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按財政部07年答復的意見,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進行較大幅度調整
2007年兩會后,根據兩會期間代表與委員們關于提高企業養老金水平、改變與機關事業單位相比差距過大的意見與建議情況,國家財政部于2007.3.18在部網站做了《關于“請中央財政高度重視落實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補助資金,切實解決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太低問題”建議的答復》(摘要)。財政部在答復的第二部分內容(關于企業退休人員待遇問題)中說:“對于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差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最近幾年,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矛盾較為突出的情況下,為保障廣大企業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國家連續出臺了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的政策,并要求各地向企業退休科技人員及退休較早、養老金水平偏低的群體傾斜?!薄 ?/p>
《答復》還說“根據中央部署,近期將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進行較大幅度調整,并要求各地繼續向企業退休科技人員和退休早、養老金相對偏低的人員傾斜。上述養老金調整政策落實到位后,將相應緩解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差的矛盾?!?/p>
這個《答復》意見是“根據中央部署”做出的,顯然不只是財政部的意見,而是黨中央的聲音!是人民政府的聲音!
我們覺得這個《答復》是完全符合當時企退人員養老金實際情況的!也真正體現了黨中央與國務院對企退人員生活的關心與縮小養老金懸殊差距、推進社會公平的義舉!
如果按著當時這個《答復》意見提高企退人員養老金水平的話,到現在為止真有可能已經把企業養老金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的差距縮小的差不多了!因此也會使我們的社會和諧得多了、公平得多了!
但遺憾的是,07年從7月1日開始上漲的企退人員養老金并沒有按著這個《答復》意見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而是按著人均每月增加80元的幅度進行的調整。( 2007-08-07 中國青年報:《企業退休人員新增養老金8月底前到賬》記者:劉聲)
對于07年企業養老金調整水平,當時的勞動保障部有關負責人的解釋:“是根據工資增長、物價、養老保險基金和財政承受能力等情況,以當地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和上年度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確定?!保ā秳趧颖U喜坑嘘P負責人就養老金調整問題答記者問》新華社北京 8月10日 電 張曉松、劉錚、杜文景)
顯然這個有關養老金調整水平的回答,與財政部“進行較大幅度調整”的《答復》,是不一樣的,而且是相差甚遠的。
根據“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有的差3倍”( 07.3.14 中國青年報)的懸殊情況,06年至07年的國家兩會代表、委員與有關專家學者,對縮小養老金差距的提案不少、建議頗多;企退人員的呼聲甚高、媒體報道也比比皆是!
在06年的兩會上,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過低的問題就已經引起了許多代表委員的關注,并形成了兩會的焦點。“問題的焦點是導致了企業與事業、機關單位差距過大的‘退休金雙軌制’?!?(工人日報)
就在這一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126件建議都涉及到養老保險問題。其中,反映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差距過大以及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偏低問題的建議最為集中?!保ā?7.3.14 中國青年報)
也在這一年,參加國家兩會的原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全國政協委員李永海同志與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認為,國家對上世紀50、60、70年代參加工作的退休職工是欠了賬的,主要是低工資和沒有社會保障積累。他們說:‘這些退休職工是企業改革的主要承擔者,今天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所做出的犧牲與貢獻,應從各個方面關心他們,使他們也能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安度幸福的晚年?!?”
對此,一些代表和委員除提出由勞動保障部門盡快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實現分配公平、公正外,還建議,“由中央財政建立企業退休職工補償基金——這是對退休老職工當年勞動報酬的延長支付和對無社會保障積累的事后償還。”( 06.3.14 工人日報:《“退休金雙軌制”成焦點》)
針對養老金的懸殊差距情況,“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福垣認為,發放養老金不是按要素分配,而是按需分配;不是初次分配,而是財政性的再分配。這里再分配的依據不應該僅僅按退休前的級別和編制性質。退休金政企差別如此之大是不合理的。退休養老金屬于社會保障范疇,每一個退休職工都曾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保障其生活,安享晚年,在社會面前應該人人平等。我們不是常說,只有社會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嗎?那么在養老退休金方面為何還要分三六九等呢?……”(人民與權力 -2007年 - 第6期 - 理論與研究 《職工退休養老金應一視同仁 》)
就在這個時候,全國各地的很多企退人員紛紛給各新聞媒體寫信,反映退休待遇嚴重不公平、不合理的問題。《中國經濟周刊》收到很多讀者來信后,于2006.11.20發表了《機關和企業退休金相差3倍 工程師不如清潔工》(作者:楊眉)文章后,又連續發表了《一個讀者電話引發的“退休金”熱論》(作者:楊眉)、《多封讀者來信 反映企業與機關退休金相差懸殊》(記者:劉永剛)和《企業與機關退休金相差懸殊 高工成弱勢群體》等多篇報道文章。與此同時,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新京報、羊城晚報、東方早報、南方周末、新華網等很多權威媒體,都先后發表了《政協委員李永海:“我要為企業退休職工說句公道話”》(記者:康勁 王嬌萍)、《社保待遇差距過大 呼吁能夠妥善解決》(本文編輯:周淑萍)、《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有的相差3倍 勞動保障部直面“養老金不公平”》(記者:王堯)、《兩會評論:養老保障面前應人人平等》、《李永海委員和百封國企退休職工來信》(記者:張曉松、劉羊旸、張淼淼)、《代表呼吁提高退休老工人待遇》(記者:楊兆敏)、《“初級階段”更要強調公平正義》(社論)、《同樣為國家做出了貢獻,養老為何不能同等待遇?》(特派記者王雷、李宜航等6人)、《退休金懸殊源于雙軌制》(作者:張魁興)、《從退休待遇看分配失衡》(葉徑元)、《從養老金的差距談分配不公》、《民意心聲:盡快縮小退休養老金差距》(劉揚武)、《中國:養老公平和公平養老》(記者:魯寧)以及《養老金調整取向應該公平公正》(張刃)等很多支持企退人員呼聲的重點文章!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財政部針對兩會的“請中央財政高度重視落實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補助資金,切實解決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太低問題”的建議,根據中央部署,做出了這個《答復》!當企退人員在網上看到這個充滿希望的《答復》的時候,是很高興的。但用這個《答復》檢驗2007年企退人員上漲工資額的時候,就會明顯感到,這是個沒能得到落實和執行的《答復》。正因如此,才導致了現在養老金差距越來越懸殊的惡果!
明眼人一看便知,“較大幅度調整”絕不是“人均80元”的調整。最起碼也應是500元以上的調整。如果連500元都不足,何談“較大幅度”?黨政機關與中小學等事業單位退休金哪次不是幾百、上千的調整?因此,為了落實和執行2007年財政部“答復”的意見,根據當今社會物價上漲的高水平和企退人員低收入的實際情況,建議給企退人員較大幅度的調整一次工資。以此撫慰一下近6000萬企退人員及其上億家屬受傷的心靈,用推進公平、正義之舉,多少填補一點養老金懸殊差距的鴻溝!
2011-8-15
相關新聞網:
http://fwzx.mof.gov.cn/mofhome/gp/bangongting/200806/t20080624_48190.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