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Z170
2011年6月1號2號略增
正值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瀏覽此文,首先謹愿世上所有人的孩子,包括據說“人之初性本善”而天真無邪的狼崽們節日快樂!但愿后者將脫胎換骨,背叛吃人的本性…然后,我要提出如下幾點疑問:
1、此文開頭就提起“義和團”注定失敗的命運,毛澤東曾作過科學分析是不錯的,“但是”之后的全文內容,好象并非對毛澤東的科學分析表示贊賞和要發揚光大,而只是把絕大多數國人和世人所敬仰與崇拜的毛澤東作為“敲門磚”而已!
2、此文不是把鋒芒指向反革命修正主義腐敗分子及基社會基礎——尚未改造好的地、富、反、壞等牛鬼蛇神,包括怙惡不悛的反革命叛徒、特務、漢奸、賣國賊等中華民族的敗類,相反,把帝國主義所豢養的鷹犬——辛子陵、茅于軾之類,僅僅看作是“賬房先生、幫忙數票子的人”!這如同把“劉文彩”說成是““賬房先生、幫忙數票子的人”一樣吧?!
這種避重就輕的論調到底是對辛子陵、茅于軾之類的批判,還是目睹國人和世人對辛子陵、茅于軾之類“人民公敵”的代表者群起而攻之,便兔死狐悲而迫不及待地跳出來要為其開脫歷史性的罪責,并力圖轉移國人和世人斗爭的大方向呢?
如果回答不是后者,那為何竟然得出結論:“ 如果哪一天真的出現了美國入侵中國的情況,哪些人會充當賣國賊呢?是辛子陵、茅于軾這幫垃圾、渣滓嗎?非也!”之結論呢?難道“辛子陵、茅于軾這幫垃圾、渣滓”將會突然變為保家衛國的“中流砥柱”了?
不,既然認定“哪些人會充當賣國賊呢?是辛子陵、茅于軾這幫垃圾、渣滓嗎?非也!”換言之,既然作者認定反毛派不會充當賣國賊,那就只能是擁毛派會“充當賣國賊”了!對吧?這豈不是賊喊捉賊了嗎?
3、“毫無疑問,只要還是資本家掌權,美國就不僅僅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的敵人,而且也是中華民族的死敵”。既然如此,那為什么要迷惑國人和世人,認定它對中華民族不但不存在危險,而且還要巴結中國。因為“美國大兵”還沒有“踏上了中國國土……至少炸彈不會就在明天落下來(注:作者是否太迫不及待了)。美國的經濟正深陷泥沼,使[勁](盡)渾身解數不見效果,現在已經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國的身上,希望中國多多地買美國國債,多多地買美國產品(主要是飛機和汽車),它怎么在此時此刻選擇和中國交惡呢?”
這是此文作者在竭力宣揚:狼遇到了“經濟困難”就絕不會吃羊了!相反,只要中國多多給“灰太狼”送錢就是“好朋友”了。對吧?
帝修反世界性的聯合力量張開血盤大口,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吃了歐洲的“羊”吃亞洲的,吃了亞洲的羊吃非洲的,據說目前正在不惜日耗費上億美元對主權國家——利比亞及其人民進行狂轟爛炸,并且由設立“禁飛區”到專門轟炸他國的首都,以血淋淋的無情事實赤裸裸地向全世界販賣只許強盜放火不許世人點燈的強盜邏輯,還恬不知恥地說是為利比亞人民解除“人道災難”!說反抗邪惡侵略者是“屠殺人民”!這到底是強盜裝正經、賊喊捉賊!還是“經濟困難”的表現呢?
帝國主義分子及其幫兇者以武力逼迫主權國家的領導人下臺,并軟硬兼施說越早下臺越有好處,那他自己怎么不“以身作則”越早下臺越有好處呢?為何正好相反,要以卑劣的陰謀手段把有希望下屆當選總統的卡恩先生搞成流氓犯呢?
