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混亂的網絡,我應該相信誰?
網絡真的很民主,不用真實姓名,不用專業知識,不用提供學歷,不用提供工作證明,不用提供家庭地址和國籍,各種利益群體都可以在上面為自己搖旗吶喊;與中國有利益沖突的國家可以派人在電腦前敲敲鍵盤就可以進行煽風點火和顛倒是非,不用像春秋戰國時要派人到敵國街頭巷尾傳播謠言那么麻煩。所以網絡上大家都是自說自話,雞同鴨講,風馬牛不相及,一個字就是水。但大部分的民眾除外,因為大多數時候他們都在田間地頭、在轟鳴的機器旁辛勤勞動,偶爾由于利益受損到網絡吶喊求助,也只是被淹沒在別有用心的人引起的口水戰中,因為他們沒有金錢、權力和技術去壟斷網絡媒體。
五毛拿著國家工資,為TG涂脂抹粉粉飾太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事實就是自欺欺人;五美分拿著民主基金會的資助,煽風點火顛倒是非,小事化大,大事化爆,唯恐天下不亂,如西藏和新疆發生的騷亂。
最近北非發生動亂,幾千難民逃到意大利,法國封鎖鐵路阻止經過意大利準備入境的北非非法移民,讓人感慨萬分,對那些在海峽對岸和大洋彼岸拿著5美分,喝著濃香的咖啡,對國內事務“異常關心”,在電腦前輕松地敲著鍵盤為我們“講故事”的人,也愈加反感。
所以網上的東西我一般看過后都是一笑了之,我只相信我看到和聽到的,或者我的親友、同鄉、同學和同事跟我說他們看到的。
昨天問起母親有關59年餓死人的事情,她說,當時曾祖父一家三個兒子9個孫子14口人(曾祖母和伯祖父過世得早),在這次饑荒中,曾祖父和叔祖父去世了,當時村里大概100人,差不多10個人在饑荒中去世。原因就是領導頭腦發熱,基層干部雞毛當令箭,老百姓盲目跟風,形成浮夸風造成減產,然后上交太多的公糧及開始比賽吃飯后期缺糧。 60年代中后期發動群眾大興水利和開荒,到文革后期,我們鎮(粵西山區)囤積的糧食夠吃幾年。現在我曾祖父家族的人口(包括嫁進來和不包括嫁出去的)87個人,我們村的人口三百多人 。戰亂饑荒的苦難是悲劇難以忘卻,益更加珍惜和平穩定發展的環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