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食鹽添加劑的危害及其消除方法分析(修改稿)

2012我是中國人 · 2011-09-29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化學博士:食鹽添加劑的危害及其消除方法分析(修改稿)
 
2012我是中國人
 
 
摘要:本文首次對食鹽中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K4Fe(CN)6·3H2O)的危害性以及衛生部及其專家關于亞鐵氰化鉀安全性的答復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廣東省疾控中心理化檢驗所所長梁春穗介紹,“亞鐵氰化鉀的致死量是50mg~100mg,這一數據表明亞鐵氰化鉀是毒性略小于氰化鉀而遠遠大于碘酸鉀(中等毒)的劇毒物質!K4Fe(CN)6·3H2O的毒性和危害性遠遠大于三聚氰胺,只是可能掩蓋在營養不良、精神病、各種癌癥或者食鹽過多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當中去了。衛生部關于亞鐵氰化鉀安全性的答復答非所問,避重就輕,過于簡練,似是而非,謊話連篇。
本文對各種食鹽做了初步分析,指出通過食鹽補碘、補鈣鐵鋅硒的效果微乎其微,營養強化的安全性也沒有保障。
吃鹽應當吃不加任何添加劑的鹽(例如傳統的粗鹽)。缺碘患者在醫生指導下可選用加碘鹽,高血壓患者在一定情況下可選用低鈉鹽。除了加碘鹽和低鈉鹽外,即使有明顯的某種營養素缺乏,通常也不需要通過食用強化食鹽來補充。從理論上講,減少亞鐵氰化物和其它水溶性毒物的危害可以采用開水(不要用自來水,自來水污染物質多)洗的辦法。
任何形式的補鋅都要慎重,因為補鋅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
毒物的危害一般是隨著攝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到達閥值后突然的、急劇的增加,到那時中國人就可能大范圍地得病乃至死亡! 
本文在分析食鹽添加劑的同時,對中國的食品安全的若干問題也做了探討。中國食品中的毒物有三個來源:環境污染、“合法”和非法下毒。其中“合法”下毒的影響最為惡劣,它直接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非法下毒。非法下毒包括:(1)食品添加劑的超量使用。特別是色素、防腐劑、漂白劑、糖精、甜蜜素等。(2)將不屬于食品添加劑的原料當作食品添加劑來使用。如將吊白塊、福樂馬林、石蠟、熒光增白劑等。(3)沒有使用食品級的食品添加劑。
我國的食品安全歸屬于衛生部下屬的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下面的食品強化辦公室,這就如同小偷管警察,將被強奸者送到強奸犯手中。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極為嚴重,滅種指日可待,因此建議國家立即成立食品安全部,同時撤銷食品強化辦公室和膿液部的生物安全委員會,將有關磚家全部更換,并立即進行毒理學研究、毒性數據積累以及流行病學調查。
世界各國普遍禁止,有毒的東西,沒有任何好處的東西,偏偏中國的衛生部誓死捍衛,硬要添加在中國人的日常食品里。有弱智懦夫問某些人為什么要給民眾下毒,看看搜狐論壇有個禁忌詞“人民報仇”就知道了!偉大導師毛主席早就教導人民,“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食品安全最嚴重的國家,可能和中國是唯一一個對外國人比對本國人好、壓制主體民族、對主體民族實行計劃生育的國家有關。
飲食的基本原則就是食物多樣。在我國這樣一個互相下毒的國家,文中提出了一項新的飲食原則,即毒性最小原則,飲食首先得滿足毒性最小化原則。這樣,飲食就有兩條基本原則,即:(1)毒性最小化原則;(2)多樣化原則。
 
關鍵詞:食鹽;亞鐵氰化鉀;碘酸鉀;補鋅;鈣鐵鋅硒;食品添加劑;衛生部
 
目錄
0  前言
 
1  食鹽添加劑的巨大危害
1.1  食鹽中亞鐵氰化鉀的危害性分析
1.1.1 亞鐵氰化鉀的毒性
1.1.1.1  衛生部磚家辟謠時說亞鐵氰化鉀對人體是劇毒
1.1.1.2  與三聚氰胺的危害性對比
1.1.1.3  生成氰化物的毒性
1.2  加碘鹽中碘酸鉀的危害
1.3  不可輕易補鋅——補鋅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
1.4  對食鹽中低鈉鹽、調味鹽、補鈣、補硒、補鐵的簡單分析
 
2  “衛生部關于亞鐵氰化鉀安全性的答復”令人神共憤
2.1 侵犯了人民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2. 2  對亞鐵氰化鉀的使用情況與食鹽標準的質疑
2.2.1  世界上其它國家基本上不使用亞鐵氰化鉀做為食鹽抗結劑
2.2.2  大領導不吃化學添加劑、出口食鹽和在華外國精英拒絕亞鐵氰化鉀
2.2.3  對食鹽和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的質疑
2.3  衛生部御用磚家的答復缺乏基本科學常識
2.3.1  鄭州晚報 “食鹽中有種叫亞鐵氰化鉀的抗結劑”一文節選
2.3.2  對衛生部御用磚家的點評
2.3.2.1  衛生部御用磚家的科學素養極差
2.3.2.2  衛生部御用磚家叫獸禽獸不如
2.4  中國相對外國存在一些對健康不利的附加因素
2.4.1  中國到了最缺德的時候了
2.4.2  中國食品添加劑的原料與標準嚴重依賴于國外
2.4.3  衛生部的理論基礎錯誤、數據來源不可靠
2.4.3.1  衛生部的理論基礎錯誤
2.4.3.2 衛生部的數據來源不可靠
 
3  食鹽加入亞鐵氰化鉀疑為美國人的陰謀
3.1  霉國滅絕以中國為首的劣等人口計劃正在加速進行
3.1.1  共濟會清除垃圾人口的計劃
3.1.2  與“共濟會清除垃圾人口的計劃”相關的文獻
3.2  歐美日在食鹽及添加劑上存在陰謀
3.2.1  歐美自己不加碘和亞鐵氰化鉀,卻推薦其它國家吃
3.2.2  日本鬼子釋放假消息
3.2.3  某些營養學組織與磚家存在故意誤導的行為
3.3  無償送鬼子油,卻化錢買鬼子鹽
3.4 從衰老的自由基氧化機理看轉基因食品與其它毒物的協同作用
 
4  食鹽添加劑危害的具體表現及科學吃鹽
4.1  食鹽添加劑危害的具體表現
4.2  科學吃鹽
4.2.1  如何吃鹽能降低食鹽添加劑的毒性
4.2.1.1  吃粗鹽    
4.2.1.2  減少食鹽毒性的方法
4.2.2  降低食鹽中增塑劑等有害物質的攝入量
4.2.3  吃鹽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
 
參考文獻:
1 國內外食鹽抗結劑的使用情況
2 關于特供鹽
3 食鹽行業行風敗壞
4 食鹽含量測定方法不完善
5 中國人高血壓具三大特點:鹽敏感、波動大、中風多
6 其它參考文獻
 
附件:
1 鹽加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加亞鐵氰化鉀
2 天涯論壇中“關于食鹽中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一文的回復
3 何新委員: 關于取消全民食鹽強制加碘制度的提案(節選)
4 北京慕盛學評衛生部專家李素梅“全民食鹽加碘是科學的”
 
0  前言
糧食的品種多,可替代品多。可原鹽就只氯化鈉一種,至少目前尚無其它物質可以替代。正所謂“鹽乃重器,無鹽則腫”,故“飯可不食,唯鹽不可缺”。故歷代封建統治者無一不重視鹽政管理工作。
亞鐵氰化鉀,名字很難聽,去掉前面兩字,普通人聯想到的就是死亡。
鹽(NaCl,以下同)的固結現象,不僅嚴重地影響了鹽的儲存與運輸,而且給消費者也帶來很大麻煩,歷來是制鹽企業、營銷公司和消費者為之苦惱的難題。國內外對防止鹽固結的研究非常重視,特別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可以說是防止鹽固結方法研究的鼎盛時期。其中尤以日本的研究較為系統。國外除了鹵水處理減少鹽中雜質和改變罐型增大鹽的粒徑外,還采用機械方法和物理方法。國外在抗結劑的應用和毒性的問題早已解決,但是在中國,改開以后成為“鹽業界一個復雜而又艱巨的研究課題”。
食鹽抗結劑可分為鐵絡鹽類、檸檬酸鹽類、硅酸鹽類、鎘鹽類、界面活性劑類、氨基酸酰胺類、酯肪酸類和乳化劑類等。在我國允許使用的防固劑指標只有亞鐵氰化鉀,因此不論是在食用鹽、食品加工用鹽還是工業用鹽中均采用亞鐵氰化鉀作為防固劑,亞鐵氰化鉀在防止鹽產品固結中的作用很大,但也給部份后續用鹽戶帶來麻煩和苦惱。值得指出的是,新疆地區氣候干燥,不需要添加亞鐵氰化鉀。
鹽業局偷偷地往食鹽里加亞鐵氰化鉀在中國的食鹽里已經很多年了,期間反對聲也不少。2009年開始,由于貓眼網友“快樂山水”發帖“市場食鹽中神秘的抗結劑”披露,引起新聞媒體關注,才不得不在鹽的包裝上標明這個成分。根據調查,作者懷疑仍有一些鹽業公司沒有標準。網友hechaowu 稱“據一位鹽業內的朋友說,他們搞鹽業的專業人都知道這個機密,他們一般不吃市場上賣的鹽,而是吃生產線最前端的天然鹽,在鹽巴加工廠沒有添加這些東西前,先把鹽弄些出來,留著自己家的人吃。”
在一些文章中透露出食鹽行業業內都知道的亞鐵氰化鉀毒性的信息,相關內容見相關參考文獻。
 
除了亞鐵氰化鉀以外,食鹽中加入其它物質也存在健康隱患。例如,存在營養學誤導的問題。下面給出食鹽及其添加劑中存在的6點共性問題,詳細的分析見正文。
一、食物添加劑普遍存在非法添加問題
例如,食物添加劑普遍存在使用非食品級原料的問題。就目前所掌握的情況,在我國食品工業中使用非食品級添加劑原料是普遍現象,在食鹽行業也一樣。加碘、加鋅、加亞鐵氰化鉀……等普遍非法使用工業邊角料和廢料以降低成本。有網友指出:美國的鹽業加有“抗結劑”(Anticaking Agent,比例低于1%),不過用的是完全無毒的“硅酸鈣”(Calcium Silicate)。因此,強烈要求四川鹽業公司改用硅酸鈣作食鹽“抗結劑”。然而,中國的國情最好是什么都不加,否則這么高的加入比例其中的雜質何其多!
    二、食鹽并不是食品強化的良好載體
食鹽使用范圍太廣,很難保證強化劑適合很多環境條件。而且,食鹽中加了其它物質后工藝變得復雜,操作變得困難,容易出差錯(這是浙江藍海星的“健康平衡鹽”中亞鐵氰化鉀超標的可能原因),而且往往帶來不期望的色香味等性狀改變,通常不得不再加入其它物質,這些物質往往是不標示的。例如:
(1)加碘鹽不穩定且存在變色翻紅現象,就必須加入穩定劑。因為不需要考慮對人體的危害,自貢市張家壩制鹽化工廠(萬應燦,中國井礦鹽1997年第2 期)開始加入CH-7-1效果不好后很快就改為CH-7-2。CH-7-2的主要缺點是……要求嚴格,保存時間和條件有一定的限制,對操作人員有較大的刺激和對設備的腐蝕。
(2)加入亞鐵氧化鉀會變藍,所以要加入藍色掩蓋藥,低鈉鹽通常加入KCl,產生的苦味又要掩蓋。
三、缺乏對動物與人體的毒性與有利證據
(1)中國可能沒有人研究過亞鐵氰化鉀的毒性
在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北大法意網、超星數字圖書館、國研網、人大報刊資料、中國期刊網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上采用多種關鍵詞聯合查閱了大量書籍、期刊和會議論文,沒有發現一篇研究或探討亞鐵氰化鉀毒性的文章,可見業內人士從未將K4Fe(CN)6·3H2O的添加看成食品安全問題,它們僅僅將其作為化工生產和科學研究問題處理。另外,本人在中國學位論文網上采用全部字段查詢“食鹽”、“食用鹽”、“鹽”、“亞鐵氰化”、“抗結”、“松散”、“結塊”等多個關鍵詞沒有查找到一篇與本文有關的文章,考慮到保密論文占的比例很低,可以說改開30多年來從未有博士生和碩士生從事過任何有關“食鹽”以及“亞鐵氰化鉀”、“抗結劑”方面的研究,更遑論“食鹽”中“亞鐵氰化鉀”毒性研究了!連老鼠實驗都沒有做,有關部門和磚家叫獸怎么就敢給13億人吃?!
有沒有人的研究寫成洋文發表在國外呢?查閱外文文獻也沒發現。原因有:①食鹽太古老,玩不出花樣;②亞鐵氰化鉀的毒性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很清楚,抗結劑的研究則主要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③如果在國外有發表,國內一般也有介紹或者取一小部分在國內發表;④國內發表文章大多是為了評職稱而寫作的鹽業相關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而非什么博士、叫獸,文章大多只涉及工廠一些工藝性探討;⑤研究食品安全的資金把持在下毒之人手中。
(2)食鹽中添加的其他物質也嚴重缺乏對毒性數據和有利證據
例如,關于補鋅,僅查到兩篇文章:
① 李世敏; 周韞珍; 郭振英,等. 強化鐵、鋅食鹽對大鼠生長發育的影響. 食品科學. 1993-11
② 殷泰安; 李麗祥; 沈鐵夫,等. 北京市學齡前兒童發鋅含量的調查及對服用鋅強化食鹽效果的研究. 衛生研究. 1987-06-30(另外一篇發表在會議上的“兒童鋅營養狀況的研究 Ⅳ.鋅強化食鹽初步觀察兒童補鋅效果”估計內容差不多)關于竹鹽就查到一篇治病(不是健康人)的文章,而且竹鹽似乎是南朝鮮人引進的。(高欽穎. 韓國仁山竹鹽治療胃病15例. 陜西中醫,1994-07
關于補鈣鐵鋅硒,也就幾篇文章,且有些作者與強權部門或者鹽業公司存在利益關系,且大多以治病為目的。治病與尋常人吃時不一樣的,隨意補XX,就如同全面補碘“一人得病,全家吃藥”一樣。
四、食鹽及其添加劑的標準低
五、很多品種的生產工藝與檢測方法不完善
不少種類的生產工藝與標準尚且不完善,尤其是補XX的等的種類多,嚴重缺乏檢測標準。例如補鈣鐵鋅硒等,只有企標,沒有國標。說明國外也不完善,因為衛生部的大老爺們缺心(鋅)缺鈣(軟骨病),但惟獨不缺閱讀英語的能力(也許他們的英語好于漢語)。
六、食鹽產品缺乏對適用人群的警示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選擇非常隨意。
七、通過食鹽補XX的效果微乎其微
 
2011年5月左右,隨著西瓜爆炸,存在已久的蔬果催熟劑、膨大劑等再次受到關注。對于吃了用過催熟劑的蔬菜瓜果究竟有沒有危險的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農藥管理專家顧寶根表示,植物生長調節劑毒性比食鹽還低。作者認為,顧磚家所言食鹽的毒性主要是指食鹽中碘酸鉀與亞鐵氰化鉀的毒性。而據網上討論以及著名反轉專家“半解一知半解”(農業部機關幼兒園認為轉基因油有害的發現者)的實驗結果,高科技西瓜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毒性可能很大。
本文初稿發表在“烏有之鄉2010.12.05”,題名為“食鹽中亞鐵氰化鉀恐釀有史以來最大食品安全事故——食鹽中亞鐵氰化鉀安全性分析.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12/200183.html。很快,2010.12.18,在烏有之鄉上又發表了修改稿“從食鹽添加劑的巨大危害看衛生部某些官員的種族滅絕行為”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12/203018.html。之后,初步查閱了一些外文文獻,沒找到非常有價值的相關內容。考慮到本文要討論的問題已經基本清楚,而反計和反轉尚未成功,不能將時間浪費在學術研究上,遂于2011.06.14推出第三稿“化學博士:食鹽添加劑的危害及其消除方法分析”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6/241540.html。讀者看了第三稿就沒必要看第一稿,第二稿和第三稿不完全等同,這個從名字上也可以看出,第三稿將第二稿中食鹽部分完善了。本文是第三稿的修改稿。
 
這是一篇有著重大意義的、群眾喜聞樂見的、高水平的原創性論文,請廣為傳播。
 
致謝:烏有之鄉網友wwcwangs對文章中的一些小錯誤做了修正。
求助:作者在百度和Google上搜索不到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加強對輸日食鹽和含鹽產品中亞鐵氰化鉀檢測的通知》的全文,哪位高手能夠給出?
 
1  食鹽添加劑的巨大危害
1.1  食鹽中亞鐵氰化鉀的危害性分析
1.1.1  亞鐵氰化鉀的毒性
K4Fe(CN)6·3H2O毒性又包括K4Fe(CN)6·3H2O純品毒性和雜質毒性。除了人體毒性外,亞鐵氰化鉀對環境有嚴重危害,嚴禁該物質進入環境。
在一次對河北省12家鹽業企業的檢查中發現,企業添加的亞鐵氰化鉀均為分析純亞鐵氰化鉀,屬于化學試劑,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工業生產亞鐵氰化鉀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氰熔體法、氰化鈉法、黃血鹽鈉轉化法、氫氰酸法、含氰廢水回收法和廢氣凈化劑及氰泥制取法。目前,國內黃血鹽鉀絕大多數企業采用氰化鈉( 或氫氰酸) 和硫酸亞鐵及氯化鉀為原料, 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兩渣一廢水”污染物產生, 污染嚴重, 操作環境惡劣——存在人體毒性(氰化物殘留)和環境毒性。含氰廢水回收法、廢氣凈化劑及氰泥制取法兩種方法是利用“三廢”制亞鐵氰化鉀的方法,不適宜于大量生產亞鐵氰化鉀,但是廢物中成分何其復雜,毒物何其多!
文獻中報道亞鐵氰化鉀的主要危害是影響人體對部分微量元素的吸收(有時還和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質等生成沉淀),其次是高熱時生成氰化鉀或者氫氰酸以及和酸反應生成氫氰酸。
亞鐵氰化鉀對體內一些生化過程具有良好的電催化作用,例如亞鐵氰化鉀對維生素C的氧化過程具有良好的電催化作用(來源:鄧培紅,張軍,陳靜波. 亞鐵氰化鉀修飾碳黑微電極測定抗壞血酸.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26(6):45)。作者在上次修改時已經查閱到了不少資料提到了亞鐵氰化鉀的催化作用,但是為了謹慎起見,只是在參考文獻中提到,而沒有在正文中給出。2011.07.29作者在西安參加某學術會議,恰好碰到一位專門研究亞鐵氰化鉀(具體好像與電催化有關)的研究人員,他重點提出了這一點。亞鐵氰化鉀的催化作用值得關注,例如有可能與另外某種毒物協同作用而大大加大毒性。
 
1.1.1.1  衛生部磚家辟謠時說亞鐵氰化鉀對人體是劇毒
廣東省疾控中心理化檢驗所所長梁春穗介紹,“亞鐵氰化鉀的致死量是50 mg~100 mg,氰氫根的致死量為20 mg。這說明K4Fe(CN)6是劇毒物質(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這一結論也可以從理論上得到解釋。酶系毒的毒性一般都很大,我們知道,體內含有Mg2+、Mn2+、Na+、Fe3+、Ca2+的礦物質有促進酶活性的功能。有的酶本身就含有金屬元素如Fe、Cu、Zn、Mn、Mo等。人體內的酶有近1000種之多,60%以上含有微量元素。酶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生物催化劑,如果消化道中沒有酶,消化一餐飯需要花費50年時間!由于微量元素量很少,因此只要很少數量的亞鐵氰化鉀和部分重要微量元素反應就會極大地干擾人體的某些新陳代謝功能,甚至導致死亡。氰化物就是典型的酶系毒。氰化物的中毒原理為:其毒性跟CN離子對重金屬離子的超強絡合能力有關。CN可抑制42種酶的活性,CN與細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價鐵離子結合,抑制該酶活性,使組織不能利用氧。
 
1.1.1.2  與三聚氰胺的危害性對比
一些文獻報道,亞鐵氰化鉀在動物實驗中的結果是低毒,那么按照動物毒性,也可以認為亞鐵氰化鉀的毒性不低于三聚氰胺。理由有2點:
(1)亞鐵氰化鉀純品被認為毒性很小或者低毒,而三聚氰胺在2008.09.11(我國政府怎么這么喜歡9.11?)之前被認為是微毒或者沒有毒性(否則奶粉廠家也不至于大膽地加)。同是食鹽添加劑的KIO3更是曾經被認為是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的。
(2)亞鐵氰化鉀的LD50:1600~3200 mg/kg(大鼠經口)。百度百科指出:目前三聚氰胺被認為毒性輕微,大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體重。 
根據表1液態奶檢出三聚氰胺的批次表得出該次檢驗的平均(去掉一個最小值和最大值,求算術平均)含量為3.6 mg/kg。在三聚氰胺事件中,除了三鹿外,其它奶粉和液態奶也都表現出了毒性,很多不經常喝牛奶的成年人亦有明顯反應。很多人吃了一段時間不舒服,甚至是查出有病就停止了。據我所知,不少成年人非持續性地喝個半年或者1年就發現不對勁了,因此,可以認為成年人每天喝50 g牛奶(時間持續為半年-2年)就會有可察覺的毒害。另外,當時和現在都認為只要牛奶中三聚氰胺超標即有毒。
 
