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毛主席《延講》指導我寫作40年

陶冶 · 2011-04-05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毛主席《延講》指導我為工農寫作40年

陶  冶

   

在懷念親人的時節,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也快69周年了。我的生命是父母所給的,我的成長是毛主席所為(靠毛澤東思想哺育)的。因此,我的一生注定與這3位先人有關系。1942年對我很敏感,在電視上,經常聽到1942年如何如何,但是,最讓我不能忘懷的是1942年5月23日。這一天,毛主席在延安解放區文藝協會召開的文藝座談會上,發表了具有指導意義的總結講話。1962年,我讀《文學概論》時,知道了解放區文藝協會和毛主席的這篇講話,但是,對于這個講話究竟有多么大的重要意義還不甚了解。到1966年讀毛主席著作時,才逐漸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記得最深的是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要寫工農兵,給工農兵看。文藝要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文藝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作家、藝術家要深入人民群眾中去,接受勞動人民的教育,要跟工農大眾相結合。在結合中改造自己,體驗生活,豐富創作素材,創作出好的作品,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問世。  

1972年我踏入縣文化館門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毛主席指示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也就從那時開始了我的文學之路。但是,我到今天也不認為自己是作家,只能認為自己是個寫手。因為,我寫的東西太雜了,而且創作的成分不多,大部分是紀實的。不過,現在不像毛澤東時代,那時候要成個“家”可不簡單了。那時候有作家、藝術家(包括畫家、音樂家、舞蹈家、曲藝家),再就是科學家和專家。而現在思想家、理論家、政治家、革命家、教育家、藝術家、電影家、攝影家、漫畫家、書法家、醫學家、藥學家……之外,還有企業家、慈善家,等等。叫“家”都不夠口了,于是就又稱“大家”、“大師”了,動不動就冒出個“大師”來。所以,作家也不算珍稀了,把自己那點兒私秘事寫出來,攢成一本書也成了作家。于是,我偶爾也接受了“作家”的稱謂,只是在前面不忘加上“業余”倆字。因為到現在也沒聽說有“寫家”的行當,我還是比較認可的稱謂是“寫手”,這也和“歌手”相似,與真正的“家”還有一定的差距。  

其實,我開寫的時候比較早,自己瞎寫,僅僅是練筆。少不更事的年代總是愛幻想的。讀了臧克家的《有的人》就想當詩人,讀了巍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想當記者,讀了趙樹理和丁玲的作品(節選)就想當作家。農民的孩子初中畢業在1957年就算是文化人了,農民是要拿身子當地種的,國家又號召初中、高中畢業生回鄉務農,也算是響應國家號召,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嘛。于是,什么科學家、工程師的夢就不做了,專做農民作家夢,因為有趙樹理的樣子,初中文化也就夠了。回鄉勞動了一年,就被作業區領導派到小學校當不屑干的“孩子王”了,是民辦教師,還是公社社員。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太簡單太容易了,于是就有大量時間讀書了。讀了詩人田間的詩歌感覺很順嘴,覺得比臧克家、艾青、郭小川的詩好寫,于是就寫詩。后來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青春之歌》、讀《林海雪原》就認為長篇小說有分量,多咱能寫部長篇小說那才夠勁兒。這對于還未成年的小青年來說,簡直是異想天開!  

1961年,當地駐軍舉辦毛主席軍事思想報告會,公社領導不怎么聽說我寫字快,就派我去縣城駐軍師部大禮堂聽報告。因為我是帶著使命去的,我就把一個學生用的白紙本給記滿了。回來向公社領導(黨委會)匯報(實際是傳達)時念了一下午,前后連貫,語句通順、意思完整,就跟現在用錄音機錄的一樣。在領導們的一片贊揚聲中,認為自己有當記者的天分了。后來由于在職進修大學中文系,明白了當作家是要有生活積累的,光有文字功夫是不夠的,于是就想,能當個記者也就滿足了。  

