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孔陰魂之歷史回顧——請回孔子,說明他們也快完了
孔家店,是沒落奴隸主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反動的破爛的思想武庫,是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用來進行復辟活動的黑店。
1.代表沒落奴隸主階級、被封建地主階級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子和孔家店,到底是什么貨色?[摘自:孔家店的幽靈與現實的階級斗爭(1969.07.29)]
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年到前四七九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國春秋末葉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出生于破落奴隸主貴族家庭。孔子的思想代表了沒落奴隸主階級的利益,由他的學生紀錄整理的《論語》一書,就是沒落奴隸主的思想體系的代表作。孔子對殷周奴隸制國家的典章制度無條件地擁護,對制禮作樂的周公極為向往,夢想要恢復殷周全盛時期的奴隸制統治。孔子他在《論語》里面有這么一句話,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克制自己,克己復禮呀,使自己的言論和 行動符合周禮。他所講的周禮就是講的西周,因為西周是奴隸制最興旺的時期,就是說典型的奴隸制,符合于周禮,這就是仁。他所謂“信而好古”,“信”的是奴隸制,“好”的也是奴隸制。他一生的實踐就是維護奴隸制國家統治的反動實踐,對一切社會變革他都反對,甚至利用職權殺了要求改革的人。他提倡的“正名”,就是“正”奴隸制統治之“名”,要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名分,目的就是維護殷周以來奴隸制國家的統治秩序。作為孔子的哲學思想核心的“仁”,他有一個解釋:“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禮”,就是區分奴隸制的等級標準。“復禮”,就是要恢復殷周奴隸制,使人人安守本分,天下才能“歸仁”。因此,從孔子的哲學思想到政治思想,就是維護奴隸制統治的反動思想,表現了沒落奴隸主階級對奴隸制滅亡的不甘心和垂死掙扎。孔子死后,由他的孫子子思以及子思的學生孟子進一步發展了孔子的這種反動思想,而成為所謂“孔孟之道”。這種反動之道是代表沒落的、反動的、腐朽的階級的思想,是他們的哀鳴和挽歌。
2.尊孔并不能救統治者的命
秦帝國可以很恰當地被認為是泛稱為法家的思想和行政技術的最高體現。但這并不象人們通常假設的那樣就可以說,法家是秦國容許的唯一的意識形態。
李斯取締書籍的行動是對非法家思想的存在的一種反應,他認為這些思想會危及國家。它的直接原因是淳于越關于把帝國重新分成諸侯國的建議。這種思想與有儒家思想的文人的志趣是相投的。而且淳于越是前齊國(儒家的中心)人。從思想上說,他很可能就是一個儒生。
對法家來說,他們強烈譴責了儒家的政治思想(例如恢復周初的分封制)。可是儒家的社會和道德價值觀念在秦始皇統治期間似乎非常成功地與法家思想并存。這個事實已被出土的法律材料和秦始皇碑文中夸大的言詞所證實。
秦始皇本人就對無疑是非法家的思想和道德價值感興趣,[史記卷六]: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注釋】“終始五德之傳”,戰國陰陽家鄒衍的一種學說。他認為,土、木、金、火、水五種物質德性相勝而又終而復始地循環變化,歷史上的朝代即根據這一規律興替。〕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刻所立石,其辭曰: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大義休明,垂于后世,順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訓經宣達,遠近畢理,咸承圣志。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凈,施于后嗣。〕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史記卷六]
另一個例子是公元前227年南郡郡守散發的家長式的告誡文告。它頌揚的法律是法家的,但其目的卻是維護儒家主張的價值觀:“古者,民各有鄉俗,其所利及好惡不同……是以圣王作法度,以矯端民心……凡法律令者,以教道(導)民,去其邪避(僻)……而使之之于為善殹(也)……”
25個標準“案例”(《封診式》)的第17個,“爰書:某里士五(伍)甲告曰:‘甲來子……不孝,謁殺,敢告。’”[《睡虎地秦墓竹簡》,第15頁。]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所立的的瑯邪碑文在九行文字中記下:端平法度。(下略一行)合同父子。圣智仁義。(下略四行)[《睡虎地秦墓竹簡》,第15頁。]
在公元前218年的芝罘碑文中,秦始皇以儒家模式的圣賢統治者自居:皇帝哀眾,遂發討師。(下略一行)義誅信行,(下略兩行)烹滅強暴,振救黔首。[《史記》卷六]
