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就像一個擴大了的家庭,黨和政府是父母的角色,人民是孩子。社會主義制度實行的公有制、按勞分配就像父母青壯年時期的家庭,孩子幼小需要父母照顧;資本主義制度的私有制、按資分配就像那父母年老,孩子長大要分家。
父母青壯年時期的家庭,家庭全部財產歸父母也可以說是歸全體成員共有,生產成果或收入由父母根據需要支配,當然不會是平均分配,上大學的和嬰幼兒期的孩子肯定會受到格外照顧,而沒有考上大學的孩子就要就業參加勞動了,當然父母會根據能力和對家庭的貢獻大小給予勞動報酬,實行的是按勞分配。
父母到了老年,這個時候孩子已經長大成人,需要成家立業了,分家是不可避免的,不然會影響勞動積極性和家庭的安定團結。分家這是擺在父母面前必須面對的選擇,作為父母不能勉強維持一個大家庭的表面團結,適時的分家會提高兒女們的積極性,更便于父母的管理。
家怎么分,是按家庭成員平均分配,還是只給兒女一點“自留地”,這是父母必須做出的選題,聰明的父母不會平均分配,不會給子女大頭,也不會只給一點“自留地”,因為一個家庭不能只進行簡單的再生產,擴大的再生產是必須的,不然就不能使大家庭的生活不斷得到提高和改善,一個大家庭的維持需要成本,未成年的子女及爺爺奶奶的生活必須,還有對困難子女的照顧資助等,這些都決定了不能將家庭的共有財產全部分光,父母必須掌管主要部分,分給子女的只能是以不傷害公有制為原則。如果將家庭財產全部分光,父母只靠養老費(稅收等)維持家庭安全與穩定,那么父母的權威將受到極大的挑戰,這個家庭的解體將是不可避免的。
維持一個大家庭的穩定,提高和強化父母的地位權威是必要與必須的,要做到這一點,家庭中主要資產必須掌握在父母手中,為了維護一個大家庭的安全與穩定,為了未成年子女的教養,還有對年邁爺爺奶奶的贍養,家庭中生產資料的絕大部分必須歸家庭成員共有,個人資產不應該超過適當的比例,這個比例不應該超過7 :3,如果個別家庭成員的資產超過了家庭的共有財產,那么分配不公,出現兩極分化將是不可避免的。
事實證明:家庭成員共有的所有制形式是優越的,它是保證家庭成員的平等權利、分配公平,避免出現貧富差距的基礎條件,嚴酷的現實令我們清醒,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