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么是窮富談什么是社會主義
宋公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是中國人,就得遵守中國的憲法,至少不能反對。公開反對社會主義制度并在行動上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問題是,有的人并不是公開反對和破壞,而是在什么是社會主義上做文章,明明是自己反對社會主義,卻給自己的理論和行為披上社會主義的外衣,反而把別人說成反社會主義。所以,澄清什么是社會主義,就很重要了。
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呢?
鄧小平的回答是:窮不是社會主義。
如此說來,窮不是社會主義,那么富就是社會主義,或者說,富才有可能是社會主義。但是作為理論,是要指導實踐的,這就不能不深入地分析一下窮和富所包含的實質,問一問到底什么是窮,什么是富。
窮,在一般意義上講,就是沒錢,就缺吃少穿,就是物質上的貧乏。但是,從社會學的意義上來講,財富也分物質和精神兩種。窮,不僅有物質方面,還有精神方面。如果僅僅是物質財富貧窮,但精神財富尤在,那么這種窮就不算真窮,完全可以由窮轉富。
華西村現在可謂富甲天下,但是他們這個富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華西村的老書記吳仁寶曾經說過,他們當年也很窮,周邊的人嘲笑他們是“窮死大隊”。但是他們人窮志不窮,下決心要按毛主席的號召改變貧窮面貌,于是艱苦奮斗,埋頭苦干。周邊的人又說他們是“做死大隊”,意為干活干太辛苦了。經過一番苦干,他們終于使糧食過了關,有條件發展工富業了,很快就富裕起來,周邊的人又說他們是“幸福大隊”。可見窮是可以轉化為富的,問題在于有沒有精神。是毛澤東思想武裝了他們,他們堅定地走集體化道路,下決心艱苦奮斗,所以甩掉了貧窮的帽子,成為共同富裕的典型。
古今中外,沒有哪個民族哪個國家不重視精神力量。只有物質武裝而沒有精神武裝的軍隊是不能打仗的。當年德國希特勒有納粹精神,日本有武士道精神,蔣介石也有黃埔精神,所以他們的軍隊才會有很強的戰斗力。只有摧毀或者壓倒他們的精神武裝,才能戰而勝之。當年中共軍隊在物質上遠不能和敵人相比,但是在精神上要遠遠勝過敵人,所以可以打敗日本侵略軍,消滅蔣介石的八百萬大軍。在朝鮮戰場,更是在物質遠遠落后的情況下,打敗了世界上最強大對手。
同樣,只有物質財富而沒有精神財富,也不是真富。在人類歷史上,因為精神的強大而崛起而富強,又因為精神腐化墮落而衰敗而滅亡的事例,可謂不勝枚舉。滿清入關時,歷數明朝七大罪狀,一舉掃平中原,建立起強大的王朝,可是不到三百年,就在腐敗中滅亡了。李自成歷經轉戰攻入北京建立大順政權,可是沒幾天就因內部腐敗而土崩瓦解。洪繡全定都南京建立太平天國之后,也因內訌而分崩離析。一個個國家民族從興盛走向滅亡,一次次農民起義從勝利走向失敗,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蓋因精神興而興,精神亡而亡也。
所幸的是,中國革命的勝利,沒有重蹈歷史上的興即轉亡的覆轍。毛澤東在革命勝利的前夕向全黨發出了警告,建國之初又進行了三反五反運動,使革命的精神沒有因勝利而消退滅失。因此,在物質極度饋乏的條件下,在百廢待興的戰爭廢墟之上,憑借著自力更、艱苦奮斗的精神,開發了大慶油田,鋪設了成昆鐵路,開鑿了紅旗渠,擁有了兩彈一星,創造了無數人間奇跡,建設起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強國。雖然,在物質財富上特別在消費品和奢侈品方面,沒有達到富有的程度,但是,也只差舉手之勞而已了。
沒有精神財富而擁有物質財富不叫真富,而是真窮。窮得只剩下錢,比沒有錢更可憐。沒有精神支撐富有也是不能持久的。由精神力量而創造的物質財富,可以因精神垮塌而敗亡,那么由投機取巧、巧取豪奪、坑蒙拐騙而得來的財富,就更是如此了。
政府迫切希望加速發展經濟,個人也希望快速致富,一些別人用心的經濟學家也就投其所好,故意只講物質財富而不講精神財富,故意把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對立起來。說什么市場經濟要讓道德走開,腐敗是市場經濟的潤滑劑,自私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還有什么先污染后治理,適度腐敗,合理欺詐,原罪不追,繁榮娼盛,只要不犯法,什么都能干,等等,歪理邪說盛極一時。于是出現了各種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坑蒙拐騙,假冒偽劣的撈錢大比拚。很多人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投身于賭博,賣淫,炒股,炒房,彩票,傳銷。從表面看,GDP暴增,經濟發展速度奇快,奢侈品消費火爆,房價漲了又漲,一部分人確實富起來了,不差錢了。然而在這巨大的美麗泡沫之下,卻暗藏著深刻的危機,而且已經開始不斷爆發。例如以三聚氰銨為代表的食品添加劑危機,以卷心菜滯銷為代表的小農經濟危機,以連年水旱災害為代表的農田水利危機,以稀土為代表的資源破壞危機,以空氣污染水質惡化風沙南移為代表的環境生態危機,以艾滋病為代表的傳染病危機,以及人口,能源,住房,就業,醫療,教育等各方面的問題,已經威脅到民族的生存,而貪污腐敗,兩極分化,也已經威脅著社會的安寧和政權的穩定。
