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戰爭豈能促退“經濟發展”
江河請
·
2011-09-24
·
來源:烏有之鄉
正義戰爭不會促退“發展經濟”
戰爭是政治的繼綾,是流血的政治。
戰爭分為正義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一切侵略戰爭都是非正義戰爭;一切自衛反擊戰爭、解放戰爭、民族獨立戰爭以及援助盟友的前述戰爭,都是正義戰爭。
正義戰爭不會促退經濟,從一定意義上還能促進社會發展。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推動社會不斷前進。生產關系的總和是經濟基礎。這就是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實質是生產力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實質表現為上層建對生產力的反作用。在生產力中人是最最根本的因素。科學技術、社會生產要靠人去推動;上層建筑對生產力的促進或破壞,都落腳在人即勞動者身上,使勞動者幸福美滿,或深受剝削不堪忍受。當勞動者受盡剝削壓迫不堪忍受之時,作為上層建筑的統治階級也就無法再統治下去,比如他們己經榨干了勞動人民的血汗,再無油水可炸,革命就要爆發,或者說革命戰爭就會發生。秦漢以后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正是這樣爆發的,而正是農民起義才推動了王朝的更替。每經過一次農民起義,或每一次王朝更替,統治階級都要實行一定的“讓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產力,發展了生產力。所以革命戰爭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
沒有秦末農民起義,就沒有西漢;沒有隋末農民起義,也就沒有唐及其早中期的中興;沒有明末的宦官專權,民不聊生,也就沒有清兵入關,乃至清王朝擴展的中國有史以來的最大疆域;沒有1776年華盛頓領導的統一戰爭,也不會有獨霸世界的今日美國;沒有列寧領導的1917年的十月革命,就不會出現蘇維埃的社會主義;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法西斯,也不會有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沒有八年抗曰戰爭,八路軍不可能迅速壯大,從而也不會有三年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建國初期,我們千瘡百孔,國際帝國主義包圍我們、封鎖我們,國內一大批失業大軍沒飯吃,蔣介石集團恃機反共大陸,城市管理缺乏干部缺乏經驗等。在極其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我們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保衛了祖國的東大門。抗美援朝結速僅三年多時間,到1956年黨的八大,我國基本建成了獨立工業體系,人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道不失遺。即使在三年困難時期,帝修反包圍,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還對印進行了“自衛反擊戰”,把侵略者趕到麥克碼橫線以南。文革那樣亂,我們照樣敢向蘇聯叫板,珍寶島反擊戰同樣取礙了勝利。南海安全無癢。
但是,在中國曰益富了的時候,被趕跑了的印度軍又反撲,而且比當年占我領士還多數十倍,相當于浙江省的面積。1974年越南公開承認南沙群島為中國主權,現在卻占了29個島嶼,就連菲律賓、文萊、印尼都在南海移民開發。我國政府只有“抗議”,別無它法。2002年簽訂了《南海宣言 》,最近,楊外長就落實所謂《宣言》達成“共識”,所謂“共識”,簡單說就是“和平解決,不訴諸武力”。這是徹頭徹尾的投降主義。請問:“主權在我,共同開發”。我們有實際主權嗎?不放棄不歸還所占們的島嶼,你又承諾不動武,問題怎么解決?就連日本媒體都說“中國害怕美國而作了讓步”,這才是要害。更惡劣的是一些投降派,賣國賊宣染正義戰爭“恐怖論”,他們說“南海動武中國經濟將倒退幾十年”,和敵人“睦”,與敵人“和”,有一個前外交官和培養外文官的學院院長,拿非正義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嚇人,說“如果打不過人家,失敗了難道不是賣國?”他妖言惑眾,弄得一些人昏昏然不知所措,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一讓再讓,犧牲根本利益,保證自己平安過渡,在“硬道理”的幌子下出賣民族利益。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