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孔子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不公道
羅 寧
我先后發出文章《如此粗暴待孔子,于心何忍?情何以堪?》,《如此無理待孔子,于心何忍?公道何在?》之后,有網友認為,文章很好,就是過長。我贊同這一看法。考慮到網友們大多性急且缺乏耐心,因此,我再以分述、改寫的方式闡釋自己的觀點。歡迎網友們討論
很多堅定的反對孔子的人們,所堅持的一個基本的觀點就是,孔子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而人們的這一認定,則來源于文化大革命期間,史無前例的批林批孔運動之中,對人們進行強行灌輸的大批判文章。
自孔子出生在世上的近兩千五百年以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生存發展的人類,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經歷了諸多的,統治時期、朝代、領域各不相同的,以各個君主、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級的統治。
在前后相繼且特點、經歷各異的君主、皇帝統治下,生存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類,經歷過王朝強盛、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人丁興旺、生活富裕、文化先進、四方臣服的盛世時期。
直到當今,人們都在津津樂道的贊譽秦、漢、唐、宋、元、明、清王朝時期的盛世盛況。人們不僅寫書作傳,再讀多少遍也不厭倦;還要拍出影視劇,在黃金時段公開播放,并愿意充滿激情、向往的反復播看。
當今的中國社會成員們,贊美、向往曾經建立了盛世 王朝的 君主、皇帝的英明、偉大、光榮;立場堅定的維護以英明、正確的君主、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級的統治及其利益。在可以從官方的媒體上看到的,所有真誠、普遍、公開歌頌以往君主、皇帝的言行,都在真實的說明,對以君主、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級的統治及其利益,歌功頌德,贊美,向往,并不是一種罪過,而是一種可以令社會興奮、振作,令人們自豪感增強的功績與榮耀。
然而,那些經常被以往的,偉大、光榮、正確的君主、皇帝們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感動、激勵的熱淚滾滾的人們,在無休止的對英 明的 君主、皇帝們真誠的予以敬仰、崇拜、贊美、維護的同時,卻在天安門廣場樹立孔子塑像之后,立刻就轉過臉來,義憤填膺、橫眉冷對、聲色俱厲的指責孔子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是犯了不可赦的滔天大罪,并肆無忌憚的對孔子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的進行全面的否定、辱罵。這種做法難道不是一種自相矛盾的人格分裂嗎?
生前窮困潦倒,顛沛流離,基本上是在思考、學問、教授、述而不作、整理古籍的落寞狀況中生活的孔子,只是理性、深邃的認識、觀察、探究、述說了人性、人生、人文與人類社會生存發展,所自然具有并依循的哲理、倫理、規律、規則與智慧。
在孔子的言論中,不僅具有普適的,有利、有益、有助于人類及其社會生存發展的真理,也有只適用于部分社會成員生存發展需要的知識與道理。當然,依照當代人的觀點,孔子的言論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
正是因為孔子在兩千五百年前所述說的言論,大量的具有符合人類生存發展需要的普適價值與意義,所以,孔子的思想、學說,才得以無脛而走,穿越了兩千五百年的時光,超越了千山萬水的阻隔,傳遍了中國這塊土地,傳遍了東方,傳向了全世界,并不約而同的,在兩千五百年間,受到了人類社會始終如一的普遍贊譽。
人類社會只要生存發展,人類社會成員就需要統治,就需要在被統治的社會環境中,有序的生存發展。統治與被統治,是人類社會的根本生存方式之一,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不可缺失的條件與保障。因此,只要有人類生存發展,就會有人類社會的統治,在作用、制約、助益、調整人類及其社會的生存發展。不論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是否意識得到,也不論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是否滿意、愿意,統治與被統治,都必然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基本內容和形態。
孔子生前所述說的言論,因為具有能夠啟迪、教益人類及其社會生存發展的普適價值與意義。因此,作為負有統治社會,維系社會生存發展職權、職能、職責的社會統治階級、階層,關注、學習、運用孔子的思想、學說中,有益、有利、有助于實行有效統治的內容,無疑是必然的。