液態奶檢出三聚氰胺的批次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9日07:45  新華網

公司

序號

產品名稱

規格型號

生產日期
/批次

三聚氰胺
(mg/kg)

蒙牛

1

核桃牛奶

200ml/袋

20080910

0.765

蒙牛

2

蒙牛高鈣低脂牛奶

250ml/盒

20080807

0.8

蒙牛

3

全脂滅菌純牛乳

250ml/盒

20080901

1.0

蒙牛

4

高鈣低脂牛奶

250ml/盒

20080801

1.5

蒙牛

5

早餐奶(麥香味)

250ml/包

20080814

1.9

蒙牛

6

蒙牛早餐奶

250ml/盒

20080726/x

2.57

蒙牛

7

妙點

250ml/盒

20080728
/W206

3.17

蒙牛

8

木糖醇酸牛奶

2kg/瓶

20080806

3.52

蒙牛

9

高鈣低脂牛奶

243ml
(250g)/袋

20080908/
C206/GAfb

4.2

蒙牛

10

蒙牛大粒果實酸牛奶

160克/盒

M20080903

6.8(A樣)

蒙牛

11

蒙牛大粒果實酸牛奶

160克/盒

M20080903

7(B樣)

伊利

1

伊利芒果+黃桃酸牛奶

125g/盒

20080907

0.69

伊利

2

酸牛奶(木瓜+甜橙)

125g/瓶

20080903

1.02

伊利

3

純牛奶

220ml/袋

20080913

2.2

伊利

4

脫脂奶

250ml/盒

20080820

2.9

伊利

5

純牛奶

220ml/袋

2008090
5MIAC6

5.5

伊利

6

純牛奶

242ml/袋

20080906
/LIA09

8

伊利

7

高鈣低脂奶

250ml/盒

20080819

8.4

光明

1

光明酸牛奶(原味)

180g/袋

20080912

0.6

光明

2

原味酸牛奶

180g/盒

20080913

3.41

光明

3

原味酸牛奶

100克/杯

20080910A

3.5

光明

4

大顆果粒草莓酸奶

450克/盒

20080902BC

4.8

光明

5

益生菌·優奶酪(原味)

190g/罐

B20080908C

5.65

光明

6

優酪乳·酸牛奶(原味)

580克/瓶

B20080909A

8.6

 
如果成年人每天攝入三聚氰胺牛奶50 g,意味著每天攝入0.18 mg三聚氰胺。我國平均攝入食鹽為12.4 g(我國北方地區每人每日平均攝鹽量為15~18 g,南方地區每人每日平均攝鹽量為10 g左右),Fe(CN)64-的含量按10 mg/kg計算,則我國居民每天攝入0.24 mg K4Fe(CN)6·3H2O。K4Fe(CN)6·3H2O的攝入量已經超過了三聚氰胺,而且食鹽是每一個人每天都要吃的,是要從嬰幼兒開始一直吃到死的!
三聚氰胺之所以被揪出來是由于以下三點原因而不是其它什么原因:(1)三聚氰胺引起的尿結石太過于突兀,通常人們一般不會得,尤其是嬰幼兒對三聚氰胺最為敏感(嬰幼兒腎臟發育不全,無法通過大量飲水排毒);(2)三鹿太過火;(3)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新西蘭居然還有一點點畜生護犢的本能(也有可能就是西方的陰謀,其目的是摧毀中國的奶業)。如果不是上述原因,恐怕至今人民還在享受著三聚氰胺!當初加碘也是好處一大堆,居然還有提高了12 個智商點,可結果呢?
 
1.1.1.3  生成氰化物的毒性
本人居然在Google上沒有查找到人體每天的CN-安全攝入量,無奈何只好從水的含量推算。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氰化物的檢出限推算0.05 mg/L。若每天人均飲水1.2 L,那么每天飲水中攝入氰化物不得超過0.06 mg。
氰化物中毒一般都很迅速。飲水時,氰化物是均勻溶解的,且水能很快被吸收而擴散到全身。食鹽中水分少,且食鹽中的KCN和HCN在吸入到人體中是先通過一條通道(例如,吃飯時是口腔-食道-胃-腸)再擴散到整體中的,與相關器官組織接觸時間長,相關器官組織單位面積上毒物濃度還是很大的,因此,食鹽中的KCN和HCN的毒性不應只考慮整體毒性。因此,只要在傳輸途中局部量足夠就可以引起局部中毒,所需劑量只需要致死量的幾千~幾萬分之一。長期小劑量攝入必然導致這些器官病變。假定引起局部中毒的攝入量為整體的1/100~1/10000,那么從每天飲水中攝入氰化物不得超過0.06 mg可得出局部中毒不得超過0.000006 g~0.0006 g。
關于納米顆粒對健康影響的驚人發現之一就是由沉積部位的局部毒性引發的嚴重的系統毒性反應。因此,在對工程納米材料進行安全評價時,需要清楚地考慮和兼顧局部和系統的毒性反應(如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的毒理學)。
(1)與酸反應生成HCN
亞鐵氰化鉀水溶液與酸反應放出極毒的氰化氫(HCN)氣體。也就是說,炒菜、加醋或西紅柿等酸性食物,加了鹽,就會分解成劇毒的氰化氫。
在胃中,有K4Fe(CN)6·3H2O +H+→6CN-
(2) 日光照射下,Fe(CN)64- 極易釋放出CN-
資料來源:顏杰,王秀麗,邵旭. 防鹽結塊技術研究進展. 鹽業與化工,2011,40(2):44
 (3)在人體內離解成CN-
不少人認為K4Fe(CN)6·3H2O 分子式中,CN-離子已被螯合,不能電離,故毒性較低。從下面的計算看來也確實如此。
K穩[Fe(CN)6 4-]=1035,1mol/L  [Fe(CN)64-](人體中的[Fe(CN)6 4-]離1mol/L很遠)中  
  x•(6x)6 = 1/1035   x = 2×10-6
然而,根據平衡移動原理,如果CN-消耗掉(例如與人體內某些物質反應(也即產生毒性)),那么K4Fe(CN)6·3H2O將大量產生氰化物。
(4)受熱生成KCN
K4[Fe(CN)6]=4KCN+FeC2+N2
KCN的燒焦后釋放出劇毒的KCN。一次幾克-十幾克的食鹽燒焦K4Fe(CN)6·3H2O釋放出約0.7倍的KCN,也就是略低于0.1mg(假定為0.06mg),這意味著一次即有輕微中毒現象。
一般化學反應,溫度每增加 10℃,反應速率常數增加2~4倍。340℃離400℃僅有60℃,也就是說在相同時間內,340℃生成的KCN的量是400℃的1/64~1/4096。即使400℃不是全部分解,340℃生成的KCN的量也有可能引起局部中毒。另外,如果K4[Fe(CN)6] ·3H2O分解生成KCN的反應在一定溫度范圍內(例如,200-500℃)對溫度不敏感,很低溫度生成KCN的比例與高溫相比差距不是很大呢?還有,“炒完一個菜之后接著要炒第二個菜,一般不會洗鍋,有菜湯殘留,其中有鹽,繼續燒鍋,如果火候掌握不好,就會產生燒焦物,這時鍋的溫度會不會超過400度?”。
K4[Fe(CN)6] ·3H2O和食物當中的氧化劑例如碘酸鉀、硝酸鹽等在200℃左右(大致就是炒菜的溫度)的反應非常迅速,即使考慮到二者的濃度都較低也不能忽略。
我國人民的廚房和人體就是巨大的化學工廠,每天進行著大量的氧化-還原、沉淀-溶解、凝固-析出、電催化、析出氣體、生物化學反應,如果其中恰好有K4Fe(CN)6·3H2O生成KCN和HCN的催化劑呢?
 
1.2  加碘鹽中碘酸鉀的危害
根據很多文獻報道,中國之所以加碘是因為世界衛生組織要我們這么做!“我國政府向世界莊重承諾,確定2010年全國95%的縣(市) 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食鹽加碘的形式有碘酸鉀和碘化鉀2種,由于前者的性質較后者穩定,故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采用碘酸鉀作為食鹽加碘的主要形式”。“中國政府 1993年向聯合國承諾中國在 2000 年要消除碘缺乏病, 以及1998 年世界衛生組織又將消除碘缺乏病的最終目標延長到2020年”。看來全國人民都吃上無毒鹽是沒指望了啊。
北京大學免疫學系王月丹博士指出:“碘缺乏或碘中毒要看尿碘。而1995年,我國居民的尿碘中位數已達到165微克/升,超過國際組織推薦的成人碘攝入量100微克/升這一標準。我國在1996年無區別地實行全民加碘是非常不應該的。只應當在尿碘攝入量100微克/升以下的地區加碘,不應該“全民加碘”。而從1996年實行全民加碘以來,我國居民尿碘中位數已高達330微克/升,1999年我國有14個省市超過300微克/升。”
    盡管以前也知道加碘鹽的危害,但是近來研究亞鐵氰化鉀才得知碘酸鉀的危害是如此巨大:本人身邊到處都有甲狀腺腫大病人,很多年紀都不大,也就三、四十歲的樣子!我一個最好的朋友還因為腫瘤開刀。本人幾年前檢查身體發現甲狀腺腫大,第二年好像又沒事,所以后來就沒注意!
《都市快報》( 2010年4月22日8~9版)指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人每日碘攝入量為150-300微克而浙江人的攝入碘量已經超過了300微克。浙江一家大醫院今年2300多位員工體檢,又發現5人可能得了甲狀腺癌。浙江舟山市人民醫院對舟山市民的甲狀腺疾病發病率和碘營養狀況做了研究,發現海島居民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為33%(每三個人里面就有一個!),且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比較高;監測到的人群中有城鎮教師、農民、鹽民、漁民等,普遍顯示碘攝入是超量的。在杭州,甲狀腺檢查已經成為很多單位的常規體檢項目!
美國等國家加碘一直加的是KI,而我國大部分是KIO3。“美國并不強制加碘,超市的食鹽分普通鹽和加碘鹽兩種,價格一樣。http://www.mala.cn/thread-2356964-1-1.html”。在2011年3月份全球性“碘瘋鹽慌”時期,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梁卓偉指出,香港出售的鹽一般都沒加碘,對防輻射毫無效用,攝取過多鹽反而對患腎病、高血壓病人有不良影響。
KI的LD50:2779mg/kg:KIO3的LD50:136mg/kg。碘酸鉀的毒性比碘化鉀大得多!也許這才是將KI換成KIO3的真正原因。以30mg/kg濃度碘酸鉀(與常用碘鹽碘酸鉀濃度相近)刺激小鼠的上呼吸道和眼睛,30日后小鼠眼睛發生病變,伴有呼吸困難,60%的小鼠有病理性哮喘。可見,加碘食鹽水對上呼吸道、眼部毒性較之食用的刺激性和毒性更為明顯。長期使用使用普通食鹽水刺激上呼吸道或者眼睛,碘酸鉀的毒性足可引起器官病變。既然碘酸鉀有毒性,那為什么食用食鹽的時候的時候沒有什么感覺?口服純碘酸鉀會引起頭暈、惡心、嘔吐、眩暈及胃腸道刺激。但是由于食鹽中碘酸鉀作為添加產品,人們在攝入碘酸鉀的時候伴隨著食物一起,減少了碘酸鉀對胃腸道刺激,且由于和飯菜的其它各種味道混合在一起,人體的舌頭也很難單獨分辨出它的苦毒味。單獨食用純碘鹽,則可以感覺出明顯的苦味。
    從衰老的氧化理論可以推出KIO3不利于人體健康。大家有沒有注意那些推銷保健品的人經常會吹噓自己的產品有某某抗氧化劑?KIO3是氧化劑,加熱或者光照后生成的高碘酸鉀更是強氧化劑。考慮到體內存在一些易被氧化的物質,如一些自由基的清除劑,它們被KIO3消耗掉可能會增加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傷。另外,也可從LD50表上看到很多LD50低于KIO3的毒物的慢性中毒劑量都KIO3比小得多。最有名的是甲醛(LD50:800mg/kg)的慢性毒性劑量低于1ppm(現在國外要求0.1ppm,任何來源都是如此)!
亞鐵氰化鉀加入量不夠的話無法抗結,而碘酸鉀加入量越少越不容易結塊,因此食鹽企業加入碘酸鉀傾向于接近下限,而亞鐵氰化鉀加入量往往接近上限。此外,少加碘酸鉀和亞鐵氰化鉀還降低了成本、減少了對工人身體健康的危害。當然由于存在不均勻的情況,因此對于碘酸鉀含量控制來說范圍寬一些好點。中國食鹽的檢測主要是以自檢和送檢為主,就算偶然碰到偏離范圍的樣品,只要不是很大,檢測機構不會立即出具不合格證明的,換一批樣品就是了,除非是碰上領導要顯示自己關注民生的時候了。碘酸鉀好像不太容易超標,反而是亞鐵氰化鉀可能超標。綜上,將碘酸鉀加入量從20-60 mg/kg下調到20-30 mg/kg不過是再次愚弄百姓罷了,有毒的東西怎么可能輕易廢除?!碘酸鉀的危害早就到了每一個人都可以感覺到的程度,何以要再三論證,還要征求意見,霉國人讓打疫苗就不用論證和征求意見,短短10天時間就要完成全國上億人的工作呢? 
作家呂永巖在上個世紀曾考察過甲狀腺病高發區,親眼目睹過“一代甲、二代啞、三代傻、四代斷根芽”的慘狀。患甲狀腺疾病的人,第一代只是脖子粗,并沒有生命之憂。但到了第二代,便出現“啞”,不能說話;第三代智力嚴重低下,見人只會嘻嘻笑,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第四代便完全喪失了生育能力,也就是絕種了。
 
1.3  不可輕易補鋅——補鋅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
關于補鋅,作者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下:
一、所有補鋅食品存在的共性問題
(1)鋅礦物的特點是與鉛共生,且常含有銻、砷等重金屬。
化學純的鋅化合物中有毒有害金屬含量太高了,分析純也不低,純度很高的原料則價格很高。補鋅豈不是連鉛等劇毒物質也一起補進去了?而且,關于微量元素中重金屬以及二惡英等劇毒物質的含量在多少微克范圍內算正常,我國標準和國外的“含毒”標準相差極大!
“河北固安村民查出重金屬超標,附近工廠被疑元兇. ”報道:固安北礦主要生產鋅粉和磁粉,村民中有汞、鉻、鎘、砷鉈等超標。
http://news.sohu.com/20110613/n309978829.shtml
(2)補鋅所用的化合物種類繁多,不是所有鋅的化合物都有高純工業品。鹽化企業從哪里進貨?
(3)鋅在歐盟歸屬于重金屬,需要嚴格限制。
(4)人體中可能存在鋅超標的情況。
鋅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13%,遠遠小于鋁含量的8.13%和鐵含量的5.0%,按元素的相對豐度排列,居于第23位。但是鋅在世界金屬產量和消耗量中居第四位,僅排在鐵、鋁和銅之后。中國的鋅消耗占到世界的大約40%左右,且鋅的回收利用效率很差,尤其是鋅礦的尾礦和廢舊電池。改開30多年,進入中國自然環境中的鋅是十分驚人的。張田勘在“視而不見的糧食污染更可怕”(中國青年報, 2011-3-11)中 提到了鋅的污染。鋅和我們日常生活也非常密切,很多化學品和食品都可能會被鐵和鋅沾污(腐蝕等原因)。這樣,有學者就要問了“是否需要調查中國自然環境中和人體中鋅超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然需要補鋅,原因何在?
(5) 有專家指出,很多孩子“性早熟”可能就是由于補鋅過量造成的,因為鋅是生理上的性激動劑,盲目服用極易造成孩子性發育提前。
    (6)力主補鋅的陳君石院士水平與人品極差,被認為有滅絕中國人的企圖。
(7)說中國人缺這缺那的是WHO,很多“缺”和“補”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
(8)補鋅在實際操作時存在諸多困難
百度百科“補鋅”詞條這樣描述:第一代無機鋅的代表產品“硫酸鋅”有明顯副作用,現市場基本已經淘汰。第二代有機鋅的代表產品“葡萄糖酸鋅”、“甘草鋅”的吸收率一般,副作用略小,對于腸道功能發育不全的兒童不適宜。第三代生物鋅的代表產品“蛋白鋅”新稀寶,吸收率高,蛋白鋅中的鋅含量很低,蛋白質和鋅結合相對牢固,在胃中不會析出鋅離子,不會造成胃腸刺激。蛋白鋅,也叫鋅蛋白、鋅結合蛋白,顧名思義是蛋白質和鋅的結合物,從蛋白質的來源看,主要分植物蛋白、動物蛋白和微生物蛋白,蛋白鋅也可以從這三個來源獲得。從目前的技術看,人們還是從生物體獲得(西方也許可以控制原料中的雜質和副反應產物在一定范圍內,中國……懸!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從食物中獲得),因此蛋白鋅也可以叫生物鋅。因為蛋白質的大小、結構不同,蛋白鋅的吸收率、生物利用度也千差萬別。
二、食鹽中補鋅存在的問題
(1)食鹽中的鋅在“補論”未出之前是有害雜質,“補論”出來后反而還要額外加入。
(2)加鋅食鹽中的抗結劑往往要多加。
鋅強化營養鹽極易結塊,有時上午生產的鋅強化營養鹽到下午就出現結塊現象加鋅鹽中硫酸鋅最易結塊,葡萄糖酸鋅也與亞鐵氰化鉀有部分包裹反應,削弱抗結能力,導致鋅鹽結塊。適當提高抗結劑的添加量是減弱鋅鹽結塊現象的措施之一。而亞鐵氰化鉀的增加必然導致食鹽的毒性增加。
食用鋅鹽硬如石頭 沸水都煮不化市民不愿買。榮昌縣安富街道一小賣部老板劉先生發現自己購買的鋅強化營養鹽還沒有開封,卻硬如石頭。用鐵塊敲打,鹽塊沒敲碎,口袋反而破了。附近買了這種食鹽的市民紛紛表示,如果炒菜的話,食鹽顆粒根本就化不了。他們把鹽巴放在沸水中煮,用筷子扎,都難以弄碎。重慶合川鹽化工業有限公司的一工作人員表示,這種鋅強化營養鹽是公司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新產品,屬于綠色食品,對人體沒有危害。按照相關規定,綠色食品不能添加食品添加劑,所以就沒有添加松散劑,這種新產品加的硫酸鋅,一遇空氣食鹽就很容易成塊發硬。目前,公司已經采取了改良的配方,新生產的鋅強化營養鹽,加的葡萄酸鋅,就不會起那種顆粒了,而且也不會出現成塊發硬的現象。
作者評:加鋅意味著只要含鋅就可以加,但是硫酸鋅有毒。食鹽企業僅僅考慮外觀等居民能夠直接感受到的性質,“推出新產品”和“改良”之所以太快、太容易是因為根本不需要考慮健康,也就不需要任何毒理和毒性研究,不需要長時間積累數據。
(3)食鹽補鋅的效果微乎其微,且食鹽中的鋅毒性較大。
QB 2238.2-2005 強化營養鹽 鋅強化營養鹽中鋅含量標注為110-140 毫克/千克。按日攝入量10 克食鹽計算(國際推薦僅為6 克),每日從鹽中攝入鋅的量為1.1 毫克,這與中國營養協會推薦的每日11.5 毫克相比,僅占10%。再考慮到食鹽中的鋅和食物中的鋅的吸收率差別很大,假設有幾倍的差距,那么靠食鹽補鋅僅能補充幾十分之一的鋅。協和醫院營養醫師蔡紅琳認為,僅憑這補充微量元素也是不夠的。其實通過食物可以補充各種微量元素。乳類及其制品、蝦皮等鈣豐富,豬肝、血制品、瘦肉等含鐵高,牡蠣等適合補鋅,硒與土質有關,一般人都不會缺乏。(來源:張真真,汪亮,楊柳. 碘鹽缺貨迷局. 湖北日報/2010 年/7 月/1 日/第003 版)
中國食鹽中主要還是補硫酸鋅。
 
