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話題只要稍有胸懷一顆中國心和有點起碼良知的中國人。在看后都會讓人情不自禁地傷感淚流滿面外和悲傷的抽泣無語的,那就是一度讓我們國人魂牽夢繞并能引以我們華夏子孫和整個中華民族為之自豪的——運十大飛機了。
運十大飛機項目是在上世紀的1970年8月正式提出,國家并把這一能造福中華子孫和振興中華大業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復興和具有劃時代的偉業用代號“708”來賦予這一誓與世界航空巨人比肩的偉大工程做象征。從項目提出規劃到正式付諸科研技術和基礎建設實施,運十大飛機第一次試飛成功也就只用了短短的不到13年時間,這一成就一舉打破西方大飛機從研制制造到試飛成功要用半個世紀才能走完和突破這一人類在航空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創舉。難怪在當時由西方把持的航空市場是人人自危,仿佛看到自己大勢已去的時間表了。
運十設計載客126人,一次續航能力多達7000多公里,飛行時速900多公里,一舉成為在當時世界同類型大飛機中是首屈一指并遙遙領先的佼佼者。被當時國際航空界視為最新一代的噴氣式客運大飛機。運十大飛機在研制成功后的后續試飛中過程中,也已累計了高達百萬公里以上的安全飛行記錄,這一鮮活的飛行數據也成為了當時世界航空史上的一個驚人的奇跡和里程碑并載入人類科技史的史冊上。
就是這樣一個最能體現中華民族自豪感與傲氣霸氣,也最能體現我們中國人能毫不費勁地來打破由西方所壟斷的世界航空市場的寶貝,在由我們自己人給活生生地親掐死正在嗷嗷待哺的搖籃里了!這就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為鮮活快刀斬斷最為麻利大義滅親的偉大壯舉一幕!
時下俄羅斯總理普京正在中國訪問,他乘坐的飛機是前蘇聯時期的科技產物,蘇聯的解體成為俄羅斯,他們并沒有因此而同室操戈來做親者痛仇者快另起爐灶的數祖忘典,來扼殺與摒棄自己民族的智慧結晶與幾代人所積累起的科技積淀的成就,相反他們為有這樣一批先輩們無私地給后人帶來豐盛的社會財富而倍感自豪光榮和打內心里流入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情。這就是為什么俄羅斯民族敢向世界怒吼的底氣所在。
目前《聯合國安理會》有五個常任理事國,我們不難發現,這五個常任理事國中,也只有我們中國政府領導人出訪時所乘坐的專機是由美國或歐洲人所設計制造的(有人可能會阿Q地反駁道——波音、空客在中國都有生產基地怎么是美國人歐洲人造?)。這樣的尷尬局面,作為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來說想必都有一個難言之隱——早知如今何必當初呢?這一切現在看來都為時已晚,也只能硬著頭皮來個【視而不見】,顧不了這究竟是中國還是外國只要機身噴上《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字樣即可,至于別人怎么看,來個揣著明白裝糊涂即可,臉一陣子灼熱只要習慣了也就習以為常了,因為——歷史不容假設,假設的歷史就不叫歷史,那叫——杜撰!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剛剛仙逝,他的名言有一條叫——死亡是生的最好發明。其實他這句【名言】與農村老太的——你自打出生那刻起你就步入閻王殿的路程了是異曲同工,只不過這農村老太沒粉絲就顯不出是人生真諦的語錄了。對于已離開人世的喬布斯,一些中國人開始不知用怎樣的裱糊工具或措辭才能表達出自己對喬布斯的五體投地,即使自己為獲得心儀的【蘋果】不惜賣腎,也要感激是他給自己帶來了新生的感恩。
喬布斯若與中國的運十大飛機相比,他對人類的貢獻就可忽略不計了,因為他是創新不是突破。創新與突破最大區別是:創新是輪廓而突破是升華,這兩者關系是標與本于的關系,創新是附著在突破衣缽之上的。
運十的命運不堪回首,這是一次中華民族的大劫難。喬布斯成功運十隕落了,這樣的反差在目前一些中國人看來是順理成章的,甚至有人為此叫好是大快人心的,能發出這樣內心深處的感言,那是因為在他們眼球世界里——中國不是世界的舞臺,美國才是人類的太陽,所以喬布斯成功也就不是什么意外。
中國人親手扼殺了運十大飛機這一中華民族不屈不饒氣概后,又回過頭來頂禮膜拜喬布斯的創新精神為祖師爺。在運十與喬布斯之間,一些中國人終于找到了他們所要找的答案,那就是——美國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為了能達到這樣的灌輸目的,就開始將喬布斯這一系列語錄奉為是神為國人開光顯靈,并以身作則據為自己奉行的信條和人生座右銘加以布道推廣,神魂顛倒般地挖掘他語錄中能給中國一個怎樣的啟示途徑,如何用喬布斯那神奇魔法般的創新來開啟國人民智,使之中國能盡速地涌現出千千萬萬中國式的喬布斯來。
再就是,一些憂國憂民的有識之士們,天天在輿論舞臺這塊陣地里販售他們在喬布斯身上挖掘出的最新研究成果,那就是——中國這塊土壤是造就不出喬布斯這類人物的。這話我們怎么有點似曾相識呢?
我們從運十命運來看,這些人的結論是對的,中國即使有喬布斯這類人出現,也將扼殺在襁褓里了!
中國領導人出訪不再坐外國制造的專機之時,也就美國政客歇菜之日!
附:視頻:龍騰東方--運十之殤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4qtw-gHdZc/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