1971年冬,由于在1968年清理階級隊伍時,我被抄家了,我的日記和文藝習作(有劇本)都被專案組審查了。我的反動思想沒審查出來,卻審查出我的“寫作才能”了。到需要宣傳縣“雙先”會議精神,組建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的時候,公社領導就想起我了。我從被審查,到送回生產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再到接受黨委的“重要”安排,這不是“大翻身”有了用武之機了嘛!我白天上班教課,晚上趴在土炕上寫了一部獨幕話劇《挖山鑿井》,宣傳好書記(大隊)劉景山的事跡。因為在這之前,一個在縣委工作的函授大學同學下鄉采寫劉景山的事跡找我幫忙,結果我竟然成了“主筆”,所以,我就把我占有的資料用上了,寫得很順,一夜之間就完成了。但是光獨幕話劇不夠一場演出,我就寫小演唱,小歌舞、快板、對口詞、相聲、歌曲等等,各樣形式都用上了。一個半小時的晚會節目全是我自編的。全公社巡回演出完了,就趕上縣里舉辦文藝匯演,我們公社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是獨一份,被特約參加了。于是,我被縣文化館發現了,借調去搞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30周年征文活動。  

這時,毛主席的《延講》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其中重要語句都熟記于心:

“要使文藝很好地成為整個革命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的武器,幫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敵人作斗爭。”  

“中國的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有出息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階級,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進入創作過程。”  

“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  

“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學魯迅的榜樣,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我把這些毛主席的話作為我工作的依據,作為我邀稿的由頭。于是,都成了我的“口頭禪”了。  

搞征文活動向別人發邀請函,征集別人的文稿,自己必須帶頭寫稿子,而且要拿出至少是比較上乘的文章來。于是,我就硬充好漢不自量力地“操刀”了。從此,開始了我文學創作道路的征程。因為是紀念毛主席《延講》的文章,我必須對《延講》有較深的理解,才能跟業余作者(其實發表作品的很少,大多是文學愛好者,還未發表作品,充其量是個文學青年)約談。這就是有水浮船了,隨著“教學相長”就有了后來的“水漲船高”了。等我接觸(他們承認我是“啟 蒙 老師”)的文學青年發展成業余作者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并不比他們高多少了,就把接力棒交給比我有能力、水平高的同事。等他們發展成省作協會員的時候,由于我的一篇文藝評論(《評沙葉新的兩部劇作——社會效果要放到社會實踐檢驗》)遭來無端的批判,我則賭氣改行到總工會搞職工思想教育了。因為我沒有別的能力,只能在“寫”上有點兒用武之地,雖然棄文卻未擱筆,仍然不忘《延講》精神,下廠礦,跑基層,積累工人方面的素材。因為領導知道我是個“寫手”就把我當秘書用了,凡是舉辦什么活動或召開什么會議,需要請市委領導到場講話的時候,都是我給寫講話稿。我寫講話稿從來不現找材料做參考,我就根據會議的主題結合我占有的第一手資料按我的想法來寫。因為我經常下基層跑工礦和企業,對各單位的熟悉比領導還清楚,所以我寫的“報告”真地能報告好多一般人不知道的真實情況。又因為我的認識比較深刻,所以,我歸納的幾點意見都和符合領導意圖。我的講話稿到市委領導手里都不改動,偶爾的頂多是有點兒補充而已。因為我發現了一些很有意義的先進典型,我就寫文章宣傳他們,積累多了就編印小冊子發到基層。能發表的上面就采用了。這期間我寫的東西說不上是文學作品了,但是都是寫工人(職工)的,其中不乏轉業到工礦的抗美援朝老戰士。我寫他們都是真實的,并不滿足于事跡材料的程度。所以我寫的“材料”頗有可讀性,屬于報告文學之類的。我在這個崗位一干就是8年,別人都認為我是浪費了、屈才了,為我惋惜;可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自己是大有收獲的。我是農村長大的,我熟悉農民,但不熟悉工人。毛主席讓我們為工農兵寫作,就要寫工農兵,不熟悉怎么寫,寫什么?  

