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經創造的世界奇跡:近二十次成功預報地震!
我在《準確預測地震,中國人32年前就創造了世界奇跡!》帖子( 2008年5月16日 )里面還只是說明了地震是可以成功預測的,主要是為了駁斥四川省地震局那位副局長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所列舉的成功預測并規避地震災難的例子是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縣,相信這個成功例子現在基本上家喻戶曉了,而為了避免被當成網絡謠言,我本人于 2008年5月16日 下午向青龍縣政府一個重要的部門電話求證過,得到的答復是肯定的,所以這次的成功預測是100%沒問題的。
除了這次成功,關注此事的網友們又提供了更多中國成功預測與預報地震的例子,最近又有網友在談論地震是否可以預測的問題,為了充分說明只要組織得力、觀測得法,地震時可以成功預測和預報的, 現分別將自邢臺地震以后中國走群測群防偉大路線成功預測地震的主要例子列舉如下:
一。1971年新疆烏恰縣兩次地震成功預報。1971年 3月23日和24日,烏什縣薩拉木發生6.0和6.1級地震。新疆地震隊于25日派出了由30人組成的考察隊,趕赴震區現場進行震情監視和宏觀考察。這次雙主震型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破壞計2500間,10人輕傷,個別牲畜有傷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新疆地震信息網)
二。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預報。 1975年2月4日,海城發生7.3級地震。極震區面積為760平方公里。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是該區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由于我國地震部門對這次地震作出預報,當地政府及時采取了有力的防震措施,使地震災害大大減輕,除房屋建筑和其他工程結構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損失外,地震時大多數人都撤離了房屋,人員傷亡極大地減少。傷亡人員總數為29579人,占總人口的0.32%,其中死亡2041人,占總人口的0.02%。傷亡人員多為老、弱、病、殘、兒童和不聽指揮的人。地震造成城鎮房倒屋塌及破壞約500萬平方米,公共設施損壞165萬平方米,農村房屋毀壞1740萬平方米,城鄉交通、水利設施破壞2937個,各種設備、物資也遭到嚴重損失,總計約8.1億元。地面噴沙孔大的直徑達2.5米。有一地震斷裂,長約5.5公里,裂縫帶寬處達40米。營口市破壞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53.1%。震后,及時展開了救災工作。解放軍出動了3.5萬余人,l173部汽車,12架飛機參加救災。派進災區的醫療隊達到101個,人員3480人。震后兩天供水修復;2月7日災區全部恢復供電。災民群眾在“三防”簡易房歡渡了春節。交通和工農業生產一個月后基本上得到恢復。海城地震預報的成功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據推測,如無預報,人員傷亡將達到15萬人左右,經濟損失將超過50億元。(新華網)
海城地震,被聯合國承認干得最漂亮的預測。 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說,一九七五年遼寧海城地震的成功預報,是中國同時也是整個人類第一次對大地震做出成功預報,取得了巨大的減災實效。