對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來說,沒有精神的寄托,他們也不可能過得安寧。物質的享受并不能填補精神的空虛,而精神的墮落又必然造成物質的毀滅。貪污受賄,坐牢送命;吸毒賭博,人財兩空;包二奶而家庭解體,耽聲色而精骨皆枯。貪財而失財,漁色而傷身。富而無德,精神從屬財富,物欲泯滅精神,豈能持久乎?明星吸毒,大款跳樓,錢未必通神,富不過三代,古往今來,教訓不可謂不多也。
人若無精神,行尸走肉而已;國若無精神,與待宰羔羊何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不用精神武裝自己的國民,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希望自己的國民都是自私自利的膽小鬼怕死鬼。唯獨中國的某些主流精英,拚了命的要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做國家的意識形態向國民加以灌輸。如果國人個個都是碰到有事就棄職逃跑,見到危難就躲開不管,遇見強奸就遞套配合,上了戰場就交槍投降,一經拷打就叛變投敵,這樣國家就能崛起了?民族就能復興了?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從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到陳勝吳廣,李自成洪秀全,從岳飛林則徐,到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從董存瑞黃繼光,雷鋒歐陽海,到焦裕祿孔繁森,為國為民視死如歸的精神一脈相承,代代相傳,綿延不絕,而因毛澤東思想得到空前的發揮揚光大。孔子說仁者愛人,孟子說生和義不可兼得時要舍生取義,司馬遷說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三字經中說人之初性本善,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林則徐說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孫中山說天下為公,魯迅說我以我血薦軒轅,毛澤東說全心全意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中華民族這種勵精圖治舍生取義的精神,浩然天地,氣貫長虹。而社會主義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的延續和發展。
毫無疑問,西方世界有人亡我之心不死。他們千方百計地要否定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打擊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企圖讓中國再度臣服跪倒在西方文明的腳下。而一些民族敗類漢奸走狗也為虎作倀,拚了命地歪曲篡改歷史,不惜在教科書中刪掉魯迅著作和狼牙山五壯士這類課文,替反動派和侵略者及其走狗涂脂抹粉,翻案鳴冤,往自己祖先和前輩臉上抹黑。有人化巨資重建什么西門慶故里,為秦檜立像,把國外的垃圾糟粕加以引進,打擊自己的民族工業和公有制經濟。這一切,都是打著要富起來的旗號。而他們的所謂富起來,就是只要物質的財富,而不要精神的財富,而且還要借用物質的力量來否定和破壞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用歷史的糟粕和外國的垃圾來解除中國人民的精神武裝。很顯然,這樣的富,是兩極分化的富,是斷子絕孫的富,是喪天害理的富,而不是真正的富,當然更不是社會主義。
反觀南街村、華西村等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經濟實體,他們的富,是靠精神力量而創造的富,是共同的富,文明的富。他們是用精神力量支配物質財富,讓物質財富為精神文明服務,故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也。這樣的富,才是既有物質財富又有精神財富的富,才是是真正的富,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即使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那也不能沒有精神財富,不能丟棄精神財富,更不能用精神財富去乞求或者換取物質財富。凡是沒有精神財富的主義,都不是好主義,更不是社會主義也。
2011-5-2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