如果不是搞政治陰謀的話,那就讓作為資產階級的開明人士之一的卡恩先生恢復“民主”和“自由”,不要繼續以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的卑劣手段,殘忍謀殺了薩達姆等主權國家的合法領導人及其政黨和國家之后,連資產階級的同伴也要謀害了!相反,若欲絕大多數世人多少有點信服,那就該讓卡恩先生回到革命圣地之一——《巴黎公社》所在的國家,“自由、民主”地在自己國家的公正講臺上,說出事實的本來面目吧!退一萬步說,倘若并非搞政治陰謀,而是要做慎小忽大的“君子”之故,那就先審判竭力宣揚“換妻、換偶、性解放”的教唆犯吧!
倘若某個國家的主要領導人既不愿走投降路線了,也不愿搞同伴相殘了,更不愿再跟狗吃屎了,而要走獨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建國路線了,那就要被擅長強盜裝正經和賊喊捉賊的帝國主義分子及其幫兇們,強加上莫須有的罪名進行狂轟爛炸,或被作為“定點清除的對象”了。
這種范例一旦成型,恐怕各國凡是只顧自家瓦上霜不管他人門前雪,而又不想當傀儡政權木偶的領導人,都要從此惶惶不可終日、提心吊膽終身,更不知悲慘的厄運到底何時要輪到自己了!
據說具有民族愛心的卡爾扎伊先生,已經對傀儡政權的內心痛苦感到忍無可忍了!巴基斯坦的反侵略戰士則“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其中包括向自己的仇敵學習“定點清除”的方法,不但沒有搞恐怖襲擊傷及無辜,而且如同美軍的海豹突擊隊精準擊斃“恐怖大亨”拉登一樣,在拉登被葬身大海之后的短時間內,也把屠殺自己同伴的劊子手之一,以毒攻毒、血債血還地送入閻王殿了!
但愿美軍海豹突擊隊或其它國家類似的戰斗隊員中,凡具有人類正常思維者,當為維護人間公平、正義,反對只許強盜放火,不許世人點燈的強盜邏輯貢獻應有的一分力量,而不是被壟斷資本家的政治代表和思想代表,首先作為助紂為虐或為虎作倀的殺人工具,然后,再被作為失去利用價值的垃圾處理掉,甚至被作為替罪羊處理掉!因為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的壟斷資本家,是對任何人都只講利用價值毫無信義可言的魔鬼。
再說,當中國不但不給美國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的壟斷資產階級送錢,而且要人家還錢之時咋辦?是否就到狼要吃中國羊之時了?并且“如果在當權者(注:到底是當權者,還是新、老資產階級腐敗分子呢)和外國的聯合打擊下最終失敗,那也認了”,難道帝修反之豺狼尚在非洲等地區張開血盤大口吃人之時,就要為中國人甘心情愿做亡國奴和被蠶食的羔羊,然后再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自吹自擂一番就“萬事大吉”作輿論準備了?!
中華民族面對強敵入侵,好象從來就沒有“也認了”吧?相反,除了新、老叛徒、漢奸、賣國賊等敗類之外,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們從血泊中爬起來,掩埋好同伴的尸體,揩干凈身上的血跡,前赴后繼,到敵人的后方去,又投入不屈不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論持久戰》斗了!
4、作者似乎博古通今、中西貫通,但如果不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別有用心的話,那為什么把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締造的中國共產黨及其新中國,因為其中出現了辛子陵之類無恥的叛徒和新生資產階級腐敗分子、“走資派”及“真假美猴王”之輩,便力圖將其與腐敗無能、對內鎮壓、對外屈膝投降的晚清政府相提并論呢?為何力圖將其與“1931年日本皇軍吞并中國的東三省時,中國的大眾遇到的也是這樣一個政府。”相提并論呢?為何對革命“國民黨人”的代表者也要借機予以攻擊,認定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對義和團運動“惡語相加”呢?為何要將國人和世人致力于治病救黨治病救國治病救人之舉,與“義和團運動”相提并論呢?
