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共產主義”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進一步認識
機器人共產主義是我提出的一個概念,強調當機器人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導致人類社會的大的結構變化,產生按需分配這樣的社會制度。這是因為,通常低級一些的勞動,都由機器人進行了,人類將獲得更多的自由。
當馬克思提出科學社會主義和科學共產主義的時候,因為他距離共產主義的時間,比我們要遠一些,所以看得不那么清楚一些。而我們現在則可以看得更為清楚。
打個比方,人類很早就看見月亮,因此月亮的存在是不容質疑的。但是月亮上的一些細節,我們并不知道。
在發現了望遠鏡之后,再有牛頓力學的萬有引力等定律的支持,我們可以對月亮了解得更多一些,有一些細節也知道得更多。而如果發射了探月衛星,甚至載人在月球登陸,我們對月球的細節就知道得更多。
對共產主義的預測也是這樣,當距離遠的時候,這個預測只能夠是大概的,甚至也會有一些錯覺,但是當距離越近的時候,共產主義社會是個什么樣子,就和當初的描述有可能不一樣,有可能知道得更為清楚。
這里面最為關鍵的技術,就是機器人技術。一旦機器人全面介入生產,則全人類基本上不用干活也能夠活下去。這是一個本質的轉變。
以前為什么要有私有制?這是因為,設計這樣的制度,是害怕人們偷懶,不勞動,生產效率低,人類社會就不容易存在下去。所以要有一定的激勵機制。
但是機器人介入絕大部分生產之后,就不擔心人們偷懶了,生物人完全可以不上班的。人們偷懶是沒有關系的,因為機器人是一定不偷懶的,這個時候,以往的人類社會的一切激勵機制基本上無用了。老板們(如果存在的話)是不用為了讓員工賣力而想出一系列的獎勵機制,因為老板用的是機器人,只要供給能源即可。
這個時候生產出來的物質的供給辦法就要有一個全面的改變,一個人什么活都不用干,是可以照樣活得很好的,生活質量是高的,可以一直健康地活到死,什么活也不用干,這是可以的。這里的按需分配,不是要多少給多少,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一定有限制,這個限制就是環境保護的范圍,地球資源的多少,不環保的行為是不允許的。
尤其是,在機器人全面介入勞動的情況下,生物人不需要道德特別高尚,甚至仍然和現在的一樣的自私,也是完全可以的。甚至,有可能一段時間內也有犯罪現象,因此滅罪系統仍然長期存在。只是每個人的生活資料,是由機器人生產出來后,根據他的需要來供給的。
有人擔心,大家如果都不上班,自由自在,那會變壞的,總覺得不那么放心。但是我要反問,鳥兒也不上班,鳥兒都變壞了嗎?大熊貓也不上班,大熊貓都變壞了嗎?
事實上,現在全世界也有幾千萬特別富的人了,這些人的子女,都是這一輩子吃穿不愁的了,當然,你可以說為富不仁,我也承認有富人的子女很糟糕。但是,也還是有大量的富人的子女并不是壞人的。這就說明了這些人也還是可以過著幸福的生活的。而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所有人的思維,和現在的好富人的子女的所作所為,思考方式,也都是差不多的。
有人可能還不相信,認為現在這樣的社會制度就可以長期維持。
那我就要反問你了,如果按現在的私有化的辦法搞,未來所有的老板都雇機器人,這是必然的趨勢,機器人又便宜又好管理,何必去雇生物人呢?對吧?