1.4  對食鹽中低鈉鹽、調味鹽、補鈣、補硒、補鐵的簡單分析
健康平衡鹽不要吃,尤其是那種加了大量KCl的鹽。如果KCl使用工業原料,鬼知道里面含有什么雜質。另外,注射死刑就是用的KCl,KCl攝入過多會引起電解質失衡,這就是為什么有人吃紅薯胃不舒服(例如燒心)的原因。“低鈉鹽普遍有輕度異味(辣味、苦味),它影響了調味功能。另外,長期食用含鉀量很高的鹽,對正常人體的生理作用將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還需做長久的觀察和研究。實際上,低鈉鹽在國內外仍是病期患者的食用鹽”(在我國是什么人都吃的,超市里賣得很多)。
調味鹽是以調節食用鹽口味為目的,目前生產和銷售的品種大約有20 多種。由于調味輔料容易變質,因此,調味鹽存在調味輔料的潛在危害和保質期較短問題。例如,湖北久大品種鹽有限責任公司竟然違規添加檸檬黃,還強行賣給腌菜企業,導致京山腌菜出現大面積變質。
關于補鈣。中國人自古喜歡吃豆制品,但是絕對沒有今天這樣每天不可缺少,豆制品是很好的補鈣食品。雖然中國人喝所謂“最好的補鈣食品”——牛奶得數量比外國人吃得少,但是相比從前多了很多了吧?還有魚蝦蟹類與海產品等含鈣量較高的食品,咋就越來越缺呢?有網友稱“哈藥六廠說中國人普遍缺鈣,于是大家每天一片“鈣中鈣”,吃到最后果真吃出幾位殘奧冠軍。”
QB 2238.1-2005 強化營養鹽 鈣強化營養鹽 中鈣含量標注為0.25-0.55 克/100克,QB 2238.4-2005 強化營養鹽 鐵強化營養鹽 中鐵含量標注為600-1200 毫克/千克,QB 2238.3-2005 強化營養鹽 硒強化營養鹽 硒含量標注為3-5 毫克/千克。按每天攝入10克食鹽,那么攝入Ca 0.025-0.055 克,Fe 6-12 mg,Se 30-50微克。而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為:鈣800-1200 mg,鐵 男性10 mg  女性18 mg,硒50 微克。再考慮到食鹽中的鈣和食物中的鈣的吸收率差別很大,假設有幾倍的差距,那么靠食鹽補鈣僅能補充約百分之一的鈣。
即便考慮到吸收率,補硒似乎可行,而鐵卻可能有過量(考慮食物及鐵鍋中的鐵)!
雖然作者查閱有關補硒的文獻較少,但是作者對補硒持懷疑態度。百度百科,陳君石條目之“科研成就”稱“陳君石為我國食品毒理學學科的創始人之一,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營養和食品安全專家。1968-76年從事硒與克山病研究,獲1984年施瓦茨國際獎。” 
我國規定可用于補硒的原料有無機硒和有機硒。無機硒就是硒酸鈉和亞硒酸鈉,這兩者的吸收率很低而毒性極大!本人記得是亞硒酸鈉(Na2SeO3),成稿前特意去超市調查了一下,果然是亞硒酸鈉。另外,補鋅補的是硫酸鋅!補鈣補的是沒有具體名稱的活性鈣!QB 2238.3-2005 強化營養鹽 硒強化營養鹽 中硒的加入僅僅是籠統的(以Se計)。亞硒酸鈉的分子量是硒的2.19倍,也就是說硒強化營養鹽 中加入的亞硒酸鈉是6.6-11 毫克/千克。亞硒酸鈉的毒性數據為:7(大鼠經口) ,7(小鼠經口)。單位:毫克/千克。這個數據比氰化鉀厲害多了!按照常規乘以100的安全系數,那么一個60公斤的人最大允許攝入量為4.2 毫克。而若每個人平均攝入12.4克食鹽,亞硒酸鈉的平均含量為8.8 毫克/千克,即一個人每天攝入0.11毫克亞硒酸鈉——這是一個多么可怕地數字!有機硒存在的問題是加入量很小(因而無法有效補硒),這么小的加入量使得混合時無法均勻。補硒還存在容易結塊,因為抗結劑加的多的問題。
食鹽中鐵的吸收率很低,未被吸收的那么高比例的廢物鐵對人體是有害的啊!食鹽中的補鐵劑有EDTA鐵、乳酸亞鐵、硫酸亞鐵等。同時添加鐵和碘會引起化學反應,使這兩種元素含量不穩定,或使食鹽出現異樣的顏色和味道。魏峰等指出從穩定性來看,NaFeEDTA適于在鐵碘營養鹽中的添加。對鐵強化醬油用質疑的比較多。鐵強化醬油用的就是EDTA鐵,而EDTA也是強絡合劑,所以危害極大。另外,鐵元素攝入過多也會導致慢性中毒,尤其是兒童。應該通過調節飲食來達到輕度缺鐵人群補鐵的目的,而對中重度缺鐵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采用藥物和食物相結合的方法。北京大學免疫學博士王月丹警告說,過量補鐵可能引發腫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1993年~2008年,聯合國食品添加劑委員會曾經先后三次召開會議,對鈉鐵EDTA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并且強調,這種形式的鐵僅限于缺鐵性貧血地區,鐵攝入不足并且貧血的人作為鐵的補充;過度強化和濫用可能存在潛在危害;并不推薦個體的普遍應用。在西方國家,政府以及食品企業都會對強化食品進行一個健康標識,使老百姓在選購中不但擁有“知情權”,也會進行更健康的選擇。美國規定凡是每個包裝中含鐵量達到或者超過30毫克,都必須在包裝上標注警告用語,提醒家長注意。而我國的加鐵醬油上并未進行相關的警告,這可能造成安全問題。
含鐵比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動物血、骨髓、瘦肉、魚類、芝麻、黑木耳、麥芽、油菜、莧菜、韭菜和菠菜等。這些我們可是遠遠比毛澤東時代吃得多得多,為什么缺呢?
在物質極大豐富,人民物質生活食平極大提高的今天,怎么很多很容易從食物中獲得的維生素(例如維C、D等)也缺得一塌糊涂呢?
請衛生部磚家從新調查研究,掌握自己的證據,不要盲從WTO等殺人組織了。
 
在事實面前,作者不得不承認,補XX也許真的是為了培養殘奧會冠軍。
 
細鹽中缺少微量元素與礦物質,同時,亞鐵氰化鉀有減少鐵、鋅、銅等微量元素的作用,一邊吃亞鐵氰化鉀,一邊補鋅,就好比砍掉胳膊再接上,一來一回增加了GDP。
 
2   “衛生部關于亞鐵氰化鉀安全性的答復”令人神共憤
衛生部關于亞鐵氰化鉀安全性的答復如下。
 
規范使用食鹽抗結劑亞鐵氰化鉀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三日)
 
針對有關(又是有關!)媒體(人民呢?)對食鹽抗結劑亞鐵氰化鉀安全性的質疑(僅僅是質疑?人民認為對人體有害,不該加!),有關(再見有關!)食品安全(必須還要有醫學專家、毒物化學家、生物學家、環境專家、法律專家、普通民眾!)方面專家(哪些磚家?多大范圍與規模?衛生部的意見呢?至少我們看到陳軍師和梁磚家的解釋就是故意殺人!)認為規范使用(它們危害人民的所在,就在于這種加毒方式是無法“規范”的。這種有條件的加害,危害是無法避免的。另外,在“規范使用”情況下“砒霜”還是中藥呀,“砒霜”添加在食鹽中,只要“規范使用”也與“食鹽抗結劑”一樣不會出現大問題!!!三聚氰胺還超標幾萬倍了,還好,亞鐵氰化鉀最多只能超標9999倍!)食鹽抗結劑亞鐵氰化鉀(如果企業或者銷售商不加亞鐵氰化鉀而是氰化鉀呢?)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亞鐵氰化鉀,俗稱黃血鹽,是國內外廣泛使用(世界上極少國家使用)的食鹽抗結劑,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及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歐盟都允許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它們不用)。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中允許其在鹽和代鹽制品中作為抗結劑使用,用于防止食鹽結塊,最大使用量為10 mg/kg,在產品包裝上應當標識(那為何暗藏這么多年?),可以標識為“亞鐵氰化鉀”或“抗結劑”(為何不明示?還要二者擇一?如果哪天使用另外一種劇毒抗結劑呢?)。
亞鐵氰化鉀中的鐵和氰化物之間結構穩定,只有在高于400℃才可能分解產生氰化鉀,但日常烹調溫度通常低于340℃(原來還差60℃,我們就全部被毒死了,趕緊在炒菜鍋瑞安個溫度計吧!),因此在烹調溫度下亞鐵氰化鉀分解的可能性極小。(和酸、硝酸鹽反應?和酸加熱?燒烤?光照?微波爐?當烹調以鹽或沙作為傳熱介質呢?當大量使用食鹽時呢?烤焦等意外情況呢?廚師、食品加工領域的工人有沒有什么異常情況呢?)
   我國推薦的食鹽每日攝入量為6g,考慮我國居民實際食鹽攝入量普遍偏高,按每人每天攝入15克食鹽計算,如果按照標準(超標呢?)規定使用亞鐵氰化鉀,每天攝入量為0.15mg。按照成人體重按60kg計,攝入量為0.0025mg/kg bw,遠低于人類的每日容許攝入量(0.025mg/kg bw)(每日容許攝入量從何而來?理論與實驗數據為何?如果攝入食鹽嚴重超標而體重又很輕呢(例如30-40kg,甚至是10-20kg的小孩呢?),例如30g甚至更高(這在中國還是很多的),和其它化學品的反應呢?對于特殊或者過敏人群呢?例如鼻炎、咽喉炎、高血壓、心臟病、精神病患者呢?中國的食鹽品種很多,是對所有食鹽都適用嗎?),因此按照標準規定使用亞鐵氰化鉀本身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衛生部關于亞鐵氰化鉀安全性的答復答非所問,避重就輕,過于簡練,似是而非,謊話連篇。如此簡練會不會是避免言多必失?衛生部某些官員及其御用磚家叫獸打著科學、營養和健康的旗號,行種族滅絕之實,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瘋狂程度,也到了人神共憤的群情激奮程度!
上面對“衛生部關于亞鐵氰化鉀安全性的答復”已經隨文進行了簡單評析,本書第一部分“食鹽添加劑的巨大危害”對其中的一些要點也進行了闡述,下面再給出其余部分的評析,如下。
 
2.1   侵犯了人民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食鹽里神秘的成分亞鐵氰化鉀,在暗藏多年之后,最近終于被印刷在了商品包裝上。這是第一步,尊重了人們的知情權。下一步該是取消這個成分。在日本等國,這個亞鐵氰化鉀是嚴禁用于食鹽等食品之中的。”
亞鐵氰化鉀為何暗藏多年?有什么見不得人的呢?亞鐵氰化鉀是從1989年開始加入到食鹽中,1995年后大規模加入,那時磚家叫獸和普通民眾尚有良心和責任感,所以那時標注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現在人民吃毒食時間長了,早已麻木,且都不愿出頭,都想坐享其成。
衛生系統為什么不公布什么機構和什么時間、誰審核了化學添加劑?為什么不公布審核檢測的時間、地點、負責人?為什么不公布化學添加劑審核檢測的數據證據?請問中國成為世界上使用化學添加劑品種最多,和首次食用大多數化學添加劑的理由是什么?憑什么要當這一不可逆轉危險試驗小白鼠?你們既然說化學添加劑保證無害,為什么全歐洲共同抵制?為什么高級干部特供商品沒有化學添加劑?請問這些磚家們及家人在吃化學添加劑嗎?鹽業公司的員工吃的食鹽和市場上銷售的一樣嗎?準備長期吃嗎、請拿出證據來!既然你們敢推廣,就應該帶頭吃,己所不欲勿施與人!請問專家,化學添加劑可以用來作為戰爭武器是吧?可以滅絕人種是吧?對于國際上宣傳的那些錯誤說法,比如各種各樣的證明所謂化學添加劑不安全的實驗證據,科學家、衛生部要正面反駁,把老百姓的疑問解釋清楚。
張啟發在2006年中國科協年會的開幕式上大聲叫喊:“轉基因食品是評價最透徹、管理最嚴格的食品”,“政府批準上市的轉基因食品絕對安全”。既然“評價最透徹”且“絕對安全”,那么為何又要“管理最嚴格”?  
臟啟發和美國猛山毒等公司至少發布了一些轉基因種子實驗檢測的數據,張啟發等以及農業部官員們也口口聲聲說他們做了這實驗和那檢測的,雖然至今沒有公布那些數據證明他們講的是真話。然而衛生部卻連口頭都沒說做了這實驗和那檢測的?我們注意到很多轉基因磚家做科普以消除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恐懼,我們也希望化學添加劑享有相同的待遇,希望有關部門與磚家叫獸做科普以消除人們對化學添加劑的恐懼。
人民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應該不是告訴你要么從8樓跳下,要么從7樓跳下,而是能否不跳樓!
 
2. 2  對亞鐵氰化鉀的使用情況與食鹽標準的質疑
2.2.1  世界上其它國家基本上不使用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世界上鹽的發展方向就是綠色天然了(而我國總是逆行)。鹽產品中除氯化鈉和營養元素外,無任何外來添加物,滿足人們追求食用綠色天然食品的時尚。鹽,越簡單越好,越傳統越好!在亞鐵氰化鉀的使用方面,國外與我國完全不同。二者的對比如下:
(1)多數國家從未使用過亞鐵氰化鉀。
(2)少數國家可能曾經短暫允許在工業鹽領域使用亞鐵氰化鉀做抗結劑,加入量比中國少得多(約為我國的幾十分之一到幾分之一)。且它們所用亞鐵氰化鉀的純度比我國高,亞鐵氰化鉀也只是國外抗結劑中的一種,而我國僅有一種。
(3)國外有很高比例的粗鹽,而我國基本上是細鹽。網上有人說香港不用亞鐵氰化鉀。本人為此特意請親戚幫忙購買了一些香港的食鹽,目前收集到的食鹽沒有發現有用亞鐵氰化鉀的。
(4)發達國家有機食品比例很高,例如,美國2009年有機食品銷售額高達2110億美元!2010年,美國59%的食物供應為有機食品,且這個比例還在上升中;而中國人能夠吃得上有機食品的人口比例連萬分之一都做不到。發達國家多數國民不是吃不起,而是有時會缺貨。有機食品是不加任何化學添加劑的!我國綠色食品不加氰化鉀,發達國家(別的國家也一樣)的任何化學添加劑的要求都比我國高得多,它們的綠色食品也是不加氰化鉀的。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基本上就是發達國家飲食的全部了!
綠色食品是指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的營養食品。我國的綠色食品分為兩類,即AA級綠色食品和A級綠色食品。與綠色食品相比,有機食品對大氣、水土等生產地的要求更嚴格、檔次更高。在農作物生產方面,綠色食品允許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可用化肥;畜禽養殖方面,綠色食品允許使用化學添加劑等;苗種選擇方面,綠色食品允許使用通過基因工程所獲得的種子、畜禽品種;產品加工方面,綠色食品允許使用化學合成色素,防腐劑等;原料基地選擇方面,綠色食品對一季作物監測即可認證、證書有效期長。而有機食品對上述各項均不允許使用。綠色食品不全是有機食品,其中的AA級才是有機食品。有機食品是來自最佳的生態環境的一種高品位、高營養、純天然、優質、安全的食品,是食品發展的總趨勢。
(5)如同轉基因一樣,美國使用化學添加劑一樣是用來清除黑人等垃圾人口的!美國可以通過精英教育、有機食品標識和價格來區分是否含有化學添加劑和轉基因成分,而我國是不標注的,我國造假猖獗,且價格和質量并沒有絕對關系(曾經與美麗傳說相伴,被認為是高級補品的血燕竟然是用糞便制成的毒物!“與大酒樓對食品添加劑的青睞相反的是,記者在武昌翠柳街上幾家小菜館的廚房里采訪看到,小菜館里的調味品大都"家常"--油鹽醬醋,一小老板說,“那些食品添加劑動輒幾十元、上百元,我們哪兒用得起。”http://www.echoto.com/info/content-18149-3-1.html”,另外的原因是小店缺乏專業調味的師傅)。霉國是百分之幾的人食用垃圾食品,而中國是99.999%以上的小白鼠食用。
(6)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的食品監督與檢測制度、檢測設備與技術比我國高明。
(7)我國食鹽中NaCl的純度低于國外,同時還加有可以和亞鐵氰化鉀劇烈反應的碘酸鉀,其它食物中有硝酸鹽。
(8)我國食品添加劑品種多到了監管部門也不知道和無法監管的程度,且還同時存在大量“非法”添加化學添加劑的情況。
(9)中國人的烹飪習慣使得亞鐵氰化鉀更容易產生危害。
歐美國家的人的炊事習慣與中國不同,歐美國家人是不用鍋炒菜的,而是以蒸煮、較低溫度烘烤、煎炸為主。所以他們的食鹽一般不會遭遇400度高溫。我國是“吃”的大國,烹調方式極多,情況復雜,例如當烹調以鹽或沙作為傳熱介質就很很可能碰到高溫多鹽的情況。有網友問“要是有人故意超過400度對鹽進行處理乍辦?”另一網友回到“不需要“要是故意”;我母親經常按照家鄉老法做椒鹽:在鐵鍋里將食鹽炒至冒煙,然后放入花椒一起炒,片刻起鍋。在這個過程中,抗結劑是否會分解出氰化鉀??”我國在食品中大量使用硝酸鹽和明礬,而這兩種物質是可以和亞鐵氰化鉀反應的。和硝酸鹽反應生成的物質似乎毒性很大,和明礬反應的結果不詳。由于烹飪方式的多樣化和我國工廠的血汗性質,廚師、食品加工領域的工人碰到異常情況的可能性比國外高得多!我國在有關人身安全的領域一向以大膽著稱,什么新技術都敢嘗試,例如高鐵。食品和烹飪領域也一樣,有很多新型的食品制造和烹飪技術被開發出來,這里面有沒有導致亞鐵氰化鉀特別有害的呢?以下人等是非常危險的:(1)經常燒焦;(2)經常吃燒烤;(3)經常油煎、油炸;(4)廚師。
在我國食鹽的用途非常廣泛,除了食品領域外,還有醫用。醫用包括醫院使用和家庭使用,家庭使用如鹽浴、泡腳等。因此,鹽的品種有:食品加工業用調味鹽、鹵制鹽、炒貨鹽、蔬菜洗滌鹽、醬腌用鹽;家用消毒鹽、保健鹽,如藥用敷鹽、潔面鹽、足浴鹽等;其它鹽類,如畜牧鹽、化雪鹽、軟化水用鹽等。有些人喜歡用食鹽漱口,如果剛好有出血(現代人體質差,這個很常見),這么高濃度的亞鐵氰化鉀短時間和口腔傷口處接觸會有什么后果呢?
(10)我國大多數國民服用中藥,而中藥成分復雜,存在與化學添加劑反應的情況。
(11)我國的食鹽行業行風令人擔憂。
陳君石表示,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督出來的,更不是檢測出來的。關鍵還是要靠企業自律。“食品添加劑說到底是道德問題。”食品行業肯定是令人擔憂的,如果從我的本行和我所知道的與食品有關的化工行業和化工廠的情況就可以簡單認為中國的食鹽絕對不安全。從中國的道德崩潰也可不用大膽推測就可知。中國人往往自己一身綠毛,卻希望別人是好人。所以,我們還是要擺事實,講道理嘛。請讀者看看參考文獻之“2 食鹽行業行風敗壞”中所舉業內人士的說法。
 
2.2.2  大領導不吃化學添加劑、出口食鹽和在華外國精英拒絕亞鐵氰化鉀
一、大領導不吃化學添加劑
下面是祝詠蘭主任在中央國家機關特供產品授牌儀式上的講話(節選)。
我們臻選“中央國家機關特供”產品條件非常嚴格,要求重點在其 “安全性”和“營養性”。當前最為安全的食品當屬有機食品,用返樸歸真這四個字來形容它一點都不過分。大家都知道目前常規種植業大量施用農藥和化肥;在常規畜禽養殖過程中則普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常規淡水或近海養殖的水產品又被各種水污染所侵蝕。這些成分殘留在最終產品(各類蔬菜、肉類、奶制品)中,人食 用了這些產品后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有機食品的生產必須完全按照作物、牲畜在自然環境中的生長規律進行,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農藥、 生長激素、無污染,不使用化學添加劑、防腐劑,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并經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我國綠色食品的AA級就是參照有機食品的標準而生產的。凡是上述環節有一項不達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有機食品,更不能入選為“中央國家機關特供”產品。
二、出口食鹽不含亞鐵氰化鉀
不僅不含,而且價格低。政府對于將質優價廉的食鹽發給員工或者賣到市場上還要重罰——華人與狗不得吃!
有資料表明,我國在綠色食品鹽中設定不加亞鐵氰化鉀的目的就是為了出口給洋大爺。
三、奧運會、世博會拒絕亞鐵氰化鉀
如同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大運會拒絕轉基因食品,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以防止恐怖主義的級別保證食鹽安全,以防短期來華的外國友人誤食亞鐵氰化鉀。
 
2.2.3  對食鹽和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的質疑
(1) 對照《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條第(七)項“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規定,“抗結劑”不是通用名稱,請衛生部作出解釋。
(2) 《食用鹽國家標準( GB5461  2000) 》和《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都指出“食鹽中添加抗結劑亞鐵氰化鉀,最大使用量0.01 g/kg,以亞鐵氰根計”。在生產和生活中,顯然是“以亞鐵氰化鉀計”要方便得多。另外,“以亞鐵氰根計”和“以亞鐵氰化鉀計”差別很大,以亞鐵氰根計是以亞鐵氰化鉀計的2倍,也就是意味著實際上食鹽中亞鐵氰化鉀的含量是20 mg /kg!隨便找一個買鹽的人,無論是否學過化學都會以為是“以亞鐵氰化鉀計”。另外為何不少檢驗人員、工商管理人員和食鹽行業內部的人也往往認為是“以亞鐵氰化鉀計”?請問衛生部為何故意混淆,隱瞞真實含量以使得亞鐵氰化鉀的含量看起來低一些?
    (3) GB2781-1 “食用鹽衛生標準”和GB5461-92“食用鹽”二者的理化指標(有害元素)差異甚大,尤以氯化鈉指標的差異更為顯著: GB2781-1指標中有硫酸鹽、鋅、鎂有害元素(依據是這三項有害元素指標對人群的危害性很大,且食品中反映較為敏感)的項目,而GB5461-92中沒有,后者中有抗結劑亞鐵氰化鉀指標,前者則沒有。什么原因和理由要加入高毒物質亞鐵氰化鉀?相關證據呢?有害元素(如鋅)又是何時變成有益的補呢?假定后來加入了所謂生物活性物質(例如加入有機鋅),食鹽中存在的有害的鋅怎么就沒有了呢?可是還有一個問題,1992年時還沒有能力加入有機鋅,怎么當時就沒了呢?且GB5461-92中還允許水溶性雜質達3.6%。需要指出的是,現在補鋅很多還是補的硫酸鋅。
    (4) GB5461 2000相比GB5461-1992質量判定有所寬松。食用鹽新國際技術指標有所變更或者是提高,而判定規則也作了調整,原標準中任一項指標復檢不達標判為不合格,新標準中判定原則規定粒度、白度、水溶性雜質項中,有兩項不達標才判為不合格。不是說改革中碰到的問題要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嗎?怎么越改革越退步啊? 
    (5)GB5461 2000為什么不檢測Cu、Cd、Hg、Ba(測定Ba只限于以天然含鋇鹵水為原料制得的食用鹽)?
    (6)GB 25581-2010食品添加劑 亞鐵氰化鉀(黃血鹽鉀)僅僅檢測亞鐵氰化鉀、氯化物(以Cl 計)、水不溶物、鈉、砷、氰化物、六氰合鐵(III)酸鹽!而且氰化物和六氰合鐵(III)酸鹽還是非常粗糙的定性檢驗。另外,檢驗中很多物質如氨水、高氯酸溶液、硫酸溶液、氫氧化鈉溶液、三氯化鐵等具有強刺激性、毒性或腐蝕性,操作時須小心謹慎! ——這如何保證分析人員不偷工減料?
 
