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組織與分工合作
自有人類社會以來,社會組織作為人們身體機制機能的一種有效延伸形式,不斷地得到發展和復雜化。從簡單的家庭到社會化大生產的今天,人類走過了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組織歷程。今天的人們,無一不是在這些形形色色的社會組織當中穿梭往來,可以說,不管你愿不愿意——社會組織已經成為每個人身體機能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社會中的每個人,也都成為了這個社會的一個個細胞和分子。
那些主張極端個人主義、極端利己主義、極端自由主義和虛假民主主義的人們,好想脫離一切組織生活在真空中,可惜他們做不到。他們的主張無非是反人類、反社會、反國家、反民族、反組織、反人性的禽獸主張,妄想把人們帶入獸行大發的叢林時代。
我們為什么要提出對組織問題的研究?因為有人生活的地方就必然有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必然交往,有物質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這種交往之所以是必然的,是因為人們無法脫離現實世界的各種客觀存在而獨立生存,除非他是“人猿泰山”,終生不與人類接觸,也不使用人類生產的任何物品。所以,人之所以被稱其為人,首先是人的社會組織屬性。失去了人的社會組織屬性,與禽獸何異。
1,社會組織的目的性極其組織原則
人們之所以需要組成各種不同的社會組織,是因為在自然界里,人們無法單個獨立完成生存延續(生生不息)的生命傳續(本能)使命。生存延續(生生不息)的生命傳續(本能),這是自然造物主賦予人類的崇高使命。要完成這個崇高使命就必須要靠合作,這是自然造物主賦予人類的最高智慧和終極關懷。社會組織(合作形式)不僅是人們的自然需求,及人們機體機能的有效拓展和延伸,也是人們智慧的結晶。所以,極端個人主義、極端利己主義、極端自由主義和虛假民主主義的叢林學派愚蠢的自私論,早已自絕于人類,成為不恥于人類的禽獸學派。
組織是人們尋求合作的必然需求,合作是一切組織的客觀基礎。每個人的機體機能(能力)是有限的,通過有效的組織合作使人們的機體機能(能力)得到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物品,大到神舟飛船,無一不是這種組織合作的成果。
組織既然是人們自身機體機能的一種有效拓展和延伸形式,不僅可以通過組織合作獲得相應的物質回報,還可獲得相應的情感寄托和意識歸屬的精神回報。她不僅是人們付出與收獲能力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抵御外來(自然的和人為的)侵害能力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所謂團結就是力量,就是來自于這些道理。愚蠢的自私,是破壞組織自取滅亡的魔鬼。
社會組織以家庭為最小單位,逐級上升、交叉互溶。人類在獲取自身生存延續的斗爭中,逐步認識到互助互利的合作真諦。社會組織,是用來——拓展和延伸自己的機體機能的,而不僅僅是用來依靠的,只圖愚蠢的自私的獲取,是破壞組織的自取滅亡。所以,組織需要的是共同維護,講求的是互助互利合作共贏。互助互利合作共贏,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大自私(最大的也是最聰明的自私就是無私,“天下為公”“大公無私”的大智慧無不來源于此理此據)。中外歷史上,那些只知愚蠢的自私和只想從組織中貪婪截取的人(包括他們的后人),有幾個得到善終的?因此,那些激勵宣揚極端個人主義、極端利己主義、極端自由主義和虛假民主主義的叢林畜牲們,不是自己的智商倒退就是別有用心的敵特人員(如矛易屎之流)。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組織是人們尋求合作的必然需求,合作是一切組織的客觀基礎;社會組織以家庭為最小單位,逐級上升、交叉互融。每個時期(時代)的社會組織,是隨著當時經濟政治的不同需求而變動(變遷)的,這是由社會組織需求的根本原則所決定的,及“互助互利合作共贏”,當舊的組織打破(違背)了這個原則時,這個組織本質上已經消亡。這就是決定一切社會組織發生、發展和消亡的內在本質和規律。
