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有之鄉大講堂本周網上在線交流公告登出來之后,有“激進革命人士”要求我就對話者明確表明的否定階級斗爭理論之非馬克思主義立場,也表明態度。一方面作為回應,另一方面也能有助于大家更多了解醞釀這次交流的背景,茲把我跟交流主持人郭松民和交流對手謝小慶等的內部商議信件,公布于此。就算給參與“在線交流”的廣大網友,先敞開思想門戶吧。
謝小慶老師、松民兄:
謝老師建議“放棄階級斗爭”的交流題目,從第二國際到國共內戰延之“毛劉之爭”……,實在是個老而又老、年過百歲的話題;但拜中國現在空前社會緊張情勢,卻再次不可避免地成為不少政治經濟精英與思想精英門的核心關注點。我猜這些人中,除了廟堂上那些令人同情和不難理解的求穩怕亂者,不乏有人以此作為“突破口”,要對中國左派意識形態理論體系釜底抽薪給于致命一擊的“攻堅”圖謀吧?
根據見面初次印象,至今堅守理想主義情懷、對多年來走資惡果深惡痛嫉憂心忡忡的謝老師,當然不會具有上述走資立場十分堅定明確的“攻堅意識”。只是這個話題涉及范圍實在太廣太雜,一個半小時左右的交鋒,剛接觸到爭論核心,就必須戛然而止了。而20余年觀察西方主流媒體所搞類似政治思想類交鋒話題節目,其維護資產階級主流話語不受根本挑戰和便于糊弄聽眾的主要手段,就靠通常絕不會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限制,迫使任何此類深度話題的討論,停留在淺嘗即止狀態;讓深入透徹的剖析探討和系統完整的交流,根本無法進行。烏有之鄉沒有西方“自由世界”糊弄聽眾的類似政治需要,為求深入透徹,或可延長一點時間。贊成謝老師把其文章跟通告一起載發的建議,這樣“在線交流”時就不必全章重復,有利于節省時間。
第二個擔心是,雖然謝老師在初次見面中給我留下“謙謙君子”的印象,但這一話題設立本身,很容易形成激烈思想沖突的氛圍。松民作為主持人怎么調節氣氛、怎么客氣禮貌而又堅定有效地合理分配掌握雙方發言時間(是否明確規定一人連續發言不能超過3分鐘?),難度估計會很高。作為我自己,當努力節制,改變以往網絡交鋒中惹自由派朋友不爽的咄咄逼人姿態。
第三是題目本身顯得籠統空泛,似近那種不能勾起強烈閱讀興趣的文章標題或小說封面;建議改成“拋棄還是完善?——階級斗爭理論一席議/X人談”。我對馬列主義有關“階級斗爭”的理論學說及其操作實踐,竟敢斗膽提出“完善”兩字,乃是挺著頭皮根,準備接受“真宗毛派”人士們的猛烈“砸磚”的。
第四,松民能否設法把近期飽嘗“南方報系”階級斗爭炮火猛烈攻擊的孔慶東,也請來現身說法、暢談切身體驗?階級斗爭問題,在更大程度上不是一個理論學術話題,而是抽弩拔張充滿火藥味和血腥氣的現實問題。
五,張小金如果來不了,能否把中國右派的“三朝元老”陳子明請來?當今中國思想界最缺乏也最最需要檢驗的,就是左中右是否還存在理性交流的可能性和傾聽對立觀點的基本能力?不管怎么說,“三缺其一”乃一大遺憾。不管對方愿不愿來,右派掌握的《南周》《炎黃春秋》可以絕對排斥左派的聲音,咱左派卻有充分寬大的思想胸襟和足夠的理論自信,誠摯邀請他們來發表高論,給其提供征服廣大左翼“失足思想青年”網眾的最佳機會。
我可發自內心地表個態:只要謝老師真能讓我看到在這個世界確實存在“放棄階級斗爭(理論)”的現實條件和可操作性,我將跟你攜手同行,一起去為一個沒有爭斗殺戮的和諧世界全力奮斗。就我個人家庭而言,何嘗又不是當年階級斗爭簡單化、粗暴化和擴大化的受害者?我能充分理解很多真誠自由派和中間派朋友對馬列毛階級斗爭學說理論心有余悸的強烈反感與抵觸心理。我跟老孔、松民、景剛一類毛時代“娃娃”年齡段的左翼人士,雖然無須對此承擔任何個人責任與指責,但如果對當年很多不必要、不應該的政治傷害,沒有深刻反省和系統總結,半個世紀如一日不去努力研發階級斗爭理論的“改進版”,就無顏自稱是毛澤東思想的忠誠繼承者。
愚見請謝老師、松民斟酌和大家批評指正。
李憲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