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彭定康PK基辛格

萬惡之源 · 2011-08-25 · 來源:烏有之鄉
茅于軾評析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覽畢基 辛格 博士的新書《看中國》,想必末代港督彭定康一定是非常不爽的,不然不會在英國《金融時報》上大放厥詞。

彭定康和基辛格?各位一定都笑了:螻蟻也能撼動大樹否?螢火蟲也想跟日月爭輝嗎?

基辛格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大家難免會覺得彭定康自不量力。但向來英雄不問出處,有志不在年高,咱們不妨看看彭末港督又有何“高見”。

在《讀基辛格“論中國”》一文中,彭末港督首先是對基辛格對中國的態度不滿----“不是說仿佛在向中國叩拜,至少也是在畢恭畢敬地鞠躬”。

彭末港督這個反感是正常的,中國歷來都是大英帝國欺負的對象嘛。想當年正是此人在香港回歸前不僅大發其財,還要強行推動他認為的“民主”,其實是想搞亂香港。若真為香港好,為什么要等到交班時才推行呢?!

接著,彭定康有抱怨基辛格對毛澤東、周恩來的贊美太多,認為毛其實是“大躍進餓死超過2000萬人”兇手,并對超過2000萬的提法嚴重不滿,似乎中國全餓死才合他心意。

這就叫“帝國主義忘我之心不死”。想當年英國發動戰爭逼中國人民吸食鴉片,那該是多么罪惡的暴行呀!如今英國反省過嗎?他彭定康放過半個屁嗎?!

彭定康永遠只能是彭定康,一個對中國充滿刻骨仇恨的政客,只會發已經沒落的英帝國強盜邏輯夢囈,注定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而基辛格無疑是智慧的,善于發現所有人的優點并學習之,即使中美曾經是對峙嚴重的敵人。

由彭定康PK基辛格,我也想到了茅于軾。這個內心陰暗的小人,卻不知天高地厚地挑戰毛澤東。毛澤東當然并不完美,但那只是太陽的黑子。

而茅于軾呢?或有偶然的亮光,但其頭頂長瘡腳底流膿已然完全腐朽。

相對于毛澤東的豐功偉績,茅于軾不過是歷史一跳蚤而已。站在人類的高度鼓吹剝削有理精英統治有利是很可笑的,記住基辛格的話:“無論人類多么渴望國際合作,國家仍將是國際政治的基石”,而國家怎么治理,不是認個美國干爹就能為所欲為的,也不是靠幾個精英就能無憂的,北非的遭遇告訴世界:人民才是國家的真正主人。

   

彭前港督希望中國人都成為狗,都是豬,而不是老虎。這是我們完全應該明白的。附彭前港督“臭婆娘的裹腳布”,很長,更很臭,供大家繼續批判:

讀基辛格《論中國》   

作者:前香港總督彭定康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過去50年間,在外交政策的形成方面影響最大者,莫過于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無論在朝還是在野,基辛格的身影無處不在,這當屬明智。《大外交》(Diplomacy)一書出版至今,已近二十載。其中有一個觀點:無論人類多么渴望國際合作,國家仍將是國際政治基石。在信奉這一觀點的人心目中,基辛格這本研究外交的經典著作,堪稱一部經久不衰的“圣經”。  

如今,憑借《論中國》(On China)一書,基辛格將思想轉向了另一個話題,在這個問題上,他有著獨特的發言權。可以肯定,從上世紀起,出版商們就在巴望著這位大師能寫一寫這個當時已開始崛起、如今還在繼續崛起的新興大國,特別是考慮到基辛格的特殊身份——他幫助世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論中國》一書的核心內容,講述的是1972年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和基辛格(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中國之行,以及基辛格訪問前所做的秘密準備。在書中,基辛格對中國歷史進行了簡單回顧,剖析了會見過的幾位領導人的性格,并詳細描述了會面時的細節。基辛格總結了近年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就民主價值觀(或曰普世價值)與外交實務之間的關系表達了一些總體看法,并毫不出人意料地表示:他對美國與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合作的前景充滿期待。  

從很多方面來看,《論中國》是基辛格對其畢生追求的一些要務的辯解。盡管基辛格提到了美國對多元主義、民主和人權近乎宗教般的執著,但他同時辯稱,這些合理關注不應妨礙對于國家利益的追求,而在40年的時間里,與中國恢復邦交一直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此外,在謀求與中國恢復友好邦交的初始階段,另一個額外好處(同時也的確是動機之一)就是:孤立蘇聯(Soviet Union)。近年來,在美國忙于處理各種國際事務之際,中國常常采取配合的姿態,比如在伊拉克戰爭之前,相對于美國一些討厭的歐洲盟友,中國反而顯得“更加合作”。  