三。1975年4月6日(6.4級)至4月9日(6.6級)新疆伽師兩次大地震成功預報(注:有可能在年份上與1997年混淆)。任振球:我們天災預測委員會,在1975年4月6號還有4月9號新疆伽師幾次大地震,我們當時4月3號報的,按照地震局的規定填地震預報卡,打的自費去地震局,兩個處長接待我,他們說他們上午剛討論地震預報,擔心四川有地震,我說四川不會有地震,有震的是新疆南部地方就是伽師地區。后來地震預報的負責人鄭大林,當天晚上把我們的預測意見傳給新疆地震局了。第二天把我們的原件的復印件又傳過去了。我們4月3號報的,報的是7號正負三天,在伽師有7到7.5級地震,我的判斷是7號正負一天。結果新疆地震局擱了三天,到了第三天也就是5號晚上開了會,說未來一周內伽師地區有地震,當地在全縣緊急動員防震,結果全縣30萬人沒有死一個人。6號上午震了兩次地震,一個6.3級,一個6.4級。當天晚上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負責任人就給我們打電話,表示祝賀和表示感謝。李說這個地震是7級水平,現在能量釋放不夠,還有更大的地震,結果他們沒有傳給新疆地震局,9號震了6.6級,死了9個人。大概15號又震了6.3級,正好頭一天我到地震局,說這兩天還有6級左右的余震,第二天就是6.3級。當年四月上中旬伽師地震的全過程,我們預測的都對了。
四。1976年5月29日云南龍陵、潞西7.4級地震成功預報。1976年5月29日,云南西部龍陵縣先后發生兩次強烈地震。第一次發生在20時23分18秒,震級為7.3級,第二次發生在22時0分23秒,震級7.4級。龍陵地震經歷了中期和短臨預報的過程,并在震前采取了相應的防震措施,減少了傷亡和損失。這次地震屬于震群型地震。余震活動額度高,強度大。每次地震各出現了兩個極震區。自5月29日至年底共記錄到3級以上地震2477次,其中,4.7、5.9級19次,6.2級、7.3級及7.4級各一次。這次地震使云南省保山地區、臨滄地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9個縣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人員死亡98人,重傷451人,輕傷1991人,房屋倒塌和損壞42萬間。受災面積約1883平方公里。地震引起的滑坡也造成較嚴重損失。滑坡毀壞農房180幢,稻田、牧場、森林茶園近3900公頃,破壞渠道1126條,摧毀一座裝機容量為240千瓦的水電站和三座20千瓦以下的水電站。破壞道路185公里,塌方量達78萬立方米。
特別說明: 龍陵、潞西地震是我國依靠30多年前建立起來的群測群防體系成功預測地震的又一典型范例,這次地震區與汶川地震處于同一地震帶的橫斷山區、差不多震級、差不多地形、差不多人口密度,為什么傷亡會有如此反差?
五。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的青龍縣與開灤煤礦奇跡。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河北省唐山市發生了里氏7.8級震驚世界的毀滅性大地震,因為錯過預警機會釀成巨大的人員損失。
而青龍縣縣城僅離距唐山115公里,因為青龍縣地震辦工作人員王春青在聽說大震預報后,趕緊回去向縣委作了報告。縣委當即決定釆取有關措施,結果全縣47萬人,僅有一人直接死于地震,還是因為心臟病。
就在地震發生時,還有正處在距離震源最近的大地深處開灤煤礦的1萬多名井下工人。幾乎沒有人懷疑,這上萬名礦工將成為災難中境況最慘的人。然而,地下這1萬多名礦工在這場毀滅性的災害中經過近5個小時的生死搏斗竟得以生還,震亡率僅為萬分之七。他們靠的是“女同志先上、新工人先上、老工人上、干部最后上”的冷靜與秩序,靠的是大災之中舍生忘死、舍小家為大家的通風工人的堅守崗位、靠的是堅決貫徹毛澤東、周恩來領導制定的69號文件,制定了周密的抗震防震計劃,并且全部進行了落實。開灤煤礦大地震傷亡記錄:呂家坨礦震時井下工人1006名,零傷亡;位于極震區的唐山礦,震時井下工人1600多名,零傷亡;趙各莊礦震時井下工人3000多名,2人遇難;馬家溝礦4人遇難;唐家莊礦1人遇難。(詳細資料請參閱《唐山大地震時的開灤煤礦:干部最后從煤井里走出來》)
而實際上,唐山大地震也是被準確預測到了,但被當時還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禍國殃民的“專家路線”壓制上報并拒絕采取斷然措施,才釀成巨大災難,造成242769人死亡,435556人傷殘的慘痛結果!
