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與轉基因的安全(作者:花大熊)
本來是個回復,寫的長了,就干脆拿出來騙花了。呵呵
方舟子關于BT蛋白的毒性文章,老實說我沒有看。這里看見幾位挺方的,就玩笑了幾句。其實我想,方舟子也不會蠢到落下把BT蛋白與內毒素外毒素抗高溫的特性混淆的程度。
科普,或者說對科學的介紹,個人認為,首要的是介紹和推廣科學思維的理念,讓大家明白我們應當如何看待自然界紛紛擾擾的現象。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既不要恐懼,也不要輕信。
我們在大學里學了很多知識。且不論其他國家。起碼在我們這個國度里,大部分本科教育所教授的專業知識是過時的。呵呵,越是恒久遠的,越是在小時候學的,比如1+1=2之類。
老熊也曾經為此困惑過很久,如此落后甚至淘汰的東西,為何還要講。甚至會有學生奉為圭臬。
記得剛剛大學畢業的時候,曾經有前輩教導我。大學最有用的,是給了我們一個專業知識的結構體系。知識可以老化,可以被否定拋棄。但是一種科學思維的體系,是不會輕易動搖的。
所以大部分的所謂科普,做的是知識普及,而非科學普及。反觀方的所作所為,我個人的感覺是,他離科學普及越來越遠,他做的,確切的說是結論普及,而不是科技普及教育。
以BT蛋白為例,方舟子想普及給大家的,應當是這樣一個結論:
BT蛋白自身,在小劑量,口服給健康人的條件下,對人類腸道細胞,沒有直接破壞作用。
一句一句的來看
BT蛋白自身,說的是經過純化的BT蛋白結晶。而沒有其他干擾物質。顯然,這是一個理想條件。BT蛋白在自然界是不可能以單體形式存在的。
補充一句,我沒有去查資料,或許BT蛋白本身就是個混合物,考慮到蛋白質分離的困難的話,呵呵。
BT蛋白中天然條件混雜的是啥,是細菌的其他成分,會不會有相互作用,如同趙敏的檀香寶劍一樣,本來沒有毒性,和啥啥啥一混合就產生了毒性呢?我等勞動人民,長期和產生BT蛋白細菌的共處表明,在小劑量的情況下,注意,是小劑量,沒人吃過成堆的產BT蛋白的細菌。弄個2斤吃下去,會不會出問題?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
所以BT細菌在天然情況下,小劑量口服的安全,就變成了方舟子的“BT類細菌是安全的”這么個偷換的結論。
問題是,我們從轉基因食品里吃的BT蛋白,也不是純的,而且不是包涵了自然界它可能包涵的物質,是包涵了BT蛋白基因,在植物體內經過我們還不知道的表達,產生的物質。會不會表達錯誤?會不會有不完全表達,錯位的表達,與其他基因相互作用的表達?
很遺憾,我們不知道,
什么?你知道?快把結果告訴我,我報項目缺一篇SCIENCE的文章呢!這類表觀性狀的表達規律,發SCIENCE級別的文章絕對是夠的。
不好意思,俺又酸水亂冒了。所謂表觀性狀,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動植物模樣,和特征,比如它有木有毒,紅的還是綠的,產量高不高等等。
在不知道規律的情況下表達的東東會不會有毒有害呢?
科學界們還是不敢亂說的,于是他們拿轉了基因的農作物喂了喂小白鼠。得出的結論是,小劑量,短時間的吃這樣的農作物,大約是無害的。
為啥不干脆點,象方舟子那樣沖天炮似的,就下結論說轉了BT基因就是無毒就是好呢?
有人問,方“大師”不是說了嗎,BT蛋白在蟲子體內轉化了,然后有毒的。
哎!我都想替方大師隱瞞,你倒捅出來。
bt蛋白,在體內,經過胃酸,腸道堿性的拷打折磨,會不會分解。它伴隨表達的物質會不會分解。
什么分解了一定就是安全的?
又是方大師暗示你的吧。
化合物在體內,分解了,變性了產生活性的比比皆是。方大師難道沒教過你嗎?這不是在蟲子肚子里就產生毒性,咋到人體里就一定沒毒性呢?
什么?酸性?堿性?那有沒有腸道細菌的作用呢?有米有腸道細胞的轉化作用呢?有米有肝臟的代謝作用呢?人體的各個環節,都會對化合物進行處理的,處理的初衷也許是解毒,但很多時候,說不定毒性增加了呢?
拓展閱讀,請參閱《藥理學》總論的相關章節。我懷疑方沒有讀過任何一版的藥理學?什么,他讀過?讀過了還不說,我想給方辯護都被你們堵死了。
這就要說到第二個關鍵詞,小劑量了。
自然條件下,人類接觸BT細菌和BT蛋白可以肯定都是小劑量的。而且并非長期。
我們的實驗條件下,老鼠也不是天天吃那些轉基因作物,而我們人,卻是要天天吃,頓頓吃。即使老鼠天天吃頓頓吃,它沒事的東西也不能說人天天吃,頓頓吃就沒事。
為嘛?因為有個概念,叫種屬差異。
對人類劇毒的巴豆,老鼠可以天天吃,頓頓吃,長的肥肥大大。所以巴豆還有個名字,叫肥鼠子。中藥房里經常丟失藥材,枸杞啊,黃芪啊,當歸啊,歷來主任都要呵斥大家,不能亂補。從來巴豆丟,沒見他叫喚過。
廢話,有人偷巴豆去吃嗎?一般都是老鼠干的。
話說俺前陣子寫過關于給茅于軾老賊喂巴豆的笑話,如果你回去看,笑了,記得去給俺朵花啊,那可是很專業很專業的笑話啊!