對于農民,我是熟悉到骨頭里了。我的祖輩是農民,而我自己也當了農民。參加工作(當時添表時是“參加革命”)后,被送回生產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差倆月就是一年,1975年底到1978年初又當了兩整年(基本路線教育和落實承包責任制)工作隊。當時是作為提拔對象被選進工作隊的,可我對提拔并無興趣,我是作為“深入生活”的機會和途徑接受的。我白天跟社員一起勞動,晚上跟社員們一起開會、學習(讀報、學習中央文件、批判資本主義傾向,批判“唯生產力論”,學大寨以及后來的落實中央1號文件),睡覺前就記錄心得和素材。遇到雨休時便就著行李卷寫作了。我寫的都是農村題材的稿子。由于,我有個致命的缺點,不能按責任編輯的意圖修改自己的稿子,不善于“答卷”,就寧肯不發表,也不忍痛割愛,致使一些當時很有發表價值的稿子變成了廢稿。去年夏天回老家,由于當地電視臺采訪我,我把那些陳稿翻出來了,看見了那么多的抄得一遍又一遍的稿子(其中《她有顆金子般的心》上萬字竟然有3份手抄稿,由于我宣傳她的勞動成就,因而她獲得“五一獎章”),我都不知道都花費了多少精力,哪來的那么多時間?粗略地看看,我寫的東西盡管未能如愿面世,但是,我不后悔,那些東西作為我的文學營養,早晚是要被吸收到我后來的作品里的。  

我曾接觸的文學青年都陸續發展起來了,都入了省作協了,而我卻進京搞起新聞,當了編輯。雖然這也是青年時期的夢想,但是,已經搞了文學的人再去搞新聞當記者或編輯,總是覺得意義不大。由于所在的雜志社是理論性的,編起來覺得枯燥無味,尤其是看了一些所謂的教授、專家、領導的文章把一個很簡單的所謂“思想”論述得“重要”得沒法了,覺得可笑又無聊。我就主張即使是理論刊物也要有人民性,也要反映工農兵的意志。我還是用毛主席的《延講》精神指導自己的編審工作。但是,雜志要創收,要把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我無可奈何了。心里暗罵:“如果給錢就干,那成什么東西了?”但是從家鄉漂來北京,總得有個工作干吧,委曲求全也好、適應潮流也好,我寫不了工農兵了,就采寫比較好的能代表工農兵意志的領導干部。可是,我畢竟已經飄到“上邊”來了,與基層脫離了,不甘心又有啥辦法?直到到2002年正式退休時,我可以自己支配時間了,才得以寫出60多萬字的長篇紀實文學《鄭培民》。我以前發表的所謂“作品”匯集到一起,也比不上這一本的分量重。我為什么要不顧一切、不惜一切寫這部書?原因跟我在搞職工思想教育時是一樣的。自己無權無勢,人微言輕,對于那些貪官污吏沒有懲治的能力,我就樹立正面的典型,給他們提供鏡子。我在老家那面寫了一撥又一撥的先進典型,文字上宣傳了,得到社會的承認,就樹立他們為“職業道德標兵”(我在本省開了這個頭,全國當時還沒有)。我可是“創造性”地開展我的職工思想教育工作的。我的想法都超出了常人所想,竟然力排眾議把一位我看好的(在處理“雙突”干部時免職的后來又上來了)本市領導給命名為職業道德標兵由市總工會給表彰了。我把這種辦法叫做“播種榮譽”,一般情況下,人若得到了肯定接受了贊揚后,多是嚴以律己再接再厲好上加好的。這個表彰對象從市到省一直是廉潔自律的好干部,現在這個人已經成為國家反貪局領導了。  