六。1976年四川綿陽市的松平地震成功預報。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之間發生7.2級地震。地震屬震群型,主震之后又發生22日6.7級地震和23日7.2級地震。這次地震有感范圍較大,西至甘肅高臺,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東至長沙,最大半徑1150公里。這次地震的同時,平武縣又暴雨成災,致使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泛濫成災,加重了災情和損失。 由于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發動群眾,開展群測群防,經過全省地震工作者的艱苦努力,敢于探索,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為已任,做出了較為準確的、具有減災實效的短臨預報,大大地減輕了地震災害的損失。據不完全統計,這次地震使平武縣受災達11478戶,45509人;死亡軍民23人,重傷90人,輕傷477人,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千萬元人民幣。
此次松潘-平武地震預報是在探索中的成功,贏得了中外地震界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贊譽,成為四川人民和廣大地震工作者的驕傲;不僅極大地增強了四川地震工作者繼續探索地震預報的信心,而且吸引了美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幾十位地震學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多次前來考察。 因對松潘-平武地震的成功預報,四川省地震局先后獲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獎、四川省科學大會獎、1979年四川省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地震局1984年度科技成果一等獎。
七。1976年四川省鹽源-云南省寧蒗6.7級地震成功預報。1976年11月7日,在四川省鹽源縣和云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交界地區(北緯27°32',東經101°03')發生了6.7級地震。同年12月13日,在原震區附近又發生了6.4級地震。這兩次地震使鹽源縣的大草、辣子、桃子等13個公社和寧蒗縣的紅橋、寧利等11個公社遭災,受災面積約1500km2。共死亡33人,受傷462人。牲畜損失323頭。毀壞耕田393畝,房屋倒塌413間,損壞大堰86條,堵塞公路28km。
鹽源地震具有比較豐富的前兆異常。震前,國家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及許多有關的地、市、州地震辦公室和專業地震臺站分別作了預測并成功作出了成功的短臨預報。由于這是一次有比較詳細記錄的短臨震預報記錄,現將主要內容轉貼過來讓我們對已成輝煌歷史的曾經卓有成效的地震預測工作有個基本了解:
主要根據地震活動性和地形變等異常,四川省地震局和云南省地震局在1975年年度會商中均把川滇交界的中甸、麗江、寧蒗地區列為1976年有可能發生6-7級地震的重點監視區1-2)。接著,1976年初全國地震趨勢會商會圈定的“目前己經發現有較多的異常顯示,可能發生較強地震,需要重點加強監視的地區”第一個就提到了“滇西北及其與川、藏交界一帶,滇西北的麗江和下關一帶尤應注意監視”。
1976年8月16日松潘地震后,從9月初開始,跨安寧河斷裂的流動重力測量和米易臺的視電阻率出現了大幅度的異常,且在西昌、鹽源一帶出現了以地下水為代表的宏觀異常。四川省地震局立即把監視重點轉移到西昌地區。于1976年9月15日至18日在成都召開了川南片區今冬明春地震趨勢會商會。提出了“一年內在我省九龍、冕寧、西昌、鹽源、木里一帶,有發生7級左右地震的可能”的預測意見,并“根據一些手段和幾種統計預報方法推斷,有兩個可能的發震時段,其中之一就是今年11月到明年1月”。
1976年10月15日,云南省地震局3)提出了“本月下旬至11月上旬,滇西北地區有可能發生5.5級地震,滇西南地區亦應注意”的預測意見。
10月底11月初,鹽源出現了3組小震群;2.0級以上地震形成了北西西走向的條帶;西昌廣場水氡含量突跳;鹽源臺地磁(Z)下降;寧蒗永寧溫泉水溫上升,并出現了以蚯蚓為代表的宏觀異常。
1976年11月3日02時,西昌地震中心站召開了緊急會商會。提出“近幾天在西昌南西的鹽源一帶可能發生6級左右地震”的臨震預測意見,并立即寫了書面匯報材料上報西昌地委。同天下午,四川省地震局對西昌地區的震情進行了緊急會商。提出“在本月15日以前,尤其注意10日以前可能發生一次5級或大于5級的地震,地點預計在木里、鹽源、西昌、冕寧一帶,尤應注意鹽源、木里”的預測意見,并以“震情與會商匯報”上報省地震局黨委。當天就把該意見通知西昌、鹽源等有關地、縣與地震臺站。
