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就張宏良先生有諸多的議論,為此也好像形成了所謂左派隊伍的內耗,所以有人就出來維護張宏良,我看大可不必。文革初期的一句名言就是:真理越辯越明。對于不同的觀點,應當遵循毛主席說的,讓人家講話,天不會塌下來的。只要不是惡意攻擊,不管是誰,都應不怕批評。在我以前的博客中我曾寫過:毛主席都批評的,誰人批評不得?
張宏良和黎陽的文章我大都拜讀,也比較贊賞,但是,就文章的某些觀點,我更喜歡黎陽。直言不諱的講,張宏良先生的文章給我的感覺就是“改良主義”。我曾把張宏良看作是戊戌變法的譚嗣同,而不是孫中山
這些看法的形成對張宏良先生來講可能不公平,因為,這種看法的形成僅是從張宏良先生能夠發表出來的文章得出。因為張宏良先生目前所處的環境是在中國,一些言論是不允許的,而黎陽先生不同,他的文章我看到的都是來自華岳論壇,聽說這個論壇是在國外。
在這里,也同時談談烏有之鄉網站。我的些許文章曾被烏有之鄉舍棄,一段時間可能上過烏有之鄉的黑名單,因為,我在看完一些文章后的一些評論,不管是激進的還是溫和的,一概而論,全被屏蔽掉。但是,我理解烏有之鄉的苦衷,因為,搞不好,整個網站都有被關掉的危險,這樣連一些溫和的進步的東西都會隨之倒霉,連僅存的陣地都會丟掉。所以,我雖有不快,但還是理解。
但是,張宏良先生有些觀點我還是不敢茍同。
看看六十年代初的中蘇論戰,看看眼前的中國,稍微有政治頭腦的人,就應當很明白眼前中國的政治形態。有些觀點囿于政治環境不能講但是不代表就可以茍同于眼下的某些東西。就像魯迅一樣,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下不可能公開講明一些問題,但是可用雜文表述自己的觀點。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引用這句我第一次在九評中看到的辛棄疾的詞算作結束語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