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人口問題應有人類的共識

無相tll · 2011-06-01 · 來源:http://blog.sina.com.cn/u/1481345941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人口問題應有人類的共識

    

   

人口問題不僅是關系到一國的重要問題,也是關系到全人類和整個地球的重要問題,所以,對于它的是與非、正確與錯誤的爭論和探討,作為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尤其是政府管理與決策者,自然會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強烈關注。  

   

人口問題爭論重起  

   

200多年前,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在其代表作《人口原則》和《政治經濟學原理》中提出了“馬爾薩斯人口論”, 主張“人類必須控制人口的增長”。  

  1953年,新中國建立后進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表明,截止到1953年6月30日,我國人口為6億。也就是說僅僅4年時間,全國就增加了1億多人口,增殖率為20‰還要多。  

對此,當時的北大校長、經濟學家馬寅初認為,這樣的人口增長率實在是太高了,如此發展下去,50年后,中國將達26億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連吃飯都成問題。后來他根據自己的調研成果寫成了《新人口論》,并力推計劃經濟下的計劃生育,結果遭到當時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人定勝天”主流思想的異議和批判而擱淺。  

1980年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開始了以獨生子女為主的計劃生育政策并被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而全面實行。  

改革開放后,反對人口控制、尤其是反對計劃生育政策的聲音一直沒有斷過,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易富賢的《大國空巢》了。  

特別是2011年4月2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后,反對的聲音更大、更迫切了。因為這次統計數據顯示出三項很重要的指標狀態:一、目前我國人口增長處于低生育水平階段;二、我國老年化程度超過預期;三、我國男女性別比失衡仍呈上升態勢。在反對人口控制論者看來,這些狀態隱藏著重大的危機,而要解決這些危機最有效的辦法似乎就是盡快停止計劃生育、甚至要鼓勵生育。  

   

基本的共識  

   

這就是延續了近三百年的人口控制與反控制論的爭論。其實了解了雙方基本的思想與論點后,我們就會發現:初看起來,雙方的觀點都有正確的地方,也都有不正確的地方,那是因為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那么,哪些角度是狹義和錯誤的、哪些角度又是廣義和正確的呢?對此,我們先不忙著急于分析與評論,而是先把這些年來人類社會的實踐和新的發展變化能給雙方帶來的一些基本共識給整理和羅列一下。  

一、人口總量自然變化的因素主要是糧食資源、平均壽命、生育意愿和生育能力  

1、人類歷史在200多年之前,受戰爭、饑荒、自然災害、瘟疫、猛獸等因素限制了平均壽命,人口從來沒有超過10億。200多年后,世界人口增加到了60多億。  

2、1491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拓展了人類的生存地域空間;隨著美洲高產作物玉米(世界第二大作物),土豆(世界第四大作物)的推廣而大大增加了糧食供給;1911年,氮肥的發明和生產,又進一步增加了糧食供給;隨后,雜交水稻和生物技術的出現更進一步增加了糧食供給。  

3、人類以前的平均壽命只有20多歲,1796年天花接種以來,平均壽命從20多歲延長到40多歲;青霉素的推廣,人類的平均壽命從40多歲延長到60多歲;生命科學和醫療技術的發展又將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到了現在的70多歲。  

4、生產技術、知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大了養育、教育和不斷學習的成本(包括金錢、時間和精力等方面的)投入與壓力,導致了人們生育意愿的降低;而避孕套的發明和現代避孕技術的發展極大地幫助了人們這一意愿的實現;再加上晚婚、晚育、丁克、單身、離婚率和喪失生育能力的不孕率的逐年增高,使得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的生育率在降低。據聯合國測算:世界人口將在2042年左右開始呈現負增長,發達國家在2015年開始減少,而中國則在2020年開始減少。  

二、人類所用的資源都是“人造”資源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在不斷地發現新的能源資源,從木材→煤炭→石油→沼氣→天然氣→電力→核能→太陽能……這樣一路發現下來,以至于人們驕傲地宣稱:“經濟學上一個最基本的常識就是當一種資源變得稀缺時,人們總能找到它的替代物。”  