但是按現在的制度,如果老板一旦都雇了機器人,那生物人如果還按現在的辦法,非要就業才能夠有飯吃,那得多少多少億人根本就找不著工作呀?這不是必然的嗎?那這多少億人是不是要鬧事啊?沒有辦法活了嘛!但是社會上有機器人,明明能夠生產出大多數人生活得很好的物質,你非要讓社會不斷地動亂流血干啥?沒有理由嘛!單單從這一點上看,從邏輯上講,未來也必然是大多數人都不上班也可以活得很好的。而現在的這種大多數人要拼命找工作的事情將來是沒有的。
那么,怎樣轉型到共產主義社會呢?我認為國家將要強力介入物質生產。這是因為,如果社會上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時候,單靠老板們行善來養住這百分之八十的失業者也是不現實的,任何老板也養不起。因此當然是國家養,而且國家要對這些人的生活物質的生活作出計劃。
而市場經濟仍然存在,但是,它將逐漸消亡成一種大的網絡游戲。這種網絡游戲中,還是有許多人變得特別有錢,成為大富翁,但是,國家將對一切不環保的產品進行限制,例如私人飛機消耗石油太多,環球旅行也消耗石油太多,許多這樣的大量消耗資源的生活用品都禁止買賣,也禁止任何私人占用過多的地皮。最后導致富人的錢基本上也沒有辦法花出去,因為環保的產品都挺便宜,當然,有可能一些古董或者名藝術品的買賣在富人之間繼續進行,窮人不敢問津,但是那也就是一個游戲的意思。
市場經濟一旦消亡成一種網絡游戲,也就不成為主導整個社會的經濟了。
那么,不用上班的人們,平時怎樣打發日子呢?可以有各種藝術或者科學的活動。
比如有一些人是合唱的愛好者,因此組成了一個合唱團,專門練習和免費給社會表演。但是練習就需要有紀律,怎樣合唱就是一個有紀律的事情,但是這種紀律是建立在大家都有合唱這個共同愛好基礎上的,因此和謀生什么的無關。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航天愛好者,因此就有的人分工生產航天火箭,當然有許多機器人介入,也有的人負責指揮火箭發射,這樣的團隊就要有更多的紀律性,要一絲不茍,防止災難發生。
總之這些組合起來干一些事情的人們,用馬克思的話說就叫“自由人聯合體”。
也還有一些人就是找不到事做,因此就成天玩電子游戲吧,比如我最近就對一個植物戰僵尸的游戲感興趣,沉迷在其中很長時間。一個人玩游戲從小玩到大玩到死,這也是保持社會平穩的一件好事情。因為地球上現在已經有七十億人了,太多太多了啊!這么多的人沒有事情干,能夠窩在一個地方長期玩游戲,這也是一種打發日子的招數。
new TextParser('/posts/06/98/EA/0C/content_html.txt', 'content_110684684');
機器人共產主義是我提出的一個概念,強調當機器人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導致人類社會的大的結構變化,產生按需分配這樣的社會制度。這是因為,通常低級一些的勞動,都由機器人進行了,人類將獲得更多的自由。
當馬克思提出科學社會主義和科學共產主義的時候,因為他距離共產主義的時間,比我們要遠一些,所以看得不那么清楚一些。而我們現在則可以看得更為清楚。
打個比方,人類很早就看見月亮,因此月亮的存在是不容質疑的。但是月亮上的一些細節,我們并不知道。
在發現了望遠鏡之后,再有牛頓力學的萬有引力等定律的支持,我們可以對月亮了解得更多一些,有一些細節也知道得更多。而如果發射了探月衛星,甚至載人在月球登陸,我們對月球的細節就知道得更多。
對共產主義的預測也是這樣,當距離遠的時候,這個預測只能夠是大概的,甚至也會有一些錯覺,但是當距離越近的時候,共產主義社會是個什么樣子,就和當初的描述有可能不一樣,有可能知道得更為清楚。
這里面最為關鍵的技術,就是機器人技術。一旦機器人全面介入生產,則全人類基本上不用干活也能夠活下去。這是一個本質的轉變。
以前為什么要有私有制?這是因為,設計這樣的制度,是害怕人們偷懶,不勞動,生產效率低,人類社會就不容易存在下去。所以要有一定的激勵機制。
但是機器人介入絕大部分生產之后,就不擔心人們偷懶了,生物人完全可以不上班的。人們偷懶是沒有關系的,因為機器人是一定不偷懶的,這個時候,以往的人類社會的一切激勵機制基本上無用了。老板們(如果存在的話)是不用為了讓員工賣力而想出一系列的獎勵機制,因為老板用的是機器人,只要供給能源即可。
這個時候生產出來的物質的供給辦法就要有一個全面的改變,一個人什么活都不用干,是可以照樣活得很好的,生活質量是高的,可以一直健康地活到死,什么活也不用干,這是可以的。這里的按需分配,不是要多少給多少,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一定有限制,這個限制就是環境保護的范圍,地球資源的多少,不環保的行為是不允許的。
尤其是,在機器人全面介入勞動的情況下,生物人不需要道德特別高尚,甚至仍然和現在的一樣的自私,也是完全可以的。甚至,有可能一段時間內也有犯罪現象,因此滅罪系統仍然長期存在。只是每個人的生活資料,是由機器人生產出來后,根據他的需要來供給的。
有人擔心,大家如果都不上班,自由自在,那會變壞的,總覺得不那么放心。但是我要反問,鳥兒也不上班,鳥兒都變壞了嗎?大熊貓也不上班,大熊貓都變壞了嗎?
