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的物質生活如此菲薄,戰斗如此頻繁,仍能維持不敝,除黨支部的作用外,就是靠實行軍隊內的民主主義。
——尤其是新來的俘虜兵,他們感覺國民黨軍隊和我們軍隊是兩個世界。他們雖然感覺紅軍的物質生活不如白軍,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樣一個兵,昨天在敵軍不勇敢,今天在紅軍很勇敢,就是民主主義的影響。
——中國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義,軍隊也需要民主主義。軍隊內的民主主義制度,將是破壞封建雇傭軍隊的一個重要的武器。
《毛澤東在給中央的報告》1928年
——我們己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在延安窯洞同民主人士黃炎培談話》一九四五年
——中國人民在幾十年中積累起來的一切經驗,都叫我們實行人民民主專政,或曰人民民主獨裁,總之是一樣,就是剝奪反動派的發言權,只讓人民有發言權。
——人民是什么?在中國,在現階段,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些階級在工人階級和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團結起來,組成自己的國家,選舉自己的政府,向著帝國主義的走狗即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以及代表這些階級的國民黨反動派及其幫兇們實行專政,實行獨裁,壓迫這些人,只許他們規規矩矩,不許他們亂說亂動。
——如要亂說亂動,立即取締,予以制裁。對于人民內部,則實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論集會結社等項的自由權。選舉權,只給人民,不給反動派。這兩方面,對人民內部的民主方面和對反動派的專政方面,互相結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
《論人民民主專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
——再說一遍,所謂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就是我黨從來經常說的走群眾路線的問題。共產黨員要善于同群眾商量辦事,任何時候也不要離開群眾。
——黨群關系好比魚水關系。如果黨群關系搞不好,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鞏固。
——帝國主義都不怕,為什么反而怕老百姓呢?怕老百姓,認為人民群眾不講道理,只能壓服,不能說服,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者。
——大字報,除商店的門市部、農村(區鄉)、小學、軍隊的營和連隊以外,都可以用。在我國條件下,這是一個有利于無產階級而不利于資產階級的斗爭形式。
——怕大字報,是沒有根據的。在高等學校,在中央、省市、地、縣的機關和城市的大企業,大字報、座談會和辯論會,是揭露和克服矛盾、推動人們進步的三種很好的形式。
《1957年夏季形勢》一九五七年
——現在整風找出了一種形式,就是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這是群眾創造的一種新形式,跟我們黨歷史上采取過的形式是有區別的。延安那一次整風,也出了一點大字報,但是那個時候我們沒有提倡。后來‘三查三整’,也沒有采取這種形式。
——在革命戰爭時期,沒有人給我們發餉,沒有制造槍炮的工廠,我們的黨和軍隊就是依靠戰士,依靠當地人民,依靠群眾。所以,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民主作風。但是,那個時候,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這是什么理由?就是那個時候金鼓齊鳴,在打仗,階級斗爭那么尖銳,如果內部這么大鬧,那就不好了。
——現在不同了,戰爭結束了,全國除臺灣省外都解放了。所以,就出現了這種新形式。新的革命內容,它要找到新的形式?,F在的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它找到了這種新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很快普及,很快學會,幾個月就可以學會。
《在最高國務會議第13次會議上的講話》一九五七年十月十三日
——對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主要有兩怕:一個是怕亂。你們怕不怕亂?我看有許多人是怕亂的。還有一個是怕下不得臺。當工廠廠長的,當合作社主任的,當學校校長的,當黨委書記的,怕一放出來,火一燒,怎么下臺呀?現在容易說通了,在五月間那個時候,就很不容易說服人。北京三十四個大專院校,開了很多會才放開。
——為什么可以不怕?為什么放有利?大鳴大放有利,還是小鳴小放有利?或者不鳴不放有利?不鳴不放是不利的,小鳴小放不能解決問題,還是要大鳴大放。大鳴大放,一不會亂,二不會下不得臺。
——當然,個別的人除外,比如丁玲,她就下不得臺。還有馮雪峰,他在那里放火,目的是要燒共產黨,就下不得臺。那是少數人,是右派。其他的人就不要怕下不得臺。
