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藏毛主席著作第一的人
--洛陽張迪杰榮膺收藏毛澤東著作吉尼斯世界之最紀實
新華社記者 黃敬東 來源:中紅網(wǎng)
最近,筆者幾經(jīng)周折,終于見到了傾注30多年心血,把收藏、研究、開發(fā)、傳承、應用毛澤東著作作為根本宗旨,把“不外露、不張揚、不言最、不為錢”作為收藏人的最高境界而不懈追求的張迪杰先生,參觀了他榮膺收藏毛澤東著作吉尼斯世界之最,“藏毛”10萬多冊的我國第一個家庭“毛澤東著作博物館”。真是別有洞天,如進寶山,嘆為觀止。
情深不外露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生的張迪杰,對毛澤東懷有深厚的感情,但他卻從不外露,總深深地將其藏在心底,默默地堅持收藏、學習和研究“毛著”。他是在毛澤東逝世那年入伍當兵的,時任中隊文書。他所在的部隊雖是搞軍事科技尖端的導彈試驗基地,但在中隊閱覽室成排的書柜里,卻擺滿了“文革”時期的“毛選”、“語錄”等政治書籍,即是在科技、專業(yè)書的封面上和內(nèi)容里,也常飾有“四好”、“五好”等“文革”味很濃的插圖和“最高”、“最新”指示。每當他到閱覽室看書時,從沒有被這些政治性很強的書所感染,卻常被厚厚的“毛選”里已被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證明是真理的內(nèi)容所吸引,有時甚至著了迷。后來,部隊整編要處理這些書時,他卻千方百計征得領導同意,把其中的10多箱精品“毛著”留了下來。
數(shù)多不言最
在深入采訪中了解到,張迪杰早幾年就通過新聞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和國家收藏組織了解到,在我國眾多的個人收藏毛澤東有關物品的愛好者中,他收藏的毛澤東著作數(shù)居全國第一。但他卻堅持不對外聲張,不說自己是中國之最。就是在2007年下半年,他的藏品經(jīng)吉尼斯總部嚴格審核,最終認定為中國收藏毛澤東著作最多的人,他也沒做任何宣傳。這與他不圖虛名、不善張揚和樸實無華的為人性格有直接的關系。這次,要不是全國紅色文獻收藏鑒定專家、我的摯友劉某介紹,筆者也難以知道此事。參觀中,筆者看到整箱整柜的“毛著”裝滿了兩個套房,估計有十多噸重。要在這浩瀚的書山里看出眉目,實屬難事。于是,筆者設法看到了他從沒讓人看過的«毛澤東著作書目登記簿»。該登記簿分門別類十分醒目。筆者驚奇地發(fā)現(xiàn)僅登記簿就有38萬多字,登記的總書目達10萬多冊。這是筆者見到“毛著”最多的一次。
在毛澤東著作匯編類,包括毛澤東文集、文稿、文選、“萬歲本”等,現(xiàn)有各種版本400多種,約7300多冊。其中,漢文版230多種,少數(shù)民族文版110多種,外文和世界語、盲文版約60多種,大體分為論共產(chǎn)黨、論哲學、論政治、論軍事、論經(jīng)濟、論文化、論教育、論文藝等。極具珍貴的是«毛澤東論文集»,該書1937年12月由上海大眾出版社出版,32開,157頁,封面有毛澤東畫像,是最早的具有毛澤東選集性質(zhì)的著作集。目前該書的市場價已超過10萬元人民幣。書中收錄的全是«毛澤東選集»里沒有刊登過的文章,對于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毛澤東著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獻史料價值和版本收藏價值。
在毛澤東著作單行本類、毛澤東詩詞類、毛澤東語錄類和毛澤東題詞類,共收藏4200多種版本,達12900多冊。其中,包括漢文版、外文版、少數(shù)民族文版、盲文版等,出版地遍布世界各大洲。其中版本最多的是«新民主主義論»,版本達350多種。從裝潢看,有平裝、線裝、精裝、特精裝、塑套裝、函裝等,其中手跡書中還有單片、套裝單片、綾裝單片、卷軸裝片等。從印刷看,除一般鉛印外,還有石印、木刻印、兩色印、朱砂印、油印和手抄本等。用紙除一般印刷紙外,還有毛邊紙本、宣紙本、報紙本、玉扣紙本等,其開本有20多種。由我國外文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37種外文版和7種少數(shù)民族文版的«毛主席語錄»,由于發(fā)行量少,印制精美,在全世界影響很大。現(xiàn)在國內(nèi)紅色收藏界收齊的僅有三人,張迪杰名列其中。這套語錄目前在國內(nèi)市場上,價格已超過50萬元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更高。他收藏最珍貴的一套四本微型“毛著”,長約6厘米,寬僅4.5厘米,有普通火柴盒大小,紅塑料皮精裝,版本極為精致。這四本封面上都印有各不相同的毛澤東肖像,其內(nèi)容分別有“老五篇”組成的袖珍“毛著”,在眾多的紅語錄里,顯得格外罕見和精美。
