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在領導工人運動的過程中,把出賣工人階級利益,主張議會斗爭的工會領袖稱之為“工賊”。現今,我們根據吳敬鏈在改革開放中的言論、談話、文章及其活動,稱他為“國賊”,并不過份。
吳敬鏈最近撰文,中心論點是,“不改革國有經濟無法實現共同富裕”。這不僅邏輯混亂,更重要的是又在欺騙人民,誤導高層決策者,所以,必須揭露他的罪惡陰謀,戳穿他的所謂“共富”之說。
一·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
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五條的前兩條是一切社會形態的共有特征;資本主義社會,統治階級為了社會的穩定,也很重視防止社會的過渡貧富分化;唯獨社會主義,把“消滅剝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她的出發點和歸宿,否則無產階級人民大眾,就沒有必要進行革命。不同社會形態和社會制的區分,主要是看生產關系,而生產關系主要是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及人們在生產活動中的地位。一切剝削階級社會都是私有制,都是按資分配,都存著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唯獨社會主義與之相反。即使按照鄧小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也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即使按照鄧小平的“先富后富論”,目的還是要實現“共同富裕”,并且鄧小平確定實現“共同富裕”的路線圖和目標是1980年。如果我們現在還不像重慶市那樣搞共同富裕,那么,我們和資本主義社會還有區別嗎?拋棄了“共同富裕”,擴大兩極分化,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嗎?”
二·吳敬鏈之流鼓吹“三化”,導致貧富兩極分化
吳敬鏈之流以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派洋洋自得,利用其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咨詢委員、所謂經濟學“泰斗”的身份,到處宣揚他們的歪理邪說。那么,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個什么東西呢?
它產生于上世紀30年代的德國,盛行于二戰后的西德,其核心觀點是,“主張經濟自由,反對國家干預經濟。”經濟模式叫“社會市場經濟”,或曰“社會指導下的市場經濟”。其要點包括:1.自由競爭,堅持私有制不可侵犯,主張經濟決策自主、自由,競爭決定價格。2.十分強調自由競爭的主導作用,反對包羅萬象、飛揚跋扈的國家干預,反對中央集中管理,強調競爭必須由國家保障,國家干預必須以自由競爭為目的。3.認為社會市場經濟,既不是資本主義,也不是社會主義,而是第三條道路,即“經濟人道主義”。所以,一是要反“壟斷”聯合體,(包括私人、工會、社會主義制度壟斷)二是要建立“社會伙伴”關系,工人與資本家結成伙伴,不應對工資提出過高要求。三要工資受市場機制調節,征收超頦累進稅并以此來消除可能出現的貧富懸殊,發行“人民股票”,使人人成為資本家。
吳敬鏈們打著改革的旗號,給高層決策部門出點子,發文章,搞演講,弄談話,極力主張實行“市場化,私有化,自由化”。他們主張國有企業改制:能賣的都賣,能搞股份合作制的都一律搞股份合作制。正是在他們的教唆下,不到兩三年把國營企業大都變成了私人企業或合伙企業。企業的賤賣和官員的賤買,使國有資產潮水般地流如某些特權階級的家庭,形成了今天的千萬富翁和億萬富豪。因而他也成了特權階層痛愛的叭兒狗和寵兒。與此同時,他鼓吹外資收購中國股票,吞并中國名牌,使民族工業受到打擊,使巨額金融資產外流,成為地地道道地帝國主義代言人和買辦資產階級分子。他仇視工人階級和億萬農民工。他推動工人下崗,主張市場決定車票價格,對于醫療、上學、往房等三大民生問題,他力挺市場化,使億萬人民十多年來看不起病,上不起學,買不起房,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看病難、上學難、買房難的“三難”之災,形成了極為龐大地失業大軍,農村已經脫貧的返貧,城市的貧民隊伍還在擴大。主張城市拆遷不按市場價格補償,釀成許多群體事件。反對征暴富者的稅,反對對窮人增加福利,基尼系數達到0.55,兩極分化達到了難以容忍的程度。總之,吳敬鏈的四化(市場化、自由化、私有化和兩極分化),不僅已經影響到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且將會影響黨和國家的政治危機。
三·“改革國有經濟實現共同富裕”是欺人之談
為什么吳敬鏈最近又堤出“不改革國有經濟無法實現共同富裕?”這是欲蓋彌障,自地無銀三百兩。由于在這之前他們的謬種流傳,弄得民怨沸騰,人神共憤。吳敬鏈之流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他們的“四化”不得人心,有煤體認為他們是美國的“線人”,有博文認為他們是漢奸國賊------在這種情下,不得不打出“共同富裕”的“紅旗。”但是,他如同茅以軾一樣,都拿著美國福特基金提供的活動經費,因而不得不把賣國的勾當進行到底,繼續充當帝國主義殖民經濟入侵的買辦者。于是把所謂改革的對象確定為國有經濟。
當然,這僅有的國有經濟,在量上不敵私有經濟。但是,它在質上關系到國際民生,關系到國家的獨立、自主、富強,也可以說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如果連僅存的這些國有經濟都完全市場化,自由化,私有化了,那么,請問我們這個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嗎?它的本質特征——共同富裕還能實現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道理,除非傻子誰都懂。
吳敬鏈除了他的“共富論”外,還說了兩條理由:一是為了提升經濟即效率;二是為了反壟斷。他惡恨恨地說“要摸國有經濟的老虎屁股,”把改革“推進到更深層次”!這無非是上世紀30年德國新自由主義者的老調重彈。難道不要國家的宏觀調控?只要那一只看不見的手,而不要另一只能夠看得見的手?國有經濟都不存在了,那么國家的性質及領導國家的政黨,不也就改變了顏色!?中國便順利成章地成了帝國主義的附庸。
吳敬鏈為了急于實現他們的政治經濟目的,提出了兩條:一是轉移視線。說:“兩極分化是腐敗和官僚經濟引起的。是的,不錯!但請吳先生回答:腐敗和官僚經濟又是怎樣產生的呢?難道不是因為你們的“三化”而產生嗎?二是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四屆三中全會,十五大,十五屆四中全會及十七大的有關說法壓服人。一方面是說給全國人民聽;更重要的是說給中央領導聽,想起催化劑的作用。請問吳先生:當你們在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主張時,貫用的說詞是“與時俱進”,難道現在卻忘了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