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學時代第一次從東視的王燕寧同志嘴里聽到綠灣包裝工隊這個名字的時候差點笑死,怎么會有這么奇怪的名字。后來才知道原來綠灣包裝工隊是GreenBayPackers,GreenBay是西洋參州的一個小地方,曾經是美國紙頭行業的大本營,絕大部分的居民是紙頭包裝工,所以他們那里的橄欖球隊就起名叫做GreenBayPackers。雖然GreenBay的紙頭行業現在衰落了,但是那里還是有很多的肉類包裝廠,所以現在綠灣的包裝工主要是火腿腸包裝工。
和所有的職業體育聯盟一樣,NFL的絕大部分球隊都位于大城市,人口眾多的大市場。
球隊的老板絕大多數都是億萬富豪,比如西雅圖海鳥隊的老板是微軟的創辦者之一保羅.艾倫,紐約飛機隊的老板是強生家族,底特律老虎隊的老板是福特家族。可是就是在這樣一個億萬富豪俱樂部里,在這樣一個高度商業化的職業體育世界里,卻有一朵社會主義奇葩——綠灣包裝工隊。他們在一個只有十萬個藍領工人的小城市里,他們的老板是這座城市的工人球迷。
綠灣包裝工隊是NFL最早的加盟球隊之一,1921年加入NFL后成績一直都非常的好,深受當地球迷的愛戴。五十年代初的時候,NFL看到綠灣人口少,市場小,想要把綠灣包裝工隊搬到大一點的城市去,以賺取更多的鈔票。綠灣的工人們非常的憤怒,為了阻止NFL奪走他們心愛的球隊,綠灣包裝工隊把自己注冊成為一家公共公司,向綠灣的工人們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綠灣的工人們砸鍋賣鐵,踴躍認購球隊公司的股票,保住了自己的球隊。為了防止NFL今后再度打他們的主意,公司的章程中規定,沒有一個個人或團體可以擁有200,000股以上的股票,不經過全體股民的投票,不得將球隊移到其他地方去。NFL對此恨得咬牙切齒,為了防止類似的事件再度發生,就出臺了新的規定:球隊的老板不得超過32個人,其中至少有一個人的股份要超過30%。綠灣包裝工隊因為在規定出臺前已經是球迷持股了,受爺爺法則的保護,所以成為了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盟中唯一一支球迷擁有的球隊。
雖說是股份制公司球隊,但是從1950成立至今,綠灣包裝工隊從未向球迷發過紅利。為了翻修球場,后來又發行過幾次股票,除非球隊有朝一日被清盤,否則的話球迷手中的股票是不可以贖回的或是轉賣變現的。在我看來,這不是股份制,根本就是捐款制。公司由一個七個人的委員會管理,其中六個委員都是當地的球迷,不拿薪水,義務勞動。
唯一一個拿薪水的委員是受聘的專業體育管理人,擔任球隊的總經理,負責球隊的日常運營。別看這種方式看上去有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色彩,球隊的管理倒也頗有效率。無論是聘請教練還是選擇球員,球隊多年以來一直都能做出比較正確的選擇。反觀一些財大氣粗的大球會,球隊老板一味購買明星球員,聘請明星教練,成績卻不怎么樣。有的球隊老板為了多賺鈔票,經常和所在城市的政府打架,動不動就威脅要搬走。還有的球隊被買來賣去,球隊管理毫無連貫性。
雖說位于小市場,綠灣包裝工隊除了在西洋參州擁有球迷以外,也受到美國其他地方球迷的尊敬和愛戴。球隊從1960年以來所有的球票倒也場場賣光。球隊的季票早就沒有了,但是有一個waitinglist,上面有十來萬個人等著。由于每年只有不到一百個季票持有者退出,所以平均等待購買季票的時間是90年。在西洋參州,很多家庭生了小孩,只要一拿到出生證明,就把孩子的名字放在waitinglist上,雖然這個嬰兒到死可能還是等不到。很多季票持有者都會在遺囑中寫明,死后將季票轉讓給誰。(球隊規定只能轉讓給直系親屬,防止炒賣)。
從綠灣包裝工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即便是在高度商業化的美國職業體壇,要取得好成績光靠大把的鈔票也未必有用,最重要的還是有效的管理和拼搏的精神。我的一個研究生同學就是從綠灣這個小村子出來的,他今天在給我的email中無比驕傲地告訴我:98年球隊發行股票的時候我還是高中生,沒有錢,如果是現在,我一定會認購的。我們的球隊永遠不會離開我們綠灣,永遠不會為了多賺幾個錢搬去其他的地方,我們的球隊是最好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