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子弟兵,盼你可愛歸來
文/大漠魚
今天是8.1建軍節,媒體沒有在今天大肆渲染,真的很罕見,應該算是個“奇跡”。
為了彌補媒體緘默不言留下的空白,筆者嘗試著做一下報道,以示對這個神圣節日的祝賀。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來、朱德、賀龍等人的領導下,中共起義部隊在南昌打響了反對國民政府的第一槍。這就是著名的南昌起義,也是中人民解放軍最終確立的奠基石。在49年前的20多年,這支部隊奮不顧身、艱苦卓絕,做了許許多多的犧牲,受到了百姓的擁戴。直到今天,這支部隊依然被譽為保家衛國的有生力量,盡管很多年來,中國沒有再發生大的戰爭,但是中國政府一如及既往地為它傾注著心血,以期為國家的和平建設保駕護航。
從一支農民起義隊伍發展到今天擁有海陸空以及武警、人民警察、城管、保安等多個領域的龐大肌體,它一步步見證了國家安全保障隊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奮斗歷程。但是我今天不得不說的是,這支隊伍在某些方面出落得叫人意外,讓我很難再把“最可愛的人”這個美譽加諸其身。
遠的不說,特別是近年來,不知是因為缺乏戰事導致了我們這支部隊的無聊,還是日久的強勢造就了其無所畏懼的英雄主義情節,他們開始以陌生的面孔讓老百姓感到魚水之情也有疏離遠去的時刻。最直接、最常見的畫面是,每次強拆都有他們的身影定格其中,頭戴鋼盔、手握盾牌、怒目圓睜、暴力廝打,似乎一夜之間他們從人民子弟兵搖身變為私家雇傭軍,心中的敵人也變成了供他們衣食的百姓。
軍隊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應該不外乎戰時御敵,平時護民??墒窃诤椭C共建家園的今天,他們領命的任務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日常訓練鍛造的堅實體魄成了對付國民的有力保證,輕則讓你臂斷身殘、重則叫你魂飛魄散,全然忘記了正是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養育了他們,呵護著他們成長。如果說烏鴉懂得反哺、羊羔知道跪乳,那么他們只能算是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不肖子孫。
曾經“最可愛的人”今天以一具猙獰的面目出現,不知是天氣環境導致而成,還是轉基因發生了變種。但不管怎么說,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我們好懷念那群生龍活虎、奮勇殺敵的年輕人,我們好希望重溫親人送水的那一幕感人溫馨,我們好想再有一個軍民如魚水,不離不棄、生死與共的大家庭….但是,這些離我們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請不要再制造長歌當哭的感動,家需要平淡的溫馨,世界需要博愛的春風!
謹以此文獻給偉大的建軍節,獻給可愛歸來的子弟兵!
2011.8.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