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阿拉法特
“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主義的槍來到這個世界上,請不要讓橄欖枝從我的手中滑落。”這首膾炙人口、蕩氣回腸的詩句,就是伴隨巴勒斯坦已故領導人阿拉法特全部生命“精華”并為之奮斗終身的座右銘。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不覺間,阿翁已度過八十誕辰。 阿拉法特,一個曾經讓無數人耳熟能詳、慨嘆不已的名字。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一位戴黑白相間頭巾、穿綠色軍裝,舉手投足無不透露出堅毅從容的老人形象就時不時出現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的國際報道里,并為中國觀眾所情系關注。國人親切習慣地稱之為“阿翁”。阿拉法特,一個至今讓無數人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悲劇英雄宿命符號。他是一個游走飄蕩在理想與現實交界處的被“邊緣化”的人物象征。五年前,阿翁的謝幕遠行,牽動著世界神經,給風雨飄搖的巴以和談之路增添了幾多變數。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的民族之魂,其存留沉淀的財富力道卻屬于整個人類世界。
為民族國家的自由權利而頑強斗爭,是對阿拉法特坎坷多桀傳奇人生的生動傳神寫照。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類社會自產生以來,就一直遵循著“限制強者,保護弱者”的鐵律法則。阿翁是不幸的。他出生在一個霸權主義大行其道、強權政治花樣翻新的國際年代背景中,成長于一個積貧積弱、四分五裂的民族視野維度里。公平、正義,這些流光溢彩、冠冕堂皇的美麗詞匯,不是存在另類隱喻,就是被人為注入了某種悲情,異化成了癡人說囈。阿翁又是幸福的。他有一個夢。那就是:巴勒斯坦人民要爭取自己的合法自由權利,實現世代夢寐以求的建國大業夢想。夢想的力量,讓他血液沸騰,促使他十九歲時就義無反顧投入到抵抗侵略、爭取獨立的民族解放的洪流中。緊緊抓住夢想,為理想而生死,這正是阿翁的不朽財富。用“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來形容這位視死如歸自由戰士的崇高風范,再恰當不過了。
為自由和平而生,為理想愿望而死,這正是阿拉法特的財富力道。當高科技的信息媒體在第一時間將同類相殘的場面赤裸裸呈現在現代人面前的時候,當這個看似繁華競逐的生存空間一次次與血淋淋的戰爭零距離抑或擦肩而過的時刻,作為近六十年來遠離戰火、享受和諧陽光的中國人,我們可否感受得到一種綿延不絕、奔涌流淌的財富力道?!阿翁,安息吧!愿天堂家園里沒有戰火硝煙!(文/董永亮執筆)湖南科技大學法學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