秦始皇顯然絕對不是一個全心全意的法家。從李斯等人那里,他無疑把法家政策作為一種政治需要而加以接受,目的是為了避免復辟周的奴隸分封制。但在法家政策中,他摻進了基本的儒家觀念。目的是為了鞏固他皇權。史料還清楚地表明,由于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他準備奉行諸如崇拜特定的神或自然界的神靈的某些宗教儀式,他在泰山舉行封祭便是一例。
毛主席曾說:凡是反動的階級,主張歷史倒退的,都是尊孔反法的,都是反秦始皇的。
毛主席《讀封建理論》贈郭老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雖死秦猶在,十批不是好文章。
百代都行秦王政,孔學名高實枇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祖龍——指秦始皇
十批——郭老的十批
唐人——指柳宗元,他寫的封建論
子厚——柳宗元的字。
毛主席認為,孔子當年,他那套東西沒有市場,周游列國,到處被趕出來,為什么?戰國七雄,唯獨秦國是不允許孔夫子的弟子進去的,從商鞅變法以后,其它國家允許孔子的弟子(那時孔子已死)去講學,可為什么那些相信過孔夫子的國家都滅亡了!唯獨秦國,不聽孔子那一套的秦始皇能統一,[注:其封建統治的本性又使他持有基本的儒家觀念,即要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名分,區分等級標準。人人安守本分,天下“歸仁”。]
毛主席說歷代農民起來造反,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改換皇帝,他們起兵造反的時候都是批孔,為什么呢?因為孔夫子講的君君臣臣,臣是不能反君的,你要造反,把皇帝換掉,你得違背,違背孔夫子儒學理論,他必須得批孔,要不然師出無名,造反無理,特別是農民起義,舉了個例:如劉邦,最看不起儒生的人是劉邦,見了儒生把帽子拿下來灑尿,史書有記載,可是到漢武帝時,獨尊儒術,這就說明到了統治地位以后,又要把孔子請回來,為什么呢?要用他那套理論管理國家。宋太祖趙匡胤他搞陳橋兵變,軍事政變,發生在河南,把皇帝推翻,皇袍加身,自己當皇帝,這不符合孔子的理論,他肯定不符合。但他當皇帝以后又把孔夫子請了回來。造反的時候批孔,治國時尊孔,都是這樣。成吉思汗他讀過論語嗎?他的鐵蹄殺遍歐亞大陸,見人就殺,簡直是要把所有的農業區都變成牧區、草地。可是到了元朝后邊皇帝,到山東去祭孔啊,給孔的地位那么高,戴高帽,封的很高,好象元朝皇帝給孔子封的帽最高,朱元璋起兵造反,你不批孔,造反有理嗎?沒理,他很反孔。但朱元璋上臺以后,要到曲阜祭孔。清朝也一樣,努爾哈赤讀過什么書,滿清入關,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那符合孔子的理論嗎?可是等到清朝皇帝入位以后,要把孔夫子請出來。太平天國洪秀全也是從批孔開始,不批孔他敢造反嗎?可是等他到了南京做了天王以后又要尊孔。 [毛主席與毛遠新同志談批孔,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1002/132481.html]
毛主席深刻地說明了統治者請出孔夫子、尊孔的目的,統治者要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名分,區分等級標準。人人安守本分,天下“歸仁”。統治者期望被剝削者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名分,等級,做順民,使社會和諧,以便使他們的家天下萬世長存。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中指出:中華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勞著稱于世,同時又是酷愛自由、富于革命傳統的民族。以漢族的歷史為例,可以證明中國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勢力的統治的,他們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達到推翻和改造這種統治的目的。在漢族的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大小幾百次的農民起義,反抗地主和貴族的黑暗統治。而多數朝代的更換,都是由于農民起義的力量才能得到成功的。中華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對外來民族的壓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這種壓迫。 地主階級對于農民的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迫使農民多次地舉行起義,以反抗地主階級的統治。從秦朝的陳勝、吳廣、項羽、劉邦⑺起,中經漢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銅馬⑻和黃巾⑼,隋朝的李密、竇建德⑽,唐朝的王仙芝、黃巢⑾,宋朝的宋江、方臘⑿,元朝的朱元璋⒀,明朝的李自成⒁,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國⒂,總計大小數百次的起義,都是農民的反抗運動,都是農民的革命戰爭。