2.3  衛生部御用磚家的答復缺乏基本科學常識
2.3.1  鄭州晚報 “食鹽中有種叫亞鐵氰化鉀的抗結劑”一文節選
 2009-08-13
http://news.sina.com.cn/c/2009-08-13/025616113253s.shtml
 
加熱后可能會分解出有毒物質 
專家:含量不超標即可放心食用,我國還沒有超標記錄。 
 
【網帖曝光】 食鹽內藏著神秘抗結劑 
昨日,帖子《食鹽中神秘的抗結劑》在凱迪社區的點擊率超過了4.7萬。記者搜索發現,此帖早在去年11月就曾出現在網上,網友“快樂山水”最近將此帖轉到凱迪社區后,食鹽中添加抗結劑的問題再度引發關注。 
網帖中稱:“市場上的鹽里有一種神秘的抗結劑,是亞鐵氰化鉀,很毒的東西。”什么是抗結劑?帖中解釋:“現在我國食鹽中添加的抗結劑叫亞鐵氰化鉀,是鐵和氰形成的配位化合物,俗稱黃血鹽,易溶于水。亞鐵氰化鉀在空氣中穩定,加熱至70℃失去結晶水,強熱后分解,這種化學品本身是低毒品。但亞鐵氰化鉀受熱會分解出劇毒物,與酸反應有劇毒物生成。也就是說,炒菜時加醋或西紅柿等酸性食物,再加了鹽,就會分解成劇毒氰化鉀。亞鐵氰化鉀在‘綠色’標志的食品中禁用,一般食品中其加入量限為10 mg/kg。” 
此帖一出,網民們紛紛表示“太震驚了”,很多網友還發現,市場上食鹽并未在包裝上說明抗結劑的成分和含量。 
【記者調查】 包裝上未標抗結劑成分 
廣東省鹽務局宣傳部負責人馮啟明前日說,廣東食鹽中的抗結劑含量完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一般沒有必要標明”。而廣東省質監局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食鹽的特殊性,其產品的包裝等均有專門的行業規定,不在質監部門的監管范圍內。 
然而,根據國家2009年6月頒布的新《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包括食鹽在內的相關食品,必須對其添加劑的用量、使用范圍等做出詳細說明。 
【網友反應】 擺出真相才能消除恐慌 
根據網絡調查,記者發現,絕大多數消費者購買食鹽時并不留意包裝袋上的說明,一般只是看看生產日期。網友“方便面”說:“我從不仔細查看外包裝的說明表,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抗結劑。”網友“知難而進”稱:“平時買鹽只看加碘之類的標注,但沒留意過抗結劑之類的說明。” 還有網友表示,現在食品添加劑備受關注,只有越清晰、越準確的標簽說明才能消除消費者的恐慌。抗結劑是否有害?含量多少算安全?這些普通老百姓基本不懂,正是這樣的“常識盲區”,才容易滋生一些另類的聲音,“只有將所有的真相擺在大家面前,人們才不會因無知而恐慌”。而網友“1314”則反問道:“食品添加劑的含量是以國標為準的,但有幾個包裝袋上會把這些標準印出來?就算印出來,又有幾個人能看懂?就算能看懂,又有幾個人會去檢驗一下?” 另外,記者還詢問了一些銷售食鹽的工作人員,他們也基本不了解抗結劑的相關知識。 
【專家解釋】 抗結劑未超標不會中毒 
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食品工程系曾慶祝教授解釋,我國食品中允許添加的抗結劑有多種,其中包括亞鐵氰化鉀。對每一種抗結劑,國家都經過毒理學試驗(有嗎?在哪里?),因此只要添加的抗結劑沒有超范圍或超過規定限值,都可以放心食用(這一結論可以由毒理學試驗推導出來嗎?)。但一旦超標,則肯定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廣東省疾控中心理化檢驗所所長梁春穗表示,目前在我國的食鹽中未發現有抗結劑超標的記錄(真的嗎?),也沒有發生過市民因食用食鹽而中毒的事件(證據?)。他介紹,日常市民每天食用的鹽大約為6g~10g,按照國標最大值10 mg來算,一天也只會攝入0.1 mg的亞鐵氰化鉀。該物質一般難以分解,即使全部分解,分離出含毒的氰氫根也不到0.1 mg。而亞鐵氰化鉀的致死量是50 mg~100 mg(我的媽呀,這么毒?),氰氫根的致死量為20 mg。這表明,日常食鹽中的抗結劑即使全部分解,離致死量也差幾百倍。而且氰氫根是劇毒,一般中毒立即見效,毒素不會像三聚氰胺一樣慢慢沉積(亞鐵氰化鉀造成的損傷是累積的,亞鐵氰化鉀和微量元素生成的沉淀也是可以累積的)。據《新快報》 
 
亞鐵氰化鉀……有游離酸或酸性鹽存在時,加熱至40℃~50℃(人體內溫度是37℃,與之極為接近),可釋出對人體有害的氰氫酸(HCN);強烈灼燒時分解放出氮氣,并生成劇毒氰化鉀。據了解,亞鐵氰化鉀可經消化道吸收。經大、小鼠實驗表明,由于氰基與鐵結合得很牢固,因此一般情況下毒性低,可迅速經腎小球過濾而排出。但是,本品過量時可引起腎臟損害,尿中排出大量糖。
 
2.3.2  對衛生部御用磚家的點評
2.3.2.1  衛生部御用磚家的科學素養極差
(1)毒物的毒性有急性、亞急性、慢性
磚家認為只要吃了不立即死就是無毒。磚家眼中只有急性毒性,難道沒聽說過毒物的毒性有急性、亞急性、慢性嗎?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兩種摻毒:其一,直接在你的鍋里碗里投放砒霜,你吃喝一口立馬吹燈拔蠟、蹬腿玩完。其二,在你的牛奶里添加三聚氰胺或在你的面粉里添加化學添加劑,你吃喝完過上那么一陣子,再大頭娃娃、面如白粉、肚子成化學坩堝。鈍刀子割肉殺人,目的是使獲利的過程更長久些。至于你痛苦的死活,當然不在殺人者考慮的范圍之內。與之相較,投放砒霜令你一命嗚呼,無異于人道的、慈悲的安樂死了。可悲的是,中國人只能選擇前者。此外,你沒嘛任何選擇。”
“遺憾的是,不少民眾以不懂技術為托詞,面對非天然的化學、轉基因之類食品的危害與目前的食品危機,態度消極,懵懵懂懂,渾然無所謂。他們往往事后都不清楚,也不想清楚發生了什么,以為當時沒倒下就是安全。”
(2)人的食品安全數據不可以從大鼠實驗數據直接推算出來
我國的食品添加劑安全攝入量是按照大鼠的半數致死量(還不一定有)的若干分之一來設定,照此邏輯全球800萬種化合物,我們至少可以加入幾十萬種!Pb、Cd、As、KCN、二惡英等稀釋到一定濃度也是可以加的了?大鼠和人是一樣的嗎?有沒有猴子實驗、人群實驗、流行病學調查實驗(我國一向喜歡拿13億人直接做實驗,這方面的數據應該很多,而國外則極度缺乏——今后還可以用這些數據創匯!)。至少人民知道,過敏那是一點點都受不了!能引發過敏癥狀的添加劑種類目前已經診斷出來的有10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有防腐劑、胭脂紅等色素、糖精、香料等添加劑。而由于食品添加劑引起過敏的兒童較多,且每年都有遞增的趨勢。
影響毒物作用的因素有:(1)毒物本身:劑量、理化狀態、毒物間的相互作用(協同或拮抗)、性狀變化等。(2)機體方面:年齡、體重、性別、健康與營養狀態、過敏性、習慣性和成癮性、體內蓄積。人鼠論對所有毒物和人都成立嗎?
從大鼠推到人,三聚氰胺和KIO3都已經失敗了,難道還要再次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嗎?錯一,錯二,不可錯三,前面兩次失誤尚且無法糾正,后面接著來還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嗎?
(葉艷,王琨,張璐. 飼以不同碘劑的大鼠甲狀腺功能比較. 中華醫學會地方病學分會第6次全國地方病學術會議 2007.11.27 :293。 KI和KIO3兩種碘劑對大鼠甲狀腺功能的影響是一致的(作者評價:二者從理論上看顯然不同,KIO3是氧化劑,KI不是)。…..同時,從Wistar大鼠至少可以耐受10倍于生理需要的碘攝入量,可以推斷出:我國目前實施的以KIO3為碘劑的食鹽加碘是安全的)
(3)毒物限量標準過低
翻翻毒物類書籍,很多毒物的慢性毒性劑量都小于急性劑量的幾萬到幾百萬分之一。
如果攝入量很少,不足以危害健康?那些使用量很少的食品添加劑是不是就不用檢測了?什么原料都可以食用?例如糕點中的某些著色劑,例如鐵紅?亞鐵氰化鉀為何指出只能用食品級原料,亞鐵氰化鉀都很少了,雜質豈不是更少?更加沒有危害?即使雜質全部是氰化鉀也沒關系啊!按照衛生部的理論只要量少就沒問題,而且有關磚家解釋即使全部分解也沒什么問題,那不如直接加氰化鉀得了,更直接。
(4)毒物的作用通常不會從安全瞬間突變到不安全
毒物的作用并不是從所謂安全值之前的0突變到安全值之后的可觀數值。假定最高限制為1,那么攝入0.9一樣有害,只不過差距很大罷了。例如0.9時是10000個人死1個人,1時可能就是10000個人死2個人。此外,絕大多數毒物的作用閥值是估計的,不可能是真正的閥值。因此,那種剛好在衛生部設定的安全值劇烈變化的可能性幾乎為0!衛生部及其御用磚家沒那個本事找到作用閥值,他們的主子也一樣。
“在通常的污染毒素安全概念中,都有一個“不得超過量或者比例”的提法。也就是說,在正式宣傳中,只要這些毒素和污染物質少了,就安全了。真的是這樣嗎?事情恐怕并不是這樣。在美洲有一種豹蛙,因為發生了變異而瀕臨滅絕,經過普查是因為除草劑(這也是西方文明的標志)污染導致的。但是在調查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當除草劑深度過高時,反而不會引起變異,為什么呢?科學家的結論是:因為濃度高時,豹蛙本身的免疫保護系統可以及時察覺這種毒素而進行抵抗;但是濃度低時,因為無法引起免疫保護系統的反應,反而給身體造成了危害。這些科學家的結論是:也許目前我們關于食品污染安全的整個觀念,都是錯誤的。沒錯,就在不知不覺中,可怕的變異就在發生,直到某一天,一切不可挽回。” 
 
2.3.2.2 衛生部御用磚家叫獸禽獸不如
衛生部及其御用磚家劣跡斑斑、前科累累(參見“從食鹽添加劑的巨大危害看衛生部某些官員的種族滅絕行為”)。尤其是中國食品安全第一人,食品強化辦公室主任,973食品安全領域首席磚家和唯一院士,力推K4Fe(CN)6的陳君石已經被大量事實和分析討論證明為中華五千年來最大劊子手,超級大漢奸。參見有關文獻。
踢黑人的球. 中華五千年最大劊子手——大漢奸陳君石. 漢族網『揚忠懲奸—英烈版』. http://www.hxwm.net/thread-47778-1-1.html。 
    陳君石院士應辭職道歉. http://www.dianping.com/group/creationga/topic/407883.2008-10-14 
    三十河北. 陳君石掌管中國公共廚房,人民不放心!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28320990
 
2.4  中國相對外國存在一些對健康不利的附加因素
2.4.1  中國到了最缺德的時候了
我國在飲食方面沒有任何道德禁忌:在中國有一座專門加工處理塑化人類尸體的工廠:哈根斯生物塑化(大連)公司。德國獨資企業,1999年成立,注冊資金800萬美元。在大連高新技術園區擁有一個研發中心,以及固定、解剖、鋸切、脫水、脫脂、定型硬化六個標本制作車間。據悉全世界已有2000萬人次看過“哈根斯人體標本展覽”。此展覽已經為哈根斯盈利超過10億美元。所有的尸體展品均來自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人體標本加工廠。這樣的工廠在德國,甚至在整個歐洲,由于宗教、倫理、道德、法律的等因素,都很難成氣候,而在中國大連生產經營十幾年,紅紅火火,順風順水,真是讓人嘆為觀止——人,應該有所敬畏!社會,不能太稀爛!(全球最大的“尸體加工廠”.  http://blog.sina.com.cn/xiulang888)
一位年輕的中國母親和她的8個月嬰兒的干尸
 
從碘酸鉀事件可以看出衛生部、鹽業總公司從未將人民的健康放在心上,說之故意殺人一點都不過分。碘酸鉀事件也可以看出鹽業內部亂象叢生、道德敗壞,如同轉基因磚家幾乎沒有人站出來說句公道話,鹽化企業內部那么多人,那么多年也沒有!由此可見,中國人性之墮落!
中國的知識分子普遍浮躁,以錢為本,假、大、空,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者大多數存在嚴重的造假行為,人文科學更加嚴重。知識分子普遍抱著跟著領導走就是對的態度。知識分子已經無力自我救贖。請看最著名的“人口專家”李小平的大作:(1)《笑迎人口老齡化,老來我自有安排》:車到山前必有路,無路我就跳大江。反正早晚是一死,人生不過夢一場。(2)《善意的勸告:真話應少說》:既生在中國,真話應少說。須知碗中肉,常賴嘴定奪。另一首是《理直氣壯說假話》:志新因言割喉管,羅克因語腦開花。茍且偷生真要義,理直氣壯說假話。
(注:張志新和遇羅克是改開搞派吹捧的兩個反對文化大革命的人渣。)
 
中國人自私已經失控。磚家叫獸的話能相信?中國的科研人員大多造假,研究生更為嚴重。那些所謂學者在實驗室里搗鼓幾天就能直接給人吃?迎合ZF給國人下毒的人格次太郎們更是垃圾中的垃圾!如果是一個實驗室的很不成熟的成果讓私營企業使用,企業主肯定敲掉研究者的腦袋。
“既然要推廣某種事情,支持方就應該回避,應該讓反對方毫無顧忌、暢所欲言地充分發表自己的反對理由,也就是化學添加劑食品的危害性及將來潛在的風險性。”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2.4.2  中國食品添加劑的原料與標準嚴重依賴于國外
    我國97%以上的食品含有添加劑。我國批準使用的品種已達2300多種(而歐盟只有幾百種),但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品種不到300種,近四成企業放食品添加劑憑手感。““一滴香”絕非孤軍作戰。我國目前大小企業生產1000多種香料,卻只有40多種國家標準。”近年來發展較快的復合食品添加劑也沒有產品質量標準。此外,另一大難處就是標準模糊。與我國做為轉基因和添加劑大國地位極不相稱的是,國內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原創性的研究幾乎沒有,基礎研究非常薄弱,絕大部分還是引用國外成果。
“釀酒輔料通常是指釀酒酵母、果膠酶、澄清處理劑、陳釀處理劑、酒精發酵酵母營養劑、過濾助劑、穩定劑等等。葡萄酒輔料在國內的使用和興起有近三十多年的時間了,由于葡萄酒輔料技術涉及到發酵工程、遺傳工程和基因工程等多門學科,科技要求很高,相對于國外的先進技術,國內在釀酒輔料開發方面還處在起步階段,在輔料的使用上也通常依賴于國外的產品。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使用的釀酒輔料還多為進口產品,世界上著名的輔料生產企業如法國的拉氟德(LAFFORT)公司和拉曼(LALLEMAND)集團的系列產品在國內均有代理商。這些輔料生產企業均有百年的歷史,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卓越的產品,還具備完善、專業的服務體系。擁有獨立的葡萄酒實驗室,由釀酒專家、化學生物專家組成的研究隊伍,可以為客戶的疑難問題提供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并且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開發適應市場的新產品。”
 
2.4.3  衛生部的理論基礎錯誤、數據來源不可靠
2.4.3.1  衛生部的理論基礎錯誤
我國在食品安全領域特立獨行,膽大妄為。古人云“藝高人膽大”,中國的磚家叫獸一定是有什么特別高明的理論支撐了。不過,食品安全磚家總是將有中國特色的安全理論藏著掖著,秘不示人。作者只好幫群畜總結,參見“從食鹽添加劑的巨大危害看衛生部某些官員的種族滅絕行為”(漢族網,2010-12-18. http://www.hxwm.net/viewthread.php?tid=51453)之“中國夢時代食品安全十大基礎理論”(中國人目前的狀態可以概括為一個詞——醉生夢死。所以稱當朝為夢時代)。
 
2.4.3.2 衛生部的數據來源不可靠
我國的食品添加劑安全攝入量是由企業能做到的程度倒推出來的?還是其它什么途徑得來的?理論與實驗數據為何?
“衛生部之所以反對,我原以為他們已經委托下屬機構做了多年的觀察試驗,已得出結論是增白劑是無害的了。想不到的是他們主要依據的標準卻是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聯合委員會(JECFA),一個典型的被歐美控制的委員會。衛生部門的專家該破一破“歐美標準”的神話了,應該換一換專家庫了,那些專家依據的標準很可憐,過去我們已上了太多的當,吃了太多的虧。有一批專家,包括嚇人頭銜的院士,動輒以歐美為標準,認為這個東西歐美就這樣規定的,就安全了,盲目迷信歐美標準是錯誤的。”
李里特說,“我國在食品添加劑問題上,存在著盲目的拿來主義思想,正是由于缺乏對食品添加劑自主客觀的判斷,才造成了過氧化苯甲酰在中國多年的去留之爭。” “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傷害肝臟,而我國乙肝患者及攜帶者達1.2億之多,而且每年還要增加大約900萬人”。
我國食品安全數據都是來源于世界衛生組織等美國人控制的殺人機構。世界衛生組織及御用磚家劣跡斑斑、前科累累,尤其是2009年以來,我國人民深深地體會了偉大導師毛主席的教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世界衛生組織只要在1000件事情中有一件誤導就足以殺人,例如10000萬種化合物只要有一種常見化合物誤導就足以滅絕一個國家。我們現在離開外國人就活不下去了,但是為什么世界衛生組織要求比較高的就不引入到國內呢?既然證據一定要來自美國,但是來自美國對下毒之方不利的則不予采納。例如轉基因推手的主子早已認賬第一代轉基因失敗,但是張啟發等避而不談,膿液部死不認賬。我國是一個接鬼和國情快速轉換的國家。通常是該“接軌”時不“接軌”,不該“國情”時卻“國情”。
歐洲和美國也是不同的,總體上,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比JECFA(JECFA的評估觀點是根據美國的數據得出的)要求更高,數據更客觀,而美國有太多假的數據。為什么我們只選用JECFA數據,而不選用EFSA的數據?還有,它們的數據和資料不需要重新評估?
中國病理學會主任委員韓馳認為,國外并不以JECFA為唯一標準,而且這個標準也不一定適合中國,因為“生活方式、環境、飲食習慣、體內的基因狀況都不一樣。
對于亞鐵氰化鉀,衛生部說人類的每日容許攝入量是0.025 mg/kg bw,然而1973年WHO的原文是“Estimate of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for man,0-0.025 mg/kg bw”,這里有個問題, WHO是估計,不是確定,0.025 mg/kg bw是每日最大可能容許攝入量而不是每日容許攝入量!WHO所用數據是60-70年前做出的。不是從1978年開始就是科學的春天了嗎?怎么32年春天還抵不上10年浩劫的冬天呢?
為什么不按照GB15193.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做完整的評價呢?凡是食品材料中使用的原輔材料,不是僅做一個急性試驗、得出一個LD50或最大耐受劑量(MTD)數據就夠了的,因為急性毒性試驗只知道在短期引起急性中毒導致死亡的劑量,卻無法知道長期的慢性中毒情況,無法知道潛在的致畸、致癌、致突變情況,無法知道潛在的遺傳缺陷和基因變異的情況,也無法知道潛在的血液學、生化學、組織學和解剖學上的變化情況。急性無毒不等于慢性無毒,不等于累積無毒,也就是不等于潛在無毒。所以,凡是食品材料中使用的原輔材料,除了必須做急性毒性試驗,最起碼要知道它的半致死劑量(LD50)為每公斤體重多少毫克,或MTD為每公斤體重多少毫升(毫克)之外,還應該按GB15193-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試驗程序和方法》,去進行全面、嚴格的檢測,確認為“實際無毒”或更安全的“無毒”級物質后,再用到食品藥品之中來為好。
 
