高的支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顯示社會公平。
從鼓勵原則看,我國高危行業大多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職工們所進行的勞動,大都是高強度勞動,他們的勞動環境差,職業疾病、傷殘、死亡率高,因而這些行業不是人們心目中的理想職業。國家對高危行業職工實行鼓勵政策,既有利于這些行業現有勞動力的穩定,又保證這些行業、勞動力來源的穩定,還有利于這些行業的勞動者保持更高的勞動熱忱,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從照顧的原則看,由于高危行業勞動強度大,勞動環境差,職業疾病、傷殘、死亡率高等特點,在我國眾多行業中,最應該,最值得照顧的就是高危行業的職工。將他們的勞動所得列入個人所得稅的免征項目,能體現黨和國家以及全體人民對他們的關愛。
基于上述原因,筆者認為,國家應考慮為高危行業一線職工免征個人所得稅。
山西省靈丘縣國稅局 趙云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