三、人口不僅是人之口,同時也是人之力  

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人口的增長,使得人類的智慧總量也迅速增加,技術水平更加得以飛速發展;飛速發展的技術又進一步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所以,人口不僅在消耗著資源和財富,同時也在創造著資源和財富。這是一種處于平衡狀態中的良性循環。直到目前,發達國家“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生育率反而急劇下降”這個現象的普遍出現,這一良性循環似乎有了中止的跡象。  

四、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生育率情況  

發達國家嬰兒死亡率、產婦死亡率比發展中國家要低,但是發展中國家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長率卻高于發達國家。以至于人們驚呼:發展中國家陷入了“越是窮國越生,越生于是越陷于貧窮”這樣一個惡性循環。  

五、人口增長的一些必然規律  

1、在人口增長的過程中,只要生育率的增長速度和持續時間不同,就必然帶來人口結構數量的變化,導致生育、勞動力供給、死亡等數量曲線的波動而形成高低峰狀態;  

  2、在一個相對的時間段內,人類的生育率不可能無限地一直增長,它必然會受到某些(也許有些是我們目前還不能預知的)因素的制約,一如200多年前的世界人口從來沒有超過10億一樣。  

3、只要生育率不再保持原來的增長速度并開始降低,人口老齡化現象就必然會有到來的一天,其程度與當初生育率的下降程度成正比。  

六、人均GDP的增長與財富程度  

人口大國人均GDP的增長通常要難于人口小國,而財富程度與生活水平最好的一個衡量標準就是看人均GDP。  

七、人類戰爭的起因和對人口的影響  

古往今來,人類戰爭最大的起因往往都是資源與財富的爭奪。古代社會的戰爭頻繁而破壞性小,對人口的影響也小;現代社會的戰爭少而破壞性大,對人口的影響也大。  

八、近三百年來與人口有關的一些新事物名詞  

  工業革命、綠色革命、轉基因、避孕套、社會福利、WTO、經濟全球化、能源貨幣、金融創新、按揭消費、第三產業、知識經濟、生物能源、人口大國、農產品期貨、核能開發、核輻射、核威脅、大氣與水質污染、溫室氣體、京都議定書、碳排放稅……  

   

對反對人口控制論的幾點質疑  

   

由于篇幅的關系,本文只挑其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幾個觀點予以質疑。  

《大國空巢》的核心思想就是說中國實行人口控制的計劃生育政策人為地強行破壞了人口內在的自然增長規律,導致了中國新出生人口的減少,帶來了男女性別比失衡、人口素質下降、老齡化社會提前到來、養老金短缺、勞動力供給不足、就業壓力加大、綜合國力削弱等等一系列的嚴重危機。  

看《大國空巢》,我認為作者存在四個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先入為主。就象馬爾薩斯一樣,拋開其它方面的因素,把一些本應由其它方面的因素能很好解釋的一些社會現象,未經科學論證便輕易地把它們統統歸結為人口政策的影響。所以犯了觀念先入為主而一味羅織罪證的嚴重錯誤。例如:  

1、“計劃生育是減少人口,減少了人口必然導致消費萎縮,消費萎縮必然導致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必然會導致生產不足,生產不足導致就業壓力。比如說日本的人口是1.27億,提供6000萬就業機會,印度人口11.7億,提供接近5億的就業機會。”  

點評:中國13億多人口的泱泱大國,消費群體還小嗎?人家外國企業都看中了這一點而紛紛進駐中國,只有作者你還在這里用關聯法推理來推理去的,這明明就是經濟中產業的發展所要解決的問題嘛,好在作者隨后立即又用日本、印度、巴西、美國等國的例子來證明了自己的這一觀點與“人口多導致就業壓力大”的計劃生育觀點同樣都是片面和錯誤的。  

2、“計劃生育導致小孩減少,使得乳腺癌、子宮癌等發病率卻在升高,計劃生育對婦女很不利。”  