3  食鹽加入亞鐵氰化鉀疑為美國人的陰謀
3.1  霉國滅絕以中國為首的劣等人口計劃正在加速進行
3.1.1  共濟會清除垃圾人口的計劃
1972年全球思想庫羅馬俱樂部發表的《增長的極限》里描述了人口過快膨脹的恐怖預言。1974年,約翰·洛克菲勒三世授意,尼克拉親自布置,基辛格主持起草了美國《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它是美國政府的官方政策。“這一政策的理論出發點是:大多數高質量的礦藏位于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數量過多的‘劣種人’妨礙美國獲得充裕的、廉價的原材料,必須除掉這些高速增長的人口才能保護美國利益”。“基辛格明確提出:美國要將糧食援助作為‘國家權力的工具’,對那些接受援助的國家來說,要么絕育要么換餓”。  
1995年9月27日,在霉國舊金山曾召開秘密的“費爾蒙特飯店會議”。該會議認為:由于世界人口的過剩,世界將分化為20%的全球精英和80%的人口垃圾。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是采用布熱津斯基的“喂奶主義”:“棄置和隔絕那些無用而貧窮的垃圾人口,不讓他們參與地球文明生活的主流。僅由20%精英將一些消費殘渣供給他們茍延殘喘。”;二是設法逐步用“高技術”手段消滅他們。所謂“高技術”手段包括“干凈”核子技術,遺傳基因武器技術以及生物武器技術等。也就是說,現在已可以使用較“人道”的方式(而不是維斯康辛集中營的焚尸爐),非血腥地、大規模地消滅劣質人口和文明。核戰爭中沒有勝利者,大家同歸于盡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于是,最好的武器就是基因武器,因為基因武器可以有選擇地對垃圾人口進行清理。生化戰爭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度的隱蔽性,被攻擊者稀里糊涂不知道下毒手的敵人是哪個。無疑,轉基因主糧,將成為21世紀霉國征服中國、腐敗精英集團控制中國社會的“基因核武器”。“2001年9月,位于美國加州圣地亞哥的一家生物技術公司Epicyte宣布創造了轉基因玉米的終極版本—避孕玉米”。“研發殺精玉米的公司Epicyte的總裁Mitch Heim表示,該技術對世界的‘人口過剩’問題可能提供解決方案”。“Epicyte公司與杜邦公司及先正達公司已達成合資協議來推廣這一技術,預計殺精玉米可于2007年前投入市場。”“美國農業部支持和資助了該項研究。從此以后,殺精玉米話題從媒體上消失,變得諱莫如深!”  
奧巴馬對中國的私有化改革者和主流媒體說:“如果中國人過上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生活,對人類將是悲劇和災難”。毛主席曾說“西方不允許中國走他們的資本主義的道路”。
 “西方的政治精英集團認為按照目前世界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人們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地球資源和生態根本無法承載一個人口不斷遞增中的人類世界負擔。就在我們中國人還像經濟動物一樣天天在做著GDP的奴隸時,一個迫在眉睫的世界自然資源危機,它們“預察到”這個“人類終極危機”的不斷迫近,如今年2月在倫敦被知情者透露出來的盎格魯·撒克遜計劃,作為西方政治和宗教核心組織的共濟會的預謀和策劃,這個計劃宣布了核戰爭和生物戰爭時代即將到來,并且冷酷無情地宣布:對未來的戰敗者將在種族上進行滅絕性的大清洗!而這個大清洗必然首先是大清洗華人。因為,今天的中國是共濟會要進行的有色人種清洗的最大障礙。——中國不但是占領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最多國家,而且是有色人種中具有健全工業體系、文化體系、國防體系和核武體系的大國,從而是唯一有能力以國家體系與雅利安人從經濟、政治、文化上進行全面抗衡的有色人種大國。因此,在共濟會神秘長老團的領導下,西方政治精英集團首先要對中國展開金融戰爭、生物戰爭,甚至包括在準備著發動核戰爭,幾乎就是一個必然。” 
美國為了讓別的國家上當,在自己本國也種植了大量轉基因生物,本國白人也有部分直接或間接食用了轉基因生物,人均壽命也大受影響,另據報道,美國本土的蜜蜂也大量死亡(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蜂窩減少29%,2008年減少36%,2007年減少32%。),照這樣發展下去,蜜蜂很快要滅絕了,美國也活不長了,那么美國人也很快要發動戰爭了。付出巨大,產出也必然巨大,美國所謀者遠大啊。古人云“殺敵三千,自傷八百”,自傷八百是為了殺敵三千!
另外,很多人認為打著‘健康’、‘先進’、‘高科技’、‘吉尼斯’等旗號的疫苗也是霉國西方勢力侵華滅華戰略的一部分(2010.04.30由比爾• 蓋茨證實)。 ‘疫苗’問題絕非山西一省,是全中國!絕非個別,是大部分,絕非‘疫苗質量’、‘官商勾結’可以簡單解釋,而是有系統,有組織,有預謀地降低中國新生嬰兒質量。只不過,有些孩子的反應大,病變明顯,導致終身傷殘,有些孩子的病變反應不明顯,不易被察覺,或不被檢測儀器,檢測方(醫院們)承認為是病變(因為據說,醫院們指定的檢測指標顯示正常,他就正常!),或病變危害在短期內不見,長期后,注射方不認為是‘疫苗’所致。被注射的孩子家長也想不到當初已被下毒。注射方壓根沒辦法掌握‘疫苗’的安全。某些洋人操控的‘疫苗’制造機構是當代731。在德國,臺灣都有同樣情形。人畜同殺,這就是美帝的戰略路線圖:兒童疫苗接種→各種農藥→各種食品添加劑,食物漂白劑,防腐劑→各種生物武器,如SARS→轉基因,如轉基因大豆油,轉基因主糧。一但美帝動手,中國瞬間成為人間地獄。
霉國的生物武器水平全球最高。SARS、H1N1等已經證明霉國具備制備只針對中國人的超級病毒的能力。通過理論分析結合動物實驗、人體實驗開發出武器級疫苗是可行的(任言實. 請看美國的少年兒童狀況. 《人民日報》1996年2月23日之“十一、拿兒童做活體試驗”)。另外,霉國每年向中國“收養”5萬名兒童。
美國人想滅絕中國人都想瘋了,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培養的袁隆平的一個作用就可能是減少人口!(參見拙作“揭穿袁隆平轉基因推手的真實身份(修改稿)”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7/247634.html)。
很顯然,國內某些精英高層也贊同清除垃圾人口。
 
漢族人的基因早在5000年前就已經很穩定。改開派30多年來一直宣傳漢族是融合而來的,這已經被歷史學、人口學、基因學證明是錯誤的,漢族不是雜交過來的,是自己生出來的。中國多數少數民族是從漢族中強行分拆出來的,很多還是近些年漢改少而來。其它少數民族也大多有很高比例的漢族血統,因此一旦有事,那就是一鍋端的局面。霉國利用轉基因意圖消滅黑人,但是黑人基因復雜,總有存留,霉國白人自身也是雜種。
我國使用亞鐵氰化鉀的范圍、時間、數量乃至亞鐵氰化鉀本身的毒性上都遠遠高于外國,對人民身體健康的破壞極大,再加上其它有毒添加劑太多,僅僅是化學添加劑就可能導致滅種!
 
3.1.2  與“共濟會清除垃圾人口的計劃”相關的文獻
(1)踢黑人的球的“中國危局析及對策研究——中國國情教育入門教材”( http://www.hxwm.net/viewthread.php?tid=56516&extra=page%3D1. 發表時間2011-5-28)論證了美國及漢奸滅絕中國的決心及其原因。
(2)凜然. 轉基因主糧事件,我以我血薦軒轅. 烏有之鄉 ,2010-11-21.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011/196858.html.
(3)一位臺灣學者震撼披露:基因改造,一項遏制全球人口增長的陰謀計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jjvz.html 
(4)康德衡. 印第安人的命運降臨華夏--論美國生物戰陰謀(舊文). 烏有之鄉,2010-9-25.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009/183564.html
(5)周子鈞. 陰謀危情——正在展開的滅華毒網. 烏有之鄉 ,2011-4-11.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4/226355.html
(6)《生化超限戰》一書敲響的最為振聾發聵的警鐘,當屬對孟加拉國國飲水砷中毒慘案的深入剖析。上世紀70年代,在世界銀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倡導下,孟加拉國政府在很短時間內改變了人民飲用地表水的傳統習慣,挖掘了超過2000萬口水井。但是80年代起,發現這些水井里的砷含量超標,到2010年,孟加拉國超過7700萬人的飲用水是被砷所污染的, 1/5的人口死亡與砷中毒有關。 
  孟加拉國地質構造的特點使得地下水富含砷元素,孟加拉國人不知道這個事實,但是千百年來孟加拉國人并不飲用地下水,所以相安無事。在國際機構的推動下,孟加拉國貿然改變傳統飲水習慣,造成全民被砷中毒所危害,教訓不可謂不深刻。這個災難,是偶然的,還是人為策劃的呢?在美國指導制定全球人口政策的《第200號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文件里列出的13個目標國家里,孟加拉國赫然在列,僅次于印度居第二位!《生化超限戰》的作者由此指出,存在一種殘酷而恐怖的可能性,那就是西方國家蓄意利用孟加拉國地質特點發動了消滅孟加拉國人口的隱蔽特種戰爭——人口戰爭!
(7)國際援助與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集體中毒懸案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133070100kh4q.html
 
3.2  歐美日在食鹽及添加劑上存在陰謀
3.2.1  歐美自己不加碘和亞鐵氰化鉀,卻推薦其它國家吃
碘鹽導致甲亢是一個世界性食品安全事故。美國在上個世紀20年代食鹽加碘后,1924-1928年間甲亢病人急劇增加。英國于1930年加碘后,1931-1941年間甲亢發病率和死亡率率創歷史新高。瑞士在1923年加碘后,甲亢發病率迅速增加,1980年再次提高加碘水平,隨后兩年的發病率又上升10%。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荷蘭、奧地利、澳大利亞、前蘇聯、南斯拉夫、匈牙利,以及津巴布韋、巴西和智利等國。顯然,碘鹽釀成的甲亢悲劇,全球五大洲無一幸免。 西方發達國家對加碘的危害早就清楚,卻命令中國加。
歐美人不吃亞鐵氰化鉀,但是國際標準里加亞鐵氰化鉀(好像是唯一抗結劑)。
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和臺灣都有一個標準中提到食鹽中可以加入13 mg/kg以下的亞鐵氰化物,但是前提條件是“限于食品制造或加工必須時使用”。顯然其使用范圍很小。美國的這一標準與其作為美國使用亞鐵氰化物的證據,不如作為美國陰謀的證據。至于臺灣,美國鸚鵡,不具備獨立證據的作用。13這個數字有點奇怪,和亞鐵氰化物的物質的量和每天最大允許攝入量什么的沒有簡單明了的比例,在西方,13代表著背叛與死亡。令人奇怪的是,對美國亦步亦趨的大陸為何沒有選擇13這個數字,難道是為了掩飾什么?
 
3.2.2  日本鬼子釋放假消息
周伯琦在“日本制鹽工業現狀和發展動向”(2003, 34(1): 5)一文之“5  感受和體會”寫道“中國鹽的質量不穩定,包裝不行,特別是添加亞鐵氰化鉀松散劑,鹽內有異物,這在日本是決不允許的。日本鹽商一直青睞中國鹽。但是,對中國鹽的質量和包裝十分擔憂,內有泥沙、鐵銹,還有松散劑亞鐵氰化鉀,這在日本是絕對不允許的。后記:據悉,日本國厚生省在2002年7月份已批準將亞鐵氰化鉀列入食品添加劑之列。但是,其具體情況和具體操作還應須經我國有關部門確認。”
作者點評:我們國家有個習慣就是到所謂先進國家考察,回來介紹的時候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自我感覺學習到了“先進知識”,比土包子又高明了很多。其實,很多時候發達國家故意透露出所謂內部信息誘使中國上當,其實發達國家從未加那些有毒添加劑。有時候,尤其是霉國故意在國家標準中允許使用某種毒物,但霉國從來不加,或者是僅僅針對本國垃圾人口,我國磚家叫獸馬上當寶貝一樣引進來。它們從來沒有任何警覺心和防范措施。它們從來不去考慮發達國家是真加,還是假加?是實驗室加,還是食品加?是在工業鹽加,還是食用鹽里加?是本國用,還是出口到垃圾國家例如中國?加入量、范圍、使用比例多少?等等。十多年前,本人在某企業打工,該企業最大的一次損失就是一些領導出國考察回來后興奮地說某產品很有前景,結果就是大干特干生產很多產品后躺在庫房睡大覺。最慘痛的例子是火箭科學家宋健等人當年到歐洲考察,回來說英國希望將人口減少46%,荷蘭希望將人口減少63%。而實際情況卻是英國、荷蘭不但沒有控制生育,反而鼓勵生育。還有1980年世界食鹽標準只采用亞鐵氰化鉀做抗結劑,但當時發達國家上基本上不加。這些磚家叫獸不是漢奸就是傻逼!還有,如果發達國家真的曾經加過,我們就一定要加嗎?既然他們失敗了,為何我們還要在一棵樹上吊死?為什么從來不學習別人的經驗教訓?它們曾經喝過尿,我們現在就一定要吃屎?他們錯1,我們就一定要錯100?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王明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錯了,現在我們繼續錯下去,民族錯誤,不斷重復!
食品化學添加劑的使用要做減法,即可用可不用的,堅決不用;能夠少用的,就一定要少用。著名食品專家李里特教授指出:“現在很多作法都是盲目的,類似“邯鄲學步”。現在幾乎所有世界大的添加劑企業都在中國發展,千方百計地推銷他的添加劑,在這種情況下不獨立思考、不研究,盲目的使用這些東西。就會帶來很多問題。因為在添加劑方面外國比中國先進,掌握大量的信息,有些在國外遭到質疑、賣不掉的添加劑,都跑到中國來推銷;現在的添加劑行業是食品行業里最賺錢,利潤最好的行業。食品添加劑,都是外國允許用,人家添加多少,我們就拿來用,自己沒有評價。” 
 
3.2.3  某些營養學組織與磚家存在故意誤導的行為
2008.01.01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在世界衛生組織的領導下完成的(發布那天,世界衛生組織還派人前來督查)。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等將食品本身的問題巧妙地轉化為人的生活方式(例如,飲食習慣)和健康知識不夠的問題。如同我要殺你是因為你要死,我要搶你是因為你有錢,我要強奸你是因為你漂亮。與之相似的例子是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不是因為計劃生育和崇洋媚外,而是中國人重男輕女!本人初步分析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之后,發現有不少問題,今后有時間的話認真分析一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將1997版本的“常吃奶類、豆類及其制品”改為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實際上,喝豆漿還是有很多不適應人群和禁忌的。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出事。另外,中國大豆基本上是轉基因的,因此每天吃豆死得就會很快。有文獻報道,每天喝牛奶致癌,中國營養學會對此專門進行了批駁,現在看來理由不充分。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最近的研究發現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島素的生長因子就是牛奶內的主要致癌物質。加拿大的腫瘤專家建議:除了那些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和營養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再說牛奶很容易變質,要保鮮必然要加入大量防腐劑等。要中國居民每天喝牛奶也可能是讓中國民眾生活方式西化以及推銷西方的奶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牛奶標準全球最低,喝牛奶實際上就是喝細菌和增塑劑什么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在1997版本第五條“吃清淡少鹽膳食”的基礎上增加了“減少烹調油用量”。現在看來,沉船派早就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下將吃轉基因大豆(豆腐、豆漿、大豆油)等的危害歸罪于吃油過多了。以前很多人口味也很重的,尤其是1978-1995年,那時大多數人吃得多也沒那多事情,而且那時很多人是吃豬油的。現在千方百計減少食鹽和食用油還是得癌癥。
補缺論除了說你缺就要補這個籠統的原因外,并沒有值得信任的理論。
 
3.3 無償送鬼子油,卻化錢買鬼子鹽
3月28日,自日本發生核泄漏危機以來,我國山東泰州港運入日本海鹽17500噸。
    我國的鹽資源非常豐富,是世界第一儲鹽和產鹽大國。鹽按照來源分為海鹽、井礦鹽和湖鹽等。我國的食鹽大部分是井礦鹽。其中,井礦鹽區及湖鹽區已探明的鹽儲藏量達10萬億噸以上。僅一個青海茶卡鹽湖探明鹽儲量就達4.4億噸以上,足夠全國人民用2000年。江蘇省鹽務管理局副局長周明勇表示,江蘇鹽礦儲量夠吃幾千年。目前我國原鹽年產量約6800萬噸(原鹽產能則比這一數值高得多),其中井礦鹽產量約4000萬噸,而食鹽需求每年僅為800萬噸左右。  
有網友評論說“萬噸油換萬噸核武級的鹽,值,超值!”
圖1  船員正在接受核輻射檢測
 
3.4 從衰老的自由基氧化機理看轉基因食品與其它毒物的協同作用
衰老有一個公認的自由基氧化機理。O2 + 4H+ + 4e-=H2O是細胞的代謝過程的一個基本反應。在正常的細胞代謝過程不會出現氧自由基,但有時會因細胞表面酶分子的催化活力降低而導致了4電子過程中間產物的生成,進一步生成的超氧化物會破壞細胞的工作機能,或者使DNA分子發生誘變而最終導致癌癥的發生。食鹽中的KIO3是氧化劑,加熱或者光照后生成的高碘酸鉀更是強氧化劑。考慮到體內存在一些易被氧化的物質,如一些自由基的清除劑,它們被KIO3消耗掉可能會增加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傷。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減少了酶的數量,大多數農藥降低了酶的活性,而KIO3和面粉增白劑則增加了酶的消耗。這幾種毒物共同促進了氧自由基的生成。
亞鐵氰化鉀+碘酸鉀+面粉增白劑等化學添加劑+農藥=氧自由基的生成
上述幾種物質減少了體內酶的數量,降低了酶的活性,而轉基因食品則使得進入體內的酶的數量減少。
亞鐵氰化鉀+碘酸鉀+面粉增白劑+農藥+轉基因食品=死亡
除了農藥(我國的農藥殘留是世界的平均值的2倍以上)的使用可能有一定合理性外,其它毒物的加入完全令人難以理解。很明顯,美國人殺人的水平真高,實在是高!
 