2002年剛剛轉入退休生活,我的老鄉、校友湖南省省委副書記鄭培民的事跡被中央領導肯定之后,我就進行了倆月的采訪,3個月的寫作,完成了60多萬字的書稿。有人稱奇,有人發問:“鄭培民到各地各單位的講話你在場嗎?你怎么知道的?”有個教授朋友說:“看你寫的書,你就能當省委副書記了!”其實,這里面的“竅門”還是毛主席《延講》里說的,作家必須深入工農兵中去,才有創作的源泉。我能那么順利地寫出鄭培民,就因為我對生活的積累有了一定的基礎。農民想什么我清楚,工人想什么我也清楚。鄭培民是人民群眾需要的好干部,他自然了解農民和工人,心里裝著農民和工人。這樣,他在群眾跟前怎么做、怎么說我是知道的。所以,我能把他在場該說的話都從我的心里想出來,落到紙上。這個,如果我不熟悉農民和工人,就想不到鄭培民的心事。因為我曾給當地領導寫過講話稿,我就能給鄭培民寫“講話稿”。這沒有什么不可能的!鄭培民是“做官先做人”。做官我沒做過,做人總還是做了吧。在做人方面,我跟他有相似之處。年齡,他比我小一歲;家庭,他是城鎮的小市民家庭,我是農村的莊稼院。我們的經歷都是那個如火如荼的毛澤東年代,我們怎么成長起來的,都一樣。所不同的是他上大學了,我沒上正式大學,但我也享受了高等教育。他所經歷的各個時期,我都經過了。就是當工作隊,我也是有生活的。所以,在寫他大學期間參加農村社教工作隊時,帶隊的老師跟我說,進點當天晚上,大隊召開歡迎會,干宣隊代表講完了,工宣隊代表也講了,帶隊老師臨時叫鄭培民代表大學生講話,他二話沒說,軍宣隊代表講完他就開口了。講話不到10分鐘,掌聲好幾遍,也不知道他反應怎么那么快、講得那么得體、那么恰到好處。我就根據這位老師的簡單介紹,寫出了鄭培民在當時的講話,從心里淌出來一個字都不用改。若不是我熟悉那段生活,若我不是也當過工作隊,我能這樣隨心所欲嗎?  

至于2006年寫的80多萬字的長篇紀實報告文學《皇天后土》就更說明問題了。主人公是比我年長9歲的翻身農民,是從1957年打井抗旱開始興修水利工程,1959年就當上全國勞模的。他在1958年帶領社員修運河的時候,正是我在當地修共安水庫的時候。挑雙土籃子運土,往堤壩上登的生活我都有的。他身處的那個場面我都仿佛就在眼前。他對社員的感情,尤其是對“五保戶”的感情我都能想到。他跟妻子晚上去參加夜戰,把4個孩子撂在家里,等他倆收工回家,大兒子躺在房門口睡著了,這樣的場面我是懂得的。不到10歲的哥哥盼著爸爸、媽媽回家,坐在門檻上等,一是為了防止妹妹弟弟們跑出門外,二是防止家畜闖入門里,所以就在門口處堅守,結果夜太深了,竟然睡著了。如果我沒有1958年大躍進時搞深翻的生活,我就不知道怎么寫了。  

主人公紀英林同志從大隊書記干到第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他卻始終跟社員兄弟們在一起,不離開紅石嶺,拒絕到公社當一把手,拒絕到縣里當主管農業的副書記,拒絕到省農業處當處長。他就是要守住農民的根本。直到1976年后,他還是想把紅石嶺的大隊書記的擔子擔下去。他是陳永貴式的模范人物,他沒“上去”,也就沒有“下來”。他感謝共產黨感謝毛主席,一直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自己,按毛主席的指示,為體現共產黨的宗旨干到現在,仍然受表彰、掛獎章。我特別理解他,贊成他、欣賞他。因為我也是屬于他這樣的只想為國家做貢獻,而不是想拼命往上爬的人。我們也都屬于忠于黨、忠于毛主席、忠于社會主義的共產黨人。我們的心是相通、志是相同的。若不是這樣,我才不寫他哩!  

