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毛澤東思想對馬列主義的特殊貢獻——紀念毛主席逝世35周年
江河清
·
2011-09-08
·
來源:烏有之鄉
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她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全黨智慧的結晶。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遵義會義為標志,實際上已經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國革命的領導地位。1947年4月黨的7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可以說截至目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人。他對馬克思主義的特殊貢獻誰也抹煞不了,她將載入史冊,永放光茫。
關于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毛主席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主義的矛盾運動規律,強調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尤其強調了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強調了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所以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十分重視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和工作,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作為全黨的思想靈魂。他糾正了斯大林關于社會主義沒有階級矛盾、階級斗爭的錯誤,認為在社會主義時期,始終存在著階級和階級斗爭,存在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他指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是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但是這個矛盾又具有兩類不同的性質,即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對于敵我矛盾要用專政的方法去解決;對于人民內部矛盾要用說服的方、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要貫徹“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運用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最大限度地團結大多數,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他認為在社會主義諸多矛盾中,大量的是人民內部矛盾。即便是對抗性矛盾,一般都要按人民內部矛盾來處理。對于事物的認識,毛主席認為要有一個過程,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認識是否正確,理論路線方針是否正確,要用實踐來檢驗。毛主席一貫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他認為唯物史觀最重要的內容:是群眾創歷史,而不是英雄創造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是國家的主人;一定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團結群眾,愛護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毛主席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貢獻,充分體現他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上的路線方針政策上。新中國建立以后,毛主席根據列寧“國家資本主義”的思想,認為我國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中間有一個過渡時期,叫新民主主義時期,這一時期的杜會性質叫新民主主義社會。1956年完成了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改造,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蘇聯在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過程中,對資產階級(包括富農)實行統統消滅的政策。毛主席不是這樣的。在奪取政權以后,沒收官僚買辦資本,分地主土地予貧下中農,保護富農高利貸以外的財產,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團結、改造、贖買的政策,保護了他們的資本和利息,有的人還進入政權。在經濟建設中,毛主席提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主張“接受外援但不依賴外援”的思想,以防我們在經濟上受制于人,防止國外反華勢力掌握我國的國民經濟命脈。在工業發展上,毛主席最主要的論著是《論十大關系》,他提出“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指導”的方針,確立了“農、輕、重順序”。他批判了斯大林關于社會主義沒有商品的理論,指出社會主義同樣存在著商品交換的資產階級法權。他十分強調抓緊國防工業,在那么困難的情況下搞成了“兩彈一星”,弄得帝國主義心驚膽顫,國家沒有去失主權,沒有失去一寸土地,沒有內債和外債,解決了6億人的吃飯問題,建立了富有中國特點的工業體系和一支強大的科技隊伍,世界頂級科學家紛紛回國效力,沒有貪官,沒有精英外移,社會安定和諧,這和今天的社會形成了顯明地對比。
關于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毛主席用非常簡樸的語言說:“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武裝奪取政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與國際共產主義和黨內的機會主義劃清了界限,不僅對中國革命,而且對全世界的民族民主革命,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建國以后我們實行的是“以工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行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共產黨是執政黨,其它8個民主黨派為參政議政黨。國家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黨和國家都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即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軍隊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堅持“黨指揮槍”。不搞三權分立。教育堅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又紅又專”的建設人才和接班人,不搞教育產業化。文藝堅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雙百針,要求文藝面向工農兵大眾,為工農兵服務。醫療衛生要下鄉,所有這一切都保證了人民民主專政的鞏固和整個社會的穩定,根本不需要投入巨的大成本去維護所謂穩定。
毛主席一貫重視黨的建設,早在紅軍時期,毛主席就十分重視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為了清除紅軍內部的流寇主義,自由主義,分散主義,他提出把黨支部建立在連隊。他與教條主義進了艱苦卓絕地斗爭。他親自領導了延安整風,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他于1948年就《關于健全黨委制》發出指示:要求“黨委要保證集體領導,防止個人包辦。”“重要問題的解決,”必須由黨委會議決定,“而不能由個人決定”,黨委委員不能“虛設”。1949年他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提出了“黨委書記要善于當好班長”等12條工作方法。很值得如今黨的一把手和黨委成員認真去讀。1947年,他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因為勝利------資產階級可能出來捧場,------一些共產黨人,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他提出了兩個“務必”: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1956年蘇共20大以后,毛主席日思夜慮的問題是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和“黨內出現修正主義的問題”。他指出“資產階級就在黨內”等。為此,他進行了防預和斗爭!不幸的是他只是一個偉大的預家。可是正如文史大師李敖所說,毛主席是中國最偉大的民族英雄,他僅用了3年時間,就趕跑了帝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走狗——官僚、買辦資產階級。
有一些人無恥地、流氓式的造謠攻擊毛澤東,實際上是在攻擊中國革命,攻擊中國共產黨,也是否定自已。列寧說的好,“可笑的是人們在‘打倒領袖’這一口號掩飾下,實際上競把一些胡說八道、滿口謬論的新領袖拉出來代替那些------老領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