4  食鹽添加劑危害的具體表現及科學吃鹽
4.1  食鹽添加劑危害的具體表現
食鹽添加劑尤其是亞鐵氰化鉀的毒性表現在哪里呢?我們注意到,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等采取疲勞轟炸的方式讓中國人意識到吃鹽和吃油多的壞處極大。吃鹽和吃油多可能有壞處,但是不會那么大。因為自古以來就吃的東西,即使有危害,稍微過量也不至于那么大危害。但是毒物就不一樣了,在一定范圍內,危害不是很大,一旦超過一定數量,那么毒物的危害是隨著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加的!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毒物過量的比例和食物是不一樣的。例如吃鹽,100克鹽里有1克亞鐵氰化鉀。按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每天吃鹽超過6克才算多吃,那么如果吃了12克,過量100%,只有過量的才有危害,但是亞鐵氰化鉀就不同了,每天吃鹽6克就過量100%了,每天吃鹽12克就過量200%了。
中毒性腦病大多由能導致組織缺氧的毒物和直接對神經系統有選擇性毒性的毒物引起。前者如一氧化碳、硫化氫、氰化物、氮氣、甲烷等;后者如鉛、四乙基鉛、汞、錳、二硫化碳等。慢性中毒性腦病有癡呆型、精神分裂癥型、震顫麻痹型、共濟失調型等。請衛生部明確十幾年來我國精神病高發是否與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關。
    陳子河在“衛生部是如何撒下彌天大謊的”一文中以自己及家人的親身經歷指出,部分感冒可能與食鹽添加劑有關。其原因可能是碘酸鉀等傷害了消化道的粘膜,造成充血,讓感冒細菌入侵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另外,陳子河懷疑,消化系統長期服用碘酸鉀等食鹽添加劑,可出現口腔、咽喉部燒灼感、流涎、金屬味、齒和齒齦疼痛、胃部不適及腹瀉、惡心、嘔吐和胃痛等消化道不良反應。
K4Fe(CN)6·3H2O的毒性沒有是被普通民眾察覺到,也許是K4Fe(CN)6·3H2O的主要毒性沒有不同既往毒物的毒性反應。K4Fe(CN)63H2O的毒性被掩蓋掉了,歸到食鹽中或者過量攝入食鹽中,油煙中(K4Fe(CN)63H2O和HCN都有刺激性),而且人民即使發現過量攝入食鹽有害,但是卻無法抵擋住咸味的誘惑,猶如飛蛾撲火一般。
 
4.2  科學吃鹽
有網友問:“目前的食鹽中,有沒有相對安全一點的品種和名稱呢”。關于這個問題,由于本人僅僅是因為研究亞鐵氰化鉀才了解了一些有關食鹽的知識,因此只能給予一點粗淺的建議。
 
4.2.1  如何吃鹽能降低食鹽添加劑的毒性
4.2.1.1  吃粗鹽    
一、作者對工業鹽尚無深入研究
盡管不少人知道碘酸鉀和亞鐵氰化鉀的危害,但是認為工業鹽重金屬含量高,所以也不保險,實際上作者等至今沒有聽說和查找到食鹽加工中有除重金屬的工藝。重金屬超標和地域有關,一般只要符合國家規定,資本家是不會給你除去的。當然,讓它下毒也不大會,只好由衛生部代勞了。食用精制鹽是以地下天然鹵水、巖鹽水開采得到的鹵水或海鹽、湖鹽等粗鹽溶解制成的鹵水為原料,用化學方法除去其中的可溶性雜質,澄清后,再經蒸發、結晶、脫水、干燥、篩分而成。
網友nikai稱“天然鹽的價格是每噸100-360元左右,工業鹽是每噸370-660元左右(可能是2009年的數據。工業鹽要額外加入一些毒物,因此價格要高一些)。那些制販“私鹽”的人會選擇既貴又有毒的工業鹽嗎?!”
二、細鹽與粗鹽品質區別 
  我國食鹽按加工法分,有粗鹽與細鹽(精鹽)兩種,它們的品質區別如下: 
  (1)粒形:粗鹽是未經加工的大粒鹽,形態系顆粒狀,形態大,細鹽是大粒鹽經過加工的鹽,形態系片狀,形態小。細鹽比表面積大,容易吸附有害物質;如果包裝袋含有增塑劑(例如,軟塑料袋)等有害物質,則細鹽吸收的環境與包裝袋中的有害物質的量遠遠大于粗鹽。
(2)咸味:粗鹽雜質中含有酸性鹽類化合物(硫酸鎂與氧化鎂),這些酸性鹽分子水解后,會刺激味覺神經,因而會感到粗鹽比細鹽的咸味大。
很多人反映,現在食用鹽的咸度也不如原來的碘鹽,需要超出原來的用量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才可以達到正常的咸度。
  (3)香味:粗鹽中的氯化鎂再受到熱量時,會分解出鹽酸氣,鹽酸氣能幫助食物中蛋白質水解成味鮮的氨基酸,刺激嗅覺神經后,會使人感到粗鹽比細鹽的香味濃。 
  (4)氯化鈉:食鹽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能幫助人體起到滲透作用,如食物經過消化變為可溶體后,必須有足夠的濃度,才能經過各種細胞滲透到血液中,使其中的養分送到人體各部組織,所以,氯化鈉的作用很大。通常粗鹽中含氯化鈉85%~90%,細鹽在96%以上。 
  (5)可溶物:食鹽的主要化學成分,除氯化鈉以外,還含有水、氯化鎂、硫酸鎂、氯化鉀、硫酸鈣、碘等微量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物質,在粗鹽中存在有一定的數量,但是在細鹽加工中被清除掉了。 
  從以上兩者比較來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粗鹽,比專食細鹽,對身體健康更有好處。 因此,中醫在傳統的治療中都選用粗鹽。
杭州西湖大道74號(中河高架和西湖大道交叉口附近,靠近火車站,在西湖大道的北面),浙江藍海星鹽業專賣店有幾種碘酸鉀、亞鐵氰化鉀以及鈣鐵鋅硒等其它物質都不加的鹽:(1)雪花鹽,150克,3.5元;(2)燒烤用鹽,800克,10元;(3)餐桌鹽,240克,13元,太貴。其它省市的情況請讀者打本省鹽業公司的電話詢問。
 
4.2.1.2  減少食鹽毒性的方法
“全民學化學,碘酸鉀劇毒,如何徹底去除碘鹽中的碘酸鉀”指出“由于加碘鹽中添加的是碘酸鉀,不能靠加熱分解的辦法。可以采用如下措施:先把食鹽用硬物搗碎,這樣易于溶解分離碘酸鉀。爾后將加碘鹽(一般是400克至500克一包)放入100毫升水(半杯,冷熱均可,不過推薦熱水,溶解較快(作者注:碘酸鉀難溶于涼水,必須用60℃以上的熱水才能使其徹底溶解))中攪拌充分溶解,然后用醫用口罩過濾出未溶解的鹽,可以得到大部分不含碘酸鉀的氯化鈉,碘酸鉀由于含量少一包鹽中只有不到一百毫克,而100毫升水克溶解4.7克,所以不會析出,仍溶解在分離的溶液里面,將此溶液倒掉即可去除幾乎所有的碘酸鉀。將過濾后的氯化鈉用清水快速沖洗一次,去掉殘余的碘酸鉀溶液,得到的食鹽固體適當加熱干燥即可使用。這樣,我們會損失約30克食鹽,得到幾乎純凈不含碘酸鉀的食用鹽。
上述方法從理論上講可行,但本人未來得及用實驗驗證。理論解釋如下:
(1)亞鐵氰化物防止食鹽結塊的機理為:當食鹽中有鐵的絡鹽時,因其立體結構特別易于吸附在食鹽結晶的表面上,其巨大的分子抑制了食鹽的生長,抑制了食鹽結晶間的架橋的形成,起了防止結塊的效果。
(2)因此減少氰化物的危害可以采用開水(不要用自來水,自來水污染物質多)洗的辦法——食鹽表面的亞鐵氰化鉀的含量遠遠高于食鹽晶體的內部。具體方法:在杯子中先放入食鹽,加入開水剛好淹沒食鹽(過量食鹽溶解太多)。晃動杯子(攪拌作用)幾分鐘后將上層食鹽溶液(含亞鐵氰化鉀)倒掉,剩下的食鹽即可食用。開水洗也可同時除去部分食鹽中(原料中的和加工過程中混入的)水溶性毒物。讀者不放心的話,可以洗滌兩次。
 
4.2.2  降低食鹽中增塑劑等有害物質的攝入量
隨著時間的延長、溫度的升高、油脂物質的粘附量增多, 食鹽軟塑包裝中的增塑劑PAEs 遷移量越多。目前, 食品包裝制品使用增塑劑在短期內無法改變, 因此科學儲鹽的方式為:食鹽軟塑包裝袋開封后,將食鹽倒入非塑料材質容器中( 玻璃或陶瓷) , 置于干燥通風處, 適宜溫度為( 25℃左右,實際執行時,避免高溫即可),避免敞開放置(例如,放于廚房灶臺, 否則容易粘附油脂類物質, 導致增塑劑PAEs遷移量增加)。
 
4.2.3 吃鹽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
    很多磚家叫獸叫囂吃鹽多不好,自從了解了碘酸鉀、亞鐵氰化鉀、硫酸鋅之后,作者又有點疑惑了。不過高血壓等病人可能確實需要降低食鹽攝入量吧。由于精力有限,作者目前還沒來得及對這一說法深入分析。
一般認為,高血壓、心臟病和患腎炎等患者,都要忌食過多的食鹽。但是目前有不少人限鹽到了極端,這也是不允許的,長期缺鹽會使人頭暈、目眩、四肢無力、思維遲鈍。因此,食物不宜太淡,也不宜太咸,以每天能攝取5—10 克為宜,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和加拿大政府的推薦用量是每天6g、5 克和3.8克。 
降低食鹽攝入量要注意的是,必須考慮醬油、腌漬物、味精以及其它可能用到鹽的食物及其添加劑中的鹽的總攝入量,同時還要考慮鉀鈉攝入平衡。 
 
 
參考文獻:
1 國內外食鹽抗結劑的使用情況
 
[1] 李新. 在氯化鈉產品中應用多種防固劑的必要性. 中國井礦鹽,2005,36(6):16
近來年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亞鐵氰化鉀的使用已逐漸顯現出它的不足,在部分出口氯化鈉產品和使用氯化鈉加工出口的產品中嚴格限制使用; 含有亞鐵氰化鉀的氯化鈉在加工腸衣時出現變色的質量問題; 亞鐵氰化鉀的存在對于人體吸收各種微量元素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亞鐵氰化鉀的存在影響申報綠色食品認證。亞鐵氰化鉀的大基團不適宜于部分離子膜。
2.1 亞鐵氰化鉀在食用鹽中使用的安全性
亞鐵氰化鉀在強熱后會分解,產生氫氰酸; 它與鹵素、過氧化氫發生反應生成鐵氰化鉀,其水溶液在空氣中遇光則分解出氰化物并生成氫氧化鐵; 它與稀鹽酸共熱產生氫氰酸; 在灼燒時生成碳化鐵,氰化物、氰及氮。
如果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接觸高溫或酸性物質或強氧化劑物質,就有可能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放出氰化物,少量氰化物經消化道長期進入體內,會對身體產生慢性毒害。
亞鐵氰化鉀在100℃時會脫水變成白色粉狀無水物,它的這一特性使得氯化鈉在干燥床中干燥時,亞鐵氰化鉀脫水由晶體狀變為白色粉狀,因為亞鐵氰化鉀的比重低于氯化鈉的比重,在干燥床回收粉鹽時,亞鐵氰化鉀會更多地進入粉鹽中,使粉鹽含亞鐵氰化鉀的量超過正常值的6~7 倍,當這些粉鹽又回到成品鹽中時,如果在后續的包裝過程中不充分混合,將會使局部成品鹽中的亞鐵氰化鉀含量超過20 mg/kg,遠遠大于國家允許的添加量。
2.2 亞鐵氰化鉀影響人們對部分微量元素的吸收
亞鐵氰化鉀能與多數金屬元素反應生成沉淀(作者等也查找到了大量證據)。在沒有空氣存在的情況下與亞鐵鹽生成白色亞鐵氰化鐵沉淀,此沉淀不溶于水和稀酸; 鋅離子會和亞鐵氰化鉀發生反應,生成白色膠狀的亞鐵氰化鋅, 此沉淀不溶于水和稀酸; 銅鹽和亞鐵氰化鉀反應生成難溶的鐵氰化銅的沉淀。在這些反應中,雖然沒有絡合物的分解,不會釋放出具有劇毒毒性的氰氫酸或氰化物,但它將與人體有益的元素結合成沉淀,影響人們對這些元素的吸收。
2.3 亞鐵氰化鉀在食品加工用鹽中的局限性
2002 年是出口鹽漬行業對于亞鐵氰化鉀感受最深的一年, 6 月份以來, 四川省許多鹽漬菜加工企業陸續接到日本客戶的通知,他們從某超市銷售的中國青島產食鹽中查出含有日本儀器不得檢出的添加劑- - 亞鐵氰化物……。此后還有浙江出口的鹽漬品黃瓜、食用菌, 涪陵出口的榨菜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鹽漬菜加工企業由于一時找不到不含亞鐵氰化鉀的食鹽,生產處于停滯癱瘓狀態。
我國在食品添加劑中明確規定,亞鐵氰化鉀可以作為防固劑,但在綠色食品中卻不允許出現,包括綠色食品中調味包所用的氯化鈉不得檢出亞鐵氰化鉀。
3 其它防固劑的應用情況
國際上能夠在氯化鈉中作為防固劑的產品有二十多個,根據防固結原理可用復蓋劑、晶體改良劑、乳化劑和助劑。發達國家在食用鹽領域使用的防固劑有堿式碳酸鎂和硅鋁酸鹽等, 用亞鐵氰化鉀作為防固劑的比較少, 其它鹽產品則根據需要添加各種防固劑。我國在食品添加劑中規定允許使用的防固劑產品有五種,即亞鐵氰化鉀、硅鋁酸鈉、磷酸三鈣、二氧化硅和微晶纖維素,但鹽行業只用選用了其中的亞鐵氰化鉀。
 
[2] 西木博士做客湖南衛視《百科全說》,解說抗結劑(亞鐵氰化鉀)的潛在危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fbf0fc0100lqpq.html
      西木博士指出亞鐵氰化鉀比較穩定,但是什么情況下,它會分解出氰化鉀呢?一個是遇熱、高溫,在400攝氏度以上的溫度下才會分解出來,比如燒烤,燒烤的最高溫度可以到500度,所以食物燒烤好之前,不要放鹽進去,最好是等食物烤熟之后,吃之前放鹽。還有一種情況是,亞鐵氰化鉀遇酸以后,可以分解出氫氰酸,氫氰酸的毒性其實也是非常高的,所以精制鹽不要和醋一起放。
 
[3] 海湖鹽與化工,第34卷第4期:26
我國采取的是加入亞鐵氰化鉀,而國外添加的主要是堿式碳酸鎂。
我國精制鹽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質量指標較低和容易結塊。這也是影響我國精制鹽產品出口的主要原因。
我國使用的抗結塊劑亞鐵氰化鉀的添加量舊的食用鹽國家標準( GB5461  92 ) 規定為5 mg /kg(以Fe ( CN ) 64- 計), 新的食用鹽國家標準( GB5461  2000)規定為 10 mg /kg (以亞鐵氰化鉀計(2012我是中國人注:作者此處筆誤,還是以Fe ( CN) 64- 計))。這是因為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亞鐵氰化鉀的添加量過低, 起不到其抗結塊的效果。提高了亞鐵氰化鉀的添加量后,與過去相比有一定的好轉,但由于添加的方法不易使其均勻,故抗結塊的效果并不理想。通過長期生產實踐的觀察和測試后發現,采用添加劑法,不管添加點選在何處,還是采用何種添加方式,都不易做到適量、均勻。
 
[4] 姜濱. 論食鹽中營養強化劑選擇應用意義. 現代商貿工業,2010年第8期: 297
目前國內食鹽種類多樣,大多數產地生產的食鹽載體pH值都是中性的, 可以與各種營養強化劑進行混合強化,但四川自貢井礦鹽, 載體pH 值顯堿性, 添加一些營養強化劑時會產生化學反應。
 
[5]  維基百科和瑞爾豐化工
維基百科:亞鐵氰化鉀,俗稱黃血鹽,是化學式為K4[Fe(CN)6]·3H2O的配位化合物。室溫下為檸檬黃色單斜晶體,于沸點分解。它不溶于乙醇,但在水中的溶解度高達300g/L。亞鐵氰化鉀水溶液與酸反應放出極毒的氰化氫(HCN)氣體,但亞鐵氰化鉀自身毒性很低。
亞鐵氰化鉀加熱分解得到氰化鉀,與三價鐵離子反應生成顏料普魯士藍。
瑞爾豐化工:本品屬低毒類。有資料報道,中毒時腎臟受損害,尿糖大量增加。接觸本品多年的工人中,未見發生皮炎。和硝酸銅、亞硝酸鈉加熱時發生爆炸。受高熱分解,放出高毒的煙氣。禁忌物:硝酸鹽。
 
[6] 周澤湘.“食鹽專營”與鹽的產銷平衡淺析.《鹽業史研究》,2001年第1 期:44-45
一、鹽產大于銷的主要表現
2. 國際競爭力不強,國內產銷矛盾進一步加劇。
二、鹽供過于求的主要危害
1. 劣質鹽、非碘鹽危害群眾身體健康。
由于利益的驅使,私鹽販子將一些平鍋熬制的土鹽私運私銷,這種土鹽中雜質含量有時高達19‰,而且還超標含有亞鐵氰化鉀等致癌物質(據湖南省鹽務局汨羅市取樣化驗資料提供)。
 
[8] 梅志恒,孫彥軍. 用于食鹽中的復合抗結劑. CN101658254  2010.03.03  
    現在國內食鹽中普遍使用的抗結劑為亞鐵氰化鉀,產品較為單一,而且該原料在200℃以內較安全,如果溫度過高,就有可能產生有毒物質,危害生命安全,但是在我們加工油炸、燒烤食品時,溫度往往會超過200℃,長期食用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潛在的危害。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含氰化物,無毒、無害、抗結效果好的用于食鹽中的復合抗結劑。
 
[9] 姚建飛. 工業化生產綠色食品食鹽用抗結劑檸檬酸鐵銨的方法. 2010.05.24 CN101898956A
美國FDA早在 184.1296,2000標準使用檸檬酸鐵銨做抗結劑。
 
[10] 戴瑞彤,南慶賢. 冷卻肉中高鐵肌紅蛋白還原酶的特性及其與肉色澤穩定性之間的關系研究. 中國食品學報,2003年增刊:28-32
亞鐵氰化鉀可以和高鐵肌紅蛋白還原酶生成含有亞鐵氰化鉀一MetMb的復合物。
 
[11] 張長釗譯自蘇聯專利966005. 減少食鹽粘結性的方法. 井礦鹽技術,1986,66(2):23
已知的減少氯化鈉粘結性的方法是采用高效的絡合的亞鐵氰化物。但是因為上述添加物在酸性介質中有毒性,故不容許在食用鹽中加入上述添加劑。
 
[12] 黃康吉; 周伯琦. 值得重視的問題——從“出口鹽轉內銷”重提食鹽防塊劑 . 井礦鹽技術,1982-08-29
食鹽防塊劑的種類特多,關于亞鐵氰化鉀在國外的使用情況,大多用于工業鹽中。許多國家則對食用鹽的品質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并且指出,將來隨著食品用鹽品質的嚴格化,添加亞鐵氰化鉀會受到限制或禁止。
 
[13] 錢保元. 國外防止鹽固結研究的情況介紹. 井礦鹽技術,1980-06:31-34
僅有檸檬酸鐵銨是日本有關部門規定的允許添加物。盡管亞鐵氰化鉀防止食鹽固結的效果遠遠超過檸檬酸鐵銨,但是,研究者們認為將來隨著食品用鹽品質的嚴格化,添加亞鐵氰化鉀會受到限制或禁止。
 
[14] 夏慶鑫. 淺談碘鹽的變色及其防止方法. 中國井礦鹽,1996年第6期:11
目前,許多國家廣泛用于工業防止鹽固結的方法,大多數還是采用添加劑法。但國外選用的添加劑主要是檸檬酸鐵銨、磷酸亞鐵等。(亞鐵氰化鉀)高溫則分解,有毒(這可能是國外在工業上防止鹽固結,不選用亞鐵氰化鉀的原因之一吧!)。既然,亞鐵氰化鉀有毒,且添加后的碘鹽在外界條件變化和鹽中鐵含量較高時易發蘭,如果為防止碘鹽發蘭,再加入防蘭劑,既麻煩又增加生產成本,我們又何必要選用亞鐵氰化鉀作碘鹽的抗結劑呢!因此,我們應圍繞這一課題,積極開展科學試驗,選用一種既無毒,又穩定,且價廉,又符合我國制鹽工業生產實際的添加劑來作為碘鹽的抗結劑,這才是我們制鹽廠家和廣大鹽業科技工作者的唯一選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碘鹽發蘭的問題。
 
[15] 張文廣,戴小明,徐睛. 兩種抗結劑用于食鹽抗結的可行性探討。蘇鹽科技,2010(3):11
    亞鐵氰化鉀在防止鹽產品固結中的作用很大,但也給部分后續用戶帶來麻煩和苦惱。亞鐵氰化鉀在部分出口鹽產品和使用鹽加工出口的產品中嚴格限制使用;亞鐵氰化鉀的存在對于人體吸收各種微量元素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亞鐵氰化鉀的使用影響鹽產品申報綠色食品的認證。
 
[16] 王阿利,張曉東,潘月亮,等. 低溫聚凝鹽重解析分析海產品中亞鐵氰化鉀方法研究. 預防醫學論壇,2005,11(5):565
國家對海產品中亞鐵氰化鉀的含量未做出具體要求。在成品、半成品的海產品中亞鐵氰化鉀主要來源于食鹽,歐盟、日、 韓等國家要求不得檢出。……由于海產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干預實驗方法影響了樣品的予處理,致使實驗難以進行。目前,國內外無相應的檢測方法…..。
 
[17] 翟宗璽. 《柴達木開發研究》1991年第4期:49
精制鹽國外要求不含水不溶物。有毒有害元素(mg/kg)As0.5,Cu2,Pb1,Cd0.5,Hg0.1,Ba15,F5以下。防固結劑多用亞鐵氰化鉀或鈉,約20 mg//kg,由于這種物質對人有毒性,即使用量極微,也遭到日本用戶的反對。
 
[18] 丁建平,彭傳豐,劉昌輝. 不結塊氯化鈉晶體的制備方法. CN101289165  2008-10-22
有效降低了隨后析出鹽中的亞鐵氰化物的含量。
  
2 關于特供鹽
我們為洋大爺每次都考慮得很周到,每逢有洋大爺參與的大型活動,食品安全那可是政治大事。這樣的實例太多,下面僅舉幾例與食鹽相關的新聞
(1) 四川積極應對日本技術壁壘,謀求突破鹽漬菜出口受阻局面 
                  發布時間:2002-09-10 
      http://www.zjagri.gov.cn/html/gjjl/tradeNewsView/2006012557101.html
       