我寫了《鄭培民》后,有人請我寫所謂的“企業家”,說可以先給一半勞務費,出書的費用不用我管,稿子寫完就全部兌現。我謝絕了。我的理由是,現在的企業家不偷稅漏稅的太少了,多是做假賬應付國家。他們要發展,要找靠山,要打通關節,不行賄是不可能的。再就是他們有錢了就什么事情都干了,不說“五毒俱全”也差不多了,能潔身自好的是鳳毛麟角。如果真的是這樣的,也就輪不到我給寫了。  

現在沒有人代表工農兵了,因此我也就自然寫不出工農兵了,即使我寫了,也沒有地方發表,也沒有人看的。你看那電視上,報道的幾乎全是企業家和種田大戶的發展和發達,再不就是個人奮斗的“創業”成功人士和一夜成名的演藝人才。就是這些“人物”正在把我們的青年學生引導到出校就想掙大錢的邪路上去。我們當初的“從腳下起步,從小事作起”的信條已經被看成“老掉牙”的處世準則了。現在是發展資本主義,頌揚資本家的時候了,無產階級文藝沒法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了,社會主義文化陣地已經失守了。我還寫嗎?有個寫作能力比我強的高水平的作家同事,給我發來個30集電視劇《太陽從這里升起》的梗概,寫一個有心計的青年農民“改開”之后到城里闖蕩掙了點錢開了眼界,回村把土地集中到一起合作經營,可以機械化耕種,省下勞力搞多項開發。這也就是時下流行的組建農民合作社,是歌頌土地流轉的。我說土地連片機械化耕種,那是新鮮事嗎?我在《皇天后土》里寫的紅石嶺大隊早就是(1976年)土地連片機械化耕種了。我告訴他,咱們不給修正主義做注腳!他認為我說的有道理,就偃旗息鼓了。  

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我就不寫跟現實走的、為修正主義抬轎子的小說和電視劇。我看不起那些違心的或出賣良心的御用理論家和作家。有的宣傳部門和黨校的理論家們,除了給人家做注解,自己還有什么?可是我不贊成人家又能怎么樣?他們就是干那個的,是要靠那個吃飯的。我就是自己做到不被御用而為工農所用就算了。最近,在看到郭明義之后又看見了楊善洲先進事跡的電視報道,我認為這才是應該大肆宣傳的典型人物哩!  

紅石嶺大隊在紀英林同志的帶動下,全體社員經過千辛萬苦改造、平整、連片的9塊“三保”(保墑、保肥、保水,也稱“海綿田”)高產田,農村改革分田到戶后被分成了一檔幾壟的單干田,他心里難受極了。我特別理解他的心情,那等于把他們的孩子給支解了一樣的。我在每年回老家時,因為給父母上墳而路過五奎山的宏偉電灌站處,我心里感到無限悲哀。那是我在借調到縣文化館之前,公社修宏偉灌渠,就是要把大柳河水引到五奎山跟下,用三級揚水站把水調到到山半腰,通過30多里的渠道罐入共安水庫里,冬儲春用,以保證我們公社水稻的種植。共安水庫就是1958年上半年我參加興建的中型水庫,它的蓄水量是有限的。修了宏偉電灌站和宏偉灌渠,就把這個水庫跟我們縣最大的磨盤山水庫連接上了,保證了水源。而30里宏偉灌渠也在經途當中把那些很不起眼的小水庫也灌滿了,這叫“長藤結瓜”。公社領導這樣一番規劃是很受縣委和地委賞識的,所以很快就上馬開工了。當時我剛被“解放”,公社黨委就跟學校領導說好,讓我參加工程指揮部工作,負責戰地宣傳。我跟一位“五七戰士”辦《戰地快報》,他字寫的好,鋼板字尤其地道。我就寫文章,他就搞刻印。我倆得心應手,《戰地快報》辦得很有作用;但是,我并不滿足,還用連環畫的形式,把好人好事,把火熱的戰地場面,畫成圖片(那時沒有照相機),一幅一幅地展出,或者像“拉洋片”似地,到各工地段現場展出做宣傳、鼓舞士氣。這樣的工程是造福于后代的,我是盡我所能了,可以說是使出渾身解數十二分努力了。心想,這樣浩大的工程我能為之做點宣傳鼓動工作,留給后人是多么有意義的呀!可是,誰能想到后來會走回頭路又單干了,那30里長的灌渠廢了,擺在鐵道邊上的電灌站也廢了,那(直徑有2尺)粗大的鐵制管道還趴在山腰,山下的機房就成了遺址。我現在是一個跟農村已經沒了關系的人,還這樣惋惜,紀英林同志他能不為他30多年前的30年時間的努力而惋惜嗎?我特別理解他當時(從農村改革起挺到1984年)被迫接受分田的痛苦,寫下了他癱臥土地發問蒼天、呼喚毛主席時撕心裂肺的悲愴場面。  

