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實力是大國外交的支撐點
田忠國
有人說,大國外交需要軟實力,這話對,而且非常對,但是,必須搞清楚的是,軟實力屬于外交范疇,如果軟實力沒有支撐點,軟實力就會變成招來軍事或其它打擊方式的耙標,這是一。其二,激活世界人民共同向往、共同追求的價值標準、價值目標、價值邏輯才具有軟實力的意義,而激活世界人民共同往、共同追求的價值標準、價值目標、價值邏輯,必然建立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基礎上的思想文化,比如毛澤東思想。其三,人類道德的意義在于,抑強扶弱,堅守天道,維護正義。但什么才是軟實力或者說大國外交的支撐點呢?
軍事實力!
對于這個問題,人們容易產生共識。但關于什么才是軍事實力的問題,我看就針鋒相對了,因為,我們認為,武器裝備是軍事實力的唯一標志,但也人認為,捍衛國家主權的原則和精神+武器裝備+全國人民的共同意志+空間戰略智慧+戰略意志+戰爭意志+戰爭膽略+戰爭智慧+為全國人民提供共同意志的經濟制度和大眾民主機制+國家動員力和組織能力=軍事實力。我們之所以把戰爭意志、戰爭膽略列入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戰爭是呈現軍事實力的重要途徑。用農村的話說,就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如果你不敢拉出來遛遛,處處當縮頭烏龜,再先進的武器裝備也沒有用?! ?/p>
所以,我們贊成毛主席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毛主席之所以敢向世界宣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原則的根本原因,在于當時中國具備強大的軍事實力,當然,當時的武器裝備很差,很落后,但捍衛國家主權、勇往直前的精神,卻使落后得猶如冷兵器一樣的武器裝備發揮到極致,打得武器裝備世界第一的美軍望風而逃?! ?/p>
周總理說,美國不得越過三八線,美軍就老老實實的呆在三八線那邊?! ?/p>
什么叫強國?敵國聽從我國外交指令就是強國。什么叫強軍?讓強大的敵軍聞風喪膽的軍隊就是強軍。什么叫強國外交?說到做到、愛憎分明,給弱小國家和人民帶來希望與信心,激活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向往、共同理想、共同目標、共同追求的外交才是強國外交,也才叫強國文化。由此可知,如果一個國家視主權可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那就是找打外交、亡國文化,中華民族必危?! ?/p>
回望赫赫中華五千年歷史,近的不說(因為近的如毛主席,主流精英一聽就恨死了),光說遠的,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從唐宗宋祖到成吉思罕,哪朝哪代有過主權可以“擱置爭議”的?更不用說“共同開發”了。但是,到了據說中國強大到世界第二的今天,竟然強大得主權可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了。每想及此,我們就痛心疾首,恨不得重整旗鼓,橫掃環宇,再展我中華民族之雄風?! ?/p>
或許有人,這只是我們的激情揮灑,是詩人般的美好幻想,但是,戰爭的殘酷并不代表戰爭缺少瑰麗,而詩人的想象往往證明戰爭的邏輯,遠者如漢劉邦,威加海內云風揚,安得猛士守四方;近者如毛主席,每一次戰役,如遼沈、淮海等等,包括抗美援朝,包括中國前三十年的建設歷史,哪一次不是詩人的神來之筆?哪一筆不驚天土、泣鬼神,直揚中華民族之神威?哪一行不證明歷史的必然邏輯與邏輯的歷史必然? 馬克思曾說過:“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態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薄 ?/p>
試問,清除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不是軍事原則改變的根源?
如果再深問一下,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全面崩潰,是不是意味著強國時代的毀滅?如果是,中國怎么辦?當然,怎么辦的前提是怎么看,沒有怎么看,就沒有怎么辦。而怎么看的關鍵,是以一己之私或一家之私,還是以黨和國家前途命運,全國人民根本利益作為衡量治國理政的價值標準,也就是說,是個立場問題。當滿足一己之私或一家之私或少數人之私做為衡量一切的價值標準之時,中國就走上了自我毀滅的不歸路。因為,自私是毀滅國家與民族的源頭,無私是強國富民的唯一路徑。中國五千年歷史證明了這一點,人類的全部歷史,包括所有國家的歷史,無一不證明這一點。但是,中國主流精英一個個追逐的是什么?攻擊痛恨的又是什么?他們追逐的是自私,攻擊、痛恨的是無私。
無私是什么?是天道。故而古人有言,天道無心而有為。
無心,即是無私之謂。
天道滅,則四時不成,五谷不生。所以,痛恨、攻擊無私奉獻精神是中國一切災難的源頭,而痛恨、攻擊無私奉獻精神是從自私狂從清除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開始的。當然,痛恨、攻擊無私奉獻精神信仰者,都是為了滿足一己或一家或少數人之私,毀滅天道。但是,必須指出的是,沒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沒有強大的國家,沒有強大的軍隊。沒有強大的國家和強大的軍隊,沒有強國外交與強國文化。所以,我們雖然說軍事實力是強國外交的支撐點,但是,支撐軍事實力的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思想文化。因為,無私是人類智慧的眼睛,是國家膽略的內在驅動力?! ?/p>
那么,建立于無私奉獻精神和無私奉獻思想文化基礎上的軍事與外交互動,共同向世界表達“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國家意志,是創造和諧世界的必要途徑。因為,在列強環伺的當今世界,一個國家越軟就越挨打,遠的如晚清政府,近的如主權可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時代。教訓慘痛,不可不總結歷史,牢記歷史教訓。因為,一個忘記歷史,無視客觀現實的國家,是個沒有希望、沒有未來的國家。
2011-4-1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