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7個詰問誰猛省?
在毛主席的一生中,把什么放在第一位?人民利益;把什么看成比生命還珍貴?還是人民利益!這一點,人們不難從他的“7個詰問”中體味出來。
第一個詰問: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1925年2月,毛主席從上海回到韶山,從事革命活動。軍閥趙恒惕要逮捕毛主席。在韶山人民的掩護下,毛主席秘密離開韶山,到達長沙,并寫下了《沁園春•長沙》這首著名的詩詞:“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物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詰問,充分展示了青年時代的毛主席立志讓人民當家作主的偉大抱負。
第二個詰問: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
1950年,抗美援朝開始,毛主席毅然送長子毛岸英赴朝參戰。當時,身邊的同志曾勸毛主席:岸英在單位里任務重,不好離開,就不要去參戰了。其他一些同志考慮到毛主席一家為革命作出了那么大的犧牲,也主張不派岸英赴朝參戰。毛主席全然沒有顧及這些勸說,并詰問之:“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參戰誰去參戰?”后來,當他得知岸英犧牲的消息時,還是那句話:“誰叫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
1960年,正是國家經濟最困難的時候,毛主席的女兒李訥也和工農子弟一樣,吃住在學校,很少回家。一次,衛士尹荊山去看望李訥,小尹看她臉色不好,便關切地問是否病了?她不好意思地小聲說:“尹叔叔、我確實很餓……”衛士長聽了小尹的匯報后,心中很難過,便搞了一包餅干送給李訥。李訥怕讓別人看見,匆匆填了兩塊在嘴里,把其余的包好,準備慢慢享用。衛士長看著不忍,說:“吃吧,我還給你送。”毛主席知道后,聲色俱厲地批評道:“我三令五申,為什么還要搞特殊化?”“別的家長也給孩子送東西……”衛士長小聲解釋。“別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塊餅干也不許送!”毛澤東拍著桌子,大聲詰問:“誰叫她是毛澤東的女兒?!”事后,毛主席還意味深長地說:“我心里也不好受。我是國家干部,國家按規定給我一定待遇。她是學生,按規定不該享受的就不能享受。還是那句話,誰叫她是毛澤東的女兒呢。還是恪守本分的好,現在這種形勢尤其要嚴格!”
第三個詰問:難道不能根治淮河?
1950年的夏季,淮河流域又出現水災,受災農田3400多萬畝,剛剛翻身解放的1300多萬農民再次淪為災民。當災情報告送到中南海,毛澤東看后,心痛得不得了。一邊流淚,一邊詰問:“難道不能根治淮河?!”
第四個詰問:毛澤東就不能穿帶補丁的衣服嗎?
毛主席進入北京后,除了接待外賓是穿禮服外,平時使用的內衣、被褥及衣褲、襪子都有補丁,有的還補了又補。直到毛主席逝世時,他的一件睡衣用了二十多年,補了73個補丁;一條毛巾被上的補丁也達到70多個,一雙拖鞋穿了20多年。大國領袖如此節儉,連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不忍心看下去,勸他換新的。他詰問道:“老百姓都能穿補丁衣服,難道毛澤東就不能穿帶補丁的衣服嗎?”
第五個詰問:你這么干,還配當共產黨的干部嗎?
1950年3日4日,毛主席率團外出88天后回到中南海,聽到警衛員的妻子來探親時說起老家的干部在香山找了一處幽靜的山坡,在給機關施工時順便也為他自己蓋了一幢二層小樓,只是還沒有住進去。主席當即召見那位干部,氣憤地喝問:“你這么干,還配當共產黨的干部嗎?老百姓要戳著我們脊梁骨罵呢!我早講過,進城以后不要學做李自成,你為什么裝傻?”隨后便命令道:“拉出去,拉出去斃了。”當時,在場的其他國家領導人表態要嚴肅查處,毛主席依舊盛怒道:“我們共產黨員是為人民服務的,不是來這里享受的,更不允許貪污腐化!這樣下去,就成了李自成了!”
第六個詰問:你有沒有貪污?
毛主席特別警惕身邊出現“貴族”、官僚主義和貪污腐化。他常常這樣詰問身邊的工作人員:“你有沒有貪污?”“你現在不貪污,你以后貪污不貪污?”為此,他經常對身邊的工作人員敲響警鐘:“不要叫糖衣炮彈打中。你們在我身邊工作,更要注意反腐蝕,要經得起考驗。”“我們感情很深,可是,如果你們腐化了,就不要怪我翻臉不認你們。”“你們在我身邊,職務不高地位可是不低,容易搞特殊化。你們要警惕,要夾著尾巴做人!”“你沒有貪污,有沒有浪費?浪費也不行,浪費發展下去就會貪污腐化。”
第七個詰問:是要他倆,還是要新中國?
新中國建立之初,自恃是“革命功臣”的劉青山、張子善,經不起敵人糖衣炮彈的攻擊而腐化墮落,毛主席親自過問并批準了對劉青山、張子善特大貪污案的處理。當有人為其求情時,毛主席詰問道:“是要他倆,還是要中國?”并嚴肅指出:“正因為他們兩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要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二十個、兩百個、兩千個、兩萬個犯有不同程度錯誤的干部。”對此,薄一波在《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一書中寫道:“由此可見毛主席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所下的決心和所做的深思熟慮,他當時的心思完全傾注在如何維護黨的事業上面,如何更好地挽救犯錯誤干部的多數上面,如何更有效地防止干部隊伍的腐化上面。嚴懲劉青山、張子善的決定的果斷作出,實際上是再一次用行動向全社會表明,我們黨決不會做李自成!絕不會放任腐敗現象滋長下去!絕不會讓千千萬萬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江山變顏色!”
對照毛主席的“7個詰問”,時下的各級領導干部又做得怎么樣呢?是否會為之猛省?
也許您對下列文章有興趣:
【原創】毛主席擔憂誰會成“漢獻帝”?
【原創】新編毛主席箴言“五十最”
【原創】毛主席懲貪“不要水分”?
【原創】毛主席咋“不怕雷劈”?
【原創】毛主席不搞特殊令誰形穢?
【原創】毛主席立啥大義凜然斬頭誓?
【原創】毛主席的魅力何以天長地久?
【原創】習近平咋要官員讀紅書?
【原創】人民網啥動向值得關注?
【原創】毛主席66歲生日是咋過的?
“沉沒的聲音”拷問民意在決策中的作用
“小崗村”與“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
嚴禁之下的猖狂違法為何如此給力?
是誰在讓下崗失業職工流汗又流淚
民意不是讓人逗著玩的小孩
悠然“駐京辦”豢養一群打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