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辛亥革命不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就沒有意義
——關于如何紀念辛亥革命的問題
傅晨光
2011年,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國共產黨人將孫中山視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對他領導的革命進行一定形式的紀念,是可以的。但這種紀念,只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而是尊重歷史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于推動了歷史前進的革命,總是會作出科學公正的評價。
但這樣做,也不是不講分寸的。
紀念辛亥革命,不能不講分寸,不能超越歷史本身的高度無限去拔高,——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評價,不是為了歌功頌德,而是為了找出經驗,以標識未來。
(一)
從這樣的意義上說,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兩個“沒有想到”:
第一、沒有想到紀念的規格這樣高,這樣隆重,范圍這樣廣。從統戰政策與策略要求出發,召開一定規格的紀念會沒有什么不可以,但在人民大會堂以這樣高的規格召開紀念大會,由大陸組織的海外華人華僑組織、甚至大使館等也組織了大規模的紀念活動。更有甚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2周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的國家的國慶日,與辛亥革命有什么關系?可是,《人民日報》“國慶社論”卻不講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而文不對題地歌頌起了辛亥革命與孫中山,這樣的張冠李戴,不往深處追究,至少說明我們有的人的歷史觀和理論混亂到什么程度!
承認辛亥革命有其一定的歷史意義,但需要這樣高規格地紀念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共產黨人汲取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重新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恰恰證明了中國資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已經終結,證明了舊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在中國走不通,怎么“國慶社論”反而對自己的革命和革命領導人提都不提,而對早已被新民主主義革命所超越了的“前革命”卻不惜版面和筆墨大加歌頌呢?
第二、沒有想到紀念辛亥革命,不是總結一個已經失敗了的革命的經驗教訓,重申“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的歷史結論,而是對之取得的一些有限的成就高調予以歌頌。紀念辛亥革命而不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就失去了紀念的意義。
(二)
辛亥革命以鐵的事實證明:在中國這樣的受帝國主義奴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東方國家,民族資產階級即使再愛國,也無法領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承諾;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只能由馬克思主義政黨即中國共產黨領導來完成。
辛亥革命失敗了,不是中國共產黨人最早指出的,當魯迅還是一個民主主義者的時候,他就以自己的小說(如《阿Q正傳》、《風波》等)進行了描寫。中國共產黨人特別是毛澤東,正是因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全面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各階級與帝國主義之間的關系,才看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基礎極其薄弱,決定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薄弱性(軟弱性),和對帝國主義的依附性,這就決定了中國的資產階級雖然有實現民族獨立的理想又不能不依賴帝國主義的矛盾性。正是這些理論的分析,使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最終認識到了在中華民族實現民族獨立的民主主義革命的階段,民族資產階級雖然是革命力量,但不能領導革命,中國民主主義革命,也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
(三)
總之,不是辛亥革命能夠解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問題,而是相反,正是辛亥革命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才迫使中國共產黨人要獨立地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是辛亥革命的失敗,才使中國共產黨人得出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歷史結論,使毛澤東創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基礎上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的理想,也是不可能的!“民主選舉”、“憲政民主”實行的結果,只能是政治賄賂成風,政治只能越來越腐敗和黑暗。辛亥革命以后的實踐已經證明,不改變中國社會的經濟基礎,西施效顰地模仿西方那樣的“民主政體”,在中國是根本行不通的。
毛澤東多次說過,正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失敗,才教育了中國共產黨人:中國資產階級完成不了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中國要實現民族解放,只有中國共產黨以新的理論指導、走新的道路(即既包含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任務又不能由資產階級來領導)才能實現。(2011.10.1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