基辛格在書中寫道:“評判政治家,要看他們能否長期堅持其理念。”當然,基辛格非常樂于提到一點:他很早就意識到一個繁榮、開放的中國對世界有利。可以理解,他認為對人權問題的過度關注不應干擾嚴肅的外交,或許事實證明這一看法是正確的,但最近中東的事態發展卻傾向于得出相反的結論。關于民主,最終并不存在什么“阿拉伯例外”,或許也不存在什么“中國例外”,近來中國安全機構的所作所為,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我對于基辛格的主要微詞,并不在于他過于致力于美中伙伴關系,也不是他對中國的成就褒揚太過。但我在想,基辛格的外交基調是否對中國人和其他人有益,以及他寫到中國時的筆調是否流露出一種完全多余的傾向?——不說是仿佛在向中國叩拜,至少也是在畢恭畢敬地鞠躬。  

事實證明,美國總統尼克松的中國之行,的確如他自己所言,是“改變了世界的一周”。那是一次奇異的冒險,而基辛格并不打算搶走理應屬于尼克松的功勞。基辛格在書中說道,他告訴自己的助手亞歷山大•黑格(Alexander Haig),自己從一開始就把這次訪問視作一次“奇幻之旅”(a flight of fantasy),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我們不得而知;但不論曾私下懷有怎樣的疑慮,基辛格最終讓這次訪問真正成為了一次“奇幻之旅”。  

瑪格麗特•麥克米倫(Margaret MacMillan)在其佳作《尼克松和毛澤東》(Nixon and Mao,3年前出版)中,曾提出這樣的質疑:為確保中美恢復建交,美國是否犧牲過大?其時疾病纏身的毛澤東,一方面正經歷著文革帶來的陣痛,另一方面還擔心敗在蘇聯人的手下——3年前,蘇聯剛剛在烏蘇里江附近對中國軍隊發起了猛攻。正如耶 魯大學 教授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所寫:“毛澤東需要美國,但對他而言幸運的是,尼克松更需要中國。”因此,在美中關系中,美國政府從一開始就把自己視作追求者。在研究尼克松訪華準備情況的過程中,麥克米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基 辛格 博士如此畢恭畢敬,有時候甚至有些卑躬屈膝,難道非得這樣嗎?”這樣問非為無因。  

在閱讀《論中國》之前,我可能會覺得麥克米倫的評價有些過于嚴苛。盡管基辛格在書中對毛澤東不乏批評,但與有關所謂“地緣政治天才”的描述相比,批評之詞遠沒有那么要緊。誠然,解放戰爭勝利后,是毛澤東統一了中國;但鄧小平領導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讓我們認識到:原來毛澤東時代是那樣苦難深重。基辛格提及斯大林(Stalin)時寫道:“他的領導……有一個鮮明特點:基于對俄國民族史的粗暴解讀,產生的冷酷無情、惟利是圖的馬基雅維利主義。”同樣的評價也適用于毛澤東,他對秦始皇大加推崇,而后者因“焚書坑儒”(焚燒大量書籍,活埋460名儒生)而臭名昭著。  

基辛格執意認為,毛澤東的幾乎每句話都極富洞察力。基辛格稱贊毛澤東,在談論戰略問題時善于引述歷史,比如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好像其他人都不會引述歷史似的。當然,毛澤東引述的時候常常信手拈來,特別是提到蒙哥馬利元帥(Field Marshal Montgomery)的第一條軍事戒律(永遠不要向莫斯科進軍)時,顯得尤其明智。在我看來,毛澤東在其他一些時候的戰略決策,也并不值得大加贊揚,比如在朝鮮問題上,毛澤東就上了斯大林和金日成(Kim Il-sung)的當。  

但對于中國國內兩件大事的歷史評判,基辛格卻一筆帶過。第一件是大躍進和由此導致的大饑荒。基辛格這樣寫道:“只有這一次,毛澤東提出了一個大大超出現實可能性的目標,即便是中國人也無力實現。”歷史學家馮客(Frank Dikötter)在其杰作《毛澤東時代的大饑荒》(Mao’s Great Famine)中提到,人們往往將大躍進中的大量死亡,描述為“經濟方案制訂草率、且執行不力而導致的意外后果”。通過仔細檢閱共產黨內部報告,馮客證明,數百萬人死于迫害和系統性暴力行為。  