點評:現在癌癥發病率明顯升高可不僅僅體現在女性身上啊,也許這正是片面追求GDP而忽視環境保護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之一呢。  

3、“因為計劃生育導致中國過剩了1. 5億勞動力。企業本來要漲工資了,但因為這個問題,就不漲了,有意見就可以走人,另外還有人干活。企業漲工資就會導致產業升級、創新,現在靠長期低工資維持,不利產業升級,也不利于創新。”  

點評:“計劃生育導致中國過剩了1. 5億勞動力”這一論點的正確性本來就值得懷疑,可作者倒好,竟然還引伸出了“中國勞動力長期低工資就是因為計劃生育導致中國過剩了1.5億勞動力而造成的”這一結論。其實,稍微關注一點社會問題的人都清楚,“長期低工資”這一狀況完全是因為我國憲法取消了工人們維護自身利益的權利、削弱了工人階層同資本利益集團博弈的力量而造成的。這是制度的原因嘛。  

第二個錯誤是存在很多的邏輯矛盾。例如:  

1、“法國是馬爾薩斯控制人口思潮的最大受害者,使法國從大民族變成了小民族。法國在500年以前,有2000萬人口,現在是7000萬,只增加3倍,增加的3倍是因為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以前是20多歲,現在是70多歲,所以法國的人口相對來說,并沒有增加多少。  

16世紀英國的人口只有400萬,不到法國的1/4,現在后裔卻超過2億(包括美國、加拿大、南非等都超過2億了),增加了52倍。人口壓力逼出了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步入了現代化。英裔主導世界政治格局超過兩個世紀。一個數百萬人使用的方言(英語)成為世界語言。  

法國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孔德感嘆說,人口就是命運。  

500年前,蘇聯人口才600萬,到1990年人口達到2.89億,成為超級大國蘇聯。”  

點評:那么,后來世界經濟中心向美國的轉移,是不是因為英國的人口減少了呢?1991年蘇聯的解體又是不是因為一年之內蘇聯的人口劇減了呢?所以,一國的興衰,人口有一定的因素,但卻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2、“中國今后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工荒”和“就業難”。因計劃生育減少消費者,使勞動力過剩、導致中國就業難;尤其是四五十歲的勞動力就業難;計劃生育導致年輕勞動力不足,勞動力短缺,導致用工荒。中國“就業難”與“用工荒”將長期并存。”  

點評:我反復琢磨了這個論點很久(因為它的矛盾看上去太明顯了,以至于我有點懷疑自己的理解力是否足夠),結果能夠理解“用工荒”和“就業難”這兩種現象可以同時出現,比如某些地區的某些企業招不到所需的工人,而有相當一批大學畢業生又不愿到這些地區的這些企業去就業,因為學非所需或者擇業要求不符嘛。但是,只要把計劃生育導致“勞動力供給不足、就業壓力加大”這樣一對詞語放在一起就始終難以統一起來。好吧,就算這不矛盾,就算“計劃生育導致年輕勞動力不足,勞動力短缺”吧,那人家美國的企業為什么在招聘中普遍不見對“年齡、身高、長相、未婚”等條件的限置呢?因為人家有反歧視法擺在那里。還是制度的原因嘛。  

第三個錯誤是本末倒置。這也是經濟學人士經常犯的錯誤。請看:  

“中國的勞動力從2012年開始減少,對中國來說,中國未來的經濟很難繼續發展下去。  

嬰童經濟能延續中國奇跡。嬰童經濟帶動一個龐大的產業鏈,對內需的拉動作用遠遠比房地產和汽車要大,并且是可持續的,是擴大內需的超級增長點。不要讓車子、房子擠走孩子。二戰后,發達國家就是因為嬰兒潮拉動了消費,提供了年輕勞動力,而迎來了幾十年高消費、高增長的“黃金時代”。嬰兒潮就是延續中國的奇跡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其意思也就是說,生育率下降引起勞動力的減少,將阻礙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為了避免這一點而能夠持續發展下去,就應該不斷地保持嬰兒潮的出現。這樣一個邏輯,就好比市場上的嬰兒奶粉如果過剩了,解決的辦法不是以企業的規模、數量、產能、投向等市場的調整來適應嬰兒及其人口變化的需求,而是要讓人們生育更多的嬰兒來滿足市場奶粉生產的需要。在一些唯經濟學人士的眼中看來,人口的生死更替也是一種再生產,它沒有理由不去滿足和適應人類的物質再生產。“所以社會要持續發展,首先要人口持續發展。”(易富賢)  