別忘了,這個小劑量,還是BT蛋白本身,還不包括轉基因過程中的其他產物。那么其他產物是啥呢?我們藥圈子,當然其實是老美提出的,叫相關物質。俺不搞新藥,現在國家規定相關物質的限度時百分之多少來著??
臭名昭著的反應停,就是因為里面有右旋的“反應停”,所以導致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事件。
話說,有人知道轉基因農作物里,BT蛋白是左旋還是右旋的嗎?有幾個手性中心啊??
說說第三條吧,口服很多東西,用嘴巴吃進去比打到血管里的毒性小很多。這也就是轉基因棉花瞧瞧的被我們國家引進,廣泛種植的原因之一。
畢竟,棉花最多是穿在身上,非常熱情的吃棉花,那是想讓法官判自己腦子不好的犯人。
BT蛋白和它的相關產物進入農作物后,會不會有機會直接和我們的血液接觸,從而產生毒性呢?
這個老熊不好說,總的來講好像機會不大哦?
祈禱吧,你不要有胃潰瘍,口腔潰瘍。那些潰爛的地方,可是直通血液哦!!
人群里有多少胃病的,自己問擺渡大嬸吧!
第四句,健康人。
如果光榮,偉大,負責的國企——孟山都,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把上述的問題都用實驗搞清楚了的話。老熊還想問的一個問題就是,BT蛋白對病人會不會損害呢?不好意思,老熊也漏了,應該是BT蛋白及其相關產物。
上面講的胃潰瘍太老土,就不說了吧。
對糖尿病人脆弱的胰島細胞,會有傷害嗎?
對高血壓有傷害嗎?
對敏感體質的病人會不會產生過敏啊?
對肝炎,腳氣這樣免疫有問題的,有木有刺激作用啊?
啥?病人沒做,不好做實驗,病的種類太多?
太不普世了吧!對弱勢群體的關心從來是孟山都不二的追求。
孟山都心里暗罵,你個死花大熊,我廣告部又沒有給你錢,你科普我公司的原則,起什么勁!
方粉愿意看到這里的估計沒有,方黑看到這里估計也頭暈了。
最后兩個一塊兒說吧,BT蛋白在昆蟲體內的靶點是腸道細胞。那么它在人體中的靶點一定是腸道細胞嗎?
對心肌細胞,對神經細胞,對干細胞,對肝細胞……,會不會有作用呢?萬一BT對骨骼肌細胞沒有太多的傷害作用,卻可以和我們的肌細胞結合,導致體內的免疫細胞一時亢奮,三刀兩槍一砍,破壞了骨骼肌的同時,再把砍碎的尸體,一腳踢到腎臟,弄出個類似小龍蝦的恐慌出來咋辦?
小龍蝦,可是俺們吃了多少年的蛋白質哦。比BT蛋白質保險多了,呵呵!
以上說的,僅僅是一個賣大力丸的,從自己不多的知識儲備中挖出來的。
還沒有去考慮BT轉基因后,在農業方面,比如生態學(對蟲子的生生死死),土壤化學(爛泥地的那點破事兒)等方面的影響。
也沒有考慮BT轉基因,在糧食安全,經濟學中的影響。
作為科普作者,曾經的科學工作者,不告訴大家,該如何去思考轉基因的問題,方舟子喪失了一個曾經做過科研工作人,應該具有的起碼的,嚴謹,負責,全面的態度。把一個前提條件限制的非常嚴格的結論,推廣成BT蛋白無毒,進而推廣成轉基因無害的結論。
老實說,如果方舟子只是弄錯一兩個名詞,某些方面不夠嚴謹,我覺得都可以接受,但方顯然不是這樣的。
懷疑他人品,老熊覺得還是客氣的。
不客氣點說,他已經淪落到騙子的地步了。如果再加上他在媒體上的強勢,基本處于向強盜轉變的騙子類型。抱樸仙人呢?話說俺這個馬屁拍的到位不?
騙子和強盜的典故,請參閱抱樸仙人作品,極簡明政治經濟學。
科普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甚至有可能是MISSION IMPOSSIBLE,因為想通過一兩句簡明的話語,把復雜的關系解說清楚,真的是戰戰兢兢。更何況有時候自己對某些問題的理解,都不是很準確。
老熊看自己以前寫的東西,也覺得很汗顏,因為有些真的是丟人。
那么方舟子還算是科普作家嗎?恩,他們一家都是科普作家。
PS:就事論事,方舟子行為的作用和意義,是另外一個話題。蝴蝶的翅膀還能掀起一場風暴呢。那蝴蝶就是英雄嗎?在我們這個破事兒太多的年代,大家把對公正的渴望,加在了一個不相干的人身上而已。
PS2:那個海底蝸牛的事兒,誰能告訴我個仔細點的論文啊
http://www.here4news.com/thread/3523128#C3523128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