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規模之大,是世界歷史上所僅見的。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只有這種農民的階級斗爭、農民的起義和農民的戰爭,才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因為每一次較大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結果,都打擊了當時的封建統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只是由于當時還沒有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生產關系,沒有新的階級力量,沒有先進的政黨,因而這種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得不到如同現在所有的無產階級和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這樣,就使當時的農民革命總是陷于失敗,總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貴族利用了去,當作他們改朝換代的工具。這樣,就在每一次大規模的農民革命斗爭停息以后,雖然社會多少有些進步,但是封建的經濟關系和封建的政治制度,基本上依然繼續下來。 中國過去三千年來的社會是封建社會,前面已經說明了。那末,中國現在的社會是否還是完全的封建社會呢?不是,中國已經變化了。自從一八四○年的鴉片戰爭⒃以后,中國一步一步地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自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⒄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略中國以后,中國又變成了一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會。現在我們就來說明這種變化的過程。 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從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戊戌變法(27)、義和團運動(28)、辛亥革命(29)、五四運動(30)、五卅運動(31)、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直至現在的抗日戰爭,都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頑強的反抗精神。 中國人民的民族革命斗爭,從一八四○年的鴉片戰爭算起,已經有了整整一百年的歷史了;從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算起,也有了三十年的歷史了。這個革命的過程,現在還未完結, 可見在階級社會中,以尊孔保和諧只是諸子百家這些士大夫們的一個夢而已!尊孔并不能救統治者的命!
3“打倒孔家店”與孔家店陰魂不散[摘自:孔家店的幽靈與現實的階級斗爭(1969.07.29)]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給了孔家店以沉重的打擊,可是數十年來,孔家店的幽靈卻一直未滅。一切剝削階級先是千方百計保護它,使它免于死亡,繼則高唱挽歌為它招魂,使它復辟。研究一下圍繞孔家店問題所展開的一場又一場復辟和反復辟、翻案和反翻案的階級斗爭,對于我們深刻地認識現實的階級斗爭,認識思想文化領域中階級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是很有教益的。
然而,孔家店被打翻后卻陰魂不散。
一九一九年,在十月革命的號召下,我國發生了波瀾壯闊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這在中國歷史上,劃出了一個完全新的時代,即由舊民主主義革命發展到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革命成為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輿論是革命斗爭的先導。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五四運動所進行的文化革命則是徹底地反對封建文化的運動,自有中國歷史以來,還沒有過這樣偉大而徹底的文化革命。當時以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為文化革命的兩大旗幟,立下了偉大的功勞。”五四運動中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打破了中國兩千多年來對孔家店的迷信,在我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中起了輿論準備的作用。