        今年6月份以來,四川省許多鹽漬菜加工企業接到日本客戶的通知:日方最近從某超市銷售的中國青島產食鹽中查出含有日本食品衛生法禁止使用的添加劑———亞鐵氰化物。
 亞鐵氰化物是我國食鹽中常使用的抗結劑,一般食鹽如不添加抗結劑,在10天左右就會結成無法使用的硬塊。在我國的《食用鹽(GB5461-2000)標準》中允許食鹽中亞鐵氰化鉀含量<10 ppM。……四川省檢驗檢疫局對鹽漬姬菇的原料、成品和經8小時脫鹽的產品進行了檢驗,所使用的食鹽中均含有亞鐵氰化鉀,含量小于1ppM(這么低啊?!看來是日本的要求提高了,日本一直不允許加亞鐵氰化鉀)。 
四川省政府對輸日鹽漬菜中出現的問題十分重視,召開了緊急會議,李達昌副省長和黃小祥副省長代表省政府作了重要指示,要求有關部門和企業采取以下措施積極應對: 
     1.對生產鹽漬菜所需食鹽實行定向生產和定點供應。……
2.對鹽漬菜專用鹽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 
3.各類外貿企業和生產企業要積極應對。一是對日出口的要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加強對輸日食鹽和含鹽產品中亞鐵氰化鉀檢測的通知》執行,并積極配合檢驗檢疫等部門,研究從技術上加以解決。二是積極開拓韓國、美國和歐盟等市場。三是在今后的生產加工中,嚴禁使用含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加工對日出口的鹽漬菜。
目前,四川省各有關部門和企業正在積極貫徹落實省政府緊急會議精神,力爭盡快打破日方的技術壁壘,保住并不斷擴大對日鹽漬菜出口市場份額。
 
    (2)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涪陵區出口榨菜生產專用鹽管理辦法的通知
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2016/70215.shtm 2005-9-12
    區外經委要切實負起牽頭責任,采取過硬措施,嚴格加強對出口榨菜生產專用鹽(以下稱為特供鹽)的監督管理,確保不流入居民餐桌。否則,將在年終綜合目標考核中予以扣分處理。區衛生局、工商分局、榨菜辦、鹽務分局等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有效杜絕出口榨菜生產專用鹽流入食用鹽市場,促進鹽業市場規范有序發展,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一、特供鹽的品質標準
  不含松散劑(亞鐵氰化鉀)和碘的符合國家標準的榨菜生產加工用鹽。
  六、特供鹽流失的責任
  使用特供鹽的企業,不準用特供鹽抵扣員工工資、抵減原料貨款,不準利用特供鹽的價格優勢擾亂榨菜銷售市場,更不準倒賣。造成特供鹽流失的企業(含半成品加工點),一經發現,將按鹽業管理的有關規定追究企業或有關人員的責任。
  七、區外經委牽頭負責出口榨菜特供鹽的管理,確保特供鹽不流入食鹽市場或居民家庭。
(3)北京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關于制定麥當勞特供鹽價格的批復
http://www.bjpc.gov.cn/zcwj/ywjjwj/200508/t6476.htm2001-03-09
 
(4)漢沽鹽場為中南海生產特供鹽。
http://blog.stnn.cc/bluenight/Efp_Bl_1000590245.aspx 2005年9月14日 19:45
漢沽現在是渤海邊上最大的鹽場,這里產的鹽供不應求,不僅供應華北地區的食鹽,而且為中南海生產特供鹽。
 
(5)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確保食鹽安全的幾條新聞
① 奧帆賽食鹽供應將設“綠色通道”
http://www.gzsalt.com/zixu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973 青島財經日報2008-3-31
   為保障奧帆賽期間的用鹽安全,……青島市鹽務局和中鹽青島鹽業有限公司將在奧帆賽期間開辟食鹽特供“綠色通道”,從食鹽生產、儲備、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確保奧帆賽期間用鹽安全。
  市鹽務局將實行分級分層責任制,并制定了“一特四專”管理措施。“一特”即對奧帆賽用鹽實行特供,由市鹽務局組織免費供應“奧帆賽專用鹽”。另外,為保證專用鹽安全,實行“四專”管理,即精選國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食鹽包裝等原料鹽、包裝物生產商實行專門供應,嚴格質量,專人管理,嚴格要求,精心管理;分裝、生產企業由中鹽青島鹽業有限公司專門生產供應,嚴格生產環節監管,專門生產特供鹽;在市政府儲備庫專區儲存,專人管理;在運輸環節實行專車運送,專人跟車管理。通過“一特四專”特別管理,奧帆賽用鹽實現原料供應原產地管理、生產管理、儲存管理、運輸管理四位一體、系統嚴密的監管措施,確保用鹽安全。
② 中鹽北京公司迎奧運、保市場 確保食鹽安全 發布時間:2008-06-24
http://www.chinasalt.com.cn/xwzx/zydt/5ea3c8661a9760e3011ab8386ec40055.html
  劉德良書記說:奧運會意義非常重大,……要上升到“講政治”的高度,保證特供鹽的供應和全市范圍內正常食鹽市場的供應,絕對萬無一失,絕不能發生任何問題。
③ 中鹽新干公司接上海世博會1560噸綠色食品鹽訂單
http://www.chinasalt.com.cn/qygl/zlgl/5ea3c86627d0edb70127f579ccbb0068.html. 2010-04-13
上海世博會來臨之際,中鹽新干公司接到上海鹽業1560噸綠色食品鹽的訂單,這是至今為止最大的一份綠色食品鹽訂單。公司全體員工熱情高漲,各盡其責,加班加點,嚴格按照國家綠色食品鹽標準,保證為上海世博會生產安全、質優的綠色食品鹽。
  中鹽新干公司在組織生產綠色食品鹽時,從總經理到普通員工,都高度重視,專門召開綠色食品鹽質量會議。會議提出:一是嚴把原料、輔料入口質量關;二是嚴格執行出廠檢驗制度,做到記錄齊全,可以追溯;三是全力加強綠色食品鹽生產環節的監控;四是確保供應世博會的綠色食品鹽安全可控;五是在運輸方面,嚴格按照運輸規定,明確運輸衛生要求和運輸質量要求。 
④ 中鹽上海公司加強管理 確保世博食鹽市場安全供應
http://www.chinasalt.com.cn/qygl/zlgl/5ea3c86627701d3c012793f880cc0064.html 2010-03-25
   根據上海市政府關于《世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總體方案》的要求,為確保世博會期間上海食鹽市場安全,近日,中鹽上海公司積極與產區供應商進行聯系溝通,抓緊做好食鹽生產、加工、運輸等環節工作,保障世博會食鹽安全。
  一是加強食品添加劑管理。……二是加強食鹽生產加工環節監控。……三是嚴格實施食品召回制度。一旦發現世博食鹽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實施產品召回,嚴禁不合格產品流入世博會。四是加強食鹽運輸工具的管理。……
除了上面的兩條外,還有緊急預案,天朝為洋大爺考慮得真周到啊!中鹽制定世博會期間食鹽供應應急預案http://business.sohu.com/20100407/n271345953.shtml
    ⑤ 省鹽務局局長、省廣鹽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李加云視察廣州亞運會食鹽供應和安全保障工作. 
http://www.gdgzsalt.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8
⑥ 運銷集團廣州分公司全面加強管理,保障亞運會期間的食鹽安全 
http://www.gdsalt.com/Item/673.aspx
 
 
3 食鹽行業行風敗壞、質量低劣
 
[1] 冀維鋒,陳桂茹,周愛文. 河北省碘鹽生產企業產品檢驗能力調查分析. 河北醫藥,2010,32(6):734
2  結果
2. 2  檢驗項目
目前全省12家企業自檢項目基本相同,自檢項目包括物理指標的白度、粒度,化學指標的氯化鈉、水分、水不溶物、水溶性雜質,碘酸鉀。衛生指標鉛、砷、氟、鋇,以及抗結劑亞鐵氰化鉀不能進行檢驗,而是被動依靠每年度的衛生監督、碘缺乏病防治、上級部門的產品抽檢進行檢驗,合格率為0。
2. 3  檢驗設備
針對目前企業開展的檢驗項目, 檢驗設備配備齊全, 能夠滿足企業自檢項目的檢驗需要, 能夠做到定期進行計量檢定。而依據 食用鹽# ( GB5461)規定的檢驗項目來評價, 合格率為0。
3  討論
3. 3  強化產品檢驗法定意識
 食用鹽的產品檢驗是依據國家標準制定的, 企業自身無權自行修改, 必須無條件的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項目執行。此次檢查中發現企業并未對國家標準中的衛生指標進行檢驗,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建議企業制定企業標準或對不能檢測項目委托具有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3. 4  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
在檢查中發現企業添加的亞鐵氰化鉀均為分析純亞鐵氰化鉀,屬于化學試劑,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 。
3. 5  建議企業開展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 HACCP)等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最大程度的避免產品出現衛生安全問題的可能性。
 
[2] 常勝宇,周玉村,伊力夏提. 2002~2003 年新疆12個加碘食鹽生產企業衛生學指標評價. 地方病通報,2004,19 (3):98
1  對象與方法
1.1  檢查對象: 自治區鹽業主管部門指定的12 家碘鹽廠。
2  檢查結果
2.1  現場衛生學調查: 被調查的12 家企業均不符合食品企業通用衛生規范的有關要求。大部分企業廠區內環境較差,地面為素土地面,也未進行綠化。個別廠生產設備陳舊簡陋、工藝落后,一臺粉碎機、人工加碘器就可生產食用加碘鹽,幾乎所有廠家都缺乏較完善的防塵、防蠅、防鼠設施, 有一家企業衛生許可證過期,12 家企業均未索取碘酸鉀生產企業的有效證件,1家生產企業外包裝未標注生產日期,詳見表1。
2.2  使用原料索證的調查: 12 家企業均未能提供碘酸鉀、包裝袋的有效檢驗報告和生產廠家的衛生許可證,這說明鹽廠無索證意識。
2.3  產品標識的調查: 現場調查的12家企業的成品鹽包裝袋均標注了品名、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凈容量、配料、執行標準,基本執行了食品標簽通用標準,但有一家企業標識內容中未標注生產日期。
2.4  衛生設施的調查: 大部分企業均設有更衣設施、洗手設施和成品庫。但也有個別企業無生產人員更衣設施,這很容易使企業制訂的制度流于形式,無法執行。有的企業成品庫是露天棚式,四面暴露,這既不安全,也不能保證產品質量.
 
[3] 中鹽發[2009]38號(2009.03.13) 關于加強食鹽質量安全管理的通知 
二、要加強對亞鐵氰化鉀的使用管理。據了解,目前部分企業在碘鹽生產過程中以化學試劑級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使用,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等的有關規定。
三、碘酸鉀是食鹽生產中主要添加劑,各單位要到衛生部門指定的國家碘酸鉀定點企業采購。要按照化學危險品管理的要求,制定碘酸鉀管理制度和職責,做到專庫存放、專人負責、專項保管。
 
[4]  紅西紅柿炒雞蛋.『天涯雜談』 食鹽中的添加劑,你真的了解嗎?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952608.shtml#Bottom
據天津市地方郊縣新聞報道,2009年6月31日,在天津市九里臺鄉的“紅三角”食鹽廠,執法人員根據舉報查處了一批有毒物質嚴重超標的食鹽。食鹽中的拮抗劑——亞鐵氰酸鉀的含量高達4.2 mg/g,是國家規定量的875.3倍! 
 
[5] 該新聞,網上極多,出處略
日前(大約是2009年9月左右),國家質檢總局對食鹽中亞鐵氰化鉀含量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發現有2家企業(山東肥城精致鹽廠、浙江藍海星鹽制品有限公司)的5個食鹽產品質量不合格
 
    [6] 賈文水: 發展食鹽專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中國井礦鹽,2006,37(2):11
二是生產和流通方式還比較落后。我國是世界上產鹽大國之一,總產量居世界第三位,但生產工藝水平還比較落后,生產規模小、成本高、效率低。食鹽銷售還是實行三級或四級批發零售和二次分裝,環節多、成本高,給私鹽販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7] 彭亦光. 關于食鹽安全誠信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蘇鹽科技,2005(3):21
   誠信缺失已成為當前食鹽安全的瓶頸。
 
[8] 王海燕, 谷云有, 杜丹, 劉芳, 李素梅. 現階段我國鹽業體制在西部地區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中的障礙.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0,25(4):279
存在鹽業管理體制不暢、碘鹽銷售網絡不健全、市場監管薄弱、鹽價高、過度精制化以及鹽業體制改革缺乏配套的保障措施等問題。
 
[9] 孫晉,范舟,秦麗. 我國食鹽業專營壟斷之變異、危害及其糾補.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6(2):9-14
由于現實立法的缺漏和行政權力不當讓與,導致鹽業公司合法壟斷變異,帶來權力尋租和食鹽安全隱患等弊端。
 
[10] 韓鎮. 濰坊將關閉30萬噸以下制鹽企業. 齊魯晚報:2008-1-8       
    濰坊是全國最大的鹽及鹽化工生產基地,主要產品原鹽占全國總量的25%……。但是,濰坊制鹽企業仍存在“多、小、散、弱”的粗放經營狀況,生產技術及裝備水平落后,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不高,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和價格長期低而不穩,嚴重削弱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影響行業的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11] 呂宗恕. 湖北鹽業強賣“問題鹽”.南方周末,2011.5.26,第B10 版
湖北鹽業強賣違規添加檸檬黃的鹽,導致多家腌菜企業損失慘重。黃鹽叫停,賠償未結。
 
[12] 張興剛,周春花,唐紹紅,田娜. 工業鹽:兩堿用不完怎么辦. 中國化工報/2009 年/8 月/12 日/第007 版
我國制鹽企業一盤散沙:8 月11日,CCIN 記者從中國鹽業協會了解到,我國制鹽企業集中度低,整合步履艱難,眾多分散的小企業工藝技術落后、產品質量低劣、管理水平低下、資源浪費嚴重。多、小、弱、散、亂的企業組織結構嚴重束縛了制鹽企業整體素質的提升和核心競爭力的增強,與國外先進制鹽國家和企業形成很大反差。
中國鹽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林家驊表示,由于制鹽企業規模小、民營企業多、地方政府干預等原因,目前的幾百家企業顯然不適應市場的需要和發展。
 
4 食鹽含量測定方法不完善
我國2500多種食品添加劑有檢測方法的不足兩成,幾乎在所有食品領域都存在檢測標準不完善和難以檢測的情況。例如,在我國的塑料包裝材料材料方面,“目前職能部門的檢測和媒體曝光的內容,只限于大多數人都聞得到、嗅得出的苯類溶劑超標這一表面現象,對更潛在的、一般人無法覺察到的重金屬(鉛、鎘、汞、鉻)、致癌物(芳香胺、鹵化聯苯、稠環化合物、醛等)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卻還未涉及到”。
     有報道稱,一個面包在制作過程中要用到數十種添加劑。在食品工藝越來越復雜的今天,單純地靠看、聞、摸的傳統方式難以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沒有現代化的技術檢測手段,即便是監管部門也未必能準確地辨識。”
由于食品和飼料工業蛋白質含量測試方法的缺陷,三聚氰胺也常被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劑,以提升食品檢測中的蛋白質含量指標,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稱為“蛋白精”。蛋白質主要由氨基酸組成,其含氮量一般不超過30%,而三聚氰胺的分子式含氮量為66%左右。通用的蛋白質測試方法“凱氏定氮法”是通過測出含氮量來估算蛋白質含量,因此,添加三聚氰胺會使得食品的蛋白質測試含量偏高,從而使劣質食品通過食品檢驗機構的測試。
 
 [1] 俞旭峰. 鹽漬黃瓜中亞鐵氰化鉀的測定. 食品與機械,2002(4):31  
亞鐵氰化鉀…… 可它對身體有一定危害,我國食用鹽標準允許含量為5mg / kg。最近日本政府對從我國進口的食用鹽及鹽漬制品要求進行亞鐵氰化鉀的測定。對亞鐵氰化鉀的測定,國標GB13025 10 91 采用硫酸亞鐵與亞鐵氰化鉀反應,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物經空氣氧化生成藍色絡合物,比色法測定。該法采用樣品與規定標準進行比色,只能定性測定且適用范圍為食用鹽,對鹽漬制品中亞鐵氰化鉀的測定目前未見報道。
    
[2] 賈薇,于曉英,高嶸,等. 肉制品中食鹽含量測定方法的改進. 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9,21(1):43
在現行的國家標準檢驗方法中,食鹽的測定采用炭化浸出法或灰化浸出法將氯化鈉溶出后進行滴定分析。而我們在實驗中發現,由于肉制品中含有較多的脂肪及蛋白質,在炭化過程中往往出現很激烈的崩濺,使被測組分損失嚴重,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因而,我們對肉制品中食鹽的測定方法進行了探索和改進。
 
    [3] 嚴繼東,曹麗軍,侯逸眾. 酸性硫酸亞鐵銨分光光度法測定食鹽中亞鐵氰化鉀.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0,20(5):1256
亞鐵氰化鉀……。與強酸和強氧化劑反應,放出氰化氫( HCN),具有低毒性。
測定食鹽中亞鐵氰化鉀普遍采用硫酸亞鐵法,其使用的試劑不穩定,極易失效。
 
[5] 王秋菊,畢玉友,孫繼春. 硫酸亞鐵分光光度法測定食鹽中亞鐵氰化鉀的方法改進.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2,12(5):612
 
[6] 丁長蓉. 臘制品食鹽測定的樣品處理探討.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5,41(9):690
GB/ T 5009. 44-1996 規定臘制品中食鹽測定樣品處理采用碳化浸出法和灰化浸出法,此兩種方法在碳化時由于樣品在瓷蒸發皿中加熱碳化時有可能濺出,同時在碾碎碳化物時也有可能存在損失, 使測定結果偏低, 并且要碳化完全還比較費時。
 
[7]  樓雨芝. 食鹽中亞鐵氰化鉀測定方法探討. 《浙江鹽業》,2006年第4期:41-42
對日曬鹽中亞鐵氰化鉀含量檢測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未能有較妥的解決辦法。……..當作為腌制用鹽用于部分明示不得檢出亞鐵氰化鉀的出口產品或用于申報綠色食品時就出現問題。
 
    [8] Yong Li LI, Zhong Fang LIU, Li Sha XIE, et al. 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Ferrocyanide in Foods by 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 Method with Basic Triaminotriphenylmethane Dye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6, 17(12):1595-1598
Potassium ferrocyanide is not only a kind of important chemical material but also a sort of common food additive. It is also a sort of antiagglomeration for salt. So potassium ferrocyanide may consist in many kinds of salinized foods. But excessive potassium ferrocyanide is harmful to human body……, At present, a number of titrimetric methods and gravimetric methods have been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ferrocyanide, but they can only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igh amounts of potassium ferrocyanid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 of potassium ferrocyanide(洋大爺需要痕量分析,我們只需要常量分析!), som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such as direct UV-spectrophotometry, 1,10-phenanthroline method, chloramine method, pyridine-pyridylinetone method have been reported. However, they usually have low sensitivities and some of them have poor selectivity or need sample pretreatment. They hardly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food analysis(針對洋大爺確實是不夠的).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potassium ferrocyanide.  
 
