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立體互動戰略的支撐點
田忠國
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什么是立體互動戰略。從“玄空風水”場理論的角度說,把全球視為一個系統整體,而軍隊只是這個整體中的一部分,并且,以軍隊為父系統,其子系統又包括陸、海、空、外空、網絡、文化,也即價值標準、價值目標,從而形成一個系統場。
但是,任何一個系統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它系統場相互聯系的。當然,這種聯系或融洽或對立,或制衡或對抗,但不論怎樣,都是由不同的價值標準、價值目標形成的矛盾場而已。或許有人說我們這個觀點不對,因為,國家與國家的關系是個利益和生存空間的關系,不是價值標準和價值目標的關系。其實,判斷生存空間和國家利益的不是別的,而是價值標準,沒有正確的價值標準,便沒有對生存空間和國家利益的正確判斷。
或許有人說,軍事就是軍事,與文化無關,但是事實上,軍事是文化中的哲學,因為,軍事是個戰略問題,或者說戰略是統帥,戰術是為戰略服務的,是實現戰略目標的手段。過去我們說過,沒有預測就沒有戰略,而預測的前提是文化的積淀。在戰略學中,價值標準和價值目標,是凝聚人心,激活不同人群潛在向往的要素之一,屬于軟武器的范疇,也是搶占戰爭道德制高點的關鍵。當然,價值標準和價值目標,是建基于為誰而戰、為什么而戰的基本立場上的思想的閃光。
陸、海、空、外空、網絡等等系統呢?需要武器裝備支持。可以這樣說,沒有武器裝備的軍隊從本質上說就不是軍隊,因為,武器裝備是戰爭必須具備的工具。但是,武器裝備是科技創新的產物,而科技創新,一要激活全國人民奇思幻想和科學邏輯的潛力。二要培養一批富有創造力的數學家,因為,再美好的奇思幻想,如果沒有數理邏輯建構其邏輯模型,也無法進入科學實驗。無法進入實驗室的奇思妙想是無法變成現實的。三要建立獨立的科學思考體系和邏輯思維體系。我們之所以一再強調建立獨立的科學思考體系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數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是一座未曾開發的科學寶藏,需要重新思考,特別是對宇宙的理解,應該加深,也必須加深。因為,我們認為,微觀物質是宇宙結構的縮小,相反,宇宙結構是打開未知物質世界的窗口。
所以,我們認為,科的重點在于對宇宙的認識,對未知物質的思考、猜想與發現,技的重點則是把對未知物質的思考、猜想與發現,變成可以應用、易于應用的東西,因此,科技創新的關鍵首先在科而不技,如以技為科,其技發展的再神速,也不過是跟在科的后邊的學步者。因之,我們一慣主張,中國必須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基礎科學的研究,二是抓好數理邏輯的研究,三是抓好思維邏輯的研究。我們之所以這樣說的原因,在于沒有對基礎科學的研究,就沒有科學的新思考、新發現,沒有科學的新思考、新發現,就沒有科學的新應用,這是一。其二,對科學的新思考、新發現,如果沒有數理邏輯的模型化,科學新思考就停留在幻想階段,無法進入實驗階段,沒有科學實驗,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新發現,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新發現,就沒有應用。其三,一般認為,基礎科學是科學的基礎。我們認為,數理邏輯是基礎科學的基礎,也是基礎科學的皇冠,但是,思維邏輯更是基礎科學的基礎。所以,我們認為,沒有擁抱天地、無私無畏、擔承拯救未來的襟懷,便沒有不羈的思維。雖然有了不羈的思維,但若沒有范圍天地的思維邏輯,其智慧之眼便無法伸向浩瀚的未知世界。
我們還認為,只有能夠改變空間的速度,才有立體互動的可能。
而武器裝備的速度問題,必須由科學技術來解決,所以,我們說科技創新是立體互動戰略的支撐點。但是,我們也常常發現,有人以違背科學常識為理由,打擊那些喜歡奇思妙想的人,其實,每一次科學的新發現,或者是科學革命,都是打破科學常識或者說科學常軌的表現,比如,沒有愛因斯坦們的打破科學常識或者科學常軌,就沒有量子力學的出現,這是一。再則,量子力量在沒有被證實其客觀存在前,有人不也是給愛因斯坦戴上了唯心主義,比封建迷信還封建迷信的帽子嗎?再說,如果我們再深入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愛因斯坦的唯心主義,恰恰與朱子理學如出一轍,所不同的只是,前者在后者哲學的基礎上,構建了新的數理邏輯,從而使近似于玄學的哲學,變成了可以實驗的科學。
所以,我們認為,有人說量子力學違背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是不對的,因為,馬克思主義從來沒否定未知物質的存在。因為,如果馬克思主義否定了未知物質的存在,它就不是認識科學了。但事實上,馬克思經典理論恰恰是認識科學的代名詞。從這個角度說,唯物辯證法恰恰是認識未知世界的必要途徑。
2011-5-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