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建的劉老石走了,直接原因是被車撞了;
小崗村的沈浩走了,直接原因是飲酒過量;
面對同樣服務于三農事業的兩個人,筆者在想,究竟哪個人更偉大?
沈浩同志,由于給資改派的改革旗幟小崗村,充當了一件并不光彩的“道具”,死后極盡“被歌頌”,仿佛會青史留名!然而事實上,他不過是一件犧牲品。
而劉老石同志,一個很平凡的人,一個為推動三農事業,推動合作社運動矢志不虞的人,注定除了圈子內的同志對他紀念以外,是不會有官方的人來紀念他的!
然而,我們必須寫下這些文字,紀念這個平凡的人!
三農名人李昌平對于沈浩同志的評價,是欲言又止的,是矛盾的,這是因為沈浩花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去捍衛的不過是早就該爛掉的一面資改派旗幟和僵尸!沈浩竭盡全力為其拉錢輸血,仍然無法使小崗村擺脫被外來資本拿下的命運!這也仿佛就是中國農村的前途和命運!
套用鄧小平的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單干自私的小崗村模式,事實上害了中國!現在已經越來越成為更多的有識之士的共識!否則,何須中央領導宣布轉變什么發展方式!
以小崗村模式為濫觴的中國改革已經走上了一條邪路!其實,這話也是矮個子說的!無情的是,現在都已經變成了事實!
因此,筆者對于沈浩同志及其事跡,沒有崇敬,沒有贊賞,有的只有惋惜和鄙視!我們只能感嘆,他不幸成為一件“道具”!這是他試圖捍衛資改派旗幟的必然宿命!
劉老石呢,真的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在追隨著名三農教授溫鐵軍等人,懷著一顆赤誠的心,組建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擔任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項目部主任、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主任的時候,吸引了白亞麗、王德斌等青年大學生,義無返顧地下鄉支農。他們教農民唱歌跳舞,組建合作社,他們還以笨拙的方法為農民賣大米!
他們干得很辛苦,然而收獲卻很平平,各種政治立場的冷嘲熱諷也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事情。當然,還有“維穩派”懷疑他們會孕育出另外一個政治勢力而倍加阻撓,讓人哭笑不得。
長期以來,三農問題成了中央和高層頭痛的問題,連下8個一號文件,然而三農問題卻和房價一樣,越調控越嚴重,已經危機四伏!
其實,中國三農問題的總根子,在于三農之外。溫鐵軍、劉老石等同志,盡管執著三農不放,可是難改事倍而功半的效果。這也許很無奈!
無庸諱言,他們是很平凡的人,平凡到知名度不高。但畢竟他們是斗士,是干實事的人,值得每一個人的尊敬。
面對革命低潮,垂頭喪氣的白陽,雨夾雪們,你們應該學習一下劉老石!想辦法干些實事!
過著資產階級生活,夸夸其談的xxx們,也應該學習一下劉老石!莫作口頭革命家!
個人雖無顯赫聲名、遠大前途,卻矢志不虞的人,也許才是我們中國人真正的脊梁!
但對于一個小家庭來說,最現實的問題是,撒手人寰,而依然陷落于一個原始資本主義的叢林社會里的年輕嬌妻怎么辦?幼小的后代怎么辦?還未還完的沉重的房貸怎么辦?
同志們,愛惜自己的生命吧,切忌本可避免的犧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