任何組織都具有它的目的性,都是為人們的某些目的需求而發生、發展和運行的。如宗教組織形態,是為人們的精神需求而發生、發展和運行的;企業組織形態,是為人們的物質需求而發生、發展和運行的;社團、政黨(以物質利益為目的者,不在此例)組織形態,是為人們的理想需求而發生、發展和運行的;國家形態(國家,也是一種組織),是為人們的綜合需求而發生、發展和運行的。任何一種組織,如果不能滿足其絕大多數組織成員的這些目的性需求,不能堅守互助互利合作共贏的組織原則,就必然要被人們所拋棄,就必然要被新的組織形態所取代,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2,社會組織的形態與效率
所謂的組織形態,就是人們常說的——體制機制問題。體制指的是——組織的結構形制,如線形、并行線形、多線節點交叉共用并行形、樹形、多樹節點交叉共用形、扇骨扇面形、階梯形、金字塔形、鏈循環形和多鏈節點交叉共用鏈循環形等等,一個組織結構的形制是否有效率,取決于它的功能需求,它屬于信息論、系統論、價值工程論和鏈循環(因果)理論的綜合運用范疇,是一種相對靜態的組織形態,從環境人性論的角度來講,即是所謂組織的硬環境;機制指的是——組織的激勵機制,如規則、制度、法律、程規、協議、意向等等,一個組織的激勵機制是否有效率,取決于它是否得到絕大多數組織成員的認同和執行力,它屬于心理學、行為學,人性學和人文環境學的綜合運用范疇,是一種相對動態的組織形態,從環境人性論的角度來講,即是所謂組織的軟環境。所以,一個組織的效率以否,是由這個組織的體制(硬環境)和機制(軟環境)的相互作用促成的。
前面我在《也談“后藥家鑫”》一文中指出:人性的扭曲,是這個社會激勵機制(軟環境)的扭曲和社會組織結構體制(硬環境)的扭曲共同造成的。我們知道一個社會組織不論大小,都是由體制機制共同構成的組織形態,沒有對這個組織形態的認可和自己在組織里的擔當,這個組織終歸是要出問題的。所以,一個社會組織形態的生命力(效率),取決于是否得到絕大多數成員的認可并勇于為此而擔當;如果得不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和支持,這個組織形態事實上已經死亡,危機的爆發只是遲早的事。
3,組織形態與人性基礎
我們知道,有組織就有分工,有分工就需要協調,有協調就需要規則,有規則就需要管理,有管理就需要受權,有受權就需要負責任,有責任就會有利弊,有利弊就需要趨利避害,要趨利避害就需要從體制機制入手。
環境人性論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一般意義上的人性是普遍適用的,現實世界無法保障所有人都是意志高尚的圣人。所以,不能主觀地對人性做善與惡的評判,而是要在體制機制上狠下功夫,用有效的體制(硬環境)機制(軟環境)來引導人性棄惡揚善。
為什么會出現前腐后繼的現象?為什么共產黨人會脫變?為什么社會主義陣營會先后倒下?這些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人性是靠不住的!哪怕你入黨宣誓時理想是多么的崇高、意志是那么的堅定,體制(硬環境)機制(軟環境)讓你脫變,你不得不變。
中國人民包括全世界人民早就看清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罪惡,各種危機的聚集,足以爆發一場全世界范圍的大革命,為什么這個大革命遲遲不爆發?原因很簡單,歷史的經驗教訓,不能不讓人民對社會變革表現出慎之又慎的態度,歷史在作出抉擇,人民在等待指引。
自譽為革命者和變革家們!能否不重蹈歷史的覆轍?這才是人民需要得到的指引?。。。?!
社會主義好!理論上沒有人能把它打倒,可是在運行中且被共產黨自己把它打倒了,你能讓人民再相信嗎?????
能否不重蹈歷史的覆轍?斯大林模式行得通嗎?行得通前蘇聯就不會變天了!中國今天也不會變為特色買辦資本主義了!人民就是怕重蹈歷史的覆轍?。。。。?!
歷史在作出抉擇,人民在等待指引,科學社會主義必須對社會形態(體制機制)做出讓人民信服的設定和解釋。
未完待續》》》》》》》》》》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