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毛澤東時代(三)--------遠行上大學
我們這一屆是毛澤東時代最后一次通過考試選拔大學新生。
參加高考前必須先填報志愿。在學校的體育館里掛滿了全國各個大學自我介紹,沒有自我吹噓的夸夸之語。主要介紹學校的系及專業(yè)設置,專業(yè)性質,畢業(yè)后可能從事什么工作。學生們主要根據(jù)各個學校的介紹選擇自己的志愿,基本沒有家長的參與。我們可以填報20所大學,第一表10所第二表10所。志愿表填好后交班主任過目。班主任看完后找每個學生交換意見。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這些沒有出過校門的學生,對各所大學了解不多。班主任主要是對各個學生填報的志愿是否適合自己的實際水平把關,防止學生填報過高和自信過分不足,還有當時有些專業(yè)還有對身體及政治條件的特別要求,班主任在這些方面也需把關。學生填報志愿主要根據(jù)自己志向,還有就是熱血青年具有的好男兒志在四方的氣概,在大學所處地域的選擇方面基本不加考慮。比如我自己,第一表第一志愿是位于西北的一所大學,因為大家當時都知道崇、拜錢學森,我就想選擇錢學森從事的力學專業(yè),這所大學有這個專業(yè),所以我就填報它了。第二志愿選擇了東北的一所大學。第三個志愿才是浙江大學。而且當時學校提出要求,第一表的前三個志愿最好有浙江大學。現(xiàn)在我還清楚記得,第二表第一志愿我填報的是蘭州鐵道學院,當時就是認為,年輕人嘛應該到遙遠的地方見見世面,闖蕩闖蕩。我們班多數(shù)同學都考到外地去了,考到杭州的也就六七個人。
當時的高考沒有引起社會特別關注,只記得監(jiān)考的老師都是陌生的,地區(qū)領導好像來巡視了一會。高考在七月上旬舉行,天氣非常炎熱,,考場教室中間放著一大冰塊;除了監(jiān)考老師,還有二名服務人員,給考生遞水遞毛巾,服務相當周到。考試期間伙食相當好。從來沒有聽說作弊的。不要說這種國考場合,平時考試也沒有人想到作弊,這被認為是最見不得人的事,作弊的學生則被認為最不道德的人,比考試不及格和留級還見不得人。
七月上旬考試,我在八月初就收到了錄取通知書。我被填報的第一表弟一志愿的學校錄取。我們村還有一位被北京鐵道學院錄取。考上大學當然高興,又是第一志愿的學校,并且還是第一志愿的系,可好像當時也沒有特別的高興,就像現(xiàn)在的學生和家長一樣,考上大學要請幾天客。按理,我們那時考上大學的意義更加不同尋常。因為那時大學生的工作是國家包分配的。
辦完了戶口糧食關系遷移手續(xù),八月下旬,我和同村的那位結伴出發(fā)遠行上大學。二人挑上行李步行15華里到汽車站,在從縣城轉乘到義烏火車站。在火車站遇上了幾個初中的高中的去報到同學,大家就結伴同行。一部分到北京我們幾個到西安。我們坐慢車到上海,再從上海到南京,從南京坐輪渡到浦口。在浦口住了一夜,第二天分別坐上到西安和北京的火車
我們都是第一次出遠門,有的連火車都是第一次坐,正是學校開學時候,人多,買不到對號的票。上了火車只好站著。列車員看我們的樣子就知道是初次出遠門的學生,見狀趕緊給我們找位子,把我們一個個安頓好,又送來茶水。那時火車上有公用的茶杯,上面印有紅色鐵道標記。從上海到南京的路上,快到南京的時候列車員把茶杯收走了。這時,同行的一位用我們那邊的方言說了一句“還想食茶”,列車員好像聽懂了,過一會就端來一杯水。這件事至今還印象深刻。
我們四個考取了同一所大學,經(jīng)過三天二夜的行程到了學校。每個人都是帶了在當時看來數(shù)目可觀的鈔票。路費,一個月的伙食費起碼要帶的吧,還有講義費電影費等報道要繳的計二十多元,就幾個娃娃單獨出行,。現(xiàn)在看起來簡直不可思議。然而當時家里人并不覺得有什么好擔心的。
下了火車,學校的汽車已經(jīng)等在那里了,上了校車到了學校辦完報到手續(xù)到寢室,從火車托運的行李已經(jīng)擺在床上了。報到繳的錢,包括書報講義費學雜費總計是二十多一點,具體數(shù)目記不清了。
學校到處是歡迎新同學的大標語和招生通知,學校話劇團,運動隊,管弦樂隊還有象棋隊等等都在招收具有這方面特長和愛好的新同學。
九月一日開始軍訓一個月,期間申請評定助學金。我們班上最多的是每月19.5元。當時每月伙食費是每月15.5元。伙食相當好,食堂一星期內食譜不重復,每天有葷菜。學校總計七千五百多學生,只有二個學生食堂,但是每周都能吃上餃子餛飩。每星期六和碰到晚上停電的晚上,學校都在電影廣場放映電影,五分錢一票。。
軍訓結束后開始分專業(yè),我被分到力學專業(yè),學錢學森專業(yè)的夢想實現(xiàn)了。對整個學校沒有做過統(tǒng)計,就我們班而言,三十多個學生,近一半來自華東地區(qū),來自上海的就有五個。來自南方的比例就更高了。因為我們學校是1956年從上海搬遷到西安,所以老師也是來自華東的占多數(shù)。地方也給與了特別照顧,沒有粗糧,大米的供應比例也遠高于當?shù)鼐用瘛! ?/p>
秋天到了,西部寒冷的冬天要到了,學校又發(fā)出通知,凡來自南方的學生可以申請棉被棉衣。
后來知道,當時學校一級教授的工資是360元,我們教研室主任是三級教授,工資250元。付教授的工資是150元,講師的工資是108元左右。據(jù)說毛主席當時的工資是四百幾十元,所以當時有“知識分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說法。「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