什么叫感情?什么叫懂得“三農”,沒生過孩子的女人,懂得做女人的不容易嗎?為什么說“養兒方知父母恩”?毛主席為什么那么理解農民?為什么他要為農民的翻身解放不惜一切?就因為他曾經是農民。而我們黨后來的領導人,有誰是毛主席那樣的出身?有誰跟農民有那樣深厚的階級感情?  

盡管說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但是,領導人也有“一言可興邦”的可能性。既然可以“興邦”,也可“毀邦”的。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是都有過的。  

因為毛主席《延講》指示我們文藝工作者要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我就不能為資產階級服務。所以,我放棄了文學創作,不寫小說了,也不寫劇本了;我寫正面的紀實文學。再就是,我很欣賞魯迅筆法,我也曾寫了不少雜文。在前30年我沒少寫,但是發表的也很少。我不是個目標集中的“寫家”,我是搞文學輔導的基層文化干部。發表作品是為了增強輔導能力,不是為了自己當作家。我可以說是“樣樣通樣樣松”。散文、小說、故事、報告文學、文藝評論、雜文,甚至歌曲都搞了。如果,我定向了,專攻一種,也許成功得快些。但是,我是不拘一格的,任其自然發展。  

到北京后,寫的東西就更雜了,訪談、通訊、簡論、隨筆、漫談,遇到什么寫什么,想到什么寫什么,但還是注意要寫對人民大眾有益的。至于無益也無害的休閑、無聊的所謂“娛樂”性的東西我一概不寫。自從接觸毛澤東旗幟網和烏有之鄉兩個網站之后,自然就想起毛主席的教導:“要使文藝很好地成為整個革命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的武器,幫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敵人作斗爭。”我很崇尚魯迅,他是新文化的一面旗幟。以前,我寫了不少雜文,但是未能全部發表,主要原因是共產黨執政已經不是魯迅所在的那個年代了。而今天,面對現實,我就覺得又有學習魯迅的必要和機會了。于是,我把寫文章在網上發表當成匕首和投槍,像當年的魯迅那樣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小時候,每當我過生日的時候,媽媽就給我煮兩個雞蛋吃。到我走向社會了,開始獨立生活了就不用媽媽給這樣過生日了。有一次,我翻看了《萬年歷》,發現自己的生日是公元1942年5月22日,就覺得我的出生是迎接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做總結講話的。于是,對毛主席的《延講》感情更深厚了。現在,不妨用小品節目里白云的臺詞仿說,“我就是專門為這個《延講》而生的!”這樣一想,更覺得有一種使命感了。在跟敵人短兵相接的時候,忘我奮戰。在戰斗間歇,我還要寫我已經排入計劃的志愿軍回國后的生活,以便完成我“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使命。我佩服丁玲(還有陳企霞)先生在被重視的時候不飄然,在被錯誤批判的時候不記恨;像劉紹棠同志那樣理解黨媽媽的錯打,浩然同志那樣甘于被冷落,一如既往地不變信仰,熱愛毛主席,堅定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堅守社會主義文化陣地;像魏巍老那樣不畏強權打壓仍然追求真理,繼續戰斗永不投降!

這就是我對毛主席的懷念和對老人家《延講》發表69周年的紀念!

2011年清明節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8.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9.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0. 關于人工智能認為把毛主席稱呼為‘教員““不妥”的一些思考。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 亚洲乱码伦AV | 亚洲中文字幕乱碼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香蕉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