這就是本末倒置了。經濟是什么?經濟不外乎就是一個社會對自身生計的管理,而經濟學則是這種管理的一門學問,是對資源通過選擇行為進行有效配置方法的研究和總結,它的本質是為人服務的,而不是人來為它服務的。  

正是這樣一種本末倒置的認識觀使得一些人在探討中國經濟為什么有持續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長時,恍然大悟般的認為,幸好八十年代以前中國人口的高生育率才為我們今天成為“世界工廠”帶來了如此充足的勞動力(也就是經濟學中所說的“人口紅利”)。所以,“一胎強制計劃生育政策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戰略決策失誤,也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戰略決策失誤,這關系民族發展大計”( 王鑫海——《大國空巢》的編輯者和校對者之一)。  

然而,從當今世界各國的發展歷史和現狀來看,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人口紅利”并不意味著經濟的必然增長,但經濟增長一旦步入快車道,則“人口紅利”勢必會成為經濟增長的助推劑。也就是說,對于經濟增長來說,“人口紅利”不過是一種機會,能夠抓住機會自然更有利于經濟的增長。但是也要看到,如果“人口紅利”正處于旺盛期,而勞動力資源卻無法得到充分利用,也就是說經濟沒有相應發展,不能提供良好的就業機會的話,則社會反而會出現一定的麻煩。事實上,現在中東的動亂,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此。可見,中國值得慶幸的不是八十年代以前中國人口的高生育率,而是八十年代及時進行的經濟改革讓一個人口大國順利地渡過了這一難關。所以用并不具備必然性的機會來制定國家重大的戰略決策,委實具有很大的風險。而且人口總量與GDP總量并不必然成正比,例如日本的人口才1億多,位居世界人口排名第11位,其GDP總量卻穩居世界排名第2的位置多年,這不能不說是日本的一個奇跡。  

第四個錯誤是過于相信人類自身的力量,把人類完全徹底地從地球生物鏈中脫離出來。這還是經濟學人士最經常犯的錯誤。看反人口控制論者的論述,均很少、或根本就不愿涉及生態系統與環境保護的話題,并且還指責所有的環保主義者都是計劃生育的忠實擁躉。所以,這也是人口問題爭論雙方最大的分歧點所在。下面就專門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荒島故事的啟示  

   

記得早年我從《百科知識》雜志上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說在地理大發現時期,一個探險隊登上了某座沒有人煙的荒島,見島上草叢鮮嫩茂密,離開時便將船上攜帶的山羊留下了幾只。豐盛的食物和沒有天敵這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山羊迅速大量的繁殖起來。N年后,整座荒島幾乎漫山遍野都是山羊。結果,草地一片一片的荒蕪,缺少食物的山羊也陸續一批一批的死去。小島變得一片荒涼,山羊也難覓蹤跡。又過了N年,島上得到休養生息的草地再次旺盛起來,山羊也開始加快繁殖起來。就這樣,年復一年,荒島不斷地演繹著草盛羊多→羊多草衰→草衰羊少→羊少草盛這樣一個自然界生物循環的故事。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個生物種類,除了受到人類社會自身一些社會規律的制約以外,它還必然受到自然界一些自然規律的制約;而且自然規律統治和支配著人類社會的規律。也就是說,不管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醫學等等一切領域的原理和科學對于人類來說是多么的正確,但只要它與自然規律相抵觸,那么,時間就將證明它最終還是錯誤的。  