1976年11月4日,麗江地區地震辦公室提出11月9日前后在麗江50-100km范圍內有5級左右地震,方位為該區的麗江、寧蒗和四川的鹽源、木里,或蘭坪、云龍、洱源、劍川一帶。同一天,滇西地震工作會戰指揮部和滇西北地震工作協作區再次強調指出九龍、康定,德昌、米易或木里、稻城一帶,近期有可能有6-6.5級地震,中甸-麗江也應注意。當天,寧蒗縣地震辦公室接到了麗江地區地震辦公室的預測意見。認為如果在鹽源、木里發生地震,將可能對該縣北部的4個公社有影響。寧蒗縣地震辦公室于11月6日上午把有關震情用電話通告了翠依、拉伯、紅橋、永寧等4個公社。
1976年11月5日,西昌地區地震辦公室作出了“從現在起到11月中旬,可能在鹽源-木里有5-6級中強地震,不排除西昌-冕寧”的臨震預測意見。該意見當天經西昌地委領導審閱后立即上報四川省地震局,并通告鹽源、木里等有關縣委。
鹽源縣委于11月3日和5日兩次召開電話會議,把省、地、縣地震部門和西昌地震中心站的預測意見通知到全縣各區、27個公社。11月6日21時20分,鹽源縣地震辦公室接到鹽塘中學地震測報點土簡儀器出現突跳變化的電話后,當機立斷,叫他們立即轉告鹽塘區委,趕快采取緊急防震措施。4個半小時后,6.7級強烈地震就在鹽塘區大草公社發生了。
地震發生后36分鐘,第一批抗震救災隊伍就迅速奔赴地震災區。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分別組織人員赴震區考察。野外宏觀地震考察工作自11月8日起,至1977年1月9日結束。由四川省地震局地質隊統一編寫了宏觀考察報告。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 1976年11月7日四川省鹽源6.7級地震 四川省地震局 程 式 任昭明)
八。1995年云南孟連地震成功預報。 1995年7月12日 清晨,孟連縣中緬邊界發生7.3級地震。此前,同一地區曾發生5.5級和6.2級地震。震后又發生3級以上余震197次。地震受災地區為5個縣39個鄉鎮,面積達124000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地震造成l1人死亡,136人受傷,其中26人受重傷,數千人無家可歸,4.2萬間民房、329所學校、500多家工廠、24條道路受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元人民幣。有關部門對5.5級、6.2級和7.3級三次地震都做出了中長期和短臨跟蹤預報,為各級政府采取相應的防范對策提供了決策依據,減少了地震造成的損失。
九。1996年新疆伽師地震成功預報。1996年的新疆伽師地震中,4月6日凌晨3點、4點連續發生6.3級、6.4級地震,倒了9000間房子,但是無一個人傷亡。 1996年國家地震局對1997年的地震預測時,把新疆伽師地區劃為重點監測區,預測伽師震群仍將持續,有可能再次發生5至6級、甚至6級左右地震,特別是3月20日至4月13日的時間段尤為嚴峻。當4月1日至4日接連發生3次4級以上地震后異常平靜,5日晚地震分析專家提出1周內伽師震區將發生5至6級地震,并立即向當地縣委緊急匯報,立即采取減災措施,通知各鄉檢查防震工作,要求群眾切不可住入危房,從而大大減輕了4月6日兩次地震襲擊造成的災情,取得顯著的減災實效。為此國家地震局對新疆地震局通報表彰。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先生說:“例如像1996年的新疆伽師地震,當時就通過新疆自治區的政府,向下面發布了地震的警報,(當時)一共(臨時)撤出了15萬人。” 而伽師1997年發生的地震也被成功臨震預報。 以下是《新疆地震信息網》的文章摘錄: 1997年1月至4月,在新疆伽師一塊長30公里,寬20公里的土地上,連續發生了7次6級以上強烈地震。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伽師強震群"。在伽師地震中,新疆地震科技工作者經歷了一場血與火的洗禮。