在孔子生前,在孔子去世后的近五百年間,當時的奴隸主階級及其領袖-----各諸 侯國的 君主們,并不認可、認同孔子的思想、學說,并給予了孔子以足夠的冷漠、歧視、敵意與詆毀。但是,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真理品質與屬性,卻沒有因此而得以減損;欣賞、習學、傳授、信仰孔子思想、學說的人類社會成員,也沒有因此而減少。相反,孔子及其思想、學說,依靠其所具有的,不可泯滅、不可遮掩的理性、智慧與符合人性的超凡魅力,與時俱進的增長著廣泛的社會影響,日益增多的助益著人類的生存發展。
因此,盡管所有的皇帝都在以天子自居,以朕自稱,以皇恩浩蕩自許,依天命而治萬民,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濱莫非皇臣,且皇統萬世一系。但是,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威儀顯赫,至高無上的統治著民眾歷代皇帝們,確都心悅誠服的愿意尊崇那個曾經窮困潦倒、無權無勢,在社會的邊緣、底層,落寞艱難的辦學并述而不作的孔子。
孔子及其思想、學說,以其富有的人性魅力、人文智慧、人倫理性,不僅代代相繼的持久、廣泛吸引、感化了無數的平凡人類,也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持久、深刻的征服、啟迪了所有自命不凡的皇帝及由皇帝所率領的統治階級。
因此,獨裁、專制的擁有著全部社會統治權的皇帝及其臣子們,為了鞏固、擴大、維護統治及統治利益,調動、組織、運用了一切可能的權力與資源,以孔子思想、學說中可以利用的部分為內核,代代相繼的不斷吸收中國社會各方面的智慧成果,改造并形成了以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為標志的,最終達致到爐火純青層級的儒術、儒學、儒教。
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實行統治的皇帝們,在統治已經趨于成熟的基礎上,基于對以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為標志的儒術、儒學、儒教,在維護皇權統治方面所具有的獨到功效的深刻認識、認可,自漢武帝為發端,前后相繼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了與專制、獨裁的皇權統治相適應、相匹配的,由以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為標志的儒術、儒學、儒教,對中國社會文化、思想、意識、精神的長期專制與獨裁。
近兩千年以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實行專制、獨裁統治的歷代皇帝,利用、借助以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為標志的儒術、儒學、儒教,對中國社會實行了有效的統治。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經歷過足以令當代中國社會成員振奮、自豪、驕傲的盛世時期,也經歷過讓當時及后來的所有中國社會成員都深感痛苦、悲傷、恥辱的分裂、失敗、混亂、動蕩的災難時期。尤其是在晚清末期,中國社會所遭受的喪權辱國與人心落魄,給人們所造成的心靈創傷是痛徹肺腑、刻骨銘心的。
然而,蹊蹺的是,尤其是在批林批孔運動當中,當代的中國社會成員,在真誠的為創立了盛世盛景的英明皇帝激情歌功頌德的時候,卻從來都不認為英明皇帝的成功偉業,會與以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為標志的儒術、儒學、儒教有任何關聯。
但是,人們在述說腐朽、屈辱、失敗時期的中國社會的混亂、動蕩,給人類及其社會造成慘重損害與痛苦的時候,卻往往會輕描淡寫或者不去指責無能、愚昧、腐敗的皇帝,而是習慣性的要將批判、攻擊、辱罵的矛頭對準那個無權無勢的貧寒學者------孔子。對于如此卑劣的恃強凌弱的行徑,在悲憤之余,理性的思想者,實在是無言以評述。這種做法,難道不正是孔子述說的“為尊者諱”嗎?
因此,明明是漢武帝以降的歷代皇帝們出于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需要,對生前曾經被統治階級歧視、拒絕、冷對的孔子及其思想、學說,在進行改造、充實的基礎上,創立了以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為標志的儒術、儒學、儒教,并利用、借助儒術、儒學、儒教維護了統治及統治利益。但是,批林批孔運動,及當今深受批林批孔運動影響的人們,卻要堅持認定生前窮困潦倒,只是平和的敘述人性、人生、人倫及社會的孔子,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利益。這豈不是十分荒唐、荒誕,也是極其不公道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