5、“如果在當權者和外國的聯合打擊下最終失敗,那也認了,就和太平天國那些英勇的將士們一樣,至少可以給后人留下寧死不屈、堅決抗爭的精神。如果我們這一次失敗了,我們就從頭干起。”
這種結論表面看起來很悲壯,但與《共產黨宣言》的結論相比較:“無產者在斗爭中失去的只是鎖鏈,贏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似乎此文作者設計的結局與《共產黨宣言》設置的結局根本不同吧?
難道作者的全部目的是力圖煽動血氣方剛、疾惡如仇的人們,在世界性反革命復辟之后敵強我弱的惡劣環境之下,向強大的階級敵營以卵擊石,以便徹底毀滅“星星之火,可以燎源”嗎?!
如果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反革命的理論只能引領反革命之逆流的話,并且理論上差之毫厘,實踐上謬之千里的話,那么首先還是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清除封資修的精神污染,以保證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和靈魂而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吧。
6、凡是籠統地說美國如何,中國如何,東方如何,西方如何的形而上學唯心論者或機械唯物主義者,至少客觀上都是帝修反的幫兇或幫手!換句話說,凡不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階級分析的立場、觀點、方法看待一切人或事的論調,其實質都是自欺欺人的精神麻醉劑。因為別說科學社會主義國家里,即便是美、英、法、日等資本主義國家中好人也是大多數,并且都有革命無產階級和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的、壟斷的、腐朽的、垂死的資產階級,還有既可充當革命無產階級之助手,又可充當資產階級剝削和壓迫之尾巴的左右搖擺的小資產階級之分。至多不過暫時在人數比例上各國各地各種場合均有多少不同罷了。
“不合群”:“義和團的‘扶清滅洋’和‘保黨救國’”原文內容如下:
一、教訓
義和團最終失敗的命運是注定了的,毛澤東已經做過分析:沒有先進生產關系和先進階級的領導。但是,作為一場偉大的波瀾壯闊的反帝愛國運動,卻給后人留下了與太平天國革命迥然不同的印象和評價;國民黨人孫中山對它惡語相加也就罷了,甚至連一些共產黨人如瞿秋白也對這場運動頗有微詞。也還是毛澤東主席給了義和團運動極高的評價,使它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據了應有的地位。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運動前期,義和團錯誤地提出了“扶清滅洋”(“助請滅洋”、“興清滅洋”、“保清滅洋”)的口號,從而讓后人對這場運動的性質產生懷疑,就不足為奇了。 義和團運動之所以會在前期提出這樣的口號,原因很復雜,除了以村社為單位的松散組織形不成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以外,這場運動沒有先進知識分子的參與,提不出一個明確的政治綱領,從而對封建地主統治階級的本質缺乏認識,喪失警惕,最終自釀苦果,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倘若它能多少吸取一些太平天國的經驗,那么,這場運動會堅持的更久一些,對帝國主義的打擊會更沉重一些,那么,會不會形成以后《辛丑條約》那樣恥辱的局面,還很難說,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慘痛的教訓。當然,歷史沒有“如果”,我們今天舊話重提,是想從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并非毫無意義。