在五四運動中,“打倒孔家店”這個口號變成了群眾的革命口號,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新飛躍。五四運動對那些封建軍閥、反動文人等一切復古主義者的尊孔讀經、提倡舊禮教的反動思想,進行了無情的打擊,激烈地抨擊了孔家店反動的倫理道德、專制制度的政治和黑暗社會的家族制度,極大地振奮了無數長期在封建思想壓制下的革命人民和革命青年。魯迅,“這個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以新文學武器無情地揭露了中國封建社會殘酷的家族制度和吃人的舊禮教。他對罪惡累累的孔家店的控訴和批判,是一把插入吃人的封建制度心臟的匕首。在中國無產階級和它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登上中國政治舞臺后,“這個文化生力軍,就以新的裝束和新的武器,聯合一切可能的同盟軍,擺開了自己的陣勢,向著帝國主義文化和封建文化展開了英勇的進攻。”
孔家店被打翻了,可是它的陰魂不散。種種剝削階級的代表人物都跳了出來,借孔家店的破廟作為反革命的輿論陣地,進行瘋狂的反撲。一股為孔家店招魂的復辟逆流綿延達五十年之久。
以康有為、林琴南、辜鴻銘等為代表的保皇黨和封建余孽是孔家店的幾個衛道小丑。他們在孔家店即將坍塌之際跳了出來,提倡“尊王”、“尊孔”,主張恢復祀天祭孔,以孔子配天,惡毒地攻擊新文化運動是“覆孔孟,鏟倫常”,甚至鼓吹“強有力者”即反動統治勢力用“快刀斬亂麻”的手段對新文化運動進行血腥鎮壓。在孔家店被打垮之后,康有為這個封建余孽還特地到曲阜向孔子磕頭作揖,竭力為孔家店招魂。
以胡適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右翼,面對著革命群眾對孔家店的猛烈沖擊,開始尚不敢公然反對。但是隨著革命運動的深入發展,他們敵視工農、維護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文化的反動面目越來越暴露,很快就背叛了原來贊成過的“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重新打起了孔家店的破旗。他們不僅發出“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謬論,極力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并且積極提倡“整理國故”的反動口號,號召青年鉆到孔家店這座破廟中去向孔子這個幽靈頂禮膜拜。
一切大地主、大買辦、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更是積極地把復辟孔家店作為鞏固他們反動統治的輿論工具。人民公敵蔣介石為鞏固蔣家王朝的法西斯統治,積極推行了反革命的卑鄙無恥的“禮義廉恥”的“新生活運動”,實施尊孔讀經的復古教育,定孔子生日為“國定”紀念日,通過“尊孔祀圣”決議,并杜撰了一套“誠的哲學”來愚弄全國人民,還效法歷代封建統治者,跑到曲阜去“朝圣”。蔣匪還特別創辦“復性書院”,雇傭一批反動文人,以宣揚孔學為宗旨。他們大肆叫嚷什么“欲完成建國大業,端在儒家思想之復活”,“孔子為中國文化之柱石,所謂不廢江河萬古流者也”,等等,把孔孟之道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半個世紀以來,一切剝削階級的代表人物為孔子招魂、為孔家店復辟的反革命活動,向我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他們要大肆吹捧孔孟之道,為孔家店招魂?為什么孔子死了二千年了,這具僵尸對這些反動派來說還這么有用,能夠吸引住那么一批蒼蠅圍著它嗡嗡叫?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4.黨內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的尊孔復辟行徑
4.1黨內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是尊孔的
孔子是生活在春秋的末期,也就是說在奴隸制的崩潰,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封建制興起的這樣的一個社會大變動的這樣的一個時代。當時孔子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之下,他的政治路線,他的理想就是要拼命地維護和挽救奴隸制,就是要復古倒退,反對社會的變革,開歷史的倒車,這就是他所主張的政治路線。
毛主席說:歷史上奴隸主階級,封建主階級和資產階級,在他們取得統治權力以前和取得統治權力以后的一段時間,他們是生氣勃勃的,是革命者,是先進者,是真老虎。在隨后的一段時間,由于他們的對立面,奴隸階級,農民階級和無產階級,逐步壯大,并同他們進行斗爭,越來越厲害,它們就逐步向反面轉化,化為反動派,化為落后的人們,化為紙老虎,終究被或者將被人民所推翻。所以在這樣一個時候,這些剝削階級,他們為了拼命地維護自己的生存,鎮壓人民,它們就要大力地吹捧同它們思想體系是一致的孔孟之道,推行反革命的路線,孔孟的政治路線。
這樣一個階級斗爭規律,在我們黨內也明顯地反映出來,歷次機會主義的頭子,從陳獨秀開始,象王明,劉少奇等等,他們都是推行孔孟之道的,他們用它來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
