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場經濟--這是對子孫后代的犯罪
衛東戰士
·
2011-02-12
·
來源:烏有之鄉
在毛澤東時代,國家的礦產資源歸國家所有,由國家統一有計劃的開采,不允許私人開采。礦產資源的收入歸國家所有、全民所有,用于國家的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的生活。這是對礦產資源的有力保護,也是對子孫后代的負責。因為礦產資源是不能再生的,開采一點就少一點。我們十三億人口的大國,如果礦產資源發生了危機,我國的鐵礦、石油、煤炭等被開采完了或大部分被開采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就有可能對我國發動侵略戰爭,并同時進行經濟封鎖,到那時我國就只有滅亡。這并非危言聳聽!
近三十年來,由于照搬西方的經濟發展模式即自由市場經濟,拋棄了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模式,拋棄了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性質,不少地方甚至把探礦權、采礦權和經營權交給了私人,再加上嚴重的腐敗,官商勾結、黑商勾結,國家的寶貴礦產資源被瘋狂的掠奪性的開采。一九九六年夏季,中央電視臺以“保護資源”為主題曾進行了專題報道,當時的李鵬總理還還專門題詞。這個連續報道達數十集,詳細報道了各地對礦產資源瘋狂的、掠奪性的、破壞性的開采的大量事實。
由于原有的國有礦有的成了股份制(實際上的私有制),大多數國有礦賣給了私人,這些私營礦主為了牟取暴利,只顧賺錢不注重安全生產,致使重大礦難經常發生,嚴重的環境污染給當地的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這方面電視臺、報紙均有報道)。他們在侵吞著我國寶貴的礦產資源。
在允許私人采礦的同時,為了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據可靠報道,有些地方政府還大量引進外資,允許外國人在中國投資開礦,寶貴的礦產資源就這樣被賣掉了,被外商給掠奪走了,特別是有的稀有礦(如稀土礦等)。 對我國的寶貴礦產資源政府不但允許私人和外國人瘋狂的、掠奪性的和破壞性的開采,還大量的出口。以犧牲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來賺取外匯,特別是涉及國防建設的稀有礦產。這在毛澤東時代是絕對不允許的。
綜上所述,由于背離了毛澤東思想,背離了以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模式,給我國的礦產資源造成了災難性的、巨大的破壞和無法彌補的損失。原來我國是地大物博礦藏豐富的國家,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也是我們戰勝敵人的強大的物質基礎。如果按照那些“精英們”搞的自由市場經濟的路子走下去,我們的國家就有可能成為地大物“薄”、礦產資源貧乏的國家。這是對我們子孫后代的最大犯罪。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