就拿上面荒島的例子來說,假如人類仍然跟原始的動物一樣只知道向大自然不斷地索取資源并且毫無節制地繁衍生息,那么,總有一天,人類也逃脫不了象山羊那樣一批批死去的命運。但是現在,人類已經是具有了智慧的高等動物,他不再象原始動物那樣“只是單個存在的動物;而人類,既作為一個人而存在,也作為人類、一個全體、一個團體而存在”(費爾巴哈)。在這里,全體和團體意識的具有也就是指,吃的時候,他考慮的不再是單個的自己;繁殖的時候,他考慮的也不再是單個的自己;他的視界里不僅已經有了其他的同類,而且有了其它的生命系統,有了天、地、人的和諧合一。這樣一來,人類的智慧開始懂得了資源的調節分配和自身繁殖規模的控制,從此人類便擺脫了象山羊那樣一批批死去的悲慘命運,而變得與自然和諧相處、長久幸福生活起來。  

對此,反人口控制論者指出,正是因為人類具有了智慧,而這種智慧又不斷地創造了人類社會生產與科技發展史上的奇跡,這些奇跡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生活資源。在這樣的前提下帶來的人口增長,有什么理由要人為地控制它呢?而且人口的爆增帶來了人類智慧的爆增和科學的飛躍,它必將帶來人類生活資源新的發現與創造。所以,人口的繼續增長是非常合理而且很有必要的。人類的能力是無比巨大的,人類一定能夠解決發展中的所有難題,一定能夠最終戰勝大自然。  

果真是這樣嗎?我看未必。因為從辯證法的觀點來看,宇宙間沒有永恒與萬能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有它出生(發生)、成長(發展)、死亡(結束)的過程(運動變化),任何事物發展到了極點都會開始朝著它的反面轉化。人類也是這樣,它經歷了從猴到古猿,從古猿到原始人、到原始社會等狩獵時代,又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農業時代,再到今天的工業時代,人類的發展與成就不可謂不巨大。但這種發展與成就還能登峰造極到什么程度?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在人類今天的這種巨大的發展與成就之下,自然界的生態環境在惡化,許多生物種類開始在消亡,那么,作為生理基礎本來就對外界環境適應性差的人類也會有消亡的那一天。這是肯定的,不肯定的只是時間,是幾百年后還是幾千年、幾萬年、抑或是突然有一天遭遇外來小星球的撞擊后?我們都不知道。  

這樣一種辯證法的規律,就是把它運用到我們人類最沾沾自喜、最引以自豪的科學技術身上,也同樣適用。就拿其中的醫療技術來說吧,不錯,人類醫療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平均壽命由過去的20多歲延長到了現在的70多歲。但也正是這樣的發展促使人類不可避免地將進入到一個相當長時期的老年社會,而且任何生命種類壽命的延長必然導致其繁殖周期的延長,而繁殖周期長的生命種類的基因進化速度與能力則弱于繁殖周期短的生命種類;再加上原有的生態平衡被打破,原有的生存條件被改變。所以,盡管我們人類不斷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醫學難題,但是新的難題又在不斷地涌現。例如,癌癥還沒有解決,愛滋病又出現了;天花雖然已絕跡,但新出現的埃博拉、SARS、甲型H1N1流感卻幾次大流行;心臟病、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比例與過去相比不是減少而是越來越多……這一切,能肯定與我們的科技發展、社會演變沒有關系嗎?難道發達國家“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生育率反而急劇下降”這一現象不正是上述辯證法的規律制約的一種結果嗎?  

騰訊網發了一期坎昆會議特刊《視界》,里面刊登了大量震撼心靈、發人深省的圖片,我想,每一個具有良知和理性、不盲目樂觀而稍具憂患意識的人都不能不正視其編者按所說的話: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資源。  

每天有5000人死于飲用水污染,10億人喝不到安全的飲用水。  

接近10億人面臨饑荒。  

每年有13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  

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八分之一的鳥類和三分之一的兩棲動物面臨滅絕。  

四分之三的漁場已枯竭、廢棄或面臨減產的危險。  

物種死亡的速度超過其自然繁殖的1000倍。  

到2050年會有2億人淪為難民。  

人類,這個地球上最頂級的食肉動物群、所有食物鏈的終端,用其二十萬年的歷史,暴殄地球四十億年累積的遺產。昔日加諸自然的種種,正以各種方式回歸人類自身。  

對生態危機的關注,迫使人類重新審視自身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繼而修正人類自身的生態發展觀。你我作為個體的存在,都拿不出一個關于生態危機的解決之道,但這唯一的解決之道恰恰存在于68億人群之中。  

