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炒作全國人大代表何幫喜、徐頂峰事件
折射媒體不實報道的問題
焦點人物雜志總編 周世君
近年來,新聞戰線采取了一系列治理虛假新聞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虛假新聞仍然時有反彈,社會影響惡劣,群眾反映強烈。兩會期間,與會代表委員們也紛紛就虛假報道發表了各自看法,并為虛假報道的有效治理出謀劃策。
我作為干了近二十年記者的老新聞記者工作者,采訪了許多各界的朋友,都是真實地客觀地寫出采訪稿件,
我認為真實、客觀地進行報道,這是新聞工作者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記者只有把采訪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了解得更多一些,不受各方面的干擾,提出的觀點才會是客觀、公正、全面的。
虛假報道嚴重危害政府形象
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江紹高說,現在網絡發達了,有些記者不用出門就能夠“寫”稿,這是很不好的現象,這其中就埋下了虛假報道的隱患。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檔案館原館長毛福民也表示,群眾往往把媒體形象與政府形象聯系在一起,媒體公信力的損害會直接影響到政府形象。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如果受眾都不相信媒體了,這是很危險的。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任海深表示,目前被網絡熱炒的兩名全國人大代表何幫喜和徐頂峰“賄選”事件,安徽省人大常委會立即責成相關單位做認真深入調查,并首次回應,證實兩人當選人大代表與行賄沒有任何關聯,兩位代表正常出席今年兩會。本刊記者經過調查了解2009年安徽巢湖市原市委書記周光全一案牽涉到何幫喜和徐頂峰所謂的“行賄”其實屬于幾年春節期間幾千元的禮品禮金,兩千美金則是在出國期間緊急情況下對于公務開支的墊付,時間與兩位代表的當選時隔5年,相關司法機關并沒有認定兩位代表有“行賄”事實。記者還從當地公安機關獲知:有證據顯示此次媒體炒作是有人故意操縱,不排除操縱者與媒體有金錢交易,跟商會會長換屆有關。
著名律師錢衛清指出我們既要堅持打擊行賄受賄犯罪,又要兼顧國情,把握正常人情往來和行賄受賄的區別,嚴格劃分罪與非罪的界限,從而防范斗爭擴大化,最終實現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并呼吁廣大新聞工作者一定忠于事實和真相,保持獨立思考的品格,不要陷入有預謀的商業斗爭中去。
記者下基層行應長期堅持
全國人大代表、《文明風》總編輯錢念孫強調,新聞的價值在于真實反映社會的方方面面,只有深入基層才能做到。春節期間,全國各媒體組織記者尤其是年輕記者深入基層的做法很有益處,對記者作風的轉變也有所幫助,可以說也是杜絕虛假報道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此,江紹高也認為,記者走基層活動應該長期堅持下去,這是記者作風轉變的舉措之一。
同時,錢念孫還表示,杜絕虛假報道除了要強調深入基層以外,更重要的是記者自身素質與責任感要有所加強。他告訴記者,在與一些企業的交流中,時常有人反映,有的記者通過問題稿曝光等方式要挾企業變相付費的情況,這種不良作風對于虛假報道的產生往往提供了土壤。“其實開展各項杜絕虛假報道的活動,最終落腳點還是人的問題。只有使新聞媒體從業者真正認識到了虛假報道的嚴重危害后,才能將虛假報道有效地杜絕。”錢念孫補充道。
問責制度應更加嚴厲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廳副廳長李修松告訴記者,在杜絕虛假報道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媒體從業者更深刻的認識了虛假報道的危害性,其職業道德也會得到切實的強化。畢竟職業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媒體的生存與發展,就一個行業而言,只有正視發展中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向前發展。
談到制度建設時,李修松認為,應該引入退出機制,出現嚴重虛假報道必須退出媒體行業,從分管領導開始處罰。也只有這樣,媒體管理者才能更為嚴格地抓杜絕虛假新聞的工作,單單僅是金錢上的處罰很難讓虛假報道得到根治。
江紹高也建議,媒體內部管理應有所加強,更重要的是處罰力度要加大。無論是否涉及虛假報道,對于記者不走出去只在電腦前編稿子的做法要及時用制度予以糾正。
毛福民談到,目前的養生類報道就比較混亂,不少人從中牟取暴利。尤其是老年受眾對電視媒體的信任度很高,對電視傳播的內容深信不疑。此時的媒體把關更應嚴之又嚴。因此,毛福民建議,要建立問責機制,讓被罰者有痛感,旁觀者有警示。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編譯局局長韋建樺則表示,堵住虛假新聞的源頭是一方面,但同時,新聞界優秀典型的樹立也至關重要,榜樣的力量可以從感染身邊的媒體從業者開始,使其影響不斷擴大。
現在社會上有一些個別素質不好的記者,唯利是圖,不仁不義,為了幫助一些不懷好意腐敗分子小人的忙,違反記者的職業道德助紂為孽這是要遭到正義記者的批判的!必須要把這些人清除記者隊伍。
我們作為正義記者要有職業道德,要弘揚正義掃除邪惡!
為黨和人民服務。
2011年4月3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