____在伽師地震的100多個日夜里,新疆地震科技工作者發揚"無私奉獻、團結拼搏、勇攀高峰、開拓前進"的地震局精神,成功地對其中3組5次5級以上地震作出了具有減災實效的臨震預報,在國際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兩次受到中國地震局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____事實上,30年來,新疆地震局曾不同程度地對15次中強地震作出了短臨預報,大大地減輕了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另據報道, 1983年2月3日 新疆烏恰的6.7級地震和 1985年8月20日 發生在新疆烏恰東南的7.4級地震也被準確地預測到。
____新疆烏恰縣城座落在一條古河床上,由于地層松軟,幾次強烈的地震,都沒有使這個縣城幸免于難。1985年7.4級地震后,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災區的人民,從長計議,決定在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基礎上,將烏恰縣城遷址。新的縣城經受住了1990年6.4級地震的襲擊,安然無恙。
十.1997年新疆伽師地震成功預報。1996年底,國家地震局對1997年地震趨勢預測時,曾將新疆伽師地區劃為重點危險監視區,3月初地震專家們根據歐亞地震帶中西段7級地震活躍、1997年以來我國西部中強地震頻度之高為多年來所罕見、伽師地區地震序列衰減過猛、各項前兆異常指標突出并參考當地以往地震活動特點等,預測伽師震群仍將持續,有可能再次發生5至6級、甚至 6級左右地震,特別是3月20日至4月13日的時間段尤為嚴峻。當4月1日至4日接連發生3次4級以上地震后異常平靜,5日晚地震分析專家提出 1周內伽師震區將發生5至6級地震,并隨即向當地縣委緊急匯報,立即采取減災措施,通知各鄉檢查防震工作,要求群眾切不可住入危房,從而大大減輕了4月6日兩次地震襲擊造成的災情,取得顯著的減災實效。我國在新疆伽師地區的兩次準確預報震驚了世界。(百度百科 地震預報)
十一。1998年云南省寧蒗6.2級地震成功預報。 1998年11月19日云南省寧蒗縣發生6.2級地震,宏觀震中位于寧蒗縣爛泥箐鄉大二地村一帶,極震區烈度為Ⅷ度,震中大部分房屋受損,其中毀壞約14337m2,嚴重破壞壞約355443 m2,死亡5人,包括四川鹽源重傷和輕傷分別為228人、1372人,經濟損失達50314萬元人民幣(其中四川為5000萬元)。
6.2級地震序列為前震-主震-余震型,震前3個多月震中區發生了 2426次1級以上地震,最大震級為MS5.3級。主震后最大余震為MS5.0級,余震衰減正常,余震區長軸為北西向。震源機制解中節面Ⅰ走向北西向,Ρ軸方向北北西,推測本次地震是在北北西向主壓應力作用下,北北西斷層發生右旋錯動的結果,發震構造為北北西向瀘沽湖-跑馬坪斷裂。
震中附近地區觀測臺站較多,300km內共有地震臺44個,其中開展測震觀測臺32個,定點前兆觀測臺37個。地震前異常項目數10項,各類異常共出現26項次,其中地震活動性異常6項次,定點前兆觀測異常20項次。震前7個半月震中附近定點前兆觀測異常數量明顯增多,至震前3個半月定點前兆觀測異常數量再次增多,新增加的異常主要為水位和地傾斜大幅度加速上升或下降,與此同時,震中周圍小震活動逐漸增強,并且多處出現小震群活動,其中,孕震區震群最引人注目,具有明顯的直接前兆震群特征。
6.2級地震前,云南省地震局、寧蒗縣地震局提出了較準確的預測意見,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當地政府領導采取一系列地震應急防范措施,取得了較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 1998年11月19日 云南省寧蒗6.2級地震云南省地震局 劉 翔 唐 采 馬殿軍 陳 燕)
十二。1999年遼寧岫巖5.4級地震成功預報。1999年11月29日岫巖地震前,遼寧省地震局在國家地震局的指導下,提出了比較明確的地震預測意見,并及時報告了省政府和國家地震局。省政府于11月27日晚召開了常務擴大會議,聽取了省地震局關于地震預測意見的報告,經研究、討論果斷作出決定:通報有關市、縣、鄉政府并提出了應對措施。1999年11月29日12時10分,在預測的地點、時間發生了5.4級地震。由于在震前當地政府、人民群眾有了充分的準備及采取了得力的避震措施,在嚴重破壞及毀壞了約6000間房屋的情況下無人一傷亡,實現了一次成功的地震預報。
十三。2003年云南大姚地震成功預報。2003年10月16日發生的云南省大姚縣的地震由于震源淺(離地面僅6公里),震級高(6.2級),破壞性大,加上本年7月21日大姚曾發生了6.2級地震,危害疊加,損失嚴重。云南大姚縣在不到3個月時間內發生2次6級以上強地震,由于損害疊加,后一次地震造成的損失明顯大于前次,但截至20日早上,大姚“10•16”地震僅造成3人死亡、36人受傷,與“7•21”地震16人死亡、400余人受傷相比,這次地震傷亡人數大為減少。但民房倒塌12000多間、損壞25萬間,學校、交通、通訊、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到損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5078億元。 準確的地震短臨預測提前預警,抗震救災工作準備充分。“對‘10•16’地震的預報,是在中國地震局的指導下,在多名地震科學家共同努力下,提前3到5天實現的短臨預報。”云南省地震局副局長喬森告訴記者。 中國地震局和民政部的專家視察災區后肯定,這次地震應急反應非常快,至少比平時提前了8個小時。 據報道,此次地震前有明顯的自然異常現象,例如:水庫水位下降,水庫水變渾,冬季蛇出洞。 不過,這次地震就在的一個污點是:經審計,地震救災資金被挪用4111萬,僅撤了幾個鄉干部。