——可以下臺的,無非是官僚主義、宗派主義、主觀主義之類的毛病,有則改之,不應當怕。基礎就是要相信群眾的大多數,相信人民中間的大多數是好人。
——工人的大多數是好人,農民的大多數是好人。共產黨里,青年團里,大多數是好人。他們不是想要把我們國家搞亂。
——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資本家、民主黨派成員的多數,是可以改造的。所以我們不要怕亂,不會亂,亂不了。應當相信多數,這里所謂多數,是不是百分之五十一呢?不是的,是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八。
《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大多數》一九五七年十月
——大字報是一種極其有用的新式武器,城市、鄉村、工廠、合作社、商店、機關、學校、部隊、街道,總之一切有群眾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已經普遍使用起來了,應當永遠使用下去。
《介紹一個合作社》一九五八年四月
——這個方法是一個什么方法呢?是一個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一個群眾路線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領導同群眾相結合。
——民主集中制是上了我們的黨章的,上了我們的憲法的,他們就是不實行。
《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六二年一月三十日
——鞍山市委這個報告很好,使人越看越高興,不覺得文字長,再長一點也愿意看,因為這個報告所提出來的問題有事實,有道理,很吸引人。
——鞍鋼是全國第一個最大的企業,職工十多萬,過去他們認為這個企業是現代化的了,用不著再有所謂技術革命,更反對大搞群眾運動,反對兩參一改三結合的方針,反對政治掛帥,只信任少數人冷冷清清地去干,許多人主張一長制,反對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
——他們認為“馬鋼憲法”(蘇聯一個大鋼廠的一套權威性的辦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是一九五八年大躍進以前的情形,這是第一階段。一九五九年為第二階段,人們開始想問題,開始相信群眾運動,開始懷疑一長制,開始懷疑馬鋼憲法。
——一九五九年七月廬山會議時期,中央收到他們的一個好報告,主張大躍進,主張反右傾,鼓干勁,并且提出了一個可以實行的高指標。中央看了這個報告極為高興,曾經將此報告批發各同志看,各同志立即用電話發給各省、市、區,幫助了當時批判右傾機會主義的斗爭。
——現在(一九六○年三月)的這個報告,更加進步,不是馬鋼憲法那一套,而是創造了一個鞍鋼憲法。鞍鋼憲法在遠東,在中國出現了。
——這是第三個階段?,F在把這個報告轉發你們,并請你們轉發所屬大企業和中等企業,轉發一切大中城市的市委,當然也可以轉發地委和(?。┏鞘?,并且當作一個學習文件,讓干部學習一遍,啟發他們的腦筋,想一想自己的事情,在一九六○年一個整年內,有領導地,一環接一環、一浪接一浪地實行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城鄉經濟技術革命運動。
中央轉發《鞍山市委關于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開展情況報告》的批語 一九六0年三月二十二日
——要使全黨、全民團結起來,就必須發揚民主,讓人講話。是黨內是這樣,在黨外也是這樣。
——只要服從決議,服從多數人決定的東西,少數人可以保留不同的意見。在黨內黨外,容許少數人保留意見,是有好處的。錯誤的意見,讓他暫時保留,將來他會改的。許多時候,少數人的意見,倒是正確的。
——歷史上常常有這樣的事實,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數人手里,而是在少數人手里。馬克思、恩格斯手里有真理,可是他們在開始的時候是少數。列寧在很長一個時期內也是少數。
——我們黨在一九二一年成立的時候,只有幾十個黨員,也是少數人,可是這幾十個人代表了真理,代表了中國的命運。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冊39~40頁
——讓人講話,天不會塌下來,自己也不會垮臺。不讓人講話呢?那就難免有一天要垮臺。
——第一書記同其他書記和委員之間的關系是少數服從多數。拿中央常委或者政治局來說常常有這樣的事情,我講的話,不管對的還是不對的,只要大家不贊成我就得服從他們的意見,因為他們是多數。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冊22頁
——這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用無產階級專政下的大民主的方法,自下而上地放手發動群眾,同時,實行無產階級革命派的大聯合,實行革命群眾、人民解放軍和革命干部的革命三結合。
轉摘自《人民日報》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六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