我們唯一能仰賴的,只有人類自身的覺醒、即刻的行動和不懈的努力。  

別忘了,自然的最殘忍之處,恰恰是它以最有意義的方式創造生命,又以最無意義的方式消亡生命。世界末日并不是什么瑪雅預言,而是我們一手書寫的結局。  

地球或許是人類失敗的試驗場,但愿上天還會給我們第二次機會,還容我們在自然的靈光下漫步,做一會兒流浪的圣徒。”  

   

所以,我才會在自己的一篇言論集里這樣論及人類的歷史和發展:  

“我總認為,從人類整個進程來說,加速發展的同時也是加速走向滅亡。個體的悠悠本來是好的,只不過面臨著被別民族滅亡的危險,所以才被逼得要加速發展。世人必須清楚這一點,才會認識到,建設未來美好而又和諧的新世界,必須加大而不是削弱國際組織尤其是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的結論  

   

既然我國的反人口控制論者列舉了那么多計劃生育的弊病(我這里主要是指人道主義、倫理和公平性原則等方面的弊病),況且“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生育率反而急劇下降”又勢成必然,那么終止計劃生育轉而實行自主生育也未嘗不可,但這種改變必須始終是在“人口規模再也不能造成生態危機”這一前提下所進行的,這也就決定了它有兩個基本的要求:一是改變的時間,應定在現有人口不再增長或開始負增長之時;二是真正的自主生育,也就是說在人口開始負增長后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不應該鼓勵生育。  

人類必須形成這樣一種共識,那就是:今后人類人口總量的適當縮減反而是一種新的文明進步。為了這一種進步,人類今后所有的經濟模式和社會變革都必須服從于人類人口總量縮減的趨勢。例如,一國土地面積廣柔而人口稀少,待到經濟發展而勞動力不夠時,與其鼓勵國民生育,還不如從世界上其它勞動力過剩的國家引進移民。移民有很多好處,就象美國,它能有今日的強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除了當地的印第安人之外,其他的幾乎全都是當年發現美洲新大陸以后從世界各地(主要是歐洲大陸)移民過去的,后來又販賣了大量的非洲黑奴過去。移民有了兼容后的新文化,各色人種的通婚又形成了雜交優勢,不失為改變人類基因退化的一個好方式。再如,人類社會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問題,誰說人老了就是負擔?在知識經濟時代,經過時間累積的知識就是一種寶貴的財富。這種財富只要不是病了或者是老得不能動了,就仍然能夠很好地創造新的價值。誰說社會的養老金滿足不了壽命越來越長導致老年群體日益龐大的需求?真是那樣的話,只要不給旺盛的勞動力形成壓力,那么退休的年齡也就可以延后了。誰說老了的養老方式就是老年人聚在城市的廣場一起鍛煉健身?假如政府能夠將一些養老院從城市搬到鄉下興辦養老農場,給每位低收入退休老人分配一塊自留地的話,那么,老人們按照作息時間一起鍛煉、一起娛樂,并各自在自留地里適當勞動(這其實是另一種方式的健身),再加上鄉村美好的空氣,豈不是一種更好的養老方式?  

總之,在大自然規律制約的范圍內,人類是偉大和萬能的,但這種偉大和萬能都必須服從于大自然規律制約下的人類發展變化的趨勢。  

全文完  

無相  

                     2011年5月于家鄉小鎮  

   

版權聲明:本帖為本人原創, 歡迎網友進行網絡轉載,但對于去掉、篡改原作者名與文章內容或擅自進行商業謀利的轉載行為則視為侵權!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 | 亚洲自拍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看天天在线精品 | 亚洲AV成人无遮挡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