陳獨秀說孔教之今化,曰禮教,為吾國倫理政治之根本。陳獨秀主張“二次革命論”,認為民主革命是資產階級的革命,應由資產階級領導,陳獨秀始終把共產黨和無產階級放在“在野黨”、客卿、助手,甚至“苦力”的位置上。為此,當資產階級排擠共產黨時,他就多次提出退出國民黨,國民革命“讓他們去搞”,我們去準備“自己的革命”。他的結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各社會階級固然一體幼稚,然而資產階級的力量究竟比農民集中,比工人雄厚,”;“在普通形勢之下,國民革命的勝利,自然是資產階級的勝利”,“自然是資產階級握得政權”。
王明稱忠、孝、仁、勇、禮、義、廉、恥為五千年的民族美德和民族精神。他寫尊孔反法攻擊秦始皇的文章,他還寫文章吹捧孔子為堂堂夫子,宣揚所謂的溫、良、恭、儉、讓、忠恕之道,仁愛等等。 1938年,王明積極貫徹共產國際的“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新政策”。反對中共中央關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獨立自主原則,處處以國際代表和領袖自居,把抗戰的希望寄托在國民黨政府和軍隊身上;反對提無產階級領導權,反對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主張“一切經過統一戰線”;在軍隊問題上,但主張實行“五統一”,“受蔣統一指揮”;王明到武漢以后,不僅在政治上極力推行他的右傾投降主義,而且儼然以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的代表自居,把自己凌駕于中共中央之上,不經請示,即以中共中央名義發表宣言、發出指示,把待中共中央長江局另搞一套,在組織上鬧獨立性。
劉少奇在一九三九年所拋出的《修養》,差不多集中了孔孟之道的全部“精華”。它根本不談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不談如何同國民黨反動派作斗爭,不談武裝奪取政權。一九六二年,他再次拋出黑《修養》,根本不談無產階級專政,不談資產階級妄圖復辟和無產階級反復辟的斗爭,不談反對帝、修、反的斗爭。他在《修養》中,說什么要“學習我國歷代圣賢的優美的對我們有用的遺教”,大肆販賣什么“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報怨”,什么“委曲求全”、“忍辱負重”,等等,等等,無一不是“孔孟之道”的謬論。五一年他到曲阜去朝圣。六二年又修改他的黑《修養》,推行孔孟之道,他說,孔夫子是圣人,人民政府也要祭祀他。不光他自個要,還要叫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來朝圣孔子。 毛主席到重慶談判,但是當時劉少奇提出 " 和平民主新階段 " ,相信民主可以實現,和平也可以實現。當時蔣介石還不放棄軍權。但是劉少奇九月在黨校作報告,然后第二年一月發表了一個正式報告,劉少奇主張:我們有些人要做官了,自中央政府至區政府里都得去做官。我們的軍隊要取得合法化,要成為正式國軍,成為國防軍,成為地方保安隊,成為自衛軍。一九四九年,五月初劉少奇到天津,也沒有向毛主席請示,就和資本家(就是他的親戚和其他資本家)談話,大談什么今天中國資本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現在歡迎資本家來剝削,來開新工廠,這樣就可以發展中國的經濟,甚至說什么剝削的功績是 " 永垂不朽 " 的,他提出要鞏固新民主主義秩序。 2010年04月09日 鳳凰網發文稱:劉少奇退向“新民主主義秩序”。劉文稱劉少奇去探索,并引導著集體智慧,凝結出光輝的鄧小平理論。
林彪效法孔子克己復禮,妄圖復辟資本主義。林彪寫的條幅,叫“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書贈葉群同志,育容,一九六九·十·十九”。這一個條幅掛在林彪的臥室里。就在同一天,林彪還寫了內容相同的另一條條幅,贈給了葉群。在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三號,又寫了一條,就是,這是葉群寫的,是“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書贈育容同志”,育容就是林。在一九七零年一月一號,還有一條,是林又贈給葉群的,是“悠悠萬事,唯此唯此為大,克己復禮。”多了個“唯此”兩字,“育容書贈宜敬”,宜敬就是葉群。“于蘇州”。這就是說,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面,這兩個連續地寫下了四條。 九大期間和大會以后,林彪不顧毛主席、黨中央對他的教育、抵制和挽救,繼續進行陰謀破壞,一直發展到一九七○年八月在九屆二中全會上發動反革命政變未遂,一九七一年三月制定《“571工程”紀要》反革命武裝政變計劃, 九月八日 發動反革命武裝政變,妄圖謀害偉大領袖毛主席、另立中央。
歷史證明:中外反動派和歷次機會主義路線的頭子,都是尊孔派。
4.2黨內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是克己復禮的老手