清政府對于義和團運動從一開始就采取了堅決鎮壓的敵視態度,原因很簡單: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絕對不允許存在任何刁民、草民有組織的自發的運動,不管他是“反帝”還是反其他什么勢力的,因為這本身就是對現有秩序的挑戰,是對統治者權威的挑戰。如果讓刁民草民們“坐大”,難免不會對統治者的地位構成威脅。但是,由于清政府中的頑固派與西方列強在“維新變法”(光緒皇帝是一個形象)問題上態度嚴重對立,所以,盡管雙方在鎮壓民眾起義的問題上有著一致的利益,西太后仍然對西方列強干預清廷“內政”的做法“不能容忍”,于是便想到利用義和團的力量給西方人一點顏色看。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各國使館遞交“宣戰書”,把義和團推到陣前,讓他們出面圍攻使館(當然也有不少政府軍官兵自愿參與其中)。但僅僅過了八天(6.29),西太后就向各國使館發去文書,謂“即不自量,亦何至與各國同時開釁。”乞求列強“深諒”。在表面上做出戰爭姿態的同時,又和各使館勾勾搭搭,對義軍掣肘,致使義和團在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后,各使館仍久攻不下。清政府甚至暗中派人送食物到德國使館,以助舒難。當列強聯軍進入北京,西太后被迫“西狩”的路上,她就兇相畢露,下令各地清剿義和團;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進攻下,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終告失敗。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什么呢?人民大眾在反抗外族入侵的斗爭中,絕對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壓迫自己、與人民利益根本對立的統治者身上。在遇到外族入侵時,人民可以或者說有必要和統治階級結成聯盟,一致對外,但是切不可忘了自己的階級使命,必須要在這個“聯盟”中持自己清醒的的獨立性,決不能做統治階級的尾巴。如果“聯盟”的另一方蓄意制造摩擦,人民一方就要針鋒相對,“堅決、徹底、干凈、全部消滅之”。這也是毛澤東在抗日戰爭中“國共合作”的策略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美國的威脅是現實的嗎
最近,網絡上出現了數量不少的“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大多指美國,因為日本遭受地震打擊,短時間不可能恢復元氣)”的文章,這些作者的愿望是不是很良好呢?不能說“不良好”。毫無疑問,只要還是資本家掌權,美國就不僅僅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的敵人,而且也是中華民族的死敵。但同時也不免讓人產生一點疑問:美國人在哪里呢?是否美國大兵已經踏上了中國國土,中華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恐怕答案還是一個大大的“?”當然,“威脅”一詞的含義也不僅僅是“軍事”,還包含“政治”和“經濟”,那我們就來具體看一看。
政治。這里的“威脅”主要表現在外交政策和意識形態領域,什么“不民主”啦,“人權”啦等等,但也就是嘴上嚷嚷一陣、國內通過一個什么“決議”、“文件”之類,美國目前沒有能力也不敢策動在中國搞什么“……花”革命,甚至私下里也不敢。原因在于“政治”永遠只是“經濟”的反映,決定的因素是后者。
經濟。美國人對中國的救濟造成了什么樣的“威脅”呢?是大批的企業剝削了中國的工人嗎?是給中國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嗎?是美國企業壓制了中國的民族企業嗎?就算是吧,又是誰畢恭畢敬、低三下四把它們請進來的?是美國人肆意大印鈔票,造成中國外匯儲備大幅貶值嗎?也算是吧,但又是誰像孝敬親爹親娘一樣,將千千萬萬勞動者辛苦賺來的美元又送回到美國人的手里,換回一大堆一大堆的廢紙?又是誰,每天都在高喊“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甘愿使中國經濟成為美國經濟的附庸、馬仔、堂倌、隨從的?正是這幫子腦殘的“改革者”一步步把中國經濟捆綁到美國這艘即將沉沒的破船上的,如今想下也來不及了,它們只能一條黑道走到底,怨不得別人的。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上,結論完全不一樣,是中國的“經濟”威脅到了美國呢,所以中國必須要做出奴顏婢膝的姿態,這樣才能讓美國主子息怒呢!