事實上,現在全世界也有幾千萬特別富的人了,這些人的子女,都是這一輩子吃穿不愁的了,當然,你可以說為富不仁,我也承認有富人的子女很糟糕。但是,也還是有大量的富人的子女并不是壞人的。這就說明了這些人也還是可以過著幸福的生活的。而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所有人的思維,和現在的好富人的子女的所作所為,思考方式,也都是差不多的。
有人可能還不相信,認為現在這樣的社會制度就可以長期維持。
那我就要反問你了,如果按現在的私有化的辦法搞,未來所有的老板都雇機器人,這是必然的趨勢,機器人又便宜又好管理,何必去雇生物人呢?對吧?
但是按現在的制度,如果老板一旦都雇了機器人,那生物人如果還按現在的辦法,非要就業才能夠有飯吃,那得多少多少億人根本就找不著工作呀?這不是必然的嗎?那這多少億人是不是要鬧事啊?沒有辦法活了嘛!但是社會上有機器人,明明能夠生產出大多數人生活得很好的物質,你非要讓社會不斷地動亂流血干啥?沒有理由嘛!單單從這一點上看,從邏輯上講,未來也必然是大多數人都不上班也可以活得很好的。而現在的這種大多數人要拼命找工作的事情將來是沒有的。
那么,怎樣轉型到共產主義社會呢?我認為國家將要強力介入物質生產。這是因為,如果社會上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時候,單靠老板們行善來養住這百分之八十的失業者也是不現實的,任何老板也養不起。因此當然是國家養,而且國家要對這些人的生活物質的生活作出計劃。
而市場經濟仍然存在,但是,它將逐漸消亡成一種大的網絡游戲。這種網絡游戲中,還是有許多人變得特別有錢,成為大富翁,但是,國家將對一切不環保的產品進行限制,例如私人飛機消耗石油太多,環球旅行也消耗石油太多,許多這樣的大量消耗資源的生活用品都禁止買賣,也禁止任何私人占用過多的地皮。最后導致富人的錢基本上也沒有辦法花出去,因為環保的產品都挺便宜,當然,有可能一些古董或者名藝術品的買賣在富人之間繼續進行,窮人不敢問津,但是那也就是一個游戲的意思。
市場經濟一旦消亡成一種網絡游戲,也就不成為主導整個社會的經濟了。
那么,不用上班的人們,平時怎樣打發日子呢?可以有各種藝術或者科學的活動。
比如有一些人是合唱的愛好者,因此組成了一個合唱團,專門練習和免費給社會表演。但是練習就需要有紀律,怎樣合唱就是一個有紀律的事情,但是這種紀律是建立在大家都有合唱這個共同愛好基礎上的,因此和謀生什么的無關。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航天愛好者,因此就有的人分工生產航天火箭,當然有許多機器人介入,也有的人負責指揮火箭發射,這樣的團隊就要有更多的紀律性,要一絲不茍,防止災難發生。
總之這些組合起來干一些事情的人們,用馬克思的話說就叫“自由人聯合體”。
也還有一些人就是找不到事做,因此就成天玩電子游戲吧,比如我最近就對一個植物戰僵尸的游戲感興趣,沉迷在其中很長時間。一個人玩游戲從小玩到大玩到死,這也是保持社會平穩的一件好事情。因為地球上現在已經有七十億人了,太多太多了啊!這么多的人沒有事情干,能夠窩在一個地方長期玩游戲,這也是一種打發日子的招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