“克己復禮”者都有自已的野心,常常采用兩面派行為,當年王明為了實現他的野心,把自已偽裝成擁護毛主席, 在 1940年5月3日 延安“澤東青年干部學校”開學典禮大會上,王明作了“學習毛澤東”的報告。舉起了“學習毛澤東”的旗幟。這是延安最早的一個“學習毛澤東”的報告。王明大講毛澤東是“中共領袖”,是“我們最敬愛的”同志,“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共中央”等等。他言不由衷地說: “毛澤東同志現在不僅是共產黨中央和共產黨全黨團結的核心,不僅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團結的中流砥柱,而且是全中國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眾望所歸的團結中心”;“在農民工作中,他是一個有名的農民工作大王,在軍事工作中,他是偉大的戰略家,在政權工作中,他是天才的政治家,在黨的工作中,他是公認的領袖”;在理論上,毛澤東“比我們黨內任何同志都學得多,比我們黨內任何同志都學得好,真正地學習了馬列主義,真正地善于把馬列主義靈活地應用到中國革命的實踐中”,“是偉大的理論家”;《新民主主義論》“不僅是中國現階段國家問題的指南,而且是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關于建立革命政權問題的指針,同時也就是對馬列主義國家問題的新貢獻”。 王明在《學習毛澤東》的講話中還說:“對于青年學生學習問題,我只貢獻五個字:‘學習毛澤東!’青年干部學校既以毛澤東同志的光輝名字來命名,那就要名符其實,就是要學習毛澤東同志的生平事業和理論。”還從五個方面論述了如何學習毛澤東。 第一,“學習毛澤東同志的始終一貫地忠于革命的精神”。 第二,“學習毛澤東同志勤于學習的精神”。 第三,“學習毛澤東同志勇于創造的精神”。 第四,“學習毛澤東同志長于工作的精神”。 第五,“學習毛澤東同志善于團結的精神”。 這篇講話稿事先送毛澤東看過,毛說理論一點不好,不要發表。后來王明還是發表了。 在1940年5月就如此頌揚毛澤東,恐怕黨內還沒有人當時超過王明的。不過,在暗地里惡毒攻擊、咒罵毛澤東的,恐怕黨內也沒有一個人能超過王明的。自古道“詩言志”,盡管王明的詩不像個樣子,但還是反映了他對毛澤東咬牙切齒的仇恨。例如標明1939年底他于延安作的口語體五律《新民主主義論——評毛澤東這篇論文的根本錯誤》一詩寫道:“新民主主義,理論自托陳;資革成功后,資行社不行。苦心勸其改,怒意流于形。列義被修正,前途迷霧存。”又例如標明1940年10月作的一首口語體七律《親法西斯的漢奸路線》說: 德意日蘇盟何自?
聯汪聯日費疑猜。
座談虛報橫行者,
國際中央安在哉?!
愿作漢奸緣底事,
策同托派胡亂來;
野心斗禹超斯季,
馬列離開路線歪!
王明在此詩下面特別加注胡說:“毛澤東主張在國際上實行德、意、日同盟路線,在中國實行聯日聯汪反蔣的統一戰線,并宣布他‘不怕別人罵他實行親法西斯的漢奸路線,也不怕做漢奸’。”這完全是一派顛倒黑白、憑空捏造的胡言亂語! 以上一些完全刻畫出王明是一個活靈活現的兩面派。
人們不會忘記,有人對反對互助合作以及天津講話作了檢查,但仍然堅持三自包,退向“新民主主義秩序”;有人萬歲離口,背后下毒手;有人貌似忠厚,實質大有野心搞政變;有人聲稱永不翻案,實質翻案下1復辟,將中國社會引入官僚賣辦資本主義。如此等等。
毛主席說:我們共產黨人,是從批孔起家的,但是我們決不能走前面他們的路,批了再尊,等到我們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再把孔子的思想來與老百姓的思想時,落入歷史的一種循環,這是不行的。如果共產黨也到了自己沒法統治或者遇到難處了,也要把孔子請回來,說明你也快完了。[毛主席與毛遠新同志談批孔,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1002/132481.html]
溫水煮青蛙使黨和國家慢慢地不知不覺地復辟了資本主義。走資派既然要走資本主義道路,近日有一銅像,悄然落座于國家博物館北門,直面長安街,與天安門城樓遙向對峙,乃久違了兩千多年的孔夫子銅像。把宏偉、莊嚴、肅穆的天安門變成了污穢不堪的祭孔之地!
它告訴我們,一切被打倒的剝削階級決不會甘心于他們的失敗,總要作最后的掙扎。他們進行復辟的一個方式,就是為歷史上被打倒的剝削階級的代表人物進行翻案,為被打倒的剝削階級的反動思想體系進行翻案。一切反動沒落階級可以抬出孔子這個亡靈為他們反革命目的的現實服務,可以設想,他們一定還會有新的花招,也可能抬出別的什么僵尸為他們效勞,在新的偽裝掩蓋下,販賣舊的思想武庫中的破爛。形式可以不同,目的卻是一個。中國如此,外國也是如此。
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在地球上全部剝削階級徹底滅亡之后多少年內,很可能還會有蔣介石王朝的代表人物在各地活動著。”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為孔家店翻案的人一直在活動著。列寧說過:“舊社會滅亡的時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裝進棺材、埋入墳墓的。它在我們中間腐爛發臭并且毒害我們。”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請回孔子,說明他們也快完了。
2011/3/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