質(zhì)精不張揚
筆者在反復探究中,發(fā)現(xiàn)不善標榜自己的張迪杰,收藏的毛澤東著作,不僅在數(shù)量上是中國之最,而且珍藏著150多種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央檔案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韶山毛澤東圖書館等重要藏館都難以找到的珍本。這些精品、稀品、極品和孤品,是我黨、我軍和我國因長期戰(zhàn)爭導致史料存檔不全的重要補充。
最早的«毛澤東自傳»,他有原版英文冊和中文版«文摘»月刊、«文摘戰(zhàn)時旬刊»。這套珍本是現(xiàn)代出版史上的一個奇跡,也是革命歷史文獻中的頂級藏品。在上世紀30年代,國民黨把紅軍、共產(chǎn)黨描繪成墮落、愚昧無知的土匪,企圖迷惑人民大眾。尤其是國內(nèi)外針對毛澤東個人有很多不實的傳聞,有的說毛澤東是“殘忍的匪首”,有的把他說成是“無知的農(nóng)民”,還有的甚至傳說毛澤東已經(jīng)“死去”了••••••,鑒于此,美國進步記者埃德加•斯諾突破封鎖,第一個到達延安采訪,準備還世界一個真實的、立體的毛澤東個人形象。開始,毛澤東并不同意,最終被斯諾的誠意所打動,隨答應接受其采訪,但主要內(nèi)容僅限于毛澤東個人身世及經(jīng)歷情況。之后,斯諾很快在英、美出版了«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為«西行漫記»。這本書迅速成為當時世界上的最暢銷書,曾很快再版20多次,較好地澄清了當時對毛澤東和共產(chǎn)黨的一些不實之詞,使毛澤東和共產(chǎn)黨成為民族的希望,在國內(nèi)外形成了第一個毛澤東熱。現(xiàn)在讀起來,它確實是一本真實生動、自然親切、又感人心魄的好書。捧讀它,就好像是在面對面的聆聽毛主席他老人家給你講述他自己的故事,沒有做作,沒有浮躁,沒有功利,也沒有傳奇。這些故事有的平常的猶如發(fā)生在我們自己的童年,有的意外的超乎我們的膚淺想象,但讀起來仍然是那么的從容而又漫不經(jīng)心,寬容中又蘊藏著堅韌不拔。善良、英勇、頑強、自信、拼搏等形容詞,在毛澤東的故事面前已黯然失色。
價高不出售
自古以來,收藏界就有兩種人,一種是陽春白雪,收藏是為了研究和傳承文明;一種是獲得利潤,收藏是為了經(jīng)營和賺更多的錢。要說張迪杰在毛澤東著作收藏界應是首推國內(nèi)的大家,但他總謙遜地說,中國地大高手眾多,“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情況是常有的,“不外露、不張揚、不言最、不為錢”應是收藏者的品行。當問及他的收藏目的時,他泰然信誠地說,我不為名不圖利,主要是為了收藏、學習、研究、傳承和應用毛澤東著作和思想,為推進社會發(fā)展貢獻微簿之力。當談到聽說這幾年有不少人想高價購買你的藏品時,他自信鏗鏘地道出四個字:“概不出售”。
再就是2000年初,來自北京通州區(qū)的李姓兄弟,分別為地產(chǎn)商和出版商。先是作地產(chǎn)商的哥哥,以在北京建立中國革命史料博物館為名,提出有其征地和投資建館,請張迪杰等同志供藏品,收益按一定比例分成。后由弟弟兩次來洛,以高價購買建國前毛澤東著作版本,獨家出書或雙方合作出書,售完后利潤分成。要說,這種既建館、又出書、還獲利,一舉三得的事情,張迪杰應該答應并簽約,但他仍然是誠然一笑,說:“謝謝你們的好意,這些藏品說到底是中國革命歷史的見證,最終歸國家最有用,我要在合適的時候,將其無償捐給國家。”
諸如此類,優(yōu)惠合作不動心,重金購買不出售的事情,張迪杰還遇到過多次。如今,他還在默默無聞、毫不間斷地收藏著,收藏著••••••他要收藏一代偉人,收藏一段歷史,收藏一種文化,并以超常的毅力、勇氣和智慧去追求更高的品位,更高的境界,更完美的人生。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執(zh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