《論中國》中講述大躍進的篇幅不多,最后的結論是:當時有超過2000萬人死于饑荒。該結論的注解中引用了兩本書,作者分別為杰斯帕•貝克(Jasper Becker)和費雷德里•泰沃斯(Frederick Teiwes)。實際上,貝克認為死亡人數超過3000萬,而泰沃斯認為死亡人數介于3000萬至4500萬之間。中國記者楊繼繩(其著作《墓碑》(Tombstone)在中國是禁書)估計的死亡人數為3000萬,馮客認為有4500萬。而基辛格寫道:“超過2000萬”——確實,遠遠超過2000萬。  

大躍進的災難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開始,而毛澤東則借文革打倒那些對其災難性政策提出質疑的人。基辛格承認,在那暗無天日的幾年里,上演了“個人和機構實施的大屠殺”。  

基辛格進而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或許會發現,盡管“文革中發生了那么多令人發指的事情……但毛澤東或許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盡管事實證明,他對這一問題的答案是災難性的”。我看了又看,絞盡腦汁,終于發現了這個問題的實質。它顯然是:要認識“時代挑戰”的重要性——時代要求打破連接官與民之間的官僚機構的桎梏。在這個強勢的外交世界中,我斗膽說一句:我想正因如此,許多人更青睞民主制度。比起混亂和暴力,人們更愿意選擇這種制度。  

所有這些事件發生時,毛澤東身邊的副手一直是周恩來。基辛格十分欣賞這位看上去英俊瀟灑、溫文爾雅的中國高官。基辛格在書中指出,周恩來的從政經歷,印證了在威權制度中擔任二號人物的種種困難。基辛格解釋道,之前的“二號人物”劉少奇在文革中被投入監牢。事實上,劉少奇遭到了周恩來和其他人的公開指責,劉飽受折磨,身患糖尿病而得不到醫治,最終死在獄中。  

偷攜資料逃往美國的前黨史研究者高文謙,近年出版了一部周恩來傳記(《晚年周恩來》)。與基辛格所描繪的周恩來形象相比,這本傳記對周恩來的描繪要細致復雜得多。周恩來的從政經歷折射出了那個古老的困境:即在為 暴 君效力時,一位能臣應該給自己設定一個什么樣的“度”。在許多人看來,周恩來是毛澤東意志的執行者,用中國問題學者黎安友(Andrew Nathan)的話說,周恩來“忍辱負重的能力異乎常人”。  

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鄧小平的上臺,我們總算能松一口氣,翻過歷史上這恐怖的一頁,開始關注更令人愉悅的近期歷史。當鄧小平剛剛推行改革開放時(他堅持認為中國需要重新參與全球經濟),中國年出口額只相當于如今的日出口額。盡管在自由方面仍保留了種種限制(從天安門廣場的血腥鎮壓,到近期發生的對不同政見者劉曉波和艾未未的逮捕),但如今大多數中國人生活得舒服多了,鄧小平對此居功至偉,同時我們也不應忽略江澤民的功勞——他是一位被低估了的領袖,也是一位精明的政治人物,他的執政風格相當溫和。  

之后發生了些什么?基辛格為與中國結成合作關系辯解,這也是對的;他稱之為“共同進化”,但我不知道,對于如今的全球失衡,基辛格有何高見?這種失衡的根源就在于,中國追求一種建立在出口(出口有政策性貸款支持、成本很低)和高儲蓄率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此同時,發達世界的大部分國家個人和政府支出都很高,且生產力增長正在不斷減弱。  

我們不應指望中國會帶頭解決那些影響所有國家的跨界問題。比如說,中國也許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但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甚至歐洲的人均碳排放量都比中國高得多。因此,一味“欺負”中國并非明智之舉。但這并不是說,在同中國領導人談話時,我們應放棄自己的價值觀,甚至在任何時候都對他們百依百順。這無助于敦促中國去做一些往往也符合其自身最佳利益的事情。  

我不確定基辛格是否會同意我這樣一個觀點:中國不可避免地將出現政治變革(不過中國總理溫家寶似乎贊同這一觀點)。隨著共產黨放棄對經濟的控制,它遲早也會喪失對國家的控制。但我們都會認為,在恰當的時候,中國應當以與對待經濟變革同樣的靈活手法,來對待政治變革,這符合我們所有人的利益。中國發展順利(而非遇到麻煩),對我們最為有利。遺憾的是,中國在毛澤東時代浪費了太多時間。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最新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美日韩免费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第1页 | 中文乱码在线精品日本 | 日本免费一区不卡 | 亚洲粽合在线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