軍事。美國對中國的軍事威脅存在不存在呢?當然存在。與日本和澳大利亞合謀,構建對中國的C型包圍圈,在日本部署Y-22,在關島部署戰略核潛艇,偵察機每天沿著國境飛……這些不都是威脅嗎?準確點說,是一種“戰略威脅”。一年、兩年或三年后不敢說,可以肯定的說,至少炸彈不會就在明天落下來。美國的經濟正深陷泥沼,使勁渾身解數不見效果,現在已經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國的身上,希望中國多多地買美國國債,多多地買美國產品(主要是飛機和汽車),它怎么在此時此刻選擇和中國交惡呢?奧巴馬正忙于選戰,在軍事上急于收縮還來不及呢,怎么會在這個關頭選擇與中國為敵?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即使中國拼命給它輸血(其他國家沒有這個能力,自保尚不暇,何談救別人),也不能使它的經濟起死回生,那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向二戰時的羅斯福學習,走戰爭凱恩斯的路,這也正是美國共和黨以及軍工集團極力要爭取的結果。但到那個時候,國際政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恐怕再偉大的政治家也是無法預測的,現在談論為時尚早。
而就在此時此刻,針對人民群眾反抗的逮捕、鎮壓每天都在發生,因暴力強拆引發的血案每天都在發生……在這樣的時候大講“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是什么意思呢?
學生們要對美國轟炸大使館表示抗議而游行得不到允許,理由是要“維穩”;幾個沿海漁民自己掏錢到釣魚島宣示主權,應該與“維穩”扯不上邊了吧,也不成,也要抓起來關幾天。那些有“團結起來”良好愿望的人,現在只有一個對象:和當權者“團結起來”,但這種“團結”的結果是什么呢?在當權者頻頻向“外”國拋媚眼、套近乎,高唱“共識”、“雙贏”的時候,你卻要“對外”,怎么個“對”法?
三、如果出現現實的威脅,誰會是最大的賣國者
當140年前的巴黎工人階級自動組織起來抗擊德國入侵的時候,梯也爾政府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賣國,義和團民眾奮起抗擊列強入侵時,遇到的也是這樣一個政府;1931年日本皇軍吞并中國的東三省時,中國的大眾遇到的也是這樣一個政府。階級地位使然,“寧與洋人,不與家奴”,是他們共同的本能,選擇。
當義和團在北京、天津遭受挫折后,終于看清了清政府的本質,于是把他們先前提出的“扶清滅洋”的口號毅然改為“反清滅洋”,繼續在華北各地堅持反帝愛國的英勇斗爭,而清政府此時在做什么呢?正在“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呢,正在把義和團被俘人員的頭砍下來掛在洋人所到之處“以示歡迎聯軍”呢。近代史上這血腥的一幕告訴中國大眾一個道理:當遇到異族入侵的時候,當你面對的是一個極其腐敗無能的政府、人民不得不靠自己的力量起來斗爭時,你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斗爭和這個腐敗政府攪合在一起,聯合它可以,但必須在這種“聯合”中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如果在當權者和外國的聯合打擊下最終失敗,那也認了,就和太平天國那些英勇的將士們一樣,至少可以給后人留下寧死不屈、堅決抗爭的精神。如果我們這一次失敗了,我們就從頭干起。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歷史從漢至今,無論是“異族”入侵,還是“外敵”入侵,都發生在執政者的統治腐敗到了極點,徹底喪失了人民信任、支持,完全站到了人命對立面的時候;一個廉潔為民、舉國團結一致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異族”、“外族”敢輕易動腦筋、打主意。反之,一旦出現了“異族”、“外族”入侵的情況,那就表示統治者的腐敗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外部勢力才敢有恃無恐、大膽進入的。而在這時,腐敗政府為了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別無選擇,只有“賣”一條路可走。
如果哪一天真的出現了美國入侵中國的情況,哪些人會充當賣國賊呢?是辛子陵、茅于軾這幫垃圾、渣滓嗎?非也!他們當然也很想賣,但他們有這個能力嗎?有這個權力嗎?能夠有“賣”的權力,前提必須是“擁有”,能夠把“國家”當商品出賣的,一定是掌握這個國家權力的人。辛子陵、茅于軾輩的角色不過是馬弁和賬房先生、幫忙數票子的人,賣貴啦,還是賣賤啦,賣多啦,還是賣少啦,如此等等,決定權不在他們手上。
把統治者在今天中國的地位做一個明確的定性以后,“誰會賣國”這個問題還有回答的必要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