 
5  中國人高血壓具三大特點:鹽敏感、波動大、中風多
http://health.v1.cn/l/2010-11-29/12910080919.shtml. 生命時報,2010-11-29 
作者注:吃鹽多容易引起高血壓。如果有國內外(尤其是華人國家與地區)高血壓對鹽敏感的數據可能有助于分析亞鐵氰化鉀的危害。由于時間有限,沒來得及查找更多的資料,所以暫時僅列出一篇文獻。
 
  第一,高鹽攝入使血容量增加,高血壓患者對鹽更敏感,產生血壓增高的幾率就也更高。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小于6克,而在中國,北方人每天吃12—18克鹽,南方人為7—8克。中國人不但鹽吃得多,血壓還對鹽很“敏感”。中國六成的高血壓患者都屬于“鹽敏感性高血壓”,即服用高鹽后血壓會隨之增高。
  第二,血壓波動大。研究發現,如果兩組人群的平均血壓相同,而血壓波動較大的那一組血管、心臟、腎臟器官的損害就更大。所以,僅將血壓降下來不行,還要讓血壓保持平穩。
  第三,腦卒中發生率高。與我國高血壓發病“北高南低”的情況類似,我國的腦卒中有北方高于南方的特點,在西藏、黑龍江發病率明顯高于江浙一帶。
 
 
6 其它參考文獻
[1]    劉文. 誰來解釋“食鹽毒性比催熟劑高”. 消費日報,2011.7.28,第A02 版
[2]    奶粉添加劑DHA真相. http://www.dashipin.com/newsdetail.aspx?id=7394&page=2
[3]       觸目心驚的中國造假,讓我們明明白白面對死亡。
[4]       趙霖. 從人類歷史上發展進程,認識2000種食品添加劑濫用的危害 . 2010.12.16.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12/202714.html
[5]    趙霖 . 食品安全,無國界全球性話題. 烏有之鄉 , 2010-12-16.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012/202651.html
[6]       耕稻人. 一個連安全食品都吃不上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烏有之鄉.,2010-11-14.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011/195369.html. 
[7]       金微,張皓雯 .  國際先驅導報:2010食品安全之“痛”, 2010-12-14.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12/202271.html. 
[8]       一二三五 . “面粉增白劑”存廢之爭是個偽問題. 烏有之鄉, 2010-12-16.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012/202605.html
[9]       蔣高明:人類歷史上“食品化學化”過程大事記. 烏有之鄉,2011-1-2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101/206762.html
[10]   無產者. 中國人每天都在吃慢性毒藥. 烏有之鄉 , 2009-8-28.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08/101417.html
[11]   張建華. 中國人的肚子越來越像“化工廠”--三十年中國的食品被污染. 烏有之鄉, 2010-10-24.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010/191133.html  
[12]   mnixy. 中國食品安全監管內情. 烏有之鄉,2009-6-29.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906/91870.html 
[13]  周勍. 中國食品安全現狀調查. 烏有之鄉,2007-7-31.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707/21864.html
[14]   魏峰,霍軍生,狄蕊; 等. 鐵碘強化營養鹽的穩定性研究. 食品與發酵工業,2010年 07期  
[15]   程惠峰, 楊祖彬, 趙媛. 食鹽軟塑包裝PAEs 增塑劑的遷移規律研究. 包裝工程,2011,32(15):58-61)
 
附件:
1  鹽加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加亞鐵氰化鉀
作者:icestone
 
專家說:全民食鹽加碘使兒童智商總體提高近12%。數據是如何統計的我不得而知,如果此說法屬實的話,那我能肯定的判斷出:中國專家沒有食用加碘鹽!!
    “補碘過量”導致包括甲狀腺癌在內的甲狀腺疾病增加,這幾年,民眾對全民補碘頗多質疑,一直沒有相關部門來釋疑解惑,終于在多家媒體報道多個地區疑似食碘過量造成的病癥的時候,衛生部終于有人出來說話了。解釋的總結有兩條,一條是“甲狀腺癌與食鹽加碘有關”的說法缺乏證據,根據中國國情,補碘的益處遠遠大于碘過量引起的相對較小的風險。 第二條則是補碘提高智商的說法。最后衛生部給自己找個臺階下,2010年開始下調食鹽中的加碘量。
    我個人認為碘缺乏是一種病癥,確實在某些地區發生著,但是有病你就去看醫生,而不是一人生病,全國人民吃藥。而衛生部卻輕描淡寫的說,不用補碘的人群可以購買無碘鹽,拜托下來到市場看看,哪個超市哪個市場能買到無碘鹽??江蘇做的更過分,鹽的袋子上寫著“加碘鹽,加鈣鹽,加鋅鹽”,根本找不到不添加其它成份的鹽?我看將來一定會出現“花一樣錢補五樣的食用鹽”!
    碘加在鹽中,是利是弊,沒人能說的清楚。更糟糕的是鹽中的抗結劑又被曝光了,小時候家中買的鹽都是粗鹽,農民看鹽罐回潮,就會知道天氣要下雨了。但現在通過鹽的變化是無法預測天氣了。因為鹽中有抗結劑。四川一榨菜廠出口到日本的榨菜被退回(從1980年左右就有了,很多出口轉內銷的食品就是被退回后只好賣給國人),原因就是查到了亞鐵氰化鉀,而亞鐵氰化鉀是低毒品,受熱或遇酸反應,會產生劇毒物。而國內食鹽包裝袋上成份只寫抗結劑字樣,卻不寫抗結劑的化學名稱,更不標明含量多少!這是何等的不負責任!
    國家內部規定了出口榨菜使用食鹽的標準: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加強對輸日食鹽和含鹽產品中亞鐵氰化鉀檢測的通知》執行,并積極配合檢驗檢疫等部門,研究從技術上加以解決。積極開拓韓國、美國和歐盟等市場。在今后的生產加工中,嚴禁使用含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加工對日本出口的鹽漬菜。
    但是他們對中國普通老百姓一直不告知鹽中抗結劑是怎么回事,只是在內部做了通知,規定添加亞鐵氰化鉀的百分比,但是外包裝上都不敢寫明具體含量,只是在成份一欄籠統標明抗結劑字樣。 2002年出口國外市場的鹽制品不再添加亞鐵氰化鉀,而在國內至今仍然在鹽中使用抗結劑。
    也許專家在抗結劑被捅出來后,又會辟謠,說是為了老百姓考慮,添加亞鐵氰化鉀 ,鹽不會粘成塊,也不會受潮。但是民眾需要的是健康啊!!我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他們的做法,添加抗結劑會減少鹽的損耗,添加碘可以將鹽的價格推上去。自于是否對民眾的身體造成摧殘,他們從來沒考慮過。
 
2 天涯論壇中“關于食鹽中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一文的回復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837/1/86.shtml 
 
① 聽說食鹽加碘為了健康是幌子,此種做法純粹是為了打擊私鹽,壟斷經營!因為私鹽加碘難度很大,而官鹽加碘后在市場上鑒別官鹽與私鹽就非常簡單,中學學過化學的就都會做。請知情網友討論討論。
    ② 【索馬里富豪】2009/08/25 
1990年前用的還是易揮發的碘化鉀,但因為碘化鉀比較貴,1990年就全面使用很便宜的碘酸鉀了。碘酸鉀是一種化學試劑,也是一種工業原料。碘酸鉀要加熱到攝氏560度才能部分分解,一般的烹炒煎炸等都到不了攝氏560度,所以碘不會揮發。但因為碘酸鉀本身就是劇毒品,碘鹽結塊后吃了就會立即死人,所以只能加入抗結劑。另外加入抗結劑還可以防止食鹽在存放中結塊,易包裝、賣相好。但抗結劑實際是亞鐵氰化鉀,也是劇毒品。亞鐵氰化鉀不能與食品混放。亞鐵氰化鉀受熱分解出劇毒物,與酸反應有劇毒物生成。也就是說,炒菜、加醋或西紅柿等酸性食物,加了鹽,就會分解成劇毒的氰化鉀。亞鐵氰化鉀水溶液與酸反應放出極毒的氰化氫(HCN)氣體。亞鐵氰化鉀加熱分解得到氰化鉀(KCN),與三價鐵離子反應生成顏料普魯士藍。亞鐵氰化鉀[K4Fe(CN)6•3H2O]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膚吸收而危害健康。處理時須戴合適的手套和安全眼鏡。須始終在化學通風櫥中格外小心地使用。須遠離強酸。亞鐵氰化鉀…….強烈灼燒時分解而放出氮,并生成氰化鉀(劇毒)和碳化鐵Fe3C。與鐵鹽溶液生成普魯氏藍沉淀。用于制氰化鉀(殺蟲劑、煙熏蒸劑等)、鐵氰化鉀和顏料等。利用由煤氣廠所得的廢氧化物與石灰共熱而得亞鐵氰化鈣溶液,再與碳酸鉀溶液共熱,濃縮結晶而制得。亞鐵氰化鉀(黃血鹽)是狗肉販子盜殺狗時常用的毒藥,一小點就可以毒死一條狗。另外醬油、醋里均含鹽。亞鐵氰化鉀在人體內具有積累作用。中國老百姓就這樣每天被迫自己花錢賣毒鹽吃。中國老百姓就這樣被慢性毒殺。這必將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食品安全事故。比三聚氰胺還要慘千萬倍!
③ 俺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把鹽買來洗水幾遍再吃,這樣管用嗎?
    ④ 深海塵灰  回復日期:2009-9-14 
樓主你有點問題哈!既然你說亞鐵氰化鉀穩定,難道你不知道它是有條件的嗎?只能在pH≥7以上嗎?在酸性條件下,特別是在≤胃酸的pH條件下即:pH≤3.5時的酸性條件下,亞鐵氰化鉀就會輕而易舉的離解出氫氰酸根嗎?請各位讀者可以直接用食鹽溶于水中(為使其觀看明顯,溶解的食鹽液體盡量達到過飽和狀態后)滴酸,等會就能夠看見有藍色物質顯現在液體中,這就是游離出的二價鐵離子的特性。
⑤ 作者:scicman  回復日期:2010-9-18 
  今天去菜場買了點蝦菇,拿回家養在盆子里,老婆怕嚇菇死了,加了點鹽進去(以為蝦菇是海水中生長的,加了鹽就不會死了),剛剛還活蹦亂跳的蝦菇突然就死了。然后一看鹽中的成分,亞鐵氰化鉀!!!由于我是做微電子的,對氰化鉀三個字有點敏感,上網一查嚇一跳,幾乎所用的食鹽都加了這種抗結劑!!!。一點點食鹽溶解在一盆子水中就讓幾十只蝦菇死亡,簡直讓人毛骨悚然,不知道現在吃什么才安全。為了買房子辛辛苦苦打工賺錢,還要為了吃的東西提心吊膽的,寒心啊!!! 
 
 
3  何新委員: 關于取消全民食鹽強制加碘制度的提案(節選)
   自1995年起,為減少并消除碘缺乏病,我國開始推行全民食用鹽銷售前強制加碘運動。  
據報道:至2009年,我國居民食用碘鹽覆蓋率已接近98%。在全國各地均幾乎無法購買到不含碘添加劑的食鹽,這種做法在世界各國是罕見的。
   
一、中國應堅持獨立自主的公共衛生路線,對衛生領域的國際開放保持必要的警惕  
推行碘鹽制度,是國家衛生部門在1980——1990年代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要求中國全民補碘的建議、以及所推薦的碘營養水平標準的建議而制訂的。  
有必要指出:近年以來,國際上有資料深度揭露美國共濟會及其所屬基金組織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存在密切的聯動和協作關系。國際上多有資料揭露,長期以來,該組織有些機構配合國際共濟會實施控制地球人口數量增長的計劃,而在發展中國家推行一系列包括健康控制、生育能力控制的措施。  
考慮到目前非洲(眾多國家)、南美洲(典型國家如海地)以及亞洲(如菲律賓)一些國家多年接受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援助計劃,但多種神秘疾病蔓延失控、人口死亡率大幅上升、公共健康狀況日益低下的異常狀況,本提案人認為有必要以本提案提請國家衛生部門注意:  
考慮到2003年非典疫病的發生以及近年有關國際疫苗問題的一系列異常狀況,當前中國國民的公共衛生安全問題有必要引起國家和公眾的進一步關注。中國在從事必要的國際衛生合作的同時,應當堅持走本國獨立自主的國民公共衛生路線,對衛生領域的國際開放與合作應保持必要的警惕。
   
二、目前國內推行加碘鹽已見成效  
   
三、碘攝入量過高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危害  
據有關醫學研究資料表明,碘攝入量過多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疾病,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癌癥以及兒童因食用碘過多引起的弱智病、青壯年碘攝入過多而導致生育能力減弱等,其危害并不小于碘缺乏所引起的危害與疾病。  
   
四、碘攝入量過多已經危害中國國民公共健康  
例如河北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碘食用量過多不僅會引起甲狀腺腫,而且會對腦、腎、胚胎發育以及子代的代謝造成不良影響。  
五、建議實行有區別、非強制地補碘政策  
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飲食習慣多樣的國家,并非所有的地區都需要補碘(例如沿海地區食物中即富含碘成分)。目前,中國只有部分山區因食用碘缺乏尚存在克汀病,其它大部分地區并不需要強制性地對全民、全面、永久性地補碘。  
現實中,消費者要求加大無碘鹽供應量的呼聲不斷,然而目前國內市場卻幾乎完全買不到無碘鹽。以至一些需要非典鹽的國民不得不到港澳地區或日本、歐美地區購買不含碘的食鹽。  
全國政協委員:何新  
 2011年3月8日   
 
 
4  北京慕盛學評衛生部專家李素梅“全民食鹽加碘是科學的”
《南方都市報》2009年8月14《明年下調食鹽加碘量》 http://epaper.oeeee.com/A/html/2009-08/14/content_870609.htm文中說:
    記者:對全民食鹽加碘政策“一刀切”的質疑,你怎么看?
    李素梅:當初國家實施全民普遍加碘,是因為我國普遍的地球化學性缺碘,是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公共衛生危害。全民食鹽加碘有效地解決了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歷史地看待,全民食鹽加碘是科學的。
    我國幅員遼闊,外環境、膳食和生活習慣差異大,因地制宜補碘具有很大難度,但勢在必行。當年的“一刀切”成功解決了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今天改變“一刀切”,并不是否定食鹽加碘,而是現實需要因地制宜的食鹽加碘。
 
本人評論:
    非常遺憾,國家碘缺乏病參照實驗室主任李素梅在上述短短180個字的言論中,存在明顯六個錯誤:
    1、“當初國家實施全民普遍加碘,是因為我國普遍的地球化學性缺碘”
    (1)見物不見人
      上述理由是典型的“見物不見人”的理論。缺碘有兩種,一個是地理性缺碘,一個是病理性缺碘,地理性缺典,是指人所在地理位置的水,土地,等都存在嚴重缺碘,造成人碘攝入量不足。病理性缺碘則是由于地理性和不合理飲食造成的缺碘。只強調地理性缺碘,就會陷入不管是不是缺碘,只要存在地理性缺碘,就必須補碘的誤區。
      衡量某地區是不是缺碘區,不能單獨看那個地區是不是地理缺碘,還要看那里人的飲食結構和沒補碘前的甲狀腺腫大的發病率。國內有很多地區是輕度缺典區,但人們的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識強,甲狀腺腫大的發病率也很低,低于國際5%的發病率,那么這個地區也不是缺碘區。
     (2)我國是“普遍的地球化學性缺碘”嗎?
      什么叫普遍?地方病能說是普遍病嗎?中國地域廣大,有缺碘地區,有高碘地區,也有適合地區,用“普遍的地球化學性缺碘”,轉變成全國缺碘,因此就要“全民補碘”,這是“以點代面”?
     (3)我國需要永遠全民加碘嗎?
    衛生部說中國是地理缺碘地區,地理環境不可能改變,因此中國要世世代代補碘,不補就會出現“嚴重的公共衛生危害”。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它只看到了地理環境缺碘,而忽略了生活條件的改善和人民健康意識的提高,會使碘缺乏疾病減少的事實。只有個別嚴重缺碘的地區需要長時間補碘,大部分地區是不必要的。
      2、缺碘“是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公共衛生危害”
      缺碘性甲狀腺腫大,全世界公認是“地方病”,是貧困的一部份邊遠山區出現的疾病,1993年調查結果是我國缺碘性甲狀腺腫大患者,已由1979年前的3500萬,通過病區普及碘鹽,使甲狀腺腫大患者變為700萬人。700萬人相對于全國11億人(當時全國11億人)來說只占人口總數的0.6%,會“是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公共衛生危害”嗎?把《地方病》擴大成全國病的的目的,就是為實行“全民補碘”制造理由,但這個理由是不是有的太勉強了吧。
      3、“全民食鹽加碘有效地解決了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1)缺碘是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嗎?
    什么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2003年的非典才是嚴重公共衛生問題,甲狀腺腫大只是一種地方病,根本就不是什么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李素梅把甲狀腺腫大說成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無疑是為“全民補碘”請功!
     (2)只強調要解決700萬人的甲狀腺腫大問題,讓13億人陪吃碘鹽,合理嗎?
      全民食鹽加碘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是地理缺碘地區,還有700萬人存在甲狀腺腫大問題。有病治病,為什么一人有病,全家吃藥?根據什么強迫讓13億人陪吃碘鹽?
    4、“我國幅員遼闊,外環境、膳食和生活習慣差異大,因地制宜補碘具有很大難度,但勢在必行”
    (1)明知“我國幅員遼闊,外環境、膳食和生活習慣差異大”,就因為“因地制宜補碘具有很大難度”,就實行“全民加碘”,“一刀切”,這是理由嗎?這個理由本身就是錯誤的。就是忽略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原來的“病區強迫補碘,非病區不補碘”的方針基本是正確的,為什么非要全民加碘?
    (2)真的是“勢在必行”嗎?
     我國的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放松了對老百姓健康的重視,降低了衛生方面的投入,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缺碘性甲狀腺腫大只是一種地方病,國內有很多嚴重威脅人民健康的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癌癥、艾滋病等疾病需要積極預防和治療,這些病都是普遍存在的,是嚴重危險老百姓的疾病,積極預防和治療這些病才是“勢在必行”。衛生部放棄當時開始出現的常見病,多發病不管,而認為預防甲狀腺腫大是“勢在必行”有道理,有根據嗎?
     由于衛生部的原因造成后來把醫療當作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之一。
     5、“今天改變‘一刀切’,并不是否定食鹽加碘,而是現實需要因地制宜的食鹽加碘”
    (1)在這里,李素梅承認了全民加碘是“一刀切”,并提出今天改變“一刀切”“是現實因地制宜的所有加碘”,這些話是對的,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李素梅承認了全民加碘不是因地制宜。
    (2)李素梅在這句話里偷換了概念,把我們批評“全民加碘”換成了“否定食鹽加碘”,這兩個詞的概念有本質的不同,“全民加碘”是“一刀切”,是有明確的范圍,是“全民”+“加碘”,而“食鹽加碘”只是食鹽加碘,沒有應用范圍。我們反對的是“全民加碘”,而不是反對“食鹽加碘”。作為衛生部的專家,這樣的偷換概念,維護“全民加碘”,老百姓是深感遺憾的。
      6、“歷史地看待,全民食鹽加碘是科學的。”
     (1)李素梅承認了存在“全民食鹽加碘”,也承認了是“一刀切”,需要“改變”,還承認了“我國幅員遼闊,外環境、膳食和生活習慣差異大,因地制宜補碘具有很大難度”,上面李素梅承認的三個問題,已經明顯承認了全民食鹽加碘是不科學的了,可是萬萬想不到,李素梅的結論仍然是“全民食鹽加碘是科學的”這個結論符合事實嗎?符合邏輯嗎?符合推理嗎?有說服力嗎?
      這個結論只能暴露出李素梅內心的虛偽和無奈,暴露出李素梅的無知和無賴。
    (2)論“歷史的看待”
    李素梅說“歷史地看待,全民食鹽加碘是科學的。”這句話是完全錯誤的。 有的政策是有時限的,是因為時間變化了,環境變化了,人員變化了,相應的政策需要改變,文件會失效,這是必然的,正常的。用現在的觀點去評論過去的事情,有時是不適當的。 李素梅也想用這個理論誤導我們不能用現在的觀點去評價過去。但是李素梅又錯了。有時限的政策的特點是當時的政策是符合當時的情況的,在當時是必須的,正確的。可是“全民補碘”被作為一項國策,衛生部因為中國地理缺碘的事實不能改變,因此揚言中國要全民補碘,至少要補一萬年。當時的這項決策的根據是荒謬的、方法“一刀切”是錯誤的,而且這些錯誤是非常明顯的。因此“一刀切”,過去就是錯誤的,現在看來更是錯誤的,將來也是錯誤的。 再舉一例: “據調查,我國有3098萬人生活在高碘地區,截至2008年10月,已有山東、河北、江蘇等6個省份82個縣647個鄉鎮的高碘地區停供了碘鹽”。 其實高碘區不是2008年才發現的,而是1979年前就發現的,1979年的《》是有科學根據的,“病區加碘,非病區不加碘”的政策是基本科學的。可是到了1993年卻實行了“全民加碘”雖然文件寫道高碘區例外,但實際是“全民加碘”,這些人被無辜強迫加碘13年,到2008年才停止強制供應碘鹽。過度加碘肯定會有隱形傷害,你們知道這些地方是高碘區,還推行碘鹽加碘,這不是“明知故犯”“故意傷害”嗎?這怎么還能冠以“全民食鹽加碘是科學的”的結論呢? 因此李素梅說“全民食鹽加碘”是科學的結論,是沒有一點科學根據的。作為搞科學的人,作為衛生部的專家,說出這樣不科學的話,實在是衛生部的悲哀、是全國人民的悲哀。中國疾控中心被很多這樣的人把持,造成中國近十幾年屢屢出現嚴重問題,中國的防疫工作能好嗎?
      “全民加碘”是一種明顯不科學的決策,“一刀切”是明顯不科學的方法,面對明顯的錯誤,還強調它的科學性,是明顯的對人民健康的不負責!
 
 
 
“2012我是中國人”原創論文集:
 
(1) 中國危局分析及對策研究——中國國情教育入門教材
http://www.hanminzu.net/bbs/viewthread.php?tid=287061&extra=page%3D3  漢網論壇 漢服運動發祥地,漢民族門戶網 » 【指點江山~時政版】 
http://www.hanzuwang.com/viewthread.php?tid=56516&extra=page%3D2 
發表時間2011-5-28  不要看以前的版本
(2) 化學博士:食鹽添加劑的危害及其消除方法分析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6/241540.html
(3) 揭穿袁隆平轉基因推手的真實身份(修改稿)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7/247634.html
(4) 從食鹽添加劑的巨大危害看衛生部某些官員的種族滅絕行為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12/203018.html
(5)世博會中國館的創意來源于秦始皇地宮嗎?
http://www.hanzuwang.com/viewthread.php?tid=60534&extra=page%3D1
 
作者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7.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乱在线伦视频 | 五十六十老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日本 | 五色天婷婷丁香五月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