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到了,剛剛聽收音機,聽到政府領導的一番講話,有一個地方,我乍一聽感覺他是說漏了: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水平。。。--我感覺應該是: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水平。
不知是哪位高手,覺得物質文明這個詞實在太缺乏人類想象的空間,而且大家都知道是和精神文明是絕對對立的,所以把物質和文化放在一起,好像聽上去,給了死靈靈的物質一些生氣,而且顯得物質這個詞身份高貴,所以欲蓋彌彰的把物質和文化放在一起。
政府好像經常是,前面提到要“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水平”。。。后面提到讓“人民生活的幸福和有尊嚴”,這讓我又不禁好笑:物質的東西屬于物質文明,幸福和有尊嚴屬于精神文明,這兩個文明是不同的。通過提高身體外的物質的東西,來讓人本身內涵感到快樂,這不太可笑了嗎?一個是外在的物質文明,一個是內心的精神文明,這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怎么可能走這條路,反而實現了那條路呢?!
這恐怕是小孩都明白的道理!
我正覺得可笑的時候,后面播出了汶川等災區人民,對溫總理和政府幫助的感謝。他們的感謝是那么的真摯,你都能從中聽出來,可是這么激動的話語,到底他們的生活改善了多少呢?一年才多了300元。一年才多了這么點,就讓他們高興成那樣,這是為什么呢?照上面說的,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才能讓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尊嚴,可是現實是,他們的物質生活扣去物價的話,并沒有得到提高,可是卻讓他們感到那么幸福和快樂。
那到底他們為什么這么激動呢?是因為關愛,是因為政府通過幫助和給予,表達了政府的關愛,這是因為這關愛之情,感動了他們。所以,不是物質,讓他們感覺幸福,而是關愛,讓他們感到幸福!
(所以,可以看出,即使物質生活水平不高,人民也同樣感到生活幸福和尊嚴。那么我們國家現在,到底是在追求物質呢,還是在追求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尊嚴呢?要追求后者,就要讓人間充滿愛;要追求前者,就是純粹的資本家和剝削,因為地球的資源是稀缺的,人心追求物質是會越來越貪婪的。)
人和人之間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為有愛。物質生活再提高,也不能使人民感到幸福,是因為有愛,才是人民感到幸福!
越來越覺得,國家是多么的愚蠢。鄧老至少他強調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手抓??墒堑绞裁磿r候,就剩下一個了呢?!
選領導,一定要選比普通人優秀的全才,尤其文科要好。否則,只認為機器驗證出來是科學,是對的,只認為定量的東西是科學,不認為定性的東西也是科學,不認為人內心的體驗也是科學,拒絕接受定性的東西,這本身就是不科學的!這本身就是不講科學!
可笑的是,任何定量的科學,其前提都是有假設范圍的,這個假設范圍就是定性的!沒有定性的,哪里來的定量的?!沒有人內心的思想和體驗,哪里來的機器的驗證???
只承認機器驗證的科學,不承認人內心的思想和體驗,這本身就是不講科學?。。?/p>
那些只承認物質生活、只追求物質生活的人,在你開著豪車、住著洋房、只給自己身后的幾個子孫在海外留著財富(或許他們能繼承,或許未來他們根本繼承不了)的時候,你真的快樂了嗎?你敢真正的去面對自己的內心嗎?你不敢真正面對內心的自己,因為怕看到猙獰,和自己一臉的橫肉。。。只去追求物質,不敢去看真正的自己,這樣自我愚弄的活著,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有意思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