十四。2003年甘肅民樂、岷縣地震成功預報。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山丹縣 2003年10月25日 晚發生六點一、五點八級地震。大量房屋倒塌,經濟損失嚴重, 截至 11月6日 ,累計發生余震609次,9人死亡,44人受傷(不含因地震引發疾病傷亡人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2億元。 甘肅省地震局長 2008年4月10日 答記者問時說:。。。。。。對多起破壞性地震,做出了較好的中、短期預報和震后趨勢判定,特別是對2003年民樂-山丹6.1級地震和岷縣-臨潭-卓尼5.2級地震做出了成功的短期預測和準確及時的震后趨勢判定,使省、市、縣各級政府在震前做了較充分的地震應急準備,在震后迅速有條不紊地開展抗震救災工作,為政府的震前準備和震后組織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省委、省政府對省地震局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地震局予以了表彰和獎勵,回良玉副總理在全國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等三次重要會議上給予了表揚。
十五。2006年云南鹽津地震。2006年7月22日上午9點10分21秒,云南東北部昭通市鹽津縣發生5.1級強烈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2人死亡、100余人受傷、8人受重傷、1400余間房屋倒塌、7000余間房屋嚴重損壞。災害涉及鹽津縣、大關縣的13個鄉鎮。鐵路中斷。 據說這是一次有預測而沒有預報的地震,估計大概當地政府認為震級不大或者擔心預報不準造成所謂的嚴重后果,所以沒有通知下去,可結果卻成了典型的“小震大災”,因為這次地震的震源非常淺,離地面只有9公里,所以破壞性大, 當地的房子絕大部分經受不了這樣的地震。
十六。2007年云南寧洱縣地震成功預報。2007年6月3日凌晨5時34分,云南省普洱市寧洱縣境內發生6.4級地震。截至當日20時,縣境內發生余震600多次,最大的余震為3日10時49分5.1級的余震,因災受傷群眾300余人,其中3人死亡。 云南省省長秦光榮說,寧洱“6•3”地震共造成普洱市40多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8.9億多元。 這次地震前,云南省地震局按照中國地震局的部署和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強化震情跟蹤工作的措施,作出了較好的短臨預測判定,取得了明顯的減災實效,得到了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中國地震局領導的充分肯定,中國地震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的聯合表彰獎勵。一位居民講述了震前的動物和自然界異常: 地震發生時,寧洱縣城樓旁的居民張宏穎鉆到床下,才躲過一劫。
張宏穎對記者表示,回想起地震前是有些異常。此前一周,天氣一直燥熱多雨;6月2日晚飯后,他家的京叭狗狂吠著不肯進屋;而正是空氣中異樣的嗡嗡聲,使他心生疑竇在震前鉆到床下。 “我當時還想應該寫一份遺書呢。”張宏穎說,第一波震感過后他跑到室外,看見墨黑的天空里閃著白光,好多房子已倒,灰塵彌漫,光著身子的人們向空曠地匯集。大家紛紛撥打手機求助,但手機信號一度中斷,一些打不通電話的人忍不住痛哭失聲。
根據2006年中國地震局中國地震臺網中國地震信息網《邢臺大地震四十周年祭:中國地震預報從這里走來》的記錄,“自一九六六年邢臺大地震始,在充分合理地應用中國幾十年積累的地震預報經驗的基礎上,中國科學家對某些地震做出了較成功預報,如一九七五年遼寧海城七點三級地震、一九九五年云南孟連中緬邊界七點三級地震、二零零三年云南大姚六點二級與甘肅民樂六點一級地震等。” 地震局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開始全面否定自己的地震預測歷史和地震可以成功預測的實事, 實在是自欺欺人的天大的笑話!而為什么中國的地震監測工作由可以預測、成功預報逐漸演化為不可能預測、無法預報這種令人悲哀的狀況,則是發人深省的,也是值得高度